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工资太低,工资差距大,多劳反而少得,该如何解决这个现状?
我们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教师的工资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呢?
一般来说是由五部分构成,国家普通认可的只有四部分,分别是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和改革性补贴。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全国一张表,一个标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大家收入差距过大。不过这个基本工资表,国家会每两年调整一次,上一次调整是2016年。2018年也会进行调整,一般会增长不少,大约10%左右。
岗位工资主要就是根据大家的职称确定岗位级别,发放一定的岗位工资待遇。虽然岗位工资待遇差别不大,但它影响后续的各种绩效工资和改革性津补贴待遇标准。所以它也是最重要的。
薪级工资,就是工龄工资,每年只要考核合格会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开始级别跟我们毕业后的转正定级有关。
国家为了照顾教师群体,特意在基本工资之外,设立了10%的基本工资提额,除了教师还有护士享受。这是专门针对事业单位中的特殊岗位设置的,有点儿像对教龄津贴,30年没有变的一种补偿。
年轻人在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都比老教师差的多。所以,待遇也会低很多。在学校熬上十年,基本工资两三千元也是非常正常的。
津贴补贴第一项就是大家老是吐槽的教师津贴,最早的标准是3元、5元、7元、10元标准。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才三元,20年以上才十元,深圳提标了,可是最高25元。呵呵。
另外还有一些乡镇补贴。乡镇补贴一般是指乡镇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能享受到的额外补贴。
还有乡村教师补贴。跟乡镇补贴一样,教师可以额外享受的。乡村教师补贴全国标准都不一样,北京市最高标准可达4000元每月。
绩效工资题目吐槽的就是绩效工资了。我们的绩效工资是按照学校上年度12个月基本工资标准为依据设置的。
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70%作为基础性绩效,按月发放给每位老师,这就成了日常工资的一部分。
30%作为奖励性绩效。一般会被学校留作超课时补贴、班主任津贴、岗位补贴、教育成果奖励等等。即使发放也多数按照职称进行发放。因为很多人把这30%奖励补贴作为本人争取来的工资的一部分了。
深圳市的做法比较好,额外设置500元的班主任补贴,不在绩效工资总额范围内单独设置。
最后就是改革性津贴了。各地的标准名目都不一样。普遍存在的就是住房补贴。房价高的地区补贴就高,但是距离买房还是相当遥远。
第五部分一般是大家默认的年终奖金,过节费什么的,各地名目不一样。前些天,安徽教师所要的36000元一次性奖励补贴,西安教师也有24000元的年终奖励。另外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还有精神文明奖、未休年休假补贴、车补等等。比如,江苏教师发放200到400元的公车补贴。
这个现状改变,实际上应当是完善绩效工资的确定机制。在现有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将班主任津贴等各种补贴单独设立,不再计入奖励性绩效。绩效工资的发放机制,在学校确定时也要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确定,多多征求基层教师意见,不要按照职务职称发放。
目前的教师工资制度,实际上对老年教师特别照顾。确实,他们为我们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多年的青春和汗水。每一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或许我们熬到老,就能体会他们现在的心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