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40年工龄的退休的中人,退休金不如30年工龄的人?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40年工龄不如30年工龄的人高,是为什么?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我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老办法原因作祟。
虽然2014年10月我们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是仍然实施新老办法待遇比较。在发放老办法的基础上,增发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老办法待遇计算是这样的:
以本人的基本工资为基础,根据退休工龄确定发放比例,另外再加发生活补贴。
工龄30年,养老金计发比例是85%。工龄35年以上包括40年,养老金计发比例仅仅是90%。
但是基本工资包含了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而且岗位级别不同进一步影响退休后的生活补贴不同。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生活补助重点是以岗位级别划分工资标准的,等级相差非常悬殊。比如中级职称八级岗位,退休后生活补贴是2000元,而副高级职称七级岗位退休后生活补贴可以达到2500元以上。
所以,职称不同导致养老金不同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实施养老保险交费后,我们的退休待遇将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重要关系,并不是退休时的职称确定终身了。跟提升职称的早晚,工龄的长短有较大关系了。
未来交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的因素会越来越重要。职称和职务引起的缴费基数变化起到的作用会逐步缩小。
像40年缴费年限退休待遇比30年缴费的人低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