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不过这个累积缴费并不是实际缴费,是视同缴费+实际缴费。
不过各地也有自己的政策规定,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时不用缴费,直接依据档案来计算的缴费年限,缺少了个人账户养老金。青岛市对于全部是视同费年限的人群,要求必须一次性补齐48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这样才能办理退休。
但是一般来讲,缴费年限22年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很多人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除了养老保险退休之外,还有医疗保险退休。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27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法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缴费年限,是由全国各地自己制定的,并不统一。广州、上海只有15年,杭州市是20年。北京、青岛、烟台女同志是20年,男同志是25年;烟台、日照、廊坊,女同志是25年,男同志是30年。
视同缴费年限都视同缴纳了医疗保险缴费。如果我们在企业工作,企业一般也是养老医疗都一起缴纳。有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费,可以选择只交养老保险。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之前,只交养老保险,也是同一起缴纳了医疗保险。
所以,如果已经有22年的医保缴费年限,现在放弃有点吃亏。因为现在缴费基数低,我们可以按照最低基数缴费,一样计算缴费年限。否则就要等到退休时一次性补齐,那时候的缴费基数高,可能会吃亏一些。像青岛等地还不允许按最低基数补,要求按照百分之百的社平基数补缴。
所以,了解好当地的医保退休政策,也是重要的一环。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应该是可以的。
按照我国退休的政策规定,办理退休其实只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二是养老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这两个条件要求是必须同时具备的,缺一不可。根据这个条件来对照,你视同缴费年限加实际缴费已经达到22年,只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在办理退休时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提醒你注意;
第一,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参加工作时,纳入社保缴费体系之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有限定条件的,只能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员工是没有视同缴费工龄认定的。
第二,视同缴费年限需要认定。
视同缴费年限是需要经过人社部门进行严格的认定的,认定的主要依据是个人人事档案。所以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首先要提供自己的个人人事档案,由社保关系所在的区县社部门进行初审,人社部门进行复审,最后还要交市级人社部门进行审定,才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具有视同缴费工作年限而没有个人人事档案的,一般只能采取查找单位档案等间接措施进行弥补,证明是不起作用的。
第三,退休工龄的计算。
计算退休工龄时,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退休金时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可以折算成缴费指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要高度重视视同缴年限的认定工作,这和自身的利益关系比较重大。
综上所说,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加实际缴费年限达到22年,只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完全可以办理退休的。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22年,能不能办退休呢?
如果你提供的缴费信息是经人社行政部门认定了的,且达到了经人社部门认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不用问,肯定能办理退休。
当然,如经过人社部门认定了,你肯定也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缴费年限、年龄是你自己认为应该都符合条件了吧。
自己认为的,那就不一定了。
先说退休年龄。
因为你有视同缴费,所以你的档案资料是十分关键的,能不能视同由档案决定,到不到退休年龄也是由档案来决定。比如你身份证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档案记载一致,还不到法定退休年龄,那么你就是缴费达到规定年限了,也是不能办理退休的。
再说缴费年限。
你说你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22年了,但视同几年?实际缴费几年?问题中没有说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经人社部门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不算数的。
视同政策是比较复杂的。就按你提供的信息,假如一个男同志李某,59年出生,78年1月参加工作,固定工,到95年1月按当地规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到97年下岗并解除劳动关系,养老保险中断。2017、2018年按灵活就业人员又缴了2年。这样的话,李某实际缴费累计5年,那么78年1月至94年12月能不能视同呢?这是关键。
如果可视同的话,视同缴费就有17年,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22年,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了,那就可以办理退休。
但我们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建立个人账户后,必须要有5年的连续缴费,启动养老保险之前的工龄才能视同,否则是不能视同的。
那么李某建立个人帐户后没有连续缴够5年,要满足连续缴费5年的条件,必须再连续缴3年,也就是缴到2021年底。
尽管李某今年底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不符合视同年限条件,只有到2021年底才能办理退休了。
视同年限的认定是比较复杂的,身份不同,认定视同的条件也不同,批准退休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所以要理性看待,万一批不了退休,心里也好有个准备。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办理退休申领养老保险待遇需符合两个条件:
1、达到退休年龄
除特殊工种外,女性需年满50周岁、女干部需年满55周岁,男性需年满60周岁。
另外,符合以下情形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经批准,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1)工作年限满30年的;
(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3)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
2、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息和视同缴费年限。
因此,如果你的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达到22年,还需要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传播法律,传授方法!
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或公众号——方法论课堂!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针对给出的情况,你能否如愿办理退休手续,还真是不一定的。在这里,必须与法定退休条件进行祥细对照,并须对退休条件进行正确的解读。
以你为例:你的视同加实际缴费年限已达22年,己超过最低缴费滿15年及以上的规定。但不是缴滿15年及以上,就可以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还必须达到自已本人既定的退休年龄。这个既定退休年龄,因人而异,这与你的姓别、岗位、工种有关,与你的某些特殊情况有关,比如因病、工伤等情况有关。
很清楚,要确保顺利办理退休手续,必须同时满足年龄到站,与缴费年限满15年及上这样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缴滿22年符合了缴费年限这个单一条件,但是,还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如愿办理退休申报审批手续。这个规定是十分明确的,没有可以变通与调节的任何余地!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视同缴费加实际缴费已达到22年能办退休吗?
当然可以退休。按照我国法律对于退休的规定,退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这个一般是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第二就是社保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
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历史发展中,缴费年限分为了两类,一种是实际缴费年限,一种是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其实就是现在日常所接触的缴费年限。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所有单位都必须为自己的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其中企业承担16%,个人承担8%,因此参加工作以后有缴纳养老保险的这段时间就是实际缴费年限。
而视同缴费年限则算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吧,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
在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其实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在职的时候都是不需要缴纳社保的,退休以后由国家支付退休工资。不过国企在90年代就已经进行了养老保险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直到2014年国家才统一进行养老保险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对于养老保险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才退休的职工来说,他们的缴费年限就被分为了两块,一块是实际缴费年限,一块是视同缴费年限,但是只要这两项加起来超过15年,也可以办理退休。
而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也是和这两个年限直接挂钩的,它们主要是影响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指数的确定比较复杂,需要根据退休时的职务职级确定基准视同缴费指数,再乘以其对应的调节系数确定。而且,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会额外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所以,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对于工龄这项我们一定要仔细核对,毕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呀!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