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有哪些意义?

最低工资标准应该每年上调一次,当然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我们国家要求最低工资标准两年调整一次,目前有个别地方是三年调整。

为什么最低工资应该每年调整一次呢?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最低工资标准中,实际上是包含了社保、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的。

大家都知道最低工资是比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要低很多的。目前多数地方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到30%的社平工资标准浮动。比如北京市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是8467元,而2018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120元,仅仅25%左右。

而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国家规定是6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而关键在于,我们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都在不断增长。比如,北京市2016年的社平工资是7706元,2018年是8467元,增长9.8%,而最低基数交费(按照养老8%,医疗2%,失业0.5%计算),是有485元变更至533元,增加48元。住房公积金也会更加。

如果我们没有每年增加最低工资的话,两年一调整最低工资,相当于第二年的倒数待遇就会降低48元。也就是说,我们的工资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会降低了,生活更加窘迫。

其实确实是这样,我们最低工资的增长速度是赶不上社平工资的增长速度的。

2018年北京市的最低工资调整,最低工资增长速度是6%,而社平工资增长速度是9.8%,差距是越来越大。

不过如果我们最低工资不增长,实际上社会还会处于更加无序的竞争状态。因为,确实有一些人由于家庭生活原因,可以接受更低的工资。有了最低工资标准之后,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上,就要思量一些。而且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不高,很多单位也不差那点钱,所以也会提升工资待遇的。

实际上,如果仅仅考虑消费者物价指数,我们2007到2017年,CPI增长接近25%左右。如果仅仅是为了一口饱饭的话,最低工资不会涨的那么快。

因此我们最低工资标准考虑到了社会工资情况,赡养人口情况等多种因素,因此必须要根据经济社会情况不断增长。

最低工资对于普通农民工来说没有太多意义,实际上他们从事一些比较艰苦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社保等保障比较差,可能有违法行为,但是工资还是比最低工资要高出不少的。真正拿最低工资的人,其实一般是城市居民能够在当地生活,但是没有多少技能的人,只能从事一些低端保洁保安工作。

希望最低工资的标准上升,能够让发放低工资的老板有些紧迫性,能够为职工考虑一下,更多的涨涨工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