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通过提高工资来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却去减免师范生的学费来吸引人报考师范?
确实一些教师认为工资低,希望能够工资调整一些。但这只是相对来说,实际上教师的工资不算低。
普通情况下,年轻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低,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待遇还是蛮不错的。教师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是教师的实际待遇由于受到工作条件的限制,很多奖励性待遇,是没有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招商引资奖,精神文明奖,未休年休假补贴,双拥奖、扶贫奖、车补等等。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对于教师周围的普通工人,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待遇算是稳定,而且不断增长的。尤其是退休待遇,退休教师的待遇基本上是普通企业退休人员的两倍以上,更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几十倍。
一千六百万教师,每人增加一千元,一年1.2万元,合计就是1920亿。而实际上每月增加一千元的用工成本,需要交纳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的,老师到手工资只有七八百元。
现在增加一千元,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说,产生的吸引力也不大。
全国1.56亿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人均国家补贴养老金每月113元,国家才仅仅需要投入2110亿。如果将2000亿投入到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中,他们的待遇将翻倍。
而实际上我们国家所有的财政收支都是有专门预算和用途的,不可能一下子拿出2000亿,增加教师工资或者是居民养老待遇。
关于为什么大力培训免费的师范生。其实社会普遍认为教师工资不高,工作很累。一般来说吸引力很小。如果没有免费师范生,我们的教师力量补充可能就不足。
目前来看,广大乡村学校教师力量不足是很难以解决的问题。国家除了大量培训免费师范生之外,还通过招聘特岗教师、实施银龄讲学计划,补充乡村学校的教师力量。
工资并不能代表一切,作为教师还要有感恩的心,才能教育出良好的学生。从事教师工作必须有师德,师德也是一种回馈社会的心。纯粹的经济利益,不会对教师的道德建设起到好作用。
教师的工资是按照事业单位统一标准发放的,可以说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上。基本在当地工资水平的话属于上层20~30%的部分。尤其是退休后的老教师,待遇还是蛮高的。每月一百多养老金的农民,根本与其无法相比,即使每月一两千元的企业退休工人,待遇远远赶不上他们。
年轻教师工资低点,主要是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国家现在教师的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多数是大专左右的学历,对于在年纪大的老教师,有的甚至是中专初中。虽然不能说唯学历论,但是学历提高后,也有助于社会对他们待遇的倾斜。
如果我们的教师教育水平多数跟发达国家一样多数能够达到教育学硕士的程度,我想,他们的收入水平肯定会节节攀升的。但也基本上不会在现有平均收入水平上再提高多少,平均收入水平是普通人的的两倍左右就是极限了。
我们国家现在的平均工资,并不是真实的社会平均工资,真实工资还要低得多。现在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能达到当地人均收入两倍左右的。
关于减免师范生学费,更是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也能有学上。供养一个大学生,负担还是很重的。而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又是难题,对于贫苦家庭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报免费师范生。不仅学费不花钱,国家还解决就业。对于很多人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项不菲的收入了。因此,免费师范生也是国家调节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
国家会不断调整广大教师的待遇问题,比如今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国家公职人员地位,确保中小学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未来教师的收入、地位都会不断提高。其实,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教师的收入、地位已经提高了很多了。但目前来说还不够,国家会继续提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教育事业。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才薪匹配,成为让大家羡慕的职业。
为何不通过提高工资来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却去减免师范生的学费来吸引人报考师范?
新的好骗,薪水低,干活累,用免费师范生来绑住这些低价劳力几年非常合算,几年后,说不定有低价劳力就自动转为永久低价劳力了,即使有劳力跑了,不是还有新的公费师范生吗。周而复始,能骗一波是一波,时间一久,社会上的群众终于看清了,优秀人才不来了,就大量招收外专业找不到工作的二流、三流、四流大学生、只要考个教师证就能参加入编试,于是乎,大学生纷纷去考证,为什么,外面如果混不好,最差也可当教师。中央是清醒的,政策是好,加强教育基础投入还提出了“意见”。但教师工资可是地方出的,一些富裕地区,不差钱,自然工资高。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呢,能省则省,最后,三,四流大学生也不来了,就搞个一年只要2万的“银发计划”嘛。方法层出不穷,于是乎穷的地区优秀人才大量流向富裕地区。谈什么教育均衡,教师工资均衡才是前提,年薪8万3,大部分人都被平均。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不能动歪脑筋。我建议将教师工资由中央统筹,让教育部统一发放,真正实现年均8万3.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