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是不是又是误会呢?翻查了一下周最近的新闻,并没有发现什么中石化“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上涨”的解释。
其实矛盾点在于“十一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一年后的2019年1月22日,国际原油每桶53.7美元,国内92号油价6.5元”。
中石化很早以前的回应是这样的:
一、当年油价147美元的时候,本来油价该上涨到10块元的,但中石化坚持不涨价,亏损上千亿元。也就是,如果当年涨到10块钱,现在6.5元钱,还是降价了的。
二是,税费导致成本上升了1.7元/升。
三是,成品油质量提升了。
另外还有我们的物价、房价、职工工资上涨都会影响我们企业的成本,从冶炼企业的销售企业都需要一定的利润,所以各种成本高了,自然有价也就贵了。
依据2016年发改委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考虑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的。
一般来讲我们汽油里面有30%到40%是税费。其中增值税是汽油价格的16%,消费税固定价格1.52元每升,另外还有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等。
企业的提炼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流通环节的利润、成本,也是需要分摊到汽油价格里面。这些成本一般也能占到20%到30%。
真正原油价格在我们汽油中的成本,仅仅能够占到30%到40%左右。如果按1/3计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即使翻倍,达到107美元,我们国家的原油价格也就需要上涨1/3,同时提高相应的税费就可以了。也就是上涨40%,也就是说达到九元每升左右。
或由于综合成本计算,非常麻烦,消费者也很担心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中石化这次期货损失上百亿,会不会提高汽油零售价格呢?一般只是扣减利润而已,受损的是投资者,毕竟汽油价格是由发改委规定最高零售价。
所以,中石油、中石化要想让消费者满意,还是把各项费用透明化的好。让大家了解知道,用的放心。
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谢谢邀请!
当我仔细看完中石化的那一堆托辞后,“挺同情他们的”,因为满篇文章中都在逐句逐条的分析原因,反正每一条理由都不是自己本身造成的。而且他们“太委屈”!此外,一再强调国内油价相比其他很多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甚至算低的,并为此给出一系列证据(图片)。
针对以往出现的“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上涨”的尴尬状态,中石化的回复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有“甩锅”之嫌。我们先看一看它怎么说?
为何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
中石化认为:
首先,国际油价并不是成品油的价格。事实上,国际油价是期货价格。它会影响未来的油价,而不是现在的油价。
其次,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是10个工作日,但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动。因此经常出现国际油价下降了,但因为机制规定的10个工作日还不到时间,油价还未变动的现象。如果上一次调整油价刚好是上涨的,就会给车友们留下“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上涨”的印象。
另外,油价上涨也许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有关。它认为十年前的6.3元和现如今的6.3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它甚至举例子说,十年前,150万在北京可拿下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而今天呢?6块钱,能买一个鸡蛋灌饼再加根香肠吗?
由此可见,中石化坚持认为主要是定价机制工作日的问题,那为何不推动解决问题呢?明显有“甩锅”之嫌,同时推给物价上涨也是没道理的。总之,没有他们自己的事!
关于十年来“桶贵了吗?”
中石化是这么看的,主要与成品油消费税大幅提高有关。比如说2009年起国内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十年前汽油消费税为0.2元/升,目前汽油消费税为1.52元/升,再考虑由此增加的城建教育附加,相当于消费税的提高影响汽油价格约1.7元/升。
其次,还有国家对成品油价格实施调控的影响。专门举例子说,2008年国内三大油公司为高油价“买单”1652亿元,国家财政补贴632亿元,三大油公司自行承担1020多亿。甚至说为应对当时的金融危机和高油价,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三桶油任劳任怨,打死也不说!看来他们挺委屈的。此外,还有成品油的品质不同,十年前汽柴油为国二或国三标准,而目前已经全面升级为国六。
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关于油价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所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却不降反涨,更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成品油价格会“与众不同”,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国成品油的成本中,购买原油的成本只占40%:按照常理来理解的话:成品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那么原油的价格应该对成品油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事实上,成品油的成本构成中,购买原油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40%左右,其他的成本主要有: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炼油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等,其中各种税负成本占30%左右,而炼油成本和运输成本则只分别占十几个点,因此,如果只是原油价格降低,而其他成本没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希望成品油价格大幅下调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下调的空间非常有限。
二、成品油销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现在的加油站相比于过去来说,确实增加了不少,但是,想开一个加油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审批手续非常复杂,前前后后要跑十几个部门,各个部门的检查非常苛刻,而且投资非常巨大,因此,加油站可以说是垄断经营,再加上现在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多,在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一个几乎垄断的行业指望它大幅降价几乎是不太可能!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就请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谢谢!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中石化对“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析还是合理的,毕竟2018年的油价已经“十三涨十一跌一平”,全年汽车油价累积每吨下调415元,柴油累积每吨下调400元,年尾实现四连跌,续上2019年年初已经实现五连跌了。
简单说一下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定价过程周期是十天,生效时间是调价发布24小时后。规则理解很简单,根据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上限是130美元一桶,下限是40美元一桶。
设置上限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油价过高,设置下限是为了保持石油行业的正常运营和收益,所以这个机制是不错的。
去年年尾油价的四连跌和年初的下跌加起来一共五连跌,不过近日国际油价的升幅,可能无缘六连跌了。
下面分析一下原因,这个跟日常国内成品价格升跌也有一定关系的,价格升跌的因素。
一,美元下跌,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以美元计算的原油价格开始上涨。近日WTI原油和布伦特油上涨幅度越来越大,对于石油出口国来说,美元贬值了,他们利润减少,为了持平利润只能提高油价。
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协议在2019年年初生效,每当听到减产协议,对国际原油价格都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个是供求关系来调整价格,供给少了,油价自然有支撑,所以油价会有一定的升幅。
三,投资机会,原油是一种期货金融产品,是对未来对赌,现在原油行情呈现上行的趋势,投资者比较看多,这个因素也会影响到油价的上涨。
国际环境上涨的情况,中石油的解释是合理,中石油解释价格的上涨只要是在税费增加和成品油的质量提升上。当然,消费者觉得不合理主要原因是石油行业算是垄断行业,其实定价多少消费者并不能左右,企业定价多少就是多少,不过石油行业是国有企业,保障百姓利益是第一位。
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中石油这篇文章,还是比较详实的。
它的核心观点是,相比全球其他国家,中国油价并不算贵。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油价税负也不高,占油价的比例在36.75%,远远低于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为什么有时候国际油价在跌,国内油价反而还在高位没动呢?在之前的问答当中,孔方兄也解释过,这和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有关,是10个工作日才调一次,但这10天国际油价可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石油方面也是这么解释的。
“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的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可能是桶贵了。”对于这个梗,中石化又怎么解释?
中石化的理由也还是比较充分的:
一是,当年147美元的时候,本来油价该到10块钱的,但中石化中石油减持不涨价,亏损上千亿元。也就是,如果当年涨到10块钱,现在7块钱,还是降价了的。
- 二是,税费增加,导致成本上升了1.7元/升。
- 三是,成品油质量提升了。
从中石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解释清楚了,自己也没有乱定价,但消费者永远都不会满意,为什么?
孔方兄认为,消费者之所以不满意,核心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本身的垄断属性,因为你这两家不是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获得的市场地位,而是通过牌照的垄断实现,消费者没有什么选择权,只能选你的加油站,相当于强加给消费者的,消费者当然有抵触情绪。如果你是向美国或者欧洲国家那样,所有石油企业都是依靠更高的经营效率获得市场地位,从消费者的选择中脱颖而出,那么大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如何看待中石化关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的解释呢?
去除旁支,只抓重点。
中石化认为十年后的成品油价格比十年前成品油价格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税高,消费税提高了,十年前汽油消费税为0.2元/升,目前汽油消费税为1.52元/升,再考虑由此增加的城建教育附加,相当于消费税的提高影响汽油价格约1.7元/升。
2、十年前的低价是因为政府调控,本身就有牺牲。
3、品质提高了。价格自然就贵了。
个人认为,其也许都说的是事实,但让老百姓不满意的,是这么多年,三桶油获得这么优质垄断地位,成本倒是一直稳定。即使不算税收,美国石油不加税的价格按照中石化给的数据,是4.24元/升(已经换算,汇率算6.8075,加仑按3.7854118,中石化数据税前2.358美元/加仑),而按照中石化自己给的数据,我国税前的油价是5.05元/升。我们高出美国19.1%的成本。而据我们所了解,美国的油价属于市场形成,随着页岩油技术的发展,成本还在下探,而美油去除利润所剩下的成本就更低了。
从石油开采成本国际上给出的历史数据也可以看到差距,我国石油开采成本大概在48-50美元,而美国大约成本在36美元,这还是两年前的数据。
税收的确是问题,如今汽油是必需品,石油产品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保证,需要降低税收来增加市场活力。但对于三桶油,最重要永远是效率,因为能源不仅仅是军事用途,在国际产品竞争中,这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并成为民营企业利润增加的动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