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四艘精锐航空母舰被美军击沉。在这四艘航空母舰都是被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炸沉的,其中的三艘还是在美军一次攻击中被炸沉的。

相比日军,美军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则遭到了日军的轮番轰炸,连续经历了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被多次击伤。即便如此,约克城还是没有沉。只是在最后在拖往珍珠港的途中,遭到了日本潜艇的最后一次攻击才沉入了海底。

那么,日本的航空母舰为什么会这么不经打?只是被美军一次命中就灰飞烟灭了呢?这要从日本海军的传统和当时的情况来具体分析。

一、在美军轰炸的时候,日本航空母舰处于最不利的情况。

日本在制定中途岛战役计划的时候,将舰队分为了六支,大大分散了日本的力量。而最重要的南云舰队,则被赋予了先锋的任务,暴露在美军的攻击之下。

南云被赋予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为登陆中途岛进行火力准备和发现消灭美军航空母舰舰队。这样,南云只得将舰队的航空兵分为两波,第一波用来轰炸中途岛,第二波装备了鱼雷准备攻击可能出现的美国舰队。

可是,由于日军密码被美军破译,中途岛的美军飞机全部升空躲避,日本的第一波轰炸没有奏效,前线指挥官报告要进行第二波轰炸。而且日军的侦察飞机因故没有按时起飞,延误了发现美军舰队的时机。

南云下令更换弹药,准备第二次轰炸中途岛。但是,当换装到了一大半的时候,延误起飞的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美军舰队。南云又下令将弹药换回鱼雷,准备攻击美军舰队。在这个时期,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对日本的舰队发起了持续的进攻。接着,美军舰队的鱼雷机也发起了进攻。而轰炸中途岛的日本飞机又要求降落。

在这种情况下,因循守旧,没有决断的南云命令袭击中途岛的飞机降落,舰队北撤,做好进攻准备后再做攻击美军舰队的行动。

当日本的航空母舰做好准备,所有的进攻飞机都准备起飞的时候,美军的炸弹也从天而降。这个时候,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是加满油挂好弹的飞机,甲板下的机库里是刚换下没有来得及送往弹药库的炸弹。结果,赤城、加贺和苍龙三艘航空母舰当即中弹起火。

剩下的飞龙号因为处于舰队的后方幸免于难。它马上发起反击,两次击中了约克城号。但是,在黄昏的时候,飞龙号也被从背着阳光方向俯冲下来的美军俯冲轰炸机击中,起火燃烧。

不久,这四艘航空母舰先后沉入了海底。其中赤城和飞龙号是被日本的护航驱逐舰击沉的。除了飞龙号,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在最脆弱的时候被美国飞机击中的。

二、日本军舰自身的构造问题。

按照正常来说,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型舰只,中一两颗炸弹应该影响不大。对于航空母舰,鱼雷是威胁更大的武器。因此,在抗击美军攻击时,日本战斗机对美军的鱼雷轰炸机十分重视,不惜降低高度对其攻击,最后让美军俯冲轰炸机钻了空子。

但是,日本航空母舰却被一两颗炸弹就击沉了,这有点违背了科学原理了。除了上述的时机问题,违背科学原理的原因,就是日本军舰的构造存在着缺陷。

日本的航空母舰大多都是改造的。赤城和加贺虽然是日本当时最精锐的航空母舰,可是它们的前身只不过是两艘战列巡洋舰。它们是利用没有完工的战列巡洋舰的舰体,改装了航空母舰的舰身。在建造时,居然还有三层甲板。

后来虽然经过多次改造,这两艘航空母舰依然破绽重重。这也是日本军舰的通病。牺牲舒适性和安全性,保证攻击性。这使得日本的大多数舰只,在太平洋战争中,只是经受了一两次攻击就沉没了,日本的航空母舰也不例外。

在当时,日本最好的航空母舰是翔鹤和瑞鹤号,这两艘航空母舰是吸取以前造舰的经验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可是,由于日本的奇葩脑子,最精锐的航空队却依然配备在赤城和加贺号上。这和后来日本航空队老飞行员驾驶老式飞机,新飞行员驾驶新式飞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于日本,由于有海军条约的约束,美国的航空母舰建造时间长,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有那么长的时间来建造航空母舰,我们用制造工艺品的态度去建造它。这使得美国的航空母舰都是精雕细刻的作品,生存力要远胜过日本那些拼拼凑凑的航空母舰。

这样,由于自身的构造缺陷,日本的航空母舰一遭受攻击就被击沉了。以至于在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日本人自己哀叹,难道日本的军舰都是用纸板建造的吗?

三、日本方面的损管工作不力。

相比于美国出色的损管能力,日本的损管能力简直不值一提。美国在损管方面投入的精力和人力,要远远大于日本。美军军舰上损管军官的权力和舰长不相上下,他可以随时对军舰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措施。

在每一次战斗后,美军会很快总结经验,来提高军舰的生存力。比如列克星敦号的沉没,是因为发电机的火花引爆了泄露的油气造成的。因此,从那以后,美军在所有的管路里充入二氧化碳。

相比美军,日军更重视直接产生杀伤力的兵种,对损管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在实战中,一旦军舰中弹,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损管不利而沉没。在日本的航空母舰中,最精锐的航空母舰大凤号,就是因为中了一枚鱼雷,和列克星敦号一样,火花引爆了泄露的油气沉没了。这个时候已经距离列克星敦号沉没两年了。而日本则一点改进都没有。

在中途岛战役里,如果损管得力,至少飞龙号是不会沉没的。在当时,飞龙号上油弹都不多了,飞机也寥寥无几。轮机也有人值守,火势也减弱了。可是,日本人自己放弃了救援,用鱼雷轰击飞龙。可是,就是这样,飞龙也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沉没。轮机舱的人员也从鱼雷炸开的通道逃了出来。由此可见,日本的损管力量是何等的虚弱。

结语:

由于以上是三个方面的原因,日本的四艘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海战中沉入了海底。这种场景,不时的出现在整个太平洋海战中。

日本的在太平洋战争前,为了提高战斗力,不惜违背科学原则,建造大批违反科学原理的战舰。在日常的训练中,对损管工作忽视怠慢。这一切,使得日本海军在战争中遭到了应有的惩罚。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继续,日本海军终于一步步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一炸就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呢。

中途岛海战是1942年太平洋上发生的一场航母群决战,在山本五十六亲自坐镇、联合舰队倾巢出动的情况下,美军以“约克城”号航母的沉没为代价,一举歼灭了南云忠“机动编队”的4艘主力航母,让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就此易手。

此战美军航母仿佛都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一个个是坚决不沉,而本来占据优势的日军航母却形同泡沫板做的玩具,“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等名舰三下五除二就让美军战机给炸翻了,仿佛历史在开玩笑。

上图.企业号上的TBD-1“蹂躏者”鱼雷轰炸机

不过谁又说得清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呢?美军这边其实早就通过情报侦察得知了日军的意图,尼米兹海军上将先是准备将“企业号”、“黄蜂号”派往中途岛东北伏击,但他始终有不祥的预感,因此强力勒令珍珠港方面将“约克城”号航母在72小时内修复到能参战的程度。

上图.珍珠港干船坞中被急速修复的约克城号,它成了关键

于是在珊瑚海海战中被重创预计要修2个月的“约克城号”仅三天就返回了舰队,船厂采用了各种简易方式拼命赶工,不惜以加焊结构的方式让这艘船能“看上去可以作战”,尼米兹也违规拼命开绿灯,然后这艘内伤累累的战舰24小时就被修复,紧接着便出航了。正是“约克城号”成为了中途岛之战的变数。

上图.珊瑚海海战中被击沉的列克星敦号航母,这让日军信心百倍

日军方面却明显麻痹大意,珊瑚海海战中列克星敦号航母被击沉,约克城号也被炸得几近沉没,它是拖着16公里长的油膜撑回去的,一路都在损管。日军想当然的认为这艘航母不会再参加下一步的行动了,因为他们自己的“瑞鹤”、“翔鹤”号两艘航母同样在珊瑚海被打得稀烂,海军航空兵也损失惨重,得不到好的补充,因此日军没有让这两艘航母上场。

上图.旗舰赤城号航母,舰长木泰二郎大佐战后被贬入预备役

这么一来,尼米兹上将通过珊瑚海海战摸清了日本人的舰队实力,而“列克星敦”的沉没和“约克城”的重伤则换取了日军两艘航母没能上场。然后美国人又极为BUG的将“约克城”短时间内修到能带伤参战的地步,完全出乎了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的预料,在他的设想中,“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舰还围殴不掉“企业号”与“大黄蜂”,那海军就去给陆军当搓澡工算了。

多出的这一艘“约克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让美军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和更强大的火力,否则胜利的天平还真难偏向美国人。而日军未能上场的“翔鹤”、“瑞鹤”可是绝对的先进主力强舰,这两艘航母载机众多,航速与装甲也非常出众,就连造价都让日本海军喘气,被称为“理想型航母”,它们不能参战实在是损失。

上图.被日军轰炸后的中途岛

中途岛开打后,南云忠一和山本五十六开局就很不顺,第一机动部队围着中途岛团团转,与岛上的陆基机场打得不亦乐乎,始终抓不到美军舰队的南云一怒之下决定把中途岛拔了,第一机动部队在早上开始猛攻中途岛,这一下打开了战役的序幕。

上图.由于截获了情报,中途岛早做好了大战的准备,弹药都妥善安置在混凝土掩体中

日军又一次输在了侦察上,中途岛的陆基“卡塔琳娜”侦察机很快找到了日军舰队,日军的侦察机则开始疯狂掉链子,正在日军拼命搜寻美军舰队的关头,“筑摩号”巡洋舰投放的侦察机飞到半路发动机出了毛病,而“利根号”巡洋舰则干脆把弹射器搞坏了,这下可打乱了南云忠一的部署。

南云忠一在释放出对中途岛轰炸的第一波舰载机后,命令第二波舰载机尽数准备全甲板放飞,只要发现美军舰队立即发动对舰攻击,因此这些飞机装载的全是鱼雷。可问题是,日军久久发现不了美军舰队,直到第一攻击波开始返航都没找到,这让南云很怀疑美军舰队在不在附近。

在此期间第一机动部队还干掉了一波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鱼雷机,南云忠一接到第一攻击波友永丈市大尉“需要再次攻击”的建议后,当即决定让第二攻击波拆掉鱼雷,换上重磅炸弹去彻底摧毁中途岛的机场,于是这些鱼雷统统都堆在了甲板上。

可弹还没换完,利根号巡洋舰发射的侦察机终于传来了“发现美军10艘军舰,距离中途岛240海里”的信息,这让南云忠一大惊失色,赶紧命令换鱼雷换炸弹的工作赶紧停止,把炸弹再赶紧换回鱼雷。这一下,甲板上堆积的弹药更多了,彻底乱了套。

更郁闷的是,第一攻击波此时返航到位了,他们与护航机群搅在一起,焦急的等待降落补油,南云忠一只得让这批飞机先行收降,重整队伍后再去攻击美军舰队。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攻击机群连护航都不会有,在“赌一把”与“熬一熬”的选择上,性格上过分稳妥的南云忠一选择了后者。就如他在袭击珍珠港时的表现一样——过于保守了,不敢浪。

从8点37分搞到9点18分,南云忠一才重新将乱麻一般的舰载机群理顺,他此时已经不想与中途岛再纠缠,要求舰队向美军编队高速接近,以期解决掉海上之敌再对付岛屿。但早在他们收飞机之时就已经起飞的美机也在找他们,日军的优势已经失去,虽然日舰重新起飞了护航机群,那些甲板上的武器却成了灾祸之源。

上图.中途岛中立下大功的“复仇者”

最先攻击的是一队来自“大黄蜂”的15架格鲁曼TBF“复仇者”鱼雷攻击机编队,这些战机燃油已经到达返航极限,当云层散开,展现他们面前的赫然是庞大的日军第一机动部队。这些美军飞行员的第一选择不是在零战的追逐下逃生,而是英勇的一头扎向日舰群。可惜的是他们的攻击没有奏效,让日机尽数歼灭。

闻到味道的“约克城”、“企业号”载机纷纷接踵而至,但他们同样没有在日机团团保卫下建功,依然被日军无伤击落20架鱼雷机。此时日军的侦察机又坑了自己人,利根号巡洋舰的侦察机燃料不够开始返航,它给了个错误的坐标,结果“苍龙”上起飞接班的侦察机根本没有找到目标。

上图.大黄蜂上的F4F“野猫”和SBD“无畏式”

来自“约克城”的6架F4F、17架SBD“无畏式”、12架TBD“蹂躏者”紧接着开始了对“飞龙号”的攻击,此战琼·萨奇少校以F4F“萨奇剪”战术大破零战,可是12架“蹂躏者”轰炸机却全军覆没,鱼雷攻击依然没打中目标。

上图.被击中的赤城号

此时已经飞了很长时间还连番大战的零战们支持不住,他们被陆续召回甲板紧急补弹补油,飞行员也拼命的吃饭喝水,这个露出的缺口空档让美军再次逮到了机会,“企业号”上的两个SBD“无畏式”轰炸机中队共33架飞机对“加贺”、“苍龙”发动了攻击,“约克城”也派出了17架SBD参与了对“苍龙”的混战。

上图.画作中被SBD攻击的赤城号

这一下可就有乐子了,日军航母上摆满了油、弹、鱼雷,还停放着许多正在补弹的飞机,而剩下的护航机群正在低空追逐另一帮零散的战机,美军的攻击群刹那间就让日军航母爆成了火球,霎时间的浓烟和烈焰窜出几公里之高,“加贺”、“苍龙”、“赤城”刹那就扑了街。

这场面怎么解释呢?《火影忍者》里佐助那玩意儿叫啥来着……火遁,豪火球之术!“苍龙”、“加贺”在晚上19时许沉没。

上图.被击中爆成火球的“苍龙号”

“苍龙号”在即将放飞战机的时候遭到轰炸,三枚炸弹在最要命的甲板上爆破,顿时船上就如同引爆了鞭炮一样热闹,连锁爆炸将甲板、人员和战机顷刻间化为碎渣,因为升降机和楼梯连接被炸烂,下部的人员甚至无法执行损管。

上图.被轰炸的苍龙

最终“苍龙”舰长柳本柳作在10点45分下达弃舰令,但他自己不愿离开,手持军刀独自站在舰桥与舰共沉。有个叫阿部的士官长受命拉舰长下来,可看到柳本的做派,他只能无奈哭着离开了。“苍龙”烧到第二天清晨才沉没。

上图.中央燃烧的是苍龙,远处两艘分别是赤城和加贺,右边还有艘巡洋舰

“加贺号”原本是战列舰,它是为了逃避《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同时顶替地震中报废的“天城号”而改造的,因为航速太慢,山口多闻特别嫌弃“加贺号”,几次要踢它出群,害得加贺好几场大仗都没碰到。

最悲惨的也是“加贺号”,美军突破攻击间隙时,加贺号正用高射炮进行了密集的还击,还击落了6架战机,然而美军VS-6飞行中队的中队长加莱赫将一个500磅的航弹以近乎垂直俯冲的方式砸到了“加贺”的艉部甲板,霎时间就引发了火灾。

紧接着第二枚500磅炸弹钻入机库,将机库里的飞行员、工程师杀伤一空,第三枚是SBD丢下的1000磅炸弹,它撕开舰桥,将这里化为修罗场,舰长冈田次作、副舰长川口正雄等一众指挥官粉身碎骨。彻底瘫痪的“加贺号”就这样成为靶子,让美军一连轰了5颗重磅炸弹,炸死了70%的船员,最后在失控的大火下全员弃舰,这艘航母烧到下午4点半左右在油库大爆炸中折断沉没。

上图.画作中被轰炸的赤城号

旗舰“赤城”状况还算凑合,它被SBD命中两发重磅炸弹,一发从升降机旁的飞行甲板上砸穿个大洞,然后将机库撕得四分五裂,连带着引爆了堆积如山的机库和甲板弹药,另一发是近失弹,直接把舵机炸烂了。随后赤城号的大火开始四处弥漫,连载机油库都被点燃,损管人员只能勉强进行控制。

上图.为规避美军轰炸拼命机动的飞龙

逼不得已的南云忠一将指挥权下给了阿部弘毅少将(实际上被山口多闻越权指挥了),自己火速往长良号巡洋舰上撤离,也正是阿部弘毅和山口多闻发动了日军唯一的主动对舰攻击波次,山口命令立即由还完好的“飞龙号”起飞战机,“不管敌人在哪,先飞起来再找”。

上图.被日军攻击的约克城

这些战机通过跟踪返航美机的办法,迅速的找到了“约克城”,于是“飞龙”对“约克城”发动了两次攻击波,约克城先是中弹三枚烈焰熊熊,第二波又挨了两发鱼雷,左舷两个大洞疯狂进水,舵机也卡死了,然后舰体开始缓缓的倾斜。

上图.侧倾达到25度以上的约克城

无力损管的约克城号舰长巴克麦斯特无奈下达了弃舰命令,未能降落的战机统统去企业号上降落。不过“约克城”烧着烧着火也小了,船也不再歪了,美军将士们想不过又跑了回来,就这么一修……嘿,航行恢复了。

上图.约克城的甲板被炸得稀烂,但这些损管人员堪称神级

日军“飞龙”上面却发生了误判,他们两次打的都是“约克城”,然而却想当然的以为打的是“企业号”和“约克城”,“天皇保佑,敌舰不是只有俩么?这仗看样子是打赢了啊!什么?有仨?那咱也赢了66%!老铁你就说六不六,六就给个赞!”

上图.正在被日机攻击的约克城

岂知日机回回炸的都是“约克城”,约克城的官兵在两次攻击波次中间灭了火,修了船,补了漏,而攻击约克城的日机编队还损失了26架战机,这太坑人了。

上图.被熊熊烈焰几乎烧穿的飞龙号

没多久“企业号”的攻击就追着“飞龙”的屁股来也,已经打得油尽灯枯的“飞龙”连零战都没几架,13架美机用4枚炸弹将飞龙的甲板几乎翻起一面,彻底失去了战斗能力。更欺负人的是,中途岛方面现在来捡漏了,他们派出了39架B-17大型轰炸机对“飞龙”展开了惨无人道的蹂躏,这一下“飞龙”成了水里漂的死蛇,再也不能蹦跶了。

“飞龙号”最终在5日凌晨5点多被日军放弃,它被驱逐舰“卷云”用两颗鱼雷自沉,此刻“企业号”的舰载机还在四处搜寻它的下落,找了好几个小时。

山口多闻少将此时做了个极为悲壮的决定,他在全舰唯一没被大火吞没的左舷后方下达了让舰上官兵离舰的指令,然后与“飞龙”的舰长加来止男少将一起自缚在舰桥栏杆上随舰共沉了。

要命的是能收到命令的人不多,他们倒是悲壮了,许多底舱官兵却是奋力从鱼雷炸开的孔洞里游出来逃生的,完全是一脸懵逼。

此前被炸瘫的旗舰“赤城号”死的比“飞龙”还要早一点,凌晨3点50分山本五十六直接下令南云忠一将不能救护的航母“自行处分”,南云抢救到5点,最终无能为力的让“三大祥瑞之一”的“野分号驱逐舰”将之打沉("荻风"、"野分"、"岚"、"舞风"各发一雷)。

南云忠一在4日当晚都没搞清楚状况,“打沉”的“约克城”阴魂不散,他以为美军又增加了一艘航母,所以对山本五十六报告:“敌军还有4艘航母,我军航母全灭”。

时也命也,中途岛战役中日军实在是坑的可以,开局情报就被坑了,中途岛的地利也是个大坑,南云忠一犹豫不决的指挥更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因素,也正是这股犹豫让日军经历了“决定生死的5分钟”,不仅久久没有发动攻击,更令让弹药堆积如山的甲板成为催命符,让美军捞到个空档就一击必杀了。

但要说:“一炸就沉没”这也不对,毕竟“赤城”、“飞龙”还是扛过了大半夜才自沉的,“加贺”、“苍龙”都快烧熟了。

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从天而降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机群几乎是在瞬间就投弹命中了日本海军的“赤城”、“加贺”、“苍龙”三艘航母,一举奠定美海军中途岛海战大胜利的基础。最终在这场具有转折点意义的大海战中,日本损失了四艘航母,而美海军只损失了一艘航母。日本的280架舰载机在航母的甲板上惨遭炸毁,被击落的仅仅42架。日本阵亡三千多人,而美军只损失了三百多人。那么,为什么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一炸就沉了呢? 这主要是日本海军的“好运气”用完了,在中途岛作战中,美军早早摸清了日本海军的作战意图,进行了精心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损失航母这种舰队主力并不奇怪。 而且在整场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的确是“倒霉到家”了,海战爆发前有的侦察机发现美航母身影却无法回传信息,令日本海军丧失先机,有的侦察机却数次更正侦察情报,令指挥官一头雾水,犹豫不决。身临前线担任指挥的南云忠一优柔寡断,错失良机,造成日军不仅几乎毫无斩获,还搭上了4艘主力航空母舰,外加300多名航空兵精锐。而在海战爆发时,运气也不在日本这边。在美国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机群发起攻击时,恰恰是整个日本舰队防空能力最薄弱的时刻,各艘航母刚刚完成舰载机回收工作,正准备下一轮放飞工作。负责防空的“零”式战斗机要不是正在准备起飞,要不是就在和上一批来袭美机纠缠,对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机群的拦截是力不从心的。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日本各艘航母正在准备放飞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地勤人员正在甲板上加注燃料、更换弹药,机库内堆满了准备装载或者刚刚卸载下来的鱼雷和炸弹。 实际上,在整场作战中,美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机群的投弹命中率并不算高,在五分钟时间内,美军机群投下的弹药中只有8颗炸弹有效命中了3艘航母,有效命中的这些鱼雷、炸弹的爆炸威力也并不足以将日本航母一击致命。但是就是这几枚有效命中的炸弹引爆了堆积的弹药、正在加注的汽油,使得日本航母甲板上、机库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连锁爆炸。 原本日本航母的设计就有很多不甚合理的地方,在被投弹命中爆炸后,日本航母全封闭式机库设计、不完善的消防系统此时开始将它们的弊病完全展示出来。再加上爆炸恰好炸死炸伤很多高级官员和专业灭火人员。例如“加贺”号航母,它原本并不应该是航母,而是八八舰队计划中的一艘战列舰,1922年,世界各列强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日本迫于条约内容计划将“加贺”改装成航母。加贺号的上层甲板没有舰岛,舰岛设在甲板下方。动力为蒸汽轮机,12台锅炉,其中8台烧重油,4台煤油混烧。按常理,军舰岛的烟筒应该越高越好使,但“加贺”号却反其道而行之,烟筒顺航母舰体平行步置,并且出烟口偏向下。因此排烟效果差,影响飞行起降,航母航行时受风的影响,整个航母乌烟瘴气,日本水兵个个被烟熏的就像是“钻炕洞的一样”。所以尽管这三艘航母都在被击中后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损管工作,但这种救援灭火工作是非常混乱、不专业的,自然也是极低效率的。最终,这三艘航母在数番挣扎后,带着日本海军的不甘心沉入了太平洋的海底。 二战时期的航母分两种,一种是舰队级航母,吨位大,速度快,载机较多,战斗力最强;一种是护航航母,吨位小,速度慢,载机少,战斗力较小。二战初期,日本拥有6艘舰队级航母,美国则拥有7艘舰队级航母,他们是当时世界航母拥有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但到了中途岛战役以后,日本损失了近一半的航母力量,而且全是主力航母。而美国在二战爆发后,凭借其强大工业实力,先后建造了17艘埃塞克斯级舰队级航母,以及124艘护航航母(其中38艘赠送给英国),再加上战前建造的,航母总数达到150多艘。日本比较惨惨,在二战中建造的舰队航母是个位数,其余也是护航航母。由此可见美日两国巨大的国力差距。二战时期的海军航空兵,是最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刺刀见红和牺牲精神的兵种之一。战列舰炮术再好也是沉船命,构建海军体系才能打造无敌舰队,美国在二战中让舰队级航空母舰专注使用航空兵,发挥远程火力臂,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歼灭敌大型舰艇。杂活交给护航航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专业的军舰打专业的仗,让美国海军笑到最后。

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自从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低估了~中美苏英法的反战决心,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团结!

中途岛大海战所以会失败,连小日本的空军统帅~南云的坐机,在美军战机的枪林弹雨中~坠落汪洋大海。

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战争,激烈程度要比陆地复杂,谁也不是先知先觉。致力于研究海战的专家们,其眼中的中途岛海战,远比行内之士深刻得多。我们看到,日本4艘航母被击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于皮薄馅大,比如“加贺”和“赤城”,均系战列舰改装而成,甲板都没进行加固,“加贺”号苦命的结果是,挨了关键性的一发炸弹,即击穿了它的甲板,造成了舱内弹药殉爆,几分钟该舰就沉没。

倾向于指挥失误者,则把海战的失败归结在南云忠一的愚蠢。弹药频繁更换,士兵不胜于繁,大量的弹药,为便于更换,都堆积在甲板上,这样遭到轰炸时,脆弱的甲板即有点雪上加霜的意思。其实1942年的日本,左支右绌,把海战的命运,赌在一个4.7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即有点自不量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使日本国力难支,早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幻想着拿下中途岛,夺得太平洋战争主动权,未开战,即注定了其要失败的命运。

更加之珊瑚岛海战中,日军没沾到任何便宜,损失了“翔凤”和“翔鹤”,更使中途岛策动的进攻,颓势尽显。

美军则处处占得先机,一是破译了日军通信密码,对其行动了如指掌,完全取得了海战主动权,想打哪则打哪,再多的航母也经不住炸,更何况日本本来剩下不多的4艘航母呢?二是日军无力进攻,却在毫无胜算的情势下,咬牙硬挺,又虚张声势地形左实右,摆开了一幅向阿琉申进攻的架势,造成了本来不足的力量更加分散;三,侦察力量不足,只得在战役中数次改变决策,实事上导致了指挥的混乱。

因此,对此问题可以总结一下了,不是日本航母一炸就沉,而是海军实力严重下降的结果。

中途岛海战,四艘日本主力航母被击沉!太平洋中部从此不见日军!

在中途岛大海战中,为什么日本四艘航母被一炸就沉没了?

除了美军开了“天眼”知道日军作战计划,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军使用的炸弹更大更重!

中途岛海战时,日军舰载轰炸机使用的炸弹有两种:250千克炸弹和60千克炸弹。当用60千克炸弹时,日军舰载机一次可携带2枚。而250千克炸弹,只能一次带一枚。

例如,日军著名的九九舰爆机,一次只能携带250千克炸弹1枚或60千克炸弹2 枚。

日军也有例外,在偷袭珍珠港时,日军的九七舰攻也使用过用800kg炸弹(九九式80番5型AP)。这种炸弹是用战列舰长门所使用的410mm主炮的91式穿甲弹,加上稳定尾翼改造而来。仅此一次!

美军的亚利桑那号就是被这种800KG炸弹击沉的。

而美军舰载机使用的炸弹是500磅(226.8公斤)的和1000磅(454公斤)。毫无疑问,一枚1000磅的炸弹,绝对比日军的250千克炸弹威力大太多了。而且,美军还喜欢使用延时爆炸引信,让炸弹砸船甲板以后(日军航母甲板是几毫米的钢板+木板),在日军航母的上层机库爆炸!

主意:炸弹在机库中爆炸后,甲板钢板会向外翻,没法损管修复。如果是在甲板上面爆炸的话,钢板会乡下翻,直接铺上木头,马上就可以让飞机起降使用。而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因为指挥问题,机库中到处都是待发飞机和炸弹,马上发生殉爆。

例如:日军的“飞龙号”航母,据说,就是被3枚1000磅炸弹和1枚500磅炸弹击沉的。

日军的赤城号航母,也是被一枚1000磅炸弹砸穿飞行甲板,引起殉爆击沉的。这次也创造了一发炸弹击沉航母的战绩。

(文|勇战王聊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