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1967年,美国富豪詹姆斯·贝德福耗费巨资,在医院将自己冷冻起来,希望以此来延续生命。计划在-196℃的液氮储存罐中冷冻50年,到2017年通过解冻的方式来复活。
人体冷冻技术已运用到了临床医学,但只针对于生命停止的某一阶段,几十年以后解冻复活还是大胆地设想。但在美国的富人圈,有很多人推崇这项技术,贝德福也不例外,并且付诸行动,决定将自己冷冻50年之后再解冻复活。这么多年过去了,贝德福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否如愿以偿复活了呢?
詹姆斯·贝德福是一个商业奇才,成为美国首富,晚年却饱受疾病折磨,心有不甘想尝试各种方法来延续生命贝德福有着过人的天赋,之前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大学当教授,不仅在物理学术界的地位无人能及,而且对心理学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当时在大学里是炙手可热的关键人物,收入方面自然就要比其他教授高得多。学生们要听他的课,需要提前一个星期排队预约。
工作上获得丰厚收入,贝德福并没有满足现状,他觉得利用赚来的钱,还可以做些什么。那时美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瞅准时机,拿出积蓄进行投资,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商业方面的天赋也在贝德福身上展现出来。
在商界几乎如鱼得水,成为当时美国的敛财高手,他的财富增长速度惊人,很快成为首富。给家人购买豪宅豪车,出入高档场所消费,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贝德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有一个灵活的头脑,眼光也很犀利,善于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机会。本来在大学当教授,收入可观,人脉资源丰富,也为之后投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穷人或富人,避免不了命运的捉弄,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坎坷。到了晚年时期的贝德福,在医院被发现患有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人给他找来最好的医生来救治,病情也没有好转。
虽然贝德福有着出众的商业天赋,家里也有用之不尽的金钱,但在疾病面前,也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自己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赚来的钱还没有花完,贝德福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他决定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尝试延续自己的生命。
遇到冷冻之父罗伯特,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人体冷冻之父罗伯特的出现,给贝德福带来一丝希望,当时看到他著作《永生不死的前景》这本书里面的介绍,死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此时若是把身体冷冻起来,在低温的环境下,死亡有可能被逆转。
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书中还阐述了大量的案例让人信服,用动植物来做实验,证实了冷冻复活确实存在。
比如说当时捉来一只活的仓鼠,放进冷冻的环境之下,2个小时之后再解冻,仓鼠成功复活。之后又用小猎犬来做实验,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罗伯特博士认为,低等动植物经过冷冻以后可以复活,而人类属于高等生物,同样也能用冷冻的技术来延续生命。
此时的贝德福已经卧病在床,生命危在旦夕,看到罗伯特的介绍,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派人与罗伯特博士取得联系,并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了表示诚意,贝德福拿出20万美元组建实验室,在当时来说,20万美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贝德福之所以愿意冒险,充当世界首位冷冻之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疾病不可逆转,时日不多,生命即将终止,何不放手一搏,不错过任何生存的机会,说不定可以出现奇迹。
进行实验之前,经过多方面的评估,医生给贝德福的建议是冷冻50年,预计到2017年可以实施解冻复活。
对于医生的说法,贝德福也没有完全相信,他立下遗嘱,愿意支付冷冻50年的费用,但这些钱不是一次付清,而是由自己的儿子每年支付给医院。
他也担心,冷冻那么久,自己能不能醒得过来还是未知数。
冷冻过程持续了三天三夜才完成一切准备就绪,贝德福又花3万美元买来液氮、钢仓及相关设备,开始进行试验。1967年1月,他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奄奄一息躺在实验室的手术台上,与家人做最后的告别。
这也是贝德福与罗伯特博士首次见面,进行实验就意味着失去意识停止呼吸,但他没有后悔。
他觉得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医学技术,通过对自己的研究,若是能成功复活,解决疾病带来的危害,可以给人类造福。即使实验失败,也不后悔当初做的决定。
以罗伯特博士为首的专家,带领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建团队,开始给贝德福实施冷冻项目。
此时的贝德福已经停止呼吸,工作人员先是给贝德福洗了冷水澡,去除皮肤表面的皮屑和杂质,以免冷冻过程中发生细菌感染。
接下来又将体内的血液放出,注入大量的二甲基亚砜,这是一种化学物质,名字看上去高大上,实际是一种冷冻保护剂,医院里存放的遗体会经常使用这种物质。
采取化学降温,就是为了让他的体表迅速冷却下来,体内的细胞才会停止工作,防止身体腐烂。
要把体内的血放出来,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比例达到了80%,冷却结冰以后,身体的体积就会增大,带来的伤害不可逆转,不利于继续冷冻下去。
只有把体内的血液换成冷冻剂,之后再放进-196℃的液氮储存罐,体表才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贝德福的身体放在冰冻浴缸中,由于是首次执行冷冻操作,工作人员比较生疏,整个冷冻过程持续了三天三夜才完成。
之后他的身体用塑料泡沫包裹,运送至专业的冷冻护理中心。
本应在2017年复活的詹姆斯·贝德福成功了吗在医院的护理中心,各项费用也十分昂贵,人体冷冻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头部冷冻,大多用于遗体捐献,冷冻时间结束,头部的器官还可以通过移植继续使用,像这种冷冻方式费用相对低一些。另一种是全身冷冻,贝德福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一年的费用大概需要8万美元。
贝德福的子女每年都向医院支付冷冻费用,但仅仅只维持了20年,他们对这项技术产生疑问。
即使现在解冻,根本就不可能苏醒,更何况还要冷冻30年,再继续支付冷冻费用也是枉然。
后面找来医院的专家评估,院方也表示,以现在的医学技术,很难让贝德福复活,这项人体冷冻研究就此终止。
其实冷冻之父罗伯特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倡导将人体冷冻保存在容器中,希望用未来发达的医学技术,将人体解冻以后复活。
这其实是一种理念和猜想,完全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证实,甚至有人嘲笑他:想把汉堡变成一头牛。
随着书籍和杂志的鼓吹,当时美国的有钱人对这项技术深信不疑,他们觉得这是实现永生的唯一途径。
当时贝德福不缺钱,如果能够实施冷冻项目,罗伯特团队就会大赚一笔。他们将冷冻技术说得天花乱坠,而此时的贝德福身患癌症,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决定尝试冷冻技术。
他想利用未来发达的医学技术,50年后将自己复活,就可以治好疾病,继续享受生活。
想法很好,但是实施冷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即使是现在的医学技术,也很难保证人体的每个器官不受损伤。更何况当时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其实就是有钱人交的智商税而已,他们只管冻,若干年以后能不能复活也没有把握。
遗憾的是,2017年已经过去了,贝德福依然躺在当初的液氮罐中,已经处于死亡的状态,想利用现在的技术让他复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人体冷冻技术是否可行人体冷冻技术,说白了就是将人体的器官进行冷冻保护,让其停止工作,不再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衰老。
但是想利用此项技术对人体实施复活,目前还没有哪一项实验可以证实可行。按照细胞活动的规律来看,只有温度达到-120℃以上才能停止工作,若是-196℃的环境,冷冻效果更好。而人体每个器官所承受的低温不同,造成损失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低温环境下,产生的高能射线,对于人体内的细胞来说也是一种灾难,即使解冻以后也很难保持活力。轻轻触碰身体,某个部位有可能就会变成冰渣,给复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人体冷冻技术根本就不成熟,为什么还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愿意失去生命,面对死亡的恐惧,有权有势的富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也愿意尝试。
面对“只管冻、不管活”的人体冷冻技术,已经不属于医学范畴,实则是商机,有钱人的把戏,他们心存幻想,花钱也要尝试。
根据统计,全世界已有800人实施人体冷冻,其中不乏亿万富翁,就连冷冻之父罗伯特的母亲和妻子,也存放在冷冻的液氮罐中。
写在最后人体冷冻技术还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只是用动植物做过短时间冷冻实验,但是人体长时间冷冻再复苏,涉及的因素太多,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现实中很难实现。贝德福将自己冷冻50年,终究以失败而告终,说明现在还没有达到解冻复活的水平。
即使将贝德福解冻,但他的大脑受损严重,处于死亡的状态,失去了人体冷冻的意义。
如果有一天人体冷冻复活技术真的实现,面对死亡之时,你会给亲人或自己选择复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1967年1月19日,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诞生,至今已53年了,这是人类走向“人体冷冻”技术的开始,该技术的目的就是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实现人复活的过程。
其实说白了就类似于“起死回生”的概念,当然冷冻并不需要死,而是在生命没有终结之前将其冷冻起来,然后还有能力恢复过来,所以相当于“生命的停顿”。
当然在这个被人工冷藏的人,如今到底如何,已经过了53年了,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到答案,仍无音讯,也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解冻并且通过某种技术来实施,对于詹姆斯·贝德福更多的报告,在世界范围之内暂时没有,而对于这样技术,到底能不能复活人是我们讨论的一个点。
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进行对人类的冷冻,无非就是要人所有的器官,细胞等全部冻结,也就是不能让其运动,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那就是细胞能够承受什么样的情况。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长时间储存动物细胞是可能实现的,但是要完全停止不太可能,通常需要-120℃,当然-196℃更好,在这样的温度下,一切化学进程都几乎完全停滞。而科学家们通过发现,在进行冻结和复苏的时候,温度是一个危险区。
大约在0~-60℃的区间,细胞是非常容易受损,无论是在冻结和复苏动物细胞时,都会面临同样的困难,但是人类要想不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细胞的冻结时,通常是从-5℃开始就会出现损伤的过程,如果快速的将细胞进行冻结,那么几乎会导致细胞膜发生严重损伤,复苏的希望就此终结,就这一关人类就不太可能避免。
所以我从这一个方面就给大家说明了,不太可能真的冷冻复活,不过从一些昆虫和低等生物在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有自动复活的情况,不少科学家又看到了希望,所以也希望采用这种方式来复活人,但是如今没有一例复活成功,就算是美国进行了多次的相关冷冻技术发展,至今也没有成功的,所以这个质疑确实也有,但是真的能够复活基本不可能,人类要想做到冷冻前不出现任何的损失,这就不太可能,就看未来能不能实现。
如果人类实现了冷冻复活,世界会有什么变化?由于这是一项体温对寿命的影响,那么能够复活肯定会影响地球人口的问题,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如果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至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 年。
果真如此,人类就能活到700甚至800岁。所以意思就是人类完全是在巅峰生命的界限。按照正常的生物进化论来说,人类从生到死也就百来年的时间,并且短者几十年的时间。
按照历史记载来看,最长寿的人是一位名叫“陈俊”的人,听说这人是有510岁。但是是不是真的就不清楚,包括256岁超级老寿星李庆远在如今也是被质疑,他们的具体年龄是多少没有人知道,都是一些记载资料,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能够上1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是没有。
所以如果冷冻技术真的实现了,那么大多数人的寿命都将翻几番,这样按照如今世界人口来算,地球将会多达百亿甚至千亿的人口,估计再也没有无人区了,所以这对世界的影响极大,那么对资源的需求也就更大了。
人类能够征服死亡吗?从如今的技术来看,人类征服死亡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想征服死亡,必须要将最基本的长寿实现才可能,很明显如今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么征服死亡也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虽然人类技术的发展在持续,但是这种人类生死的问题完全是无法突破的,可以说生命是地球上最脆弱的东西,人类一样东西都可以将其致命,并且不需要任何的“时间来限定”。
所以冷冻技术也是一样的,人类是无法突破这个界限的,就算是如今发展“人机结合”的模式,也无法改变死亡这个命运。人机结合也只是更换了人类的一部分,要想改变整个这身体那已经不是造“重生”,而是叫创造“新人类”了,同时我们也还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就是将给人类的意识存储下来,然后在新制造的“机器人”身上释放意识,这样实现永生。
但是这种情况如果真实现了,也算不上征服死亡,相当于是换了一个躯壳罢了,所以综合情况来说,人类不太可能实现人体冷冻技术,也不可能出现超越生死问题,当然如果真的实现了冷冻技术,那么也不能征服死亡,始终有一天还是会死亡的,这就是大概情况。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来答题。
自古以来,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逐算是非常执着了。从古代人炼丹、修仙,到现代的人体冷冻技术,人类一直锲而不舍地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提到冷冻人技术,不得不提的是被誉为人体冷冻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教授,他曾经出版过一本叫做《永生不死的前景》的书,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说,人的死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人体进行快速的冷冻,那么死亡就是可以逆转的。由于书中引用了很多低等动物被冷冻之后又复活的案例,并且埃廷格教授也声称人可能也具备冷冻后能复活的潜力,所以这本书已经出版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捧。
这其中就有一位29岁身在美国的普通电工罗伯特.尼尔森,就对埃廷格教授提出的这个冷冻人技术非常痴迷,后来竟然组建了一个班底来专门研究人体冷冻技术。
那么,这个问题冷冻技术到底能不能让人实现长生不老呢?人被冷冻之后到到底还会不会再次苏醒过来呢?要探索这个问题,咱们还得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冷冻人说起。刚才咱们说了,那个叫做尼尔森的电工组建了一个班底专门研究人体冷冻技术。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詹姆斯的物理学家就决定做冷冻人的第一个试验品,并为此准备了10万美金进行人体冷冻。
詹姆斯其实知道当时的人体冷冻技术根本并不成熟,他被冷冻之后还会苏醒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低的,他之所以会做这样一个决定是因为他在1966年的时候被检查出来患了肺癌,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他觉得人体冷冻技术是造福子孙的研究项目,他非常愿意为此做出牺牲。
于是在1967年1月12日这天,詹姆斯真的在尼尔森的实验室里被冷冻了。这个过程大概就是先让詹姆斯的心脏停止跳动,随后将其身体内的全部血液都抽干净,再在其身体里注入冷冻剂,随即再将其放进一个温度在零下196度的液氮储藏罐中,至此詹姆斯教授就被冷冻了。这里咱们得解释一下,之所以要在詹姆斯的身体里注入冷冻剂,是为了防止人体形成结晶状态。
在1972年的时候,美国成立了一个最大的人体冷冻服务机构,名叫“阿尔科生命延长基因会”。截止到2016年,这家机构已经有146个人接受了人体冷冻技术,不过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只是接受了脑部冷冻。
那么,这些被冷冻的人有没有被复活的成功案例呢?可能很多朋友都在去年看到过复活詹姆斯教授的新闻,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说詹姆斯教授真的被复活了。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例人工冷冻人被复活的成功案例。
那么,人体冷冻技术到底可不可行呢?其实,在历史上还真的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件事儿发生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话说1980年12月20日这天晚上,明尼苏达州下起了暴风雪,导致路面积了很厚的雪。
转过天来,也就是12月21日这天,有一个名叫威利的男子在早上7点钟的时候准备去上班。但是当他推开家门的时候,发现在自家的院子里好像躺着一个人。当他走近了一看才发现,躺在地上的正是邻居家的女儿吉恩.希利亚德。不过当时希利亚德已经被冻挺了,身上结满了霜,两个手臂都成直挺挺的举着,脸色非常苍白。按照人们的常识来看,这人肯定是已经冻死了。
当时威利也却是被吓到了,不过还是鼓着勇气探了探希利亚德的鼻息,结果如他所料,希利亚德已经没有了呼吸。即便是这样,威利还是第一时间把希利亚德送到了医院,并通知了希利亚德的父母。
如威利所判断的一样,希利亚德被送到医院之后,医生经过一番检查之后也是断定希利亚德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听到医生的这个判断,希利亚德的母亲完全不敢相信,于是死死的拉着希利亚德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结果奇迹就在下一秒发生了,连接着希利亚德心脏的心电图突然开始跳动了。随即医生对希利亚德进行的生命体征检查,确认希利亚德真的恢复了人命体征,但是依然对其能不能苏醒不报太大希望。然而奇迹再次发生在希利亚德的身上,大概经过10天的抢救和照料,希利亚德最终苏醒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当时这个消息在美国被大肆报道,专家们也很纳闷为什么希利亚德在零下25℃的严酷环境下被冻了一夜并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还能苏醒,并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其实,希利亚德并不是唯一被冷冻后又苏醒的案例。后来在2015年的美国宾州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当时一位名叫史密斯的男子也是在一个暴风雪的晚上,也是被冻得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也是在抢救之下又苏醒了过来。
虽然希利亚德和丝密斯都是被冷冻之后又苏醒了,但是很明显,这两个人和所谓的人体冷冻技术是不一样的。或许,在人体内真的存在类似动物冬眠一样的潜能,而这种潜能只有在人体经历极端的条件下才被激活。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至于其中的玄机到底是什么,恐怕还需要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才能揭晓吧。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尽管大家都知道永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吃瓜群众,总是想大幅度延长自己的寿命,从生物进化的理论以及细胞分裂的过程来看,有很多因素与之相关,因此科学界提出几个延长寿命的方法:
- 人类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因此研究如何增加分裂次数
- DAN在复制过程中会产生错误,导致病变,找到可能产生错误的DNA,及早预防
- 将人类生命过程延缓甚至暂时停止,比如将人体冬眠或者冷冻
在这三项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方法中,冷冻和冬眠是最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技术了,因为它在不仅在多部科幻片中贯穿关键剧情,比如《星球大战》和《太空旅客》,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为延长生命的冷冻,比如50年前的冷冻第一人:富豪贝德福德和中国冷冻第一人作家杜虹,以及全球提供冷冻服务的液氮罐中的大量“冷冻人士”,他们还能复活吗?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人体被冷冻了还能复活吗?冷冻能将生命冻结,在N年后解冻复活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么现代技术是如何保证人体在冷冻后再复活的呢?比如当年的美国大富豪贝德福德的冷冻过程大致如下:
1967年1月12日亿万富豪贝德福德突发心肺衰竭去世,根据其生前和尼尔森冷冻团队签订的协议,开始执行冷冻程序,首先用冰水将身体降温,同时使用技术保证心肺活动中,持续供氧并保证体液仍在循环防止血液凝固,然后将全身血液用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护剂)代替,最后将贝德福德包裹在毯子中,放置于一个充满液氮的不锈钢高罐中,慢慢被冷却至零下196℃!
在这个过程中全全身体液用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护剂)代替这个步骤很关键,因为人体中70%都是水分,这些水分是生命活动所必须,但在冷冻过程中它们会膨胀,就像矿泉水结冰后会把塑料瓶撑变形或者撑破一样,所以体液用冷冻保护剂代替这一步非常重要!
另一个关键是人体中的水分不可能100%被代替,所以组织损伤不可避免,但贝德福德即使在未来对身体细胞分子层面修复技术的提升,也不可能复活,因为有如下几个关键因素在内:
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体组织副作用严重,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所以贝德福德就做了小白鼠,他是活不过来了,从1967年开始到约定50年后的2017年,再到2020年已经逾期3年,但贝德福德先生是不可能活过来了,冷冻了半个多世纪,钱也花完了,大富豪先生的后人们,还是把你们的祖宗从液氮罐里捞出来火化得了,咱还是将就人死了,得入土为安!
因此在后来的冷冻技术中,二甲基亚砜(DMSO)已经被现代玻璃化溶液所替代,它不产生冰晶的冷冻,可以将生物体组织结构良好保存!但您不要以为冷冻技术大门就敞开了,因为在冷冻这个层面上,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人死了再冷冻,那不就是冷冻一块肉吗?这和冷冻猪肉有啥区别”
体液置换得再好,也不过是将这块肉保存得更“新鲜”一些,还能让死人复活?那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嘛,所以那些搞冷冻的人明显是搞错了,必须将活人冷冻,但问题是,如果无法复活,那是不是谋杀?
但即使活人冷冻了,仍然需要个非常大的前提:“只要保存了生命的基本结构,生命就恢复并且重新开始”,这个理论是否成立很关键,也就是说只要人体组织结构保存完好,那么人的意识状态同时也会被冻结在里面,但这个前提中有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植物人为什么就没法苏醒?
既然冷冻了无法复活,为什么还有冻死后复活的案例?说了半天废话,不就想告诉大家,冻死了无法复活么!事实上冷冻技术实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全球被冷冻人数量已经达到了350人以上,但到现在为止尚未有一人被成功解冻并复活!当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等待未来技术更成熟的时刻!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过是维持这个冷冻骗局罢了,无论是冷冻技术公司还是接受冷冻的客户本身,仍然保持着对这个技术的希望,所以这里就是用周瑜打黄盖来形容了!不过尽管没有在冷冻技术公司中解冻的案例,但却有两个在暴风雪之夜被冻挺了又复活的案例!
1980年12月21日,一位名叫吉恩.希利亚德的19岁女性在去父母家的路上遭遇汽车抛锚,因快到目的地决定步行,结果因依着单薄,终于在坚持到父母家院子里的时被冻的人事不省,而且还是隔壁邻居才发现她,送医救治后医生来抢救的针头都插不进去,只能将其温热后再行抢救!
但奇迹发生了,她居然在几天后突然苏醒,医生本以为她至少也得脑损伤和截肢,但她居然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49天后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2015年美国又有一起类似的案例,被冻的毫无生命体征后被抢救复活!
其实这些人必定是处在濒死状态!
人是恒温动物,大部分情况下人体都能保持核心体温为36.5-37.5℃,比如口腔或者直肠,腋窝的温度会稍低一些。当人体暴露在低温中时会收缩体表毛细血管,保证关键脏器血液供应与温度,因此人体的手、脚和耳朵这些部位会冰凉!
之后则是轻度体温过低,比如在32-35℃,此时身体仍然能保持清醒,但浑身打颤(肌肉抖动产生热量),第二阶段则是中度失温,体温在28–32℃,此时已经昏昏沉沉,最后阶段则是重度失温,体温在23~25℃,此时意识丧失、人已经处在濒死阶段了,一些案例冻死的案例会出现反常脱衣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因为人体此时意识丧失,对体表毛细血管的约束结束,温暖血液会充满体表毛细血管,此时皮肤由于过冷刺激,皮肤处在低温中,受到温暖血液刺激会感觉刺痛,如同很热的感觉,因此部分会出现反常脱衣!
但上面两个案例中并没有反常脱衣,这也许是保证他们最后获救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抵抗低温体质非常强悍,即使数小时后仍然能将身体核心温度在濒死线以上,当然这样的案例是很难复制的,各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冷冻复活,据说是源自日本渔民在一次远程运送活鱼时,碰上了极寒的天气,把鱼仓的水和魚都冻住了,解冻后发现鱼不仅没死,反倒比以往更加新鲜。于是科学界就有了冷冻复活的试验,理论是通过速冻把人体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近乎死亡,然后再逐渐恢复,重获新生。主要运用于医学和未来的远程航天,目前尚在试验探索阶段,我想人类是恒温动物,比冷血动物更难橾作吧。比如曾挖出过被深埋数百年还活着的蛤蟆,但冰山上埋住的遇难者都是尸体了。
冷冻复活并不是长生不死,而是把生命分割成两个阶段,生死之间隔上一段冷冻期。
{附}:前苏联有科幻片,开头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使用原子武器的话,那末,到第四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只会用棍子打仗了!"。一位科学家让助手把自己放在有速冻和升温设备的容器里,由世纪钟自动操控,深埋于沙漠里,只说是飞机失事死了。九千年后,世纪钟让这位科学家解冻重回地面,果然看到的只是原始森林和猿猴攻击,拔枪自卫还是被猿猴用树棍击暈,醒来时听人说:"此人的衣着和武器,应该是数千年前的人类了"。原来地球果然经历了核大战,毁灭殆尽,救他的人是核战中侥幸活下来的少数人的后代。
科学分析:被冷冻的人还能再复活吗?
看《欢乐喜剧人》金霏准备将郭德纲冷冻起来,以便将来相声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时,再解冻咨询。当然,有点荒诞,但也非空穴来风。曾看过一些报道,据说有人因疾病已经被冷冻起来,寄希望将来科技发达了再复活治疗。至于最后结果如何,有待时间证明。
不过,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科普类的节目,几个大学生将金鱼放在液氮罐中冷冻,然后,将金鱼倒进水中,结果,金鱼又慢慢地苏醒过来,摇摇摆摆地在水里游动起来。
查阅过一些资料,也没有很准确的说法,通过梳理谈点看法。动物体内的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就会结冰。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细胞中的水分结冰时,体积增大,就会将细胞膜胀破,动物自然难以存活。不过,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水的凝固点附近,因为冰与一般物质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也就说当冰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冰的体积不会比同质量的水的体积大,也就不存在水结冰胀破细胞膜的问题。将金鱼放在液氮中冷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氮气的液化温度是-196℃,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金鱼在液氮中,体内的细胞中的水分会迅速结冰并很快降温,冰的体积来不及增大就开始减小,不至损坏细胞膜。所以,金鱼放进水里还能复活。
不过,将人冷冻,结果怎样,真不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