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扣的28%包括什么?
养老金不会扣费,只有养老保险才会扣费,而且扣的比例是28%,说明当地的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并不是很轻松。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
没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全日制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社会保险费。
企业缴纳社保的话,一般是职工个人缴纳8%,用人单位承担20%,合计28%。
28%并不是以本人的每个月的工资为标准,而是以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的月均值计算的。包含了年终奖,加班费等待遇的平均工资,而且还是应发工资。相对而言,一般会比较高一些。
不过具体缴费比例各地并不一样,国家规定养老保险企业负担部分的比例不得超过20%,如果当地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月数大于九个月,应当降到19%。
目前,上海市的养老保险企业部分缴费比例是20%,北京市是19%,青岛市是18%,深圳市市本地户口14%,外地户口13%。
职工缴纳的8%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每年计发记账利息,从2016年开始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国家统一公布还是相当高的,2016年高达8.31%,2017年是7.12%。未来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国家有统一的规定。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不同,年龄越小,计发月数越大。40岁就退休的话计发月数是233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70岁退休是56个月。
即使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一样是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不过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地方会略微照顾一些,多数地区是按照20%比例进行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剩余的12%和企业交纳的20%,都会进入统筹账户。统筹账户发放的养老金内容就比较多了。统筹账户首先会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等因素挂钩。
除了基础养老金之外,我们每年增加的养老金包括定额调整部分,挂钩调整部分,适当倾斜部分,这些钱都是由统筹账户出的。
因为,个人账户里的钱,万一职工去世,职工还没有领取完的部分,都会返还给继承人继承。不过,由于一些地区养老压力比较大,动用了个人账户里的钱,因此就会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这一现象。但实际上,个人账户本身就是记账制的,空不空帐是无所谓,只要确保养老金正常发放就可以了。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们养老压力确实比较大。
另外,从公允角度说,养老压力大,并不是我们经营不善。实际上还是由于我们社会发展太快的反作用。美国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采取的是全额积累制。但是我们国家由于发展太快,社会工资增长的太快,如果积累的话,会相对贬值,这跟货币政策没有关系。即使我们货币不贬值,如果说我们90年代人均月收入是40美元,现在达到了800美元,这是生活生活收入水平的相对贬值,而不是美元的贬值。没有任何一项投资能够赶得上我们快速增长的工资发展水平。所以,目前养老金的现收限制策略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压力会集中向未来,未来肯定有转型的阵痛。
统筹账户里的养老金,还需要支付丧葬费、抚恤金、透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供养家属生活困难补助等等。
所以,养老保险费交纳的用途是十分复杂的,但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我们退休老人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