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本金就需要1500元一只,要是没什么规模,喂2~3头猪,那我劝你就别喂养了,等猪养大出栏的时候,连本钱都赚不回来。若是有一定的规模,以目前生猪的价格,才能赚到钱。
小猪仔1500元一只,大规模养殖才能赚到钱想要养猪,首先要算一下帐,仔猪的价格1500元一只,就以买回的仔猪按15斤来算,若是长到250斤,饲料的费用大概要1200元,再加上人工费600元、疫苗药物和水电费150元,一头仔猪养到出栏的成本是3450元,在卖猪的时候,收购价要达到13.8元才能保本,大概要养50头以上才能赚到钱。当然养猪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现在各种成本都在上涨,猪肉价格又不稳定,养猪就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生猪的价格趋于稳定,猪仔本金太高,赚不了多少钱以目前的生猪价格来看,平均的价格在17元左右一斤,有一半的城市价格有上涨,平均每斤涨了0.2元,涨幅不是很大,而有一半的城市在下跌,严重的跌了0.3元。从以往的价格来做比较,基本上趋于稳定,涨幅不是很大。由于还有冻肉储备,未来生猪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已不太可能,基本上就是维持这个价格,而且疫情过后,去餐馆和饭店吃饭的人会少很多,猪肉单单靠老百姓消费有限,需求量达到饱和。如果此时去买猪仔,本金就需要1500元,一头猪养下来,扣掉所有费用,能够赚800块钱就很不错了。
总之,养猪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做之前一定要考虑好,如果打算养,要多去几个猪仔市场看一下价格做比较,以最优的价格买到质量好的猪仔,降低成本支出,后期养殖过程中才能更加顺利。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最近的生猪价格下滑了,确切的说,自进入10月份以后,全国猪价从18元一斤持续跌落到现在13元,一斤下降5元多。在如此价格下,一些养殖户,终于不再盲目的补栏上猪,而是持续的观望,以决定是否要抄底进入、或者适时抛出。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养猪也是。因此在这个养猪业大蛋糕前,从大到动辄数亿资产的养猪企业,小到农村的散养户,谁都想从养猪的红利中分得一杯羹。但是“现实很丰满,理想却很骨感”,养猪的门槛虽然比较低,可一旦加入进去,只要技术和行情把握不住,就免不了出现赔钱的可能,所以来说养猪业并不是很容易的。
在现实的养猪红利和问题面前,有人蠢蠢欲动,就想养猪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呢?李子也是一位养殖人,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养猪就是为了盈利的,如果养猪不赚钱了,自然也就没有养猪的价值了。所以来说,至于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是否指的去喂养,我们先算一下按照现在的价格,养殖有没有利润: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在的生猪价格和小猪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生猪价格:根据数据统计,在10月29日,全国瘦肉型的生猪均价为14.23元/斤,较昨日上涨0.06元/斤。从全国28个省、市统计范围内,具体来看,29日有11个省市出现下跌,有5个省市出现上涨,另外还有10个省市保持不变。从目前来看,生猪的最高价还为海南,目前价格为16~16.4元/斤,较昨日下跌0.09元。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目前价格为13~13.60元/斤,较昨天下跌0.10元。
仔猪价格:由于生猪价格的下滑,仔猪的价格也跟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就拿我们山东这边来说吧,现在30斤左右的仔猪价格已经回落到1100元,40斤左右的仔猪价格在1300~1500元不等,50斤以上的价格在1600~2000元不等。所以来说,最近仔猪的价格下滑也使的养猪的成本出现下降。
那么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我们先来计算一下当前的利润,再来分析后期的猪价走势行情,以确定是否喂养。
第一,如果按照现在仔猪生猪的价格,来确定计算一下现在养猪有没有利润。我们来计算一下粮食成本:一头40斤左右的仔猪,价格是1500元,如果喂养6个月可以长到260斤左右,其这头生猪的料肉比在2.9:1左右,而现在的饲料价格是1.5元一斤。因此我们就可以算出这头育肥猪的粮食成本是:2.9*1.5元/斤*260斤=1131元。而其它成本:这包括兽药疫苗成本150元,水电费用100元,还有购买小仔猪的成本是1500元。因此,这一头仔猪的总成本就是:1131元+1500元+150元+100元=2881元。
而现在生猪的价格上面已经说了,是14.23元一斤,那么我们按照14元一斤来计算,这一头仔猪的总利润就是:14元/斤*260斤=3640元。如果是按照现在这样的生猪行情,所以我们就可以算出这一头育肥猪的纯利润是:总利润3640元—总成本2881元=759元。
注意:这是在小猪的成活率是100%,未来6个月生猪的价格还稳定在14元的情况下,得出来的纯利润是700多元。但是如果生猪的行情上涨或者下跌,这喂养一头仔猪的利润肯定是有出处的。那么未来5~6月以后,生猪的价格还能保持在14元一斤以上吗?李子再分析一下第二种情况。
第二,1500元的仔猪喂养到出栏,其价格行情会有怎样的走势呢。我认为,如果现在买一只仔猪喂养,并喂养到出栏,大概需要5~6个月的时间,其价格行情相对于现在的14元一斤还会下滑的。至于具体原因,我在这里分析一下:
1、随着现在生猪存栏的大幅增加,后期的生猪出栏会达到饱和,到时候猪价还会不断的下跌。
根据农业农村部方面的统计:现在前三季度,我国新投产猪场和新补栏生猪均出现大增的路面,据了解,前三季度新建投产1.25万个养猪场,并复养了1.34万个空栏的规模养殖场。而截止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左右已经陆续恢复到,2017年末的84%左右,而能繁母的存栏也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
所以来说,而现在全国的生猪补栏量,还没有出现下降的势头,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往下发展,在5~6个月以后,也就是明年的3、4月份,全国的生猪存栏量达到2017年的生猪存栏量一点也不意外。届时,在饱和的猪肉市场下,猪价会进一步下滑,其价格肯定不会到14元一斤的水平的。所以来说,在猪价下滑的情况下,现在补栏养猪已经为时晚矣。
2、这1500元的仔猪,喂养到5-6个月出栏,会遇到猪肉消费的淡季,
每年的3、4月份都是猪肉需求的淡季,而明年更是,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每年之间的猪周期决定的:
从大方面来说:现在由于去年的生猪价格持续高涨,18元以上的价格已经维持一年多的时间了,所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老养殖户们为了利润进行大范围的补栏养殖扩产,一些新的养殖户又跟风的加入这个养猪行业来。而这样的操作,势必会出现全国生猪补栏的拥挤,因此来说,明年的3、4月份过后,就是生猪淡季的猪周期来临。所以说,其生猪价格并不会太好。
而从小方面来说:每年的3月份过后就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这是由于,春节期间是消费者们的传统旺季,由于传统的消费习惯造成,一些腊肉、香肠等猪肉食品被人们给存储起来,并放到春节以后吃。所以进入3月份后,消费者们手里的腊肉还没有吃完,再加上过节后遗症的原因,所以此时的猪肉消费是呈淡季维持的。因此来说,每年的3~4月份,就进入猪肉消费缓慢并停滞的阶段,所以此时的生猪价格肯定是最差的。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每年的猪价格周期表就可以推断出来。
综上所述:所以通过上述来说,如果是一年以前,以1500元的价格购买一头小猪来喂养,自然也是可以的,其利润也会在3000元左右。但是由于受到猪周期的影响,还有全国生猪存栏的普遍增加所致,现在花1500元购买一头小猪,是不可行的。
这是因为,由于未来的猪价行情并不明朗,淡季的“猪周期”已经到来,所以来看,笔者认为现在养殖生猪补栏并不合适。那么我们如何去做呢,我认为这猪市就像股市一样,只有在猪价最低的时候补栏上猪,才能赢得未来的曙光,如果高价上猪,只能换来生猪市场上的“炮灰”,而养猪也需要谨慎才行。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一头断奶小猪,8公斤左右,卖到1500元,这个价格,到底能不能买,买回来还能有钱赚吗?很多养殖户都有这个疑问。这个价格放到平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我认为,“价格存在即合理”,这个价格如果能有大量猪源,完全可以买,也可以养,而且现在养到出栏,应该会比你平时赚的多。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现在1500买仔猪育肥,理论上能赚多少钱?
1、仔猪成本:1500元
1500元,体重8公斤左右。
2、饲料成本:1192.8元
仔猪从断奶(8公斤)外购到家育肥,养到出栏。出栏按照300斤计算,以前都是220-240斤出栏,因为现在猪价高,大多数猪场都会养大点再卖。增重=300-16=284斤,全程料肉比按照2.8计算,饲料平均按照3000元/吨计算,也就是1.5元一斤,饲料成本=284×2.8×1.5=1192.8元。
3、其他成本:511.2元
除了饲料,其他成本包括人工、水电、猪场折旧、药品、疫苗等。这里其他成本没办法具体到每头猪上,这里我们引入一个饲料成本占比,一般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总成本得70%。因此,其他成本=饲料成本/70%×30%=511.2元
4、总成本:3204元
总成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其他成本=3204元
5、总收益:5400
按照现在的平均毛猪价格18元/斤计算,出栏300斤,总收益=300×18=5400元。
6、一头肥猪纯利润:2196元
纯利润=总收益-总成本=5400-3204=2196元。
因此,理论上分析,现在1500元外购一个小猪仔回来育肥,出栏的纯利润在2000元以上。
二、猪盈利周期能持续多久,谁也不能预估
这是我们按照目前的猪价推演的,有人会说肥猪出栏需要养6个月的时间,那时候的猪价不一定是18元/斤。我认为你说的对,确实不会那么准,我这也是按照理论来分析的。但是猪价一定就会降吗?
按照目前国内母猪的存栏情况和补栏速度,尤其是非瘟影响,三元猪作为母猪繁殖速度降低,全国猪场复产情况,有成功也有失败,因为这就减缓了补栏速度。在机上新疫情影响加重了养殖场物资和出栏运输成本,影响了猪肉和毛猪价格。按道理讲,猪价理论上会持续一定的周期,起码你养猪这6个月还是可以的。
三、现阶段养猪,非瘟防控风险比猪盈利周期影响更大
其实大家与其考虑猪周期的问题,倒不如考虑一下风险的问题。因为现在非洲猪瘟的影响,尤其是二轮非瘟对于散养户影响更大一些,可以说只要猪场没有感染非瘟,盈利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利润可观。但是如果猪场不幸感染,有可能损失一半,有可能清场,一定是赔本的,所以目前非瘟影响比猪周期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价格存在即为合理,仔猪价格高,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现在猪价低才是不正常的。现在可能即使1500一头的仔猪,猪源也不是很充足。因此,我们与其还在观望,不如做好资金准备,做好复产前猪场消毒和生物安全,做好非瘟防控,降低养殖风险,只要让猪健康出栏,我认为利润是可观的。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是否决定要养猪,价格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卖猪仔养猪挣钱也不是最好的方式,你能否养猪,你是否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厂址,要选择距离村庄1公里左右,个人觉得这个距离最好,不会和村里的人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2、环保措施,看当地管理程度,可能每个地方不一样,提前做好规划,环保是猪场重点,如果搞不好,后期安生不了,政府天天查,甚至罚款。
3、技术支持,养猪也是个技术活,不是只给猪吃饲料就可以的,如果有朋友养猪,找他当你的技术顾问,这样避免你走好多弯路;
4、刚开始可买猪仔,不建议长期从外面买猪仔,长期在外面卖猪仔,如果遇到疫情,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你。
5、从种猪场拉母猪,这个钱千万不要省了,关系到你你猪场猪仔的生长速度,种猪生下的猪仔可以留作母猪,二元母猪;只有猪场有母猪,你才能持续的发展;
6、养猪粗中带细,刚开多请教,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了,多和同行交流,这个收获是你意想不到的。加油!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对于现在养猪来说,猪仔都要1500一只那么养猪还有没有的赚呢?对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觉得应该分析一下当下的情景,因为当下的情景价格不同的情况之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出来。
价格不下滑,也许有钱赚。对于目前来说,如果价格还保持在现在的价格,那么基本上是可以要钱赚的。
因为现在的价格呢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够保持着一个价格,那么3个月后的价格不下滑的情况下还是有钱赚。
因为对于目前来说,养猪尽可能的在这段时间内让它出栏,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它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可以保持一个赚钱的状态。
我们按照60块钱一公斤的价格来计算。那么一只猪按照100公斤的重量来计算,它就可以赚到6000块钱,那么除去其他的2000多,加上员工和饲料的,还能够赚到两三千块钱。
除非价格下滑。目前而言,我们觉得如果现在的猪仔这么贵的情况下,除非价格下滑的情况可能会赔本。
因为目前来说我们的整个养殖养猪的行业来说,猪的数量还是比较少。
噢,那么如果说这么贵的情况之下不赚钱的有几种,要么就是养殖技术不行,出现死亡率比较高。要么就是价格下滑,但是在目前看来价格下滑的情况下下跌有可能但是大幅度的下跌就没有这个可能性。
今年价格不会低到哪里去?对于今年的养猪来说,整个行业而言,我个人觉得养这个行业还是比较赚钱的。相对比去年来说今年会好上很多,今年的价格会比较稳定,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所以今年养猪如果有足够的资本养猪是可以获得赞同的。毕竟对于今年来说,猪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投入产出的利润来说还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来看,我个人觉得如果现在有足够的资本去投资。今年相对比于往年来说,一定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喂养,本金1500元一只,你觉得还要不要喂养?
我认为还是不要去养,一只小猪仔从买回到出栏130公斤左右差不多要半年时间,养一头猪跟规模化养猪一样,整个养殖过程都要驱虫保健防疫消毒,每一个过程都不能省,否则就有可能出麻烦。现在一头仔猪1500元,加上养到出栏出程饲料差不多要1300元左右,再加上防疫兽药50元,总成本2900元之间。按现有价格计算差不多一头猪有两千多块钱的利润。但是养殖有风险,特别是近年来,养猪风险还是挺大的,你一头猪成功出栏,成活率是100%,假若中途死亡,那死亡率也是100%,相对与规模猪场你的风险更大。现在疫苗都是几十头份一瓶,你一头也要买一瓶,也是十分浪费的。还有就是养一头猪,每天都要花时间去喂养,打扫卫生等。现在农村都向城镇化靠拢,务工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还不如一心一意去做工,省得一份牵挂。这是我认为不要养的理由,希望可以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