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为什么不按工龄计算?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人误解了,实际上我们的退休金一直在按工龄计算,不过工龄并不是确定退休金的唯一标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工龄是指缴费年限。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是可以视同缴费。不过,国家推行养老保险交费以后,如果我们现在工作不缴纳社保,是不会用来计算养老金的。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包含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都包含了缴费年限因素。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缴费基数÷当年社平缴费基数。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实际上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有关。

社会平均工资,大家都很理解,毕竟我们要与时俱进,工资不能定死在那里,否则其他人的工资增长,自己退休金只能快速贬值了。这也是商业养老保险一直不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养老金是定死的。

缴费年限就是指刚才说的工龄了,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如果我们现在工作了,不交社保,有单位认可的工龄也没用。

缴费基数,就是以本人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础计算的。其实很多人也在抱怨这么一个问题,我退休前工资拿四五千元,我退休后工资最起码也要跟退休前工资相挂钩吧?缴费基数就是实现这一项要求的做法。我们原先的工资越高,交费基数就得越高,交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就越高。

由于基础养老金引入了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数,高交费基数和低缴费基数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明显缩小了。按照300%缴费基数交一年,退休待遇基础养老金是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按照60%缴费基数交一年,退休待遇只是0.8%。

个人账户养老金也跟缴费基数相关联。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余额实际上是每月社保缴费划入的钱数。一般每月划入钱数等于缴费基数乘以8%,2005年以前一般是11%。个人账户余额还按照每年计发计账利息。

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交费年限、记账利率、缴费基数都有关系。

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还跟退休年龄有关系。国家发布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表规定了从40岁到70岁的计发月数。40岁是233个月,70岁只有56个月。相同个人账户余额的情况下,7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40岁的四倍多。40岁以内,70岁以上,分别按照40岁和70岁计算。

所以,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非常复杂,工龄因素在里边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般工龄越长,退休年龄就越大。综合起来看,工龄能在养老金计算中起至少一半作用。

退休金为什么不按工龄计算?

因为工务员交纳的基数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