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困有所助。”是人们理想的时代。但是,太多的人总是把他们想成不劳而获了。
这样的社会,必须有人们共同努力工作,积攒相应的养老基金,医保基金,教育基金和社会供养基金,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建设这样的社会。不过由于过去走的弯路,实际上我们往这个方向努力时间还很短。
我们国家1992年建立起的全国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实现统账结合,建立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8年建立起医疗保险制度;2006年,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完善现在的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开创了养老保险14连涨;2012年建立起军人保险制度,将军人纳入养老保险范围;2014年10月,开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2018年2月,企业年金办法正式实施;2018年7月1日,养老金全国调剂制度正式实施。
我们国家现在社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不参加,无待遇。只有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才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交费时间越长,退休待遇越高,交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也越高。
职工如果想,退休金能够满足退休前的基本生活水平,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一般要达到70%到80%以上。
如果想找到这样的水平,必须要按照自己的真实应发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40年才可以达到。如果建立了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一般30年就可以了。未来住房公积金可能会转化为自主转化的企业年金作为灵活调剂。
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就业就开始参加社保的人群,未来会有相应的养老保险基金作为生活保障。
至于医疗保险问题。我们国家现在的目标还是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保证所有居民能够先看得了病,然后再看得起病。一二三级医院针对患者的需求,享有不同的报销层次。
我们不适合走国外的就医预约体制。
同时我们现在在医疗保险制度之上,建立起医保大病制度,同时完善大病救助制度,现在进一步完善失能老人护理保险。
随着我们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建立,将会对更多的医疗保险问题作出更妥善的安排。比如最近广受热议的抗癌药降税降价,纳入医保报销问题。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也很难。我们不能够仰天等待社会来保障我们,要想做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按时按要求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为自己能够享受保障,踏踏实实的工作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