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事业单位被合并,实际上是两个单位班子会撮合在一起。工作人员还好说,拼拼凑凑总不会下岗。
当然,如果当地给提出,离职之后给补偿金的方案也是可以的,不过没有几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会选。
但是对于领导就不一样了,合并之后一般会采取精简,相应领导职数减少。这种问题职务应当是怎么变化呢?
首先必须服从领导。组织部门怎么安排,就怎么执行。一般首先安排主要领导岗位,如果实在都符合条件,就会安排局长和书记分开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情况下,实际上还是多数局长是一把手。
实在不好同时安排的情况下,当然也有转任的情况,将一个领导调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但是相应的级别是不变的。
另外,还有一些可调整的职务,比如纪委书记、委员,这些既可以是副局级干部,也可以是正局级干部,没有太严格的限制。
另外也有一些单位,虽然是下属单位,但是级别很高,可以安排领导职务。比如多地的社保部门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可能是正局级单位。另外实际上社保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板块业务甚至都可以独立出来单独成立单位。
组织部门一般也会安排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具体工作有单位内部自行安排。担任非领导职务后,也可以选择提前离岗。
现在已经不在追求干部年轻化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年纪大一点的人更有经验,更稳重。毕竟未来延迟退休可能率先在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必须做好提前适应。
其实事业单位撤销合并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做到妥善安置,所以不用太担心。
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两个事业单位合并,如果在原单位有一定职务,不一定能够安排原任职务,但会保留相应级别。具体如何安排,主要看合并后新单位的属性或上级的意图。比如合并后的单位属于技术性的,具备高级技术专长的人员就可能会继续委以重任,但主要还要以上级机关的人事安排为准。
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事业单位改革中,不乏出现裁撤、合并、降、升格等政治现象。事业单位合并后,科级以上事业干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干部管理部门为其改任职务。如县区内科级事业单位合并后,作为县管干部的科级事业干部,由县、区党委公布任免令,任命其新职务,免去原单位职务;地级市内县处级事业单位合并后,由市委公布的新单位领导班子研究,按照组织程序对原科级事业干部职务进行调整,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科级以下事业干部,有行政职务的为股级干部,分为正股级和副股级,只存在于县区科级事业单位。单位合并后,股级干部比较尴尬,原任职务无文件免除,新职务可能出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事迟迟不公布。按常规,理应在新单位“三定”方案报地方党委编办审批后,先由单位领导班子研究,确定人选;再根据单位在党政中的隶属关系,报请组织部或人社局对相关人员进行考察;最后由主管部门出具正式的任命文件,公布股级干部职务。
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事业单位改革一直牵扯着很多人的内心,如果在改革过程中,仅仅是单位名称的改变以及人员的小范围调整,这种情况下影响还比较小,而一旦涉及两个单位之间的合并,这个时候改革涉及的问题就会复杂的多,而在这众多问题当中,一般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改革之后,原有职务怎么安排的问题。
首先,事业单位改革不同于公务员,其改革由于岗位类型较多,而且各个岗位的晋级方式不一样,因此,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对于专业技术岗位来说,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虽然两个单位合并之后,但是中级、高级岗位的设置都是有限制的,而且并不是通常认为的想设置多少就设置多少,中级、高级岗位的设置都会按照政策比例设置,在这之后,紧接着就是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聘用,由于是单位合并,那么所有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都需要重新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后再进行岗位聘用,而初次聘用的时候,必将会有一些人员被降职聘用(原来是副高级的被聘用至中级岗位),这样就会伤害干部的积极性,当然,也有选择不聘用的,就是按照改革之前的岗位职称对待,等待空岗之后一次到位,而且大多数会选择这种方式。
其次,事业单位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在改革中综合管理岗位处理也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很多的机关下属事业单位都是不存在党组的,其人事管理都在机关内部,而改革过程中,涉及两个事业单位合并,这个时候管理岗位的人员安置就是一个重点,在改革过程中,管理八级及以上的岗位设置,很多时候并不是按照两个单位岗位相加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一个比例,这样就会导致管理岗位职数减少,而原有的人员并非全部都会有职务,而对于没有安排上职务的,很多时候都是不予安排,等职务空缺再进行安排,而对于有党组设置的事业单位来说,领导岗位的职务安排处理起来,却要简单的多,即使没有行政职务,也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党内职务并进行工作分工。
最后,虽然在事业单位合并改革中,改革之后会有一部分人员暂时无法安置任职,但是单位的领导都会积极采取措施,毕竟没有岗位一直却享受着中级或者副科的岗位待遇,这个在政策上也是存在着疑虑,因此一般都会通过调动任职来处理,对于没有任职的副科级或者中级职称干部,通过调动岗位、到其他单位任职或者是去基层乡镇任职,这样一来就会消化掉这部分人群,从而确保改革的质量,这也是对于在改革中因为职位数减少而不能任职的事业单位人员,常用的解决办法。
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这不是你该操的心。
如果事业单位合并,原职务怎么办?
600多家单位整合为65家,事业单位合并后大量职工要失业?
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时刻牵动着3000多万事业单位职工的心,其中影响最大的,除了编制改革,就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指几个机构合并诞生新的机构,合并后部分事业单位会被压缩、撤销。
从去年至今,辽宁省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其中省直机构659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将职能相近的单位合并,已整合为65家大型事业单位,共撤销事业单位1171家、收回事业编制15万名。
这组数据可见事业单位合并整合速度正在加快,辽宁省改革颇有成效,不仅减轻了政府偿债压力和财政供养负担,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还使职工收入有大幅增长。
不过人员安置的问题依然让人担忧,随着合并整合速度的加快,原单位职工该何去何从,是否会有大量职工面临失业、下岗的风险。
对于这些职工,有三条调动岗位、提升级别任非领导职务、提前离岗三条出路可选,离岗和无法另行安排的人员会发放补偿金。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