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该不该有退休金,你怎么看?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将所有适龄人群都纳入进来的制度,能够尽量保障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养老金待遇。
现在政策条件下,只要参保交费到达退休年龄后,交费满15年以上就可以办理退休,享受退休待遇了。没有户籍身份限制,不管是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在岗职工还是无业人员,都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一般各地每年都是七八千元对养老保险缴费水平。
如果承担不起相应费用,可以选择交费更加灵活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的缴费档次从100元到2000元不等。如果还是承担不起属于低保户的话,一般都可以享受政府补贴的养老保险交费待遇。如果自己不交费,政府就给你按照最低档次进行缴费。一些地方如果自己交费的话,政府还有额外补贴,比如青海的低保户养老保险交费可以报销70%。
不过,不参保缴费就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情况确实不多。很多农民一直纠结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来的工人、教师、干部、知青,他们的工作时间甚至知青的务农时间,都被认定为了缴费年限,而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年限为什么不能视同缴费?
这确实是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现在农民能够享受到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每月最低88元,高的地方也就100多元。北京上海情况比较特殊,分别是710元和930元。
每月100多元的待遇,确实不能够养老。而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所带来的基础养老金,最低都有五六百元,高的甚至几千元。另外,职工养老保险还年年增长养老金待遇,确实差距越来越大。
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的费用都是由用人单位出。而我们的农民没有走职业化道路,走的还是独立承包的自主经营小农经济,根据区分的话他们应该属于村集体的成员,应当有村集体给缴纳养老金或者发放养老金。
可是目前各个村集体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而且城中村所有土地已经失去,集体资产也没有多少。所以,这是一块巨大的难题。国家应当从每年各级政府获取的巨额土地收益,为退休农民建立属于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益高达5.1万亿元,如果能够拨出一部分,对实施农业税之前的农民进行额外的过渡性养老金补贴,让他们养老金能够达到五六百元甚至1000元就完全可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