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社保交的越多,拿的越多,是社保的基本原则,主要说的是养老保险的待遇。但是,社保又兼具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拿的多是多了点,但并不是成正比例或者额外增多的方式。
拿职工养老保险来说,1998年各地陆续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后,职工退休的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缴费基数÷当年社平缴费基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历年历月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用数值计算的话,如果按照60%基数交费15年,我们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15年,我们可以领取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差距在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实体现了多缴多得。
将按照300%的基数缴费15年,我们可以领取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百分之百基数交费的待遇只有300%基数缴费的一半。不过300%基数缴费是百分之百的两倍。这说的仅仅是基础养老金。
从基础养老金角度来讲,如果从投资产出比来说,投资越大,产出量越低。或者说投资越大,产出效率越低。
我们第二块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一部分待遇倒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这一钱数一般是缴费基数的8%。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每月划入400元,而按照15000元的基数缴费,每月划入1200元。
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直接是养老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如果相同退休年龄的话,计发月数相同,完全是成正比例关系。
比如,按照10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有5万元,按照30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有15万元。如果都是60岁退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万元,我们100%基数缴费,可以领取5万除以139=36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如果是30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15万元的话,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是每月1080元。恰好是百分之百基数缴费的三倍,我们交纳保险也是百分之百基数实际缴费的钱数的三倍。
基础养老金略微调整了差距,个人账户养老金严格按照多缴多得的比例原则。
所以,从数据上来讲多缴多得是没有错的。
不过,国家为什么要设置300%的最高上限?主要还是防止有人领取的养老金待遇过高。因为,我们的养老待遇是通过社会法制的保障,保障大家退休后的生活的只能保障一定的水平。
有人觉得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方式不是缩小了高低收入群体的差距吗?其实单纯来看是这样,但是我们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速度并不确定,有时候非常快。一些地区每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能达到10%到15%以上。国家的退休待遇又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所以,会拉升退休待遇太高。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可以按照社平基数的2000%交费,按照那个计算公式,我们每交费一年可以领取10.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过去我们的社平工资是1000元,2000%,这只不过是按照2万的缴费基数进行交费,当时的交费比例如果是28%,每月只需要交纳5600元,一年67200元。
进入个人账户钱数每月1600元,一年19200元。
如果等待退休的时候社会平均工资翻了十倍,我们这一年交费的退休待遇就是:
基础养老金1万元乘以10.5%等于10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于跟随记账利率而定,假设仅仅长大了7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5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样我们每月的待遇是1550元,一年等于18600元。
当时的投入只有67200元,以后每年要领取18600元直至去世为止,而且还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继续提高?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家承受不起的。
所以,国家制定了限高策略,最高300%。
不过对于我们下岗职工或者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只要我们收入不高,想要一份基本的养老金待遇,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交就可以了,这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但是,相同交费年限情况下退休待遇也是最低的。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很多人对社保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缴得越多,自己也能拿得越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看一看。
1、养老金: 对一般人来讲,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单位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 ;个人缴费则进入自己的个人账户。
事实上,月缴费额度的多少与养老金的多少并不是倍增的关系。即使你退休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是别人的两倍,并且与别人的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也拿不到比别人多两倍的养老金。
举例说明:
老张月薪5000元,老王月薪为2500元。两个人同样缴费40年、都是60周岁退休、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老张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为20万元,老王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0万元。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这样: 老张的基础养老金=(5000+5000)÷2x40x1%=2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39=1438.9元;
基本养老金=3438.9元。
老王的基础养老金=(5000+2500)÷2x40x1%=1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19元;
基本养老金=1500+719=2219元。通过计算可以知道,老张退休时的养老金为3438.9元、老王退休时的养老金为2219元,老张只比老王的养老金多了1219元,并不是多了两倍。
2、医疗保险:
与养老保险相同,只有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医保的报销政策是,对于门诊,先由其个人账户资金支付,账户资金用完后由个人自付。住院,在起付标准以下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的由个人支付,超过起付标准且低于医保最高限额的由统筹基金支付85%。这个标准同样是大家统一的,与你缴得多少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社保并不是你缴得越多拿得就越多,可以在不同类别上合理规划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是在同一个社保统筹区范围之内,社保缴得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金越高,这是亳无疑问的,我发现个别回答将甲地和乙地的社平工工资扯在一起,故弄玄虚,误导大众,这是非常不负责的。
第一,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决定个人账户资金的数量。
现在很多单位都是采用社平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由于各地的社平工资差别很大,同样是社平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相差几百元。再加上缴费指数的差别,差距就更大了。比如同在重庆,缴费指数百分之三百和百分之六十的差距就非常大,这是人人都会计算的。
第二,退休时社平工工资的高低,也是决定退休金高低的重要因素。
社平工资,就是指社保同筹区的职工平均工资。不同的统筹区差别非常大,比如深圳的社平工资和东莞,深圳和广东等,同样选择在广东退休,但在深圳退休比在广东其他地方至少多五百元以上。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社平工资越高,今后的退休金就会越高。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作为企业负责社保管理工作的HR,我提醒你:理论上,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注意,仅限于理论。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想交得多,拿得多,还需要增加2个前提条件:一是你的经济条件,要能支付得社保费用;二是你要足够健康,寿命够长。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下面结合社保的特点,具体分析不同参保人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如何参保缴费更划算。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社会保险具有哪些特点?我们通常说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福利性、公平性、互济性等特点。
1.强制性。根据《社会保险法》,对于企业参保职工,企业和个人都必须缴纳社保,这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2.普遍性。我国社保门槛低,覆盖率高。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7亿人、2.05亿人、2.55亿人。实体社保卡持卡人数已经达到13.15亿人,覆盖93.9%人口,电子社保卡签发数量已经突破2亿张,每7位持卡人中已有1人同时申领了电子社保卡。
3.福利性。社保不同于商业保险,社保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保障参保人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人人都可以参保,只要缴纳社保,符合相应条件,人人都可享受社保待遇。而且,在同等条件下,大家享受的社保待遇都是相同的。
5.互济性。社保是向具有缴费义务的企业、个人收取一定费用,建立社保基金,然后由国家统筹调配资金的使用。对于参保人来说,社保本身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只有低门槛、广覆盖,缴纳的人多了,最后才能体现风险共担、互助互济的特点。
二、不同身份的参保人,社会待遇有哪些差别?社保待遇主要可分为:养老待遇、医保待遇、失业待遇、工伤待遇、生育待遇。企业参保职工可以享受5种待遇。个人参保只能享受养老和医保2种待遇。
1.对于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的参保人:如果养老保险缴满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待遇,即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医疗保险缴满当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退休以后无需缴纳医疗保险。
2.对于缴纳城乡居民社保的参保人:如果养老保险缴满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男女均为60岁),可以享受养老待遇,即按月领取养老金。但是,即便退休了,依然需要按年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因为对于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无法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三、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从理论上来说,社保缴费的确是交得越多,拿得越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1.根据社保的特点:社保交得越多,拿得越多,主要体现了社保的福利性和公平性。但是,社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济性。也就是说,社保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制度。比如:从抚养比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参保人,所缴纳的费用,主要用来给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从社保基金统筹调度的角度来说:社保基金盈余地区,要帮助社保基金缺口大的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城市,要帮助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历史负担重,退休人员基数大的地区。
2.根据社保待遇的分类:比如,在没有退休的时候,在职人员是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比如:如果一个人20年内不生病,他是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的。比如:一对青年夫妻生完孩子以后,对于他们来说,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意义也不大。从社保缴费来说,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进入了社保基金的大池子,最终由需要享受待遇的人,共同来使用。
写在最后:1.从个人缴费方面来说,缴纳社保费用多的人,要想拿得越多。首先,你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也就是说,你得交得起这些钱。其次,你还要保障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至少退休以后,要活得够久。
2.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人,不一定必须交得多。比如:养老金的回本时间一般在5~10年,只有回本以后,才是赚的。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人均健康寿命为68岁,也就是说,有9年是在与病魔进行抗争。所以,只要你活的够久,一样可以拿得多。由此可见,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缴纳更多的社保,更重要!
3.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多缴纳社保自然是好的,但是社保缴费也是有上限要求的,并不是无限制的交。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的上限上一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
4.相对来说,社保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保险形式。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可以选择按照60%的标准缴纳,至少要缴满15年,这样才能确保退休以后,享受养老待遇。千万不要因为缴费成本高、延迟退休等问题,不缴纳社保,如果不能退休,无法享受养老和医保待遇,晚年的生活不会得到保障,只会给子女增加无尽的负担。
对于个体参保人员来说,每年社保缴费基数都在上调,养老和医保两项费用,每月大概在1000元左右,缴费负担比较重。多缴多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不是不想交,而是交不起。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谢谢您的邀请。
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这句话应该说没毛病,但结合实际生活细细剖开分析看,里面还真有学问。别怕乱,仔细往下看。
社保交得多,那得一直高标准交,而且连续累计许多许多年,标准高年限多,两者俱备,才能拿得更多。偶尔一次交得再多,将来也高不哪去,就像大家经常恶搞的平均,那就完了。
社保交得多,那得能活到退休,活不到,只能拿回个人帐户了,当然也算领得多,但要是自己全额交的,也算亏大发了。
这些说起来,里外都是帐,角度不同,观点不同。有时看起来亏了,实质赚了,有时貌似赚了,实质亏了,生活就是这样,谁又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归根一条,根据目前政策,缴得越多,生存越久,肯定拿得越多,长命百岁,赚大发了。
话说过来,就算拿最低的养老金,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晚安,岂不是也是幸福的,
就应那句老话,拿得多不如拿的长!
各位,你说呢。
有人说,社保交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社保的政策就是多交多领,只是由于区域不同,交费档次和基数不同,退休后的工资有所不同而已。很多人认为自己缴费时间长,退休后工资低,这是与缴费基数,交费档次,交费年限有关。
根据当地的社保政策,拿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来说,60%和100%交费档次都是缴费十五年,退休后的工资也是不同的。现在60%档次的每个月缴费502.6元,100%档次交费的每个月缴费837元,都是缴费十五,退休后两者相差近千元。
社保你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工龄工资就越高,如果你缴费是社保最低缴费十五年,退休后的工资也是同档次最低的。如果按照我们当地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60%现在开始交费,交够十五后退休,退休工资大概在1700左右。100%档次现在开始交费,交够十五年后退休,退休工资大概在2700左右。
如果一个人社保缴费十五年,一个人社保缴费二十年,退休后的工资有很大差别,因为社保缴费每年都是有变化的,退休工资也是一样,今年当地退休工资上调了5%,再说退休工资每年都有机会上调,因为社保缴费每年也是同样上调。
所以说大家办理社保必须提前办理缴费,交费时间越长,拿的退休工资就越高。如果没有单位的人办理社保,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女性55退休,男性60岁退休,早办理,早交费,退休后的工资就会越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社保政策,欢迎大家留言咨询有关社保政策,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