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是两个统筹层次的社会保险。

职工医保是职工交纳一部分,企业缴纳一部分。

只要跟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交纳职工医保就是义务。一般职工承担缴费基数的2%,企业承担6%以上,各地标准不一样,比如深圳6%,青岛8.8%,杭州高达10.5%。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话,要自己承担企业和个人部分。就青岛的交费标准来看,每月最低都需要缴纳三四百元。

不过它的报销比例一般要高,而且每月有医保个人账户返钱,个人交纳的2%肯定会返还,年龄越大,返还的比例越高,钱数越多。

如果办理了医保,退休可以不用交钱,安享个人账户医保金。相当于又多了一份养老金,可惜只能买药。不过北京还是可以通过医保存折取现的。

而居民医保则是居民交纳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

它的覆盖范围是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想交就可以。当然国家为了避免重复交费,浪费大家的钱,会在系统上规定,交纳了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就没有必要缴纳居民医疗保险。即使重复交纳,也不可以重复报销。

青岛市,2018年的交费标准是260元,一般一次性要交一年的,政府补贴610元。

他没有医保个人账户,医保报销比例也很低。不过国家要求各地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比例,规定2018年各地交费额度最低不低于180元,政府补贴不低于450元,医疗报销比例要努力达到75%。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实现了。

因此,如果我们还年轻收入又比较稳定,当然是选择职工医疗保险比较好。但是如果我们年纪大了,家庭负担又重,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缴费较低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建立,未来我们的两种医保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不过不论怎么变,对大家总会带来益处。希望未来我们的医保负担更加合理,住不起院、看不起病的情况不再出现。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两个医保都比商业医疗保险划算,因为商业医疗保险是挣钱的,而这两个医保是赔钱的。

国家要搭上管理的人工经费、办公经费、系统开发经费等等,甚至还要往里搭钱。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的最低缴费标准是220元,政府最低补贴不低于490元。而实际上各地的筹资标准相差各异,青岛市个人缴费标准是430元和355元,政府补贴650元,筹资标准是1080元和1005元。上海市个人缴费标准是740元,555元和390元,筹资标准高达3300元和6330元。

从交费标准来讲,明显是居民医保,合算得多。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要远远比居民医保高得多。青岛市是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10.8%确定,2018年最低缴费基数也高达3185元,职工每月需要交费344元,一年需要高达4000元。

上海市职工医保的缴费是按照缴费基数的11.5%确定,最低缴费基数是4279元,每月需要缴纳492元,一年5904元。

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拥有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每月都往里边返钱用于买药,居民医保没有。

职工医疗保险都是由缴费年限的,到达当地的法定缴费年限,到达退休年龄后就可以不用继续缴费,直接享受职工医保待遇。居民医保要一直缴纳的去世,即使百岁老人也是需要缴纳。除非当地有政策可以免交,有政府补助。

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一般会比居民医保高很多,而且各种保障也会更完善一些。比如青岛市未退休职工住院报销比例是90%,88%和86%,医保报销4万元以上部分统一按照93%比例报销,而居民医保一档缴费报销比例最高只有80%,70%和65%,二档缴费住院三级医院报销比例只有55%。

所以,如果我们体弱多病,当然是交纳职工医保更划算。如果我们单纯为了省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又是不二之选。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所谓“过犹不及”,对于保险来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社会医疗保险也是这样。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哪一个更划算,我觉得关键看你自身的情况。

职工医保缴费多,报销比例高,一般为75%-90%;居民医保缴费少,报销比例低一般为50-75%,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两种的相同之处是都可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而且,只要补交相关费用,居民医疗保险和升级成职工医疗保险。

现在,很多灵活就业的城市老人已经选择了将居民医保升级为职工医保,因为对老年人来说,一旦住院时间长,升级职工医保就比较划算。但是对于年轻力壮、无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员来说,参加居民医保或者新农合就可以,因为你现在需要住院治疗的概率很低,没有必要按职工医保缴费,即使交了职工医保的人,他们的住院率也非常低,年轻的时候没有实际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绝大部分人早晚要走向衰老,因此将来住院治疗或不可避免,所以,如果达到一定年龄,尽快由居民医保转成职工医保还是很划算的,我觉得这要根据你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普通人达到60岁退休年龄后最好就补交相关费用,现在大约是2-3万元左右,以后有可能会升高。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薅羊毛的意味?我认为并不是,因为医保是一项全民福利,职工医保是一种强制保险,主要是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来说的,他们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力量,在税收、工资、福利等各项政策中都已经做了考虑,这部分资金本身就是统筹使用的,而且国家还要进行补贴。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只要国家允许的政策,就说明是应该享受的福利,既然医保部门允许办理,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办理,早晚可以自由选择,最好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办理。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注意:今年的医保新规已明确,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但三项变动却带来了新的福利,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享受到医保的待遇。

职工医保每个月医保个人账户,都会发一笔钱,可以用来门诊就医和药店消费。

可是职工医保实名制,只能个人使用,也让很多人年轻人觉得,这笔钱搁置不动,无法流动起来。

自从今年的五月,医保新规实施之后,虽然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但是却得到了更多,交了职工医保的朋友的点赞。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职工医保每个月返到医保个人账户的钱都加少了,反而还被很多人所大声支持呢?

原来今年医保新规的三项变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保待遇。

这个变动先从职工医保的缴费开始说起。

职工医保有两种类型的参加方式,一种是企业交职工医保,一种是灵活就业人员交职工医保。

职工医保缴费分为两个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

医保新规前:单位缴纳部分一般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8%的比例,个人缴费部分是按照缴费基数2%的比例。

其中单位缴纳部分有30%计入个人医保账户。基于的划入医保统筹账户医保统筹账户的钱。

同样的如果将来要退保的话,这部分钱是不退的,因为统筹账户的钱是用来保障所有参加了医保的人员,将来在住院报销方面的费用支出。

个人缴费部分,从每月个人工资中代扣,然后再划入个人医保账户,其实相当于将个人每月的工资中按照缴费基数2%的比例扣除之后再返入个人医保账户。

医保新规后:今年5月份医保新规给出的规定是个人医保账户的钱每月相比之前要减少减少部分钱是来自于单位缴纳部分。

单位缴纳部分按缴费基数8%的比例,其中30%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而是全部划入医保统筹账户,这样做为了更好的保障医保人员住院报销方面的费用。

所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从医保新规之后,每个月到的只有个人缴费部分,也就是根据缴费基数的2%进行划入,这一点跟医保新规之前比较,是没有变化的。

所以:从五月医保新规发出之后,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每月减少的部分就是单位缴纳部分的30%,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

但是实际实施下来,各地时间会有差异,所以有的朋友,会发现自己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暂时没有变。

这个也就是医保新规的第1项变动: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

可是问题又来了,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相当于以后去药店消费或门诊就医的钱就少了,那为什么还会得到很多职工医保朋友赞成?

因医保个人账户之前是实名制的,只能本人使用,其他人是无法使用的,而从医保新规实施之后,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供全家人使用。

也就是职工医保的持有人,除了本人之外,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使用其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钱。

这项变动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是有小孩的来说,确实能减少一份负担,因为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就是每月从个人工资上扣除的钱。

这笔钱放在医保个人账户里搁置不动,相对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从医保新规之后,全家人都可以使用。

不仅是减轻了全家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项很好的变动,可以让这笔钱流动起来。

所以医保新规的第2项变动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以前只能供个人使用,现在全家人使用,对于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来说,这项变动很实际,老人和孩子去医院的频率更高一些。

医保新规的第3项变动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用于门诊报销。

门诊就医或者是药店使用都可以用我们的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这一点我相信有职工医保的朋友都知道,可是这笔钱每个月都是从个人工资中,按照缴费基数2%的比例,扣除之后再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

其实这个钱就相当于个人的工资。

医保个人账户的钱,自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一分就少一分,在药店使用或者门诊就医,若医保卡个人账户没有余额的话,就只能自己掏腰包。

所以医保新规又迎来了第3项变动,将门诊报销也推上了日程。

尤其是将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了门诊报销比例,报销比例50%起。

这些病我们知道对于退休的中老年朋友来说,每一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药物费用,而这些费用如果在药店或者是门诊都刷的是自己医保个人账户的钱。

而医保新规后,在门诊就医,这些病也可以在门诊报销了,也是在给退休的中老年朋友省钱了。

也就是说医保新规带来的第2项变动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在门诊报销了,尤其是将一些慢性疾病纳入了报销范围,报销比例50%起,这对退休的中老年朋友来说也是一项福利。

小结:以上的这些医保方面的变动,是关于职工医保方面。

这些福利对于交了职工医保的朋友来说,的确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可是在享受这些待遇之前,医保的缴费以及医保退休的条件,你清楚吗?

前面已经给大家聊过了,职工医保参加的类型以及缴费的比例,现在再来给大家聊一聊医保退休的条件。

①缴费年限要求:

职工医保跟养老保险,都是社保其中的一种。

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是满足最低缴费15年,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

医保也同样是需要缴满一定的缴费年限才能办理退休。

但是医疗保险不像养老保险是全国统一要求的缴费年限,各个省份的医保缴费年限是不一样的。

不过大部分省份所要求的医保缴费年限是男25年,女20年,就可以办理医保退休。

由企业交社保的,一般养老保险和医保是同时进行的,若养老保险满足了退休条件的15年缴费年限,在退休年龄时,医保一般年限也是满足的。

不过也有在职员工在退休时医保不符合退休条件,需要补缴一部分费用,有的达到几万元。

②医保补缴:

这个补缴是因为医保缴费年限不满足当地的最低要求。

如果一次补缴需要几万元,觉得压力比较大,也可以考虑逐月补缴,逐月补缴不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

因为养老保险的退休和医保退休是分开进行的,养老保险取消了一次补缴的优惠,但是医保还可以补缴。

所以医保没有满足缴费年限,不能办理医保退休的朋友,如果补缴费用不太多的情况下,还是不要选择退保了,退保医保统筹账户的钱是不退的。

而如果选择了补缴,医保退休后,有两种待遇,且不需要再缴纳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免费终身医保待遇。

医保退休待遇分为两个部分,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一笔钱,住院报销比例高。

①医保个人账户每月都可以到账一笔钱,这个钱的使用,前面已经跟大家聊过了。

可是退休后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怎么领的呢?

退休后医保个人账户领的钱,各个省份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①有的省份,按照年龄划分,每月划入一笔固定金额到医保个人账户。

比如北京,不满70岁,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97元。

70周岁以上,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107元。

②也有省份是根据养老金水平,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入医保个人账户。

比如青岛,退休人员每月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是按照养老金水平4.5%的比例划入。

不过也考虑到了退休人员中养老金水平低的中老年朋友,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的钱给了兜底。

不满70周岁,低于80元,按照80元划入。

70周岁以上,低于90元,按照90元划入。

小结:所以医保个人账户退休之后,每一个月都会返一笔钱,这个钱可以用于药店使用或者门诊就医,且门诊就医,从医保新规后,使用职工医保还可以在门诊报销。

②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高

职工医保单位缴纳部分是计入医保统筹账户,是为了保障住院报销费用的支出,且职工医保住院报销的比例还比较高,高的能达到90%。

除了职工医保,还有一种医保就是城乡居民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是从2014年开始,由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而来,城乡居民医保每年缴费一次,缴费低,一年几百元左右。

缴费低,但是交一年管一年,一年不交,当年就无法享受医保待遇。

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最低缴费标准是280元每人,预计今年会提升到320元每人。

城乡居民医保不存在退休,也不存在缴费年限的累计,所以对于退休后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如果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需要每一年缴费,哪一年不交,就不能享受医保待遇。

而职工医保达到了退休条件,不需要缴纳一分钱,且每月个人医保账户还会返钱。

对此,格桑花的温度的观点: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没有谁好谁差之分,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单位上班的一般单位交了社保,会包括医保。在这里提醒一下在单位上班的朋友,如果单位交了职工医保,就不要再交城乡居民医保,因为医保报销只能报销一次。

如果在单位上班的朋友,换了工作或者辞职回了老家,一定要记得及时将自己的社保关系转移,因为医保和养老保险退休时,都是要求累计缴费年限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一点大家也需要注意,有的朋友可能前几年没有交,现在想交城乡居民医保了。

就会疑问,自己之前没有交的城乡居民医保需要补缴吗?答案是不需要,因为城乡居民医保是交一年管一年。

大家都交的是哪种医保呢?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不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居民医疗保险,都是可以产生医保报销待遇的。当然每个人只能够选择其中一种医疗保险参保,比如说你参保的是职工医疗保险,那么你就不能够再继续参保居民医疗保险了,反之如果参保的是居民医疗保险,那么也不能够继续参保职工医疗保险了,他们二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进行参保,因为当产生医保报销待遇的时候,也只能够报销其中的一种。

那么具体说哪一种更为划算?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他们这个医疗保险面对的群体是不相同的。职工医疗保险主要是面对企业在职职工和以灵活就业形势来缴纳医疗保险的个人,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主要面对群体是城市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和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

他们这些群体首先收入上是不相同的,所以说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相对来说要低很多。报销比例也是相较于职工医疗保险来要低不少。居民医疗保险每年交费也就是两三百块钱左右,而职工医疗保险每年的交费甚至高达3000元以上,6000元左右。

所以说这两者医疗保险并不是说哪一种更好。因为要根据你自身的一个身份特征来决定。如果你是有工作单位的个人,那么你所在的工作单位都会给你购买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的。也就是说你会自动的去参保这个职工医疗保险。而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人来讲,本身这个没有工作单位的人,他就没有固定的一个收入来源,所以说去参保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之前曾经在工作单位工作。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工作单位没有继续工作下去。那么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去参保职工医疗保险。因为本身在工作单位工作期间都会给你购买职工医疗保险,而这个职工医疗保险是可以累积计算年限的,达到25周年左右的累计计算年限是可以办理医保的退休待遇的,所以继续参保职工医疗保险对自己来说是更为受益。

不过按照缴费比例和报销比例这样的原则来对待这个医疗保险的话,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讲,性价比更高的应该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因为他仅仅只需要交一两百块钱就可以报销高达50%的比例,可以说它的性价比要高于这个职工医疗保险。但是它也有职工医疗保险不具备的一些东西,比如说职工医疗保险是建立个人医疗账户的,而居民医疗保险就没有个人医疗账户,也就是说在个人的医保卡当中是没有任何的余额的,所以说看病买药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支付现金!

综上所述,职工医疗保险也好,居民医疗保险也好,总之要为自己购买一份这样的医疗保险。那么根据自己的一个实际情况去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完全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因为有职工保险的人不一定有居民保险,有居民保险的人也不一定有职工保险。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选择哪种更理想?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都是基本的医疗保障,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居民医保覆盖范围比职工医保要广一些。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哪个要更好?可以从缴纳金额报销比例缴费年限退休享受医保待遇这四个维度做一个详细的比较。

职工医保按月度缴纳,分为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个人缴纳金额按照个人工资基数的2%缴纳,单位缴纳金额按照个人工资基数的8%缴纳。居民医保按年度缴纳,本年度缴纳下一年的医保费用,居民医保每年缴纳的费用并不固定,就拿武汉市来说,2021年的居民医保费为280元/年,2020年的居民医保费为250元/年。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金额全部划入到个人医保账户,单位缴纳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入到个人账户,剩余金额划入统筹账户,单位划入比例一般来说和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高划入的比例越高,相对而言划入金额较多。职工可以持医保卡到定点医院或者定点药店看病购药。2020年度武汉市医保最低缴纳基数为3739.8元,因此每月最低缴纳金额373.98元,其中个人缴纳74.8元,单位缴纳299.2元。居民医保没有门诊个人账户,居民持居民医保卡到定点医院看门诊,可享受一定比例的门诊金额优惠,最多不超过1000元。两者住院报销比例根据不同医院的登记报销比例不同,一般来说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要高于居民医保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有一定的缴费年限,一般来说退休前需缴满20年或者25年,退休后才能继续享受医保待遇。居民医保则是当年缴纳,下年才能享受医保待遇。正常办理退休后,职工医保不用缴纳医保费用,仍然享受医保待遇,每月按照上年度的平均养老金按照一定比例划入到个人账户中,根据年龄的不同,一般划入4.8%-5.1%,比如说,张大爷,65岁,上年度每月平均养老金为6000元,那么张大爷每月职工医保个人划入金额288元。居民医保即使职工退休后,仍需每年缴纳一定的医保费用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今年8月份,国家医保局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拟规定建立门诊报销制度,报销比例50%起步,医保个人账户中单位划入部分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扩大本人医保卡使用范围,用于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医疗费用,这是对职工医保门诊报销的有一项重要的改革。

综上所述,职工医保是要优于居民医保。如果职工单位效益好或者福利待遇高,比如国企或者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除了可以享受基本的职工医保报销以外,还可能享受额外的医疗补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