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可以说每交费一年都能领取几十元的养老金待遇,只不过国家规定的最低条件是至少交费15年而已。
下岗职工和个体人员参加的养老保险都是职工养老保险,相应的交费比例都相同,一般都是20%。如果缴纳钱数一样多,说明我们选择的基数也一样。
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交费一年大家都可以拿相等的养老金。
比如,5000元社会平均工资,按照60%基数交费,缴费一年可以拿多少养老金呢?
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百分之百基数交费,可以领取1%,如果是300%缴费,可以领取2%,这是养老金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在起作用。
这样计算出来就是每月4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划入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如果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等于缴费基数×8%,一年划入个人账户2880元,可以领取养老金21元左右。
因此,两项合计起来就是61元。当然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利息,相应的钱数也会增多。
但是,下岗职工在企业工作的时间也是缴费的,他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也是这样计算。由于他的缴费时间长,所以累积的养老金就比职工多得多。
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以及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都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国家会额外计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比基础养老金要高许多。
比如北京市,每有一年视同缴费年限,都可以领取1%的过渡性养老金。按照6000元计算的话,就是60元。视同缴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所以才发放过渡性养老金补偿。
这样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等于100元,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相当于比后期交费每月多40元。
所以,相同情况下,老工人的待遇比后期参保缴费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高很多是正常的。
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个体户和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一样多,养老金反而领得少?为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个体户和下岗职工一样,都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同一个地区的缴费基数是一样的,你们缴费一样多,养老金计发办法也都一样按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办法来计算,按理说养老金也应该一样多,但为什么反而比对方少呢?
决定养老金多少不只是缴费水平养老金之所以领得少,是因为决定养老金多少度不只是缴费水平,还有缴费年限,退休年龄。
对于下岗职工,他在工作的时候也是强制性缴纳养老保险的,他的养老金之所以比你多,因为他有工作时的缴费年限,还有工作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
养老保险是累计计算的,虽然跟下岗之后的缴费水平跟个体户一样,但他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是累加的,所以他的缴费年限比你要长,缴费总额比你要高,当然养老金也会比你高。
所以,不能光看到下岗职工下岗之后的缴费情况,还要考虑下岗职工在岗时的缴费情况,并将之计算在内。
退休年龄不同也会影响养老金另外,退休年龄不同,也会导致虽然缴费一样,但养老金有多有少。
一般是晚退多得,退休年龄越晚,养老金越高。
这是因为退休年龄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高低,进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
根据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5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
个体户和灵活就业者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女性退休年龄是55岁,男性是60岁。
所以,如果你是个体户女性,而下岗职工是男性,由于对方退休年龄晚,计发月数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比你高。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讨论。
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在这里先把下岗职工撇出去,因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并未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单位不仅还要继续为下岗职工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而且还要每月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的基本生活费,北京的最低标准是每月1540元。
在这年头,能成为一个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特别是大龄下岗职工,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件相对幸福的事情,因为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基本的生活开支,下岗职工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退人员,你要想当国有企业内退人员可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名额有效。
个体户和下岗失业人员虽然在社会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两者都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范畴,只要你缴纳了职工社会保险费,你就不属于统计局统计的失业人员了,而是就业人员了,可是,又没有就业单位,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无论是个体户身份的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失业人员身份的灵活就业人员,都需要自己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当然,你不缴纳,也没有人管你,因为这都属于自愿的原则。
其,并不像单位那样,必须为职工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否则就是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可能因此会受到有关部门的严厉惩罚,甚至被列入黑名单。
个体户和下岗失业人员既然是自己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那费用高那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因为你要承担一部分单位的角色,所以费用就上去了,并且每年还是高速增长。
说句实在话,无论是个体户还是下岗失业人员,都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一切开支都要由自己出,这其中的负担那是可想而知的,拿两者做对比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不存在养老金谁多谁少的问题,养老金的多少在于参保人的自己选择。
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是决定养老金多寡的三大关键性因素,只要缴费年限足够长、缴费指数足够大、社会平均工资足够高,退休之时拿到的养老金也就会足够多,这跟参保人的身份是个体户还是下岗失业之后的灵活就业人员没有任何关系。
你的缴费年限不够长(充其量也就满十五年的最低标准)、缴费指数不够大(也就能勉强达到几乎是最低标准的0.6,甚至还是更低标准的0.4)、社会平均工资又不高(比如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057元),退休之时拿到的养老金也就会非常之少,一般每月在800元至1500元之间,1800元绝对是封顶线了。
要想提高自己的养老金标准,缴费年限至少不能低于三十年,甚至要到三十五年;缴费指数至少不能低于0.85,能达到1.0以上那就更好了;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最好在9500元以上,目前能到达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城市唯有北上广深。(原创:周凤迟)
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下岗职工,都是指实行社保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
实行社保以后的工人,是失业工人,是失业保险范畴!
“下岗工人”是实行社保以前参加工作,享受视同缴费工龄,享受优惠的计算比例!
而以个人身份购买社保,是缴费百分之二十!职工缴费个人是百分之八,单位百分之二十八,国家统筹部分高!
社保中心不会计算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征地农民购买15年,领取500元一月;以个人身份购买的15年,领取810元一月!
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同一地区的参保人,不管是就业人员还是灵活就业者,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的核心要素都是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
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最大的差异就在缴费率上。
就业人员有单位代扣代缴养老保险,其中单位负担16%左右(2019年5月1日最新调整)、个人负担8%。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总体缴费率一般是20%,全部由个人负担。
下面举一个例子。比如当地社平工资为5000元,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同样是缴纳400元养老保险,对应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指数就是400÷20%÷5000=0.4;而对应下岗职工的缴费指数为400÷8%÷5000=1.0(当然,单位还需要缴相应的部分)。
通过以上统筹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在其他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缴费指数高的统筹养老金高。所以,下岗职工缴费指数1.0,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指数0.4相比,肯定是前者退休基本养老金高。
个体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和下岗职工缴费一样多,为什么退休的时候钱领的少得多?该怎么办?
缴费是一样,但下岗职工,在岗工作时有视缴费的工龄,累计到退休时间的工龄长,超过十五年,一般在三十年以上。缴费时间长,缴得多,退休养老金数额多。
而个体人员,虽然缴费是一样,如果只缴十五年,或缴费到退休。计算工龄少于下岗职工。达不到三十年以上。因此,计算的养老金标准不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