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从拉开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序幕。
具体缴费方式是从职工本人工资中扣取缴费基数的8%,单位缴纳整体工资总额的20%,跟企业职工的略有不同。
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三大部分构成。改革性津贴和其他奖励津贴,不纳入缴费基数。
为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到手工资不变,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从2014年10月起进行了重新改革,大幅提升了基本工资标准,确保扣完养老保险个人部分和职业年金之后,工资待遇基本降低或略有提升。
其实退休金国家的改革制度也是想保持这样,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有退休工资改为养老金了,养老金要比退休工资老办法待遇计算方式略高或者差异不大。
由于退休老办法待遇是跟基本工资相挂钩的,刚才已经说明基本工资提升了几百甚至上千元。如果继续使用老办法计算退休待遇,工龄35年以上会按照90%比例计发,相同比例下10月退休人员和9月退休人员退休金会大幅上升几百上千元。所以,不可能继续使用老办法计算退休待遇了。
因此,国家规定了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也要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比较。不过老办法退休待遇的计算,工资标准要以2014年9月本人未改革之前的工资标准计发。为了保证退休工资不贬值,因此国家在过渡期内的老办法退休待遇,要继续按照统一的比例和规定进行上调。2015年之后,就逐渐按照工资增长率按比例提高。
比如2018年退休,以2014年9月的工资标准计算出老办法退休待遇后,加上2015年退休人员工资调整部分,加上2016到2018工资增长率增加部分。这样才是真正的老办法待遇。
比如,2016年的工资增长率是6%,2017年工资增长率是4.5%,预计2018年工资增长率是4%。这些工资增长率基本都是国家实施全国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人均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比例。
另外,还有新办法退休待遇。渡期内要按比例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一定比例。新办法的退休待遇一般比老办法退休待遇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元。比如山东省一位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退休待遇高出1800多元。2018年退休多要发放40%,这样也是640多元。
所以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所有中人的退休待遇都不会比老人低。前些年由于新办法退休待遇迟迟没有理顺,所以,才会出现中人比老人待遇低的特殊情况。随着国家公布的各项因素逐步落实,退休中人的各项待遇也会逐渐补发,最终的结果还是中人的退休待遇高。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退休时,“双轨制”变成了“单轨制”,事业性质等同于企业性质。大家说会不会降低标准呢?
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工资是在职时的100%,并且,是由财政负担,是旱涝保收的,教师和公务员退休后,什么也不用担心,和上班的时候一个样。
好了,因为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工作歧视,不公平,不合理,为什么同样工作了一辈子,到退休时实行不一样的退休政策和不一样的标准呢?这种“双轨制”必须打破,不然的话,这个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就会持续下去。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单轨制”退休政策。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与企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实行一致的退休政策。即: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的养老金,原来由财政负担政策改变为由社会养老机构负担。并且要求这些工作人员自己必须缴纳医疗保险金,负责其中的一部分的费用。
具体的缴费标准是:本人应发工资的8%由个人缴纳,20%由单位缴纳,实行月缴办法。
因为牵扯到改革之前、之后参加工作与退休的问题,分为“老人”、“中人”、“新人”三个群体。
“老人”领财政工资,他们什么也不用担心和考虑,和以往一样。
“中人”就麻烦了。从2014年10月1日一直到现在,他们的退休金是多少都没有计算清楚。各地都是这样。这些“中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退休工资没有“老人”的财政工资高。同时,他们在职时领取的工资明显比退休金高出很多很多。是什么原因呢?
在改革文件中也有提到:退休金能够达到在职工资的60%~70%,这个叫“替代率”。也就是说,退休金仅仅是工作时候应发工资的60%~70%。为了取消或者说降低差距,提高“替代率”,才又实行一个“职业年金”制度。
职业年金就是为了提高“替代率”和提高退休金而实行的“补充”或者说“补救”措施。因为,所有的人都会和以往的财政退休金相比较的,果真差距太大,也没有办法说过去的。
现在,企业退休及没有退休的人员再也没有话说了。只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可能就要仔细分析分析,琢磨琢磨,到底自己的退休金会不会比财政退休金低呢?
因为“新人”还没有人退休,看不出来“双轨制”与“单轨制”的差别。而目前为止,“中人”的退休金也没有计算清楚。所以说,到底那种方法合适,现在还是不好说。
拐了那么大的弯,最终结果是什么,我们只能够拭目以待吧!
但愿越改越好!
我想,这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足为据,仅作参考。谢谢阅读!)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社保待遇有变吗?
题主要问的应该是说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中人"的退休金待遇会不会比以前减少吧?
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不可能会比以前更少。
为什么呢?为了实现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4年10月1日,国家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在财政领退休工资的体制,与企业职工一样参加社会保险,通过缴纳养老保险费,在社保基金领取养老金。并以改革之日为分水岭,把改革前巳经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 把改革前巳经参加工作,却要在改革以后陆续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 把改革以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为“新人"。并在养老金待遇上实行老人老办法,即仍然享受原来的退休待遇不变; 中人中办法,即按照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待遇; 新人新办法,即按照新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待遇。
为了确保“中人"的退休金待遇不减少、不吃亏,国家釆取了以下几个办法来解决:
第一、把中人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还补偿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使中人退休时在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还可以领取到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第二、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并在中人退休时以一笔职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补充福利,与养老金一同计发。这样,中人养老金事实上就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待遇。
第三、为实现中人退休待遇与老办法的自然衔接,国家又对中人设立了10年过渡期,使中人养老金待遇能与老人养老金待遇平稳过渡;
第四、对中人养老金釆取新办法与老办法两种办法对比计算,限高保底。
所谓老办法就是以退休中人本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各种津补贴,然后按照工龄的长短用规定的比例计算出退休金,再加上2015年以来所在年度应上调的退休人员养老金;
所谓新办法就是计算退休中人养老金的三项公式,即: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如果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用新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更高,就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发放养老金;
如果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更高时,在发放老办法计算出的退休待遇的同时,对新办法计算高出的部分待遇用10年过渡期的调节金,按每过渡一年发放10%的比例,与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加起来发放。事实上,就是存认了新办法的待遇会比老办法的待遇更高。
由此可见,国家釆取了这么多办法来自然衔接和兜底,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退休金待遇根本不可能会更低的。
至于目前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退休待遇比老人更低,那完全是因为养老金并轨以后,由于中人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在计算参数上还没有完善,所以只好一直按照2014年9月份的工资标准来计算预发养老金,或叫临时生活费造成的。但这都是暂时的,只要等到中人正式的养老金待遇一理顺,一重新核算,一定会按照新的养老金标准从退休之月起逐月补发。
日前,国家人社部巳经发文要求各地要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中人养老金的理顺工作。从目前各地的进展情况看,今年底明年初中人正式养老金待遇一定能得到兑现。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您好,很高兴和您分享我的观点: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有哪些?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那么按照现在的情况,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并入社保对待遇会不会有影响呢?我的回答是不会,为什么呢?国家对这方面做了许多补偿规划,规定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为十年过渡期,在十年过度期退休的,每一年增发10%的工资补助。(2014.10年到2015.12增补10%,2016年增补20%,2017增补30%,以此类推到2024年增发100%.)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称为"老人",改革前参加工作,退休在改革后的称为“中人”,改革后参加工作为“新人”。对不同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补偿政策,不同的算法,哪个办法高就用哪个办法,为的是就是为了避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变低。
- 国家对三种退休方法,都做出了不同的补偿待遇,特别对“中人”的过渡期补偿。另外还把改革以前的工作年限都视作视同缴费年限。加上增补的部分,就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增补工资+企业年金四个部分待遇,最大程度保障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因为改革而降低。由此可见,国家为了不使事业单位员工待遇降低,是下了多大的力量。
所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对养老金并轨之后的待遇担心是多余和不必要的,特别是大家最为担心的“中人”国家更是花了大力气进行衔接,花费巨额资金增补工资等,以避免养老金并轨对事业单位待遇降低。通过种种补偿,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对养老金并轨的决定和决定是多么巨大!既然不用担心待遇降低,当然会更好的支持养老金并轨!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后其待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原有政策,连续工龄满35年及以上者可拿到在职时工资的90%,按一个中级职称人员计算,如在2018年退休,其月工资总额约为6000元左右(税前),若按90%计发,应为5400元/月,转入社保后约4600元/月,可见差距是很大的。而且,退休后基本上与原单位没什么关系了,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与你无关。但这是改革大趋势,以后大家都一样,退休后就是社会人,与原单位没关系了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有变化吗?为什么?事业单位的工资转入社保的待遇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个取决于你个人的一个缴费指数,还有就是你们当地的一个缴费基数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每一年都会调整一次社保的缴费基数,因为这个缴费基数是要根据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那么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动就意味着你社保的缴费基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所以说你从工资当中扣除的社保待遇也会有一定的变动。那么这个变动几乎是每一年都会调整一次,所以说无论它是增长还是减少,都会是有所变动的。
当然今年有个好消息,就是社保的缴费基数会下降,那么首先社保的缴费基数的计算方式会改变,从以往非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社保的缴费基数改成非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加权的一个平均计算方式来计算,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会有所降低,所以说从我们公司当中扣除的社保费用也会是有所减少。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