国家统计局称农村人均收入14617,对你有什么看法?
国家发布的2018年农村人均收入信息是这样的: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长速度不错,超过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5.6%,可是距离城镇居民的39251元,还是差1.69倍。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乍一看可能可支配收入并不高,每月1218元,但实际上农村的老弱病残都是被平均上的。一个四口之家,一般每月收入要达到5000元才能够达到平均数。
由于是平均数,一般是偏高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9.4%。
我们所谓的中位数,实际上是所有样品排序,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叫做中位数。在中位数上面的人数和下面的人数一样多。这样,属于中间人群的收入是1088元每月。三口之家每月收入能有3250元左右。对于中西部地区,可能确实有些困难了。
其实我们在看收入的时候,不是不能老看工资的。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
也就是说通过工资挣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要达到每月610元就是人均数。工资性收入如果占1820元,一个三口之家就达到平均数了,这样的数可能贴合实际一些。
这样算起来,每年就是7320元,约等于14617元的一半。
所以,如果我们家里的人均收入比14617元低上一些,也不要自怨自艾。实际上如果单纯挣工资的话,我们每月只要挣到2000元左右就算是平均水平了。这个水平大家会不会心里放松许多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