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中小学男老师越来越少的现象?

现在的中小学差不多都是女老师,男老师越来越少,为什么?调查过许多高中生,都不愿意当老师,你怎么看?

目前很多孩子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发现了,中小学男教师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了。其实中学还好一些,尤其是小学。

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北京、上海专任教师中女性占比,普通高中阶段分别为71.9%、65.9%,初中阶段分别为76.3%、73.7%,而小学阶段均超过80%。近年来很多地区新招收男女教师比例超过了1:9。有的乡镇小学,15个教师,只有校长一个是男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社会现状,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教师待遇虽然稳定,但是不高。而且根据教师的职业规划,年纪越大,教育经验越足,待遇越高。

对于很多男教师来说,趁年轻拼搏奋斗,创建一番事业或许更有吸引力。现在的社会环境确实只要努力拼搏,收入肯定比教师高。

而根据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制度,进入没几年的教师工资待遇非常低,无法养家糊口。更何况年轻教师又要结婚生子,都盛传深圳教师月薪上万。然而实际上按北上广深的房价,即使年入20万也无法买得起房啊?更何况抚养孩子的各种教育成本多贵?我们已经过了散养、穷养的时代,每一个孩子都会倾尽全力,精心培育。养不起,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生育率不高的原因。所以,进入教师行业的,男教师越来越少。

第二,相对来说,教师行业对女同志更有吸引力。一般来讲,女同志心细,在家照料孩子的时候,也会顾及孩子的感受,经验比较足一些。

教师行业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业。女教师生孩子,也会照常发的工资待遇,而且还能够保障工资待遇不降低。在很多地区私营、个体、外资企业,怀孕、生孩子基本会被解职。虽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明确孕期哺乳期的职工,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实际上主动维权的人还是不多。

第三,男教师在学校也会被当做顶梁柱使用。不过受限于教师的工资待遇规定,职业发展途径,很多教师反映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比例。

虽然有超课时费、班主任津贴等补贴待遇,大多数时候工资晋级等待遇还是按照论资排辈儿来的。优化教师评审制度,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才能够进一步稳住教师。

而实际上社会对男教师的认同感还是比较低的,一些人认为中小学的男教师是比较娘,没有出息的人才去做。而且很多有女孩子的家长,普遍认为女教师教孩子比较安全,这也是一个无奈的尴尬。结果导致男教师的数量越来越低。大家往往理解是男教师专属的体育教师,女教师也开始渐渐占据一席之地了。

社会真的很需要男教师。尤其是孩子性格养成的中小学,通过他们的阳刚之气,行为处事,与孩子们的积极互动,带动我们的男孩子们理解男子汉究竟是什么样的?不要培育出一些娘娘腔的男孩子。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教师岗位的性别问题,有针对性地多招一些男教师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