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今天是三月三,老爸一早就到地里挖了一些荠菜回来,不过已经开花了,当时还有个疑问,怎么会挖开了花的荠菜回来,老爸解释道,是用来煮鸡蛋吃的,这才明白今天到了吃鸡蛋的日子。

三月三,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像我们孝感地区就有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那个时候叫“上已节”,只不过不是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而是在三月上旬的时间都可以过。“上已节”这一天,人们就去野外郊游,由于没有食物,就带了鸡蛋充饥,刚好野外开着美丽的荠菜花,就用这些荠菜花来煮鸡蛋吃就算是过节了,没想到荠菜花煮的鸡蛋有一股清香味道。到了唐代时,“上已节”就被定在了三月初三这一天,当节日到来时,戒备森严的皇宫也敞开了大门,那些王子、公主、宫女也出门踏青,在外面野炊,也用荠菜花煮鸡蛋吃,诗圣杜甫在城外效游时,就写下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篇,从那个时候起,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就流传到现在。

荠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菜,可以挖来吃也可以挖来卖

荠菜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野菜,营养价值极高,在田野里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野菜,农村人会去地里挖回来吃或拿到市场上去买,收购价格达到了10多元一斤。去年的时候,我们家就去地里挖了很多的荠菜回来包饺子,味道特别的鲜美。荠菜的采收期一般只有50天左右,一般是在12月份就可以采收,到了来年的2月份基本就开花了。所以到了三月初三的时候,荠菜都已经开了花,挖回来只能煮鸡蛋吃。

总之,三月三,去地里挖荠菜花,都是用来煮鸡蛋,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你们那里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吗,欢迎留言讨论说出你的看法。

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农历三月三农村民间传说,荠菜花煮鸡蛋吃了之后一年不头疼头晕,过去农历三月三家家户户在土灶铁锅里炒豆,就是把黄豆黑豆蚕豆花生米还有玉米放在土灶铁锅里炒熟炒香,路过门口多飘过来香味,传说把炒好的豆供灶王爷从此土灶上就不会有蚂蚁了,家中也四季平安!

过去还有风俗三月三上茅山的习惯,喜欢到金坛茅山赶集场,去赶集的人要在集场上买一样小物件回家,意思是去赶集没白跑一趟带东西回家了。

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荠菜可是个好东西,别看它普普通通的,田间地头到处都能见到它,它可算得上是野菜中的上品了,因其味道、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

平时食用,我们通常只取荠菜的嫩茎叶,它的味道清香独特,既不会像香椿芽那样味道浓郁,难以入口,又有别于普通蔬菜,而且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用它炒菜、凉拌、煮汤、包饺子、包馄饨、包包子、包馅饼等等,无一不可,无一不美味。

这荠菜生存能力特强,在南方,可以说是一年四季都有,即使在严冬也能在野外找到它。如果当菜吃,什么时候都能采摘。只是从口感上来说,当然是以春季最佳,经过了一冬的孕育,这个时候萌生的荠菜正是最鲜嫩的时候。

所以每到春天,农家人都会去野外采来荠菜做成各种美食,采得多的,就拿到集市上去卖,鲜嫩的野荠菜刚上市时,在陌上花这一带能卖到十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三月三,正是盛春时节,此时正是荠菜生长最繁茂的时候。按说春季采摘荠菜并不用单挑日子,但为什么很多农家人会特特在这一天去采摘荠菜呢?是这一天的荠菜特别鲜嫩?还是这一天的荠菜有什么独特的作用?这其中的讲究呀,听陌上花给你唠唠。

三月三采摘荠菜和它的药效有关。

要说三月三的荠菜特别鲜嫩,那倒没有,这荠菜是否鲜嫩完全是看它萌芽生长了多久,吸收的水分是否充足。

要说这一天的荠菜有什么独特作用呢?这也有点勉强了。荠菜具有药用价值确实不假,在民间,老百姓对它的药用价值知道的最清楚的应该就是它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及明目的作用了。

自小,陌上花的母亲每到春天就会去野外采来荠菜,炒菜、包饺子,然后交待陌上花多吃点,说是吃了不上火,对眼睛好。但荠菜的这个作用,并不是只在三月三这天采摘食用才有的,别说是在春季除三月三之外的其它时间,哪怕是在其它季节食用荠菜,这个作用都是存在的,但关键在于效用的好坏和多少。

《黄帝内经》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冬天受了寒气,没有及时化解,寒气在体内积聚,到了春天,寒极生热,就会应受温邪而引发外感急性热病之类的温病。而荠菜属性平凉,开春时节多吃点,能调节体内寒热平衡,可以少生病或不生病。

而古人采药,都讲究个天地灵气,除了药草本身之外,天时地利对其效力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古人认为,经过一冬的积蓄,三月春季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荠菜也不例外,此时的生命力最旺盛,药效自然也是最强的。

而为什么又以三月三这天的荠菜为佳呢?因为三月三这天又是上巳节,不仅是汉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很多少数民族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相传这天是黄帝的诞辰,各族人民在这天有很多的习俗活动,其中有一个就是祈福祛病祛灾。老百姓们选择在这一天吃荠菜,应该也是祈愿药到病除之意吧!

除此之外,三月三吃荠菜,还有一大原因是来自于传说典故。

每年,母亲都会在三月三这天早早的外出去找来新鲜的野荠菜,用它煮了鸡蛋给一家人吃下。每次母亲都会交待:今天这个鸡蛋一定要吃哦!吃了,这一年就都不会头疼了。

据说,这个三月三吃荠菜的习俗是源于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他在沔城采药时,在三月三这天因遇雨在当地一老人家中避雨,用荠菜煮鸡蛋治好了老人多年的头痛病。之后这一方法就传了开去,也一直传到了现在。

还有一个说法,说这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呀是因为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在楚地,将鸡蛋和荠菜一起煮了给乡民吃,以此缓解他们头痛的毛病。之后,这一习俗就一直延续至今。

荠菜煮鸡蛋能不能治头痛,陌上花没有头痛的毛病,所以也不得而知。但从其药效上来说,春季吃点荠菜煮鸡蛋,肯定是有好处的。

母亲的做法是,挑拣大棵且鲜嫩的荠菜,洗净后和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满过鸡蛋和荠菜。用大火将水烧开后转中小火,炖上半小时左右后,用个铁勺轻敲鸡蛋壳,将蛋壳敲裂,然后再煮上半小时。最后关火焖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吃蛋喝汤了,汤里可以加少许盐增味。

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我们这把荠菜叫地菜,今天三月三早上我也挖了一些,并且要挖开了花的老一点的,煮鸡蛋吃。老人迷信说法:三月三鬼下山,吃了邪气不上身。

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不是今年三月三,农民去挖野菜的,每年到这时节喜欢吃野莱的人,不论农民还是城里的人都到田边地头去挖野莱回来吃,有的拿到城里集市上卖钱。到城里大饭店要一份野莱吃,那要花上好价钱。

今天是三月三,为什么有些农民一大早就去田野采挖荠菜?是挖来吃吗?

大家好,我是飘飘,很高兴我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农村里,每年三月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挖一点荠菜,有的用来做荠菜馍馍,有的用来煮鸡蛋,有的会在这一天用来晒干以后拿来泡水

我奶奶常说,只有今天得有药效,过了今天就是兔草

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个传统呢

其实,有一个典故,这个故事起源于民间,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国时期,有一位艺术的神医,就是用家喻户晓的华佗 有一天他去山上采药遇到一个老者,这个老者有顽疾,就是头痛病 苦不堪言,华佗为他诊脉后,便叮嘱他用荠菜煮鸡蛋,服用三天,老着的头痛病就好了,那天正好是3月初3所以在民间就有了这个3月初3挖野菜的风俗,随着华佗名气的上升,这个习俗也慢慢的在全国流行起来,沿用至今

所以3月初3挖野菜,更多的是对华佗的一种怀恋吧,荠菜,有很多种吃法"凉拌,做饺子,煮鸡蛋都可以,但是这个时候荠菜,差不多都长苔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挖其他野菜,蒲公英,蕨菜都是这个季节的野菜

我的问题就回答在这里哦拜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