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马上清明节就要到了,想起了农村老人说的一句俗话“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呢,与清明上坟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清明节上坟主要是去祭祀,一般人都比较重视这个习俗,如今已到了4月初,清明节也会放假三天,为了让大家清明上坟有充足的时间。如果说是上坟的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也可以在清明这天,也可以提前几天,最好是选择上午去。其实,很多人会选择清明这一天上坟,刚好是这个祭祀的节气,天气也会下着小雨,比较符合气氛。由于上坟的时间不确定,农村老人也就总结出了前三后四的说法,说的是在清明节前的3天和后天都可以去上坟。这样就给人留出了时间,不用都赶在清明节这一天上坟。
农村地区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如果是上新坟,就要在清前节前去上坟,是单坟,还要挑选单日子,假好说坟里是两个老人合葬,就要挑选双日子去上坟。上坟的时间,也有一些说法,最好是在五六点钟之前,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卯时,太阳还没升起来。如果再晚一些,太阳出来了,祭祀的“纸钱“就起不到作用,所以就有了左五右六的说法。当然这些只是一个说法,并没有依据,以现在人们上坟的时间来看,很难在五六钟之前就上坟,那个时候都还没有起床,天还没亮,去上坟的话也会感到恐惧。
总之,清明节上坟的说法很多,“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只是上坟时间上的一些说法,现在人们上坟的时间都是灵活安排,并没有按照这个时间来安排。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农村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4月2日,后天的4月4日就是清明节了。而清明节的三天假期,也是人们扫墓、旅游的日子。但是由于“十里风俗各不同”的原因,我们这里在清明节这一天是不能上坟,而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的时候,必须是家里的长辈去上坟。
而作为年轻人的我,自然不懂得为什么不能清明节这一天上坟的意义,只能是问村里的老人。而老人则说,清明上坟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有很多的讲究,比如按照老话说的“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这样去上坟。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道理?李子来回答。
农村俗语:“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的意思?“前三后四”这句话的意思:老人们认为在给祖先在上坟的时候,不是赶着清明节这一天去上坟,而在上坟的时候提前三天或者延后四天,而农村里也有“清明节不挂山”这一说,如果在清明节这一天上坟,对祖先们也怠慢的,这是因为如果清明节当天上坟的人比较多,就把祖先给空下了。所以很多地方也就有“清明不上坟”的说法,比如我们这边在寒食节的时候去给祖先上坟。
那么为什么要在“前三后四”这七天的时间去上坟呢?农村里迷信的老人是这么理解的,人去世后是有个头七的,就是七天的意思。而上坟也是以七天为一周期。由于上坟的时候错开这些时间(前三后四)去上坟,祖先也能够很快受到贡品的,而不是赶在清明节这一天的堵。
当然还有一个意思,是说: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某城里的一位大官也是在清明节回乡祭祖,但是由于路途遥远的原因,这大官回来的时候不是赶早就是赶晚,在清明节这一天准时的时候是不多的,由于大官回乡祭祖也是很隆重的,只用一天打时间也是不够的。因此他也给皇上上书了一本奏折,在清明节的时候早以“前三后四”的时间来上坟,久而久之这样的上坟方式也被渐渐地流传下来。
“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而村里老人说,在上坟的时候不仅讲究前后的时间,而也将就上坟的时辰,并以“左五右六”的时辰为最佳,不然也会对祖先不敬的。那么什么是“左五右六”的时辰么?
在古代,上坟的时候也是讲究良辰吉时的,而“左五右六”就是上坟的良辰吉时。那时候一天是12个时辰的,分别为子、丑、寅、卯、辰时,以及午、未、申、酉、戍、亥时。而老祖宗认为,上坟的时候这上面11个时辰都是可以,就是不能在巳时(中午的11点至1点)进行扫墓,而这是一天中太阳照射最毒的的时间,也是对祖先们不尊敬的。
但是来说,虽然这“左五右六”的时间都能坟,但是最好也是以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或者下午太阳刚刚下山为最佳的。而这也是目前的人们的上坟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按照农村俗语来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有很多讲究,但是来说还是很迷信的。而现在都是提倡的文明祭拜,一些上坟烧纸的现象也被废除了,取而代之则是采用送鲜花的方式来祭拜祖先。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清明既是24节气中第5个节气,又是我们传统的扫墓节日清明节,每一年到了这个时候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是我们经常都会做的事;那么“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又或者说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一、前三后四上半句的“前三后四”是针对老坟的。
这里说的老坟,指的是往年已经去过的,也就是说不是第一次去给他上坟了。
上过 坟的人应该都知道,清明节这一天放假、或者是同路的人挺多的,有时候还会堵车。总之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一天到不了地方,又或者是去了以后很晚。
而“前三后四”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其实完全没必要挤着这一天去。
因为我们这里人多,他们那里也多;我们堵,他们也堵,搞不好他们就收不到我们的心意了,所以在清明节的前3天,又或者是后4天去,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具体是什么讲究呢?
二、左五右六前面说了上老坟的最佳时间,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新坟了,新坟指的是第一次去上坟。
古代人讲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一个黄道吉日,而“左五右六”也正是因此而来。
它是提醒我们第一次去要挑一个好日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时间。
原本这个吉日是要找先生们给挑选的,涉及到在世亲人的生辰八字等等,但是这样做一来是麻烦,耽误农业生产,二来是需要花大把的银子,三来是骗子太多,于是古人就自己找了一个固定的吉日。
并且选择在这个吉日的前5天,或者是后6天给刚刚去世的亲人上坟,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这个吉日就是春分前后,老话常说:“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如此看来,这的确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分界点。
综上所述,清明上坟不必拘泥于清明节当天,具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风俗即可,所谓“十里风俗各不同”、“日新月异新时代”,我们与时俱进,尊重当地的风俗即可。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嗨,你好,很高兴回答。
我是这样理解的: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祭祖扫墓的日子,这种中华传统民俗传承至今。千百年来这个节日更是行孝品德的体现等式,这一天,为已逝去的祖先、亲人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并准备好扫墓时的各种祭品。
但是在农村呢就经常听到一些老辈人说有清明上坟时,有一些清明扫墓(上坟)的民间说法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的说法。
说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在这一天呢老人告诫我们说不要去上扫墓(上坟),而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坟是最好的时间,也有的地方前三后四的说法是逢单日可以扫墓上坟。左五右六,是指具体的时间点,去扫墓(上坟)的话并不是指时间去的越早越好,因为扫墓这个传统习俗自古延续至今,在古代的历法是指在五点到六点,当然啦现在对这些也没有那么多忌讳,但都基本上是在下午3点前完成扫墓上坟活动(也有的是在中午12点前上完坟的,然后回家一起吃饭)。
最后呢,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一样的习俗,现在呢大多数地方都是在清明节前完成扫墓,对这些日子没有太多的忌讳和说法,我们应该正确对待。
以上是我回答了: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后六”,什么意思?
感谢大家的邀请!
今天就进入到了4月份了,大后天就是我们的清明节,在我看来,相比较于二十四节气来说,清明节更主要的是一个传统节日,因为早在明代时期就有实行清明节扫墓的活动,以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在我们农村这种活动更是如此,而且我们这还讲究做清明,只能早不能迟,特别不能当天做,所以昨天趁着天晴,就已经扫完墓了。
那有人说,对于清明上坟的老话“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难道这祭祀还有什么讲究吗?的确是这样的,而且门道很多呢!
通俗的解释:所谓“前三后四”则就指的是祭祀的日子,老一辈的农民都讲究“正清明不挂山”,就是清明当天是不能去祭祀的,因为当天是祖先活动的日子,不在“家”,正确的时间应该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刚好够一个“七天”,时限刚好。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我们村里就喜欢赶早。
而对于“左五右六”的说法则就指的是祭祀的时间,农村风俗习惯就讲究良辰吉时,因为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生肖,“左五”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右六”分别是午、未、申、酉、戍、亥。唯独不能巳时(也就是中午九点至十一点)扫墓,这都是不吉利的。
我的看法毕竟属于老一辈的风俗习惯,如今都讲究文明祭祀,只要抽出时间去先辈们的墓前看望看望,倒上几杯酒、带上几朵花,就是最好的缅怀,这些“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的说法也就不是显得那么重要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其它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哦!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后六”,什么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祭拜祖先是其中主要活动。每到清明来临之际,总要三五成伴地去给祖先上坟,当然清明前夕,也会有家里的长辈,提前去打理杂草,修缮坟墓、墓碑等,以产生后辈人丁新旺的含义。对于农村比较重要的日子,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讲究呢?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后六”又是何含义呢?
清明节上坟,时间上可以遵循“前三后四”,不必非得当天祭拜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这两天已经陆续有人来村里墓地上坟,不同于大年三十上坟,清明节的上坟时间并非固定的。有些地方的习俗,只要“前三后四”回来上坟都可以,没有绝对的清明节当天过来;有些地方甚至清明节当天不上坟,只能提前来或者推后。
不过指尖当地也有类似的说法,只是说清明节前后上坟的时间更长,前后四五天都是可以的。虽然,各地对于清明上坟的前后时间要求不同,各地遵循当地的习俗即可,不过清明上坟宜早不宜迟,这是各地都类似的说法。这个里面的早,一是尽量清明之前去上坟,二是上坟的时候不要太迟,一般上午午饭后上坟,不要推迟到傍晚以后再去。
清明上坟有讲究,祖先祭拜完成,要给邻居祭拜,“左五后六”就是“左邻右舍”的含义小的时候,指尖跟着父亲去上坟,每次都要在父亲的指引下,认清楚自己家的祖坟有哪些,家族中到底是什么关系。除了“认祖”之外,还要认一认周边的坟墓。每次上坟烧纸的时候,也要给周围坟墓烧点,按照父亲的说法是,给祖先打点好邻居关系,让让他们照顾照顾祖先。
不仅如此,村里原来有个五保户,每次去上坟都要专门给他烧纸,这其实是村里的传统活动。大家考虑的是,他没有子女,丧事也是村里安排,大家都能来伸把手,把他当成全村的祖先,共同来祭拜。村里有句话,祖先不怕多认,但是不能遗漏。这实际上也和人们的价值观相同,处好邻里关系。
综上就是农村老话“前三后四,左五后六”的基本含义,当然清明除了这些习俗之外,在上坟的时候还不能打闹,不能穿的过于鲜艳,以表达对祖先的哀思。清明是个传统大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传统,虽有区别但殊途同归,大家各自遵守即可。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地方出台了网络祭扫的活动,如非必要,大可选择这种方式。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