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苹果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种植,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最近这几年,苹果的病虫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苹果的质量。其中,苹果锈病是主要的病害之一,随着退耕还林和环境绿化要求,道路绿化种植的柏类树种增多,苹果锈病也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本文就以苹果锈病的发病条件、产生的症状进行分析,引导出正确的防治方法,以便给果农做参考,减少锈病产生的危害。

苹果锈病的发病条件

柏类树木传播细菌:苹果锈病的病菌一般是经过转主寄生,若是果园周围有转主寄生,就会发生苹果锈病。果园周围有栽种柏类的树种,就是细菌传染的主要途径。苹果锈病的严重程度,与苹果园周围5千米内的柏树数量有很大的关系。柏类林木面积越大,发生的危害就越严重。在柏类树木上,有大量的锈病细菌存活,给苹果树带来很大的威胁,特别是胶东地区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

气候影响:苹果锈病的发生,气候条件占主要的因素,风速、降雨、气温是锈病发生的3个主要因素,到了春季多雨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造成锈病爆发。比较大的风速可以使锈病细菌孢子迅速传播,风向则决定了细菌感染的范围。如果是干旱少雨的天气,降水量少,锈病传播没有那么快,发生的机率也要少一些。

土壤潮湿:5月份的时候,是苹果锈病发生的高峰期,此段时间,正是多风多雨的时节,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里的湿度都有利于细菌蔓延。在苹果树的萌芽期发展到幼果期的时候,长时间降雨很容易引发苹果锈病。

防治不当:因为苹果锈病刚开始病害程度不重,不会造成严重的减产,果农不太重视这种疾病,等到大规模爆发的时候,导致防治难度加大。苹果在萌芽期和开花前是进行防治苹果锈病2 个关键的时间,有的果农用药不当或是错过了防治时间,使苹果锈病造成很大的危害。

苹果锈病产生的症状

苹果锈病又被称为赤星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对苹果产生危害以外,还会危害海棠、梨树等果树。病菌先从苹果树的嫩叶部位开始侵入,温度越高时,病情发展也会加快。

叶片产生的症状:刚开始染病时,叶片会出现橘红色的小点,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斑的颜色变为橙黄色,中间有黄色的小点,之后变为黑色。当病斑的面积扩大以后,叶片正面会有凹陷并变硬,背面会长出毛绒状的物质,最后,病斑的叶片发黑干枯,毛绒状的物质脱落。

幼果的症状:苹果在幼果期发生病害以后,果实的底部会有凹陷并生长出黑色的小点,后期病斑变为褐色,果实停止生长,出现畸形果或烂果的问题发生。

叶柄的症状:叶柄上的病斑是橙黄色的,之后变成黑色小点,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龟裂,叶柄会从发生病害的部位折断。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锈病一般是通过转主寄生的方式传播细菌,必须减少病害的循环才能切断传播途径,因此,通过消除转主寄生的源头,采取预防和药物防治相结合,才能有效制止苹果锈病的泛滥。

1、切断病源传播

如果种植苹果的果园周围没有病源,就可以有效阻止锈病的发生。因此,在种植苹果的果园周围,尽量减少种植翠柏或龙柏等树木,如果已经种植,应及时砍除,阻止病源传播,在规划新的苹果果园时,应远离柏类种植的园区或风景区。

2、控制病毒孢子萌发

如果果园周围的柏树不能砍除,应检查果树的枝苗是否会有菌瘿,若是发现有菌瘿残枝,要及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处理。早春的季节,要在下雨前在柏树上喷施1到2次的硫合剂,控制锈病病毒孢子的萌发。当苹果树在发芽期间,也可以喷洒硫合剂,消灭越冬期间传播的病毒孢子。

3、选用药物进行防治

苹果树在幼果期,树上的嫩叶或是幼果发现了病斑,可以选用唑类的杀菌剂喷施1~2次,防止细菌继续蔓延。比较安全的药物有10%苯醚甲环唑用水勾兑成2500的倍液,对发生病斑的叶片和幼果连续喷施2天的时间,发病部位的颜色就可以转变成黄绿色,过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4、做好锈病的病情监测

冬天的季节来临,要做好苹果锈病越冬和早春季节的发病监测,结合天气预报提前应对气候变化,当有长时间的降雨天气或高温天气,应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锈病病毒滋生。

小结:苹果锈病的发生,往往和种植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要从根源上解决,切断病源产生的条件,避免病原体滋生才是主要的措施。发病以后,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对果园周围的环境改善才能彻底解决锈病的危害。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苹果种植中发生病虫害是常有的事情,苹果锈病就是常见病害之一,说到锈病很多人会印象深刻,这就是它的独特特点,感染病菌的叶片往往会长出很多“胡须”,苹果锈病的发作对果树危害也是特别大,因此对苹果锈病的防治不容忽视。

对苹果锈病的认知

说到苹果锈病,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就是果锈,其实不然,苹果锈病和苹果果锈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无论是成因还是危害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锈病的症状

苹果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苹果树叶,同时也会对新枝、幼果或果柄产生一定危害,被感染病叶前期会出现黄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成为橙黄色病斑,同时叶片背面会生出很多黄褐色丛毛状物,非常像羊的胡须,有时也会被果农形象的称为树叶生根了。

二,锈病的发生规律

苹果锈病一般随风雨传播,通常会发生在4~6月份,如果此时温度偏高雨水较多,发病率相对较高,干旱少雨发病率较低,对于细心的果农会发现果园周边柏树多,往往会加重苹果锈病的发作,这就是锈病的一大特性转主寄生在柏树上越冬,来年春季危害苹果树。

苹果锈病的危害
  • 苹果锈病首先危害树叶失绿变黄,导致苹果树叶失去机制,降低光合作用,影响养分的吸收转换,造成果树树势衰弱,降低果树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 苹果锈病对果实和花芽的影响也非常大,往往会加重畸形果的出现,降低苹果的外观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苹果幼果掉落,由于对树叶的破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受到阻碍,影响了果树养分的吸收转换,造成养分供给不协调,影响花芽分化形成,导致花芽质量下降。
防治苹果锈病的措施

一,提高果树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加强日常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合理科学施肥施水,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改善果园土壤,果树合理负载,使其养分供给协调,提高果树树势,增强果树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二,提高果树透光透气性,降低病害的传播。

增加果树夏季修剪,对于滋生的无用枝条,及时去除清理,避免果树郁闭不畅,提高果树透光透气性,同时加强果园杂草管理,及时割除控制其高度,保证果园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性,减少病虫害的相互侵袭。

三,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果园积水严重。

果树种植中,很多病虫害的发作都是高温高湿导致的,因此做好果园排水工作,避免果园积水严重,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不说,同时增加果园湿度,为病害的发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加重了病害的发作。

四,及时去除果园周边的柏树。

果园附近有柏树会加重苹果锈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锈病孢子成熟后会寄生于柏树上安全越冬,将其病菌寄主破坏,让其病菌无法安全越冬,切断病菌的传播过程,降低苹果锈病的发生。

五,加强药物防治,合理喷施有效农药。

对于苹果锈病药物防治是必须的,特别是在苹果树发芽开花前后,以及4~6月份重视苹果锈病的防治,喷施有效的内吸性杀菌剂,例如腈菌唑和烯唑醇等杀菌剂,对苹果锈病的防治效果非常有效。

总结

现在苹果种植中,很多果农并不重视苹果锈病的防治,总是认为六月份过后锈病就会减轻消失,不必太过在意,从而造成苹果锈病越来越普遍,影响也是越来越严重。在苹果种植中我们应该加强管理,不放过任何病虫害的防治,才能够生长出又大又红品质高的苹果。

以上为果农果缘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谢邀,这个问题太专业,我完全不懂,不能回答,抱歉。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真不知道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苹果锈病又叫赤星病、苹桧锈病、羊胡子等,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苹果幼叶、新梢及幼果,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苹果锈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苹果锈病症状及危害

1、幼叶:苹果叶片受锈病危害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锈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叶柄的病部呈橙黄色,稍隆起,多呈纺锤形。

2、新梢:苹果新梢刚开始发病,病部呈橙黄色,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

3、幼果:苹果幼果发病多在萼洼附近,形成圆形橙黄色病斑,直径约10~20毫米,后期病斑变为褐色,中央产生性孢子器,锈孢子器则长在病斑周围,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

二、苹果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苹果锈病病菌可以借雨或潮湿空气膨大,再由风传播到苹果树上,侵入叶片、新梢和果实等部位,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从而完成侵染循环。

苹果锈病病菌主要在桧柏上越冬。

三、苹果锈病防治方法

1、铲除果园周边的桧柏,减少病源。

2、如不能铲除或移走的桧柏,可用药剂在3月底前对桧柏或林木类喷施杀灭害菌,可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多菌灵、50%退菌特600倍液。

3、在苹果萌芽前,对果树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预防。在苹果落花后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在套袋前喷43%戊唑醇4000~5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信生2000倍液。

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我是【苍松聊三农】,让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

锈病,近年在各地的苹果、梨、山楂、枣等果园内发生量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危害到果实。而很多果农对锈病缺乏认识,防治方法也不科学,这里将锈病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果树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因病部有褐色疱疹而得名。病菌随风传播,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感染不同种菌而致病,如苹果树锈病主要表现在叶片背面,前期有褐色疱疹,后期其上有毛状物,状如羊胡须,俗称“羊胡须”病。

果树锈病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因其随风传播,又以多年生菌丝体在转主寄主(果树果台鳞芽间)越冬。春天发病,随风传播。秋季达到最盛期,叶片受害严重,形成早期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果品质量。 笔者仅从今年果树锈病的防治上,总结几点经验,望大家参考。

(1)砍伐果园附近的柏科植物,从根源上铲断锈病传染源。 柏科植物,是锈病的最初起源,擒贼先擒王,抓住要害,彻底铲除病源。

(2)喷药防治 在附近没有柏科植物的果园,锈病仍然感染果树,是其病菌转移到果树果台鳞芽间潜伏。 早春清园,石硫合剂或用粉锈宁+宝丽安,彻底清园,把病菌消灭在萌芽状态。 夏秋季用宝丽安+苯醚甲环唑或宝丽安+大生,多次详细喷均匀喷洒果园,对重病树必要时每隔七天喷洒一次。

以上仅仅是经验之谈,但确实可行,尤其是在今年病害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高效实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