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在我们国家,职工养老保险是这种模式,职工在企业工作,企业为职工代扣代缴社会五项保险,如果职工失业或灵活就业的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
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需要自己承担企业和个人部分的全部费用。当然国家也有许多照顾政策。比如在缴费比例上给予照顾企业缴费,青岛企业缴纳社保的话,企业需要承担18%,个人承担8%,合计26%。而全国多数地区,自己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般是20%。六个百分点,有些人觉得不多。青岛市最低缴费基数是3185元,每月可以节省191.1元,一年2293.3元。
另外,国家还有灵活就业人员补贴等优惠政策,能够报销灵活就业人员约50%到70%的个人交费费用。不过享受时间一般只有三年到五年。
灵活就业人员保险重在灵活两个字,缴不缴费可以自己选择,缴费基数也是自己可以选择。可是在企业缴纳社保就不一样了,必须强制交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给职工缴纳社保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不管职工同不同意,只要企业给建立劳动关系,就可以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保个人部分。
不过,由于过去社保是核定申报制,也就是说自己申报社保部门核定,如果社保部门没时间检查企业的各种账目,确定工资缴费基数是不是正确,那么企业报什么,社保部门就认为是什么。所以,就出现了很多企业按照最低基数给职工缴纳社保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产生的问题就是,职工到退休后养老金会非常低。因为,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影响了职工生活,增加了社会矛盾。
职工可以主动维权,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这是有明确法律支持,所以,只要职工举报,查实后一律会要求企业补交。
不过毕竟维权的职工比较少,国家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社保征缴制度改革,社保征收改有税务部门管理。让企业紧张的情况终于发生了,因为税务部门掌握着查账的权力,企业每个月都要保持账目没有问题才可以核领发票。不能开具发票,企业就无法经营了。因此,每个月的工资发放都要有明确的清单,给职工代扣代缴所得税,下一步要给职工代扣代缴社保费了。以后不需要企业报两遍了,所得税一遍,社保基数一遍,这样很容易造成差异。社保缴费基数,由税务部门会自动核定,这样企业就再也不能偷减缴费基数了。
确实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选择交费,可是如果停缴,我们的医疗保险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住院不能报销。即使重新开始参加职工保险缴费之后,也需要6到12个月的医保等待期才能住院报销。至于工伤待遇、生育待遇、失业待遇,肯定也是暂停的。
而养老保险待遇,由于只有我们退休后才能使用到,所以它是累积计算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跟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
养老金每少一个月,我们退休待遇都能降低5到10元,当然未来社会平均工资高的情况下,这部分差距会更大。我们养老金是每一个月的缴费累积起来的待遇。
至于养老保险缴费,其实在北京等一些地区还有积分落户和买车买房等重要作用,普遍情况就是跟子女上学挂钩,这也是极特殊的情况了。
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职工社保包括五险,你这里指的是养老保险,根据国家现行规定,退休需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积达到15年以上,但是你只要继续在工作和单位签定有劳动合同的话,这个是必须得缴的,因为这个社保五险属于国家强制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参保缴纳,你要是没有单位了,个人自由职业的话,是可以不用缴纳的,养老保险是累积计算,缴费一年计算一年,没有缴费就没有累积,不过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缴纳社保是强制性规定,《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按照现在社保规定,交满15年社保可以停缴,到60岁以后就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如果想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建立可继续缴纳;而如果经济能力实在的限,那就可以不用交了。如果你还在职,建议向社保局申请,避免很多风险。
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为什么要停缴社保呢,社保不是你认为缴满15年,等到了退休年龄就会让你领养老金的,社保要一直缴到退休年龄,就算你停缴了以后退休也会让你一次性补齐得,不懂去百度一下吧!。
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老人之前没投保,现在只投了六年到退休年龄能领退休金吗?
如果职工社保缴了十五年,不想缴了,需要申请吗?停缴后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你退休了一个月领800元,而别人领2500元,你会后悔吗?
考虑好了再决定。
这个问题上别听别人忽悠,现在轻松,老了受罪。
别干傻事,老老实实交钱吧,给自己一个踏实的晚年,还不连累子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