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大黄鱼全身金黄,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很受人们的欢迎,野生的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在我国近海地区有很多养殖户开始人工养殖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大黄鱼很容易发生小瓜虫病害,给养殖带来比较大的损失,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病害的发生。

什么是小瓜虫

小瓜虫一般是在越冬期间发生,低温和缺少光照的条件下就会爆发,特别是刚从室内的培育池转到外面的池塘进行养殖,就很容易感染这种病害。它也是属于寄生虫中的一种,主要会危害大黄鱼的头、鳃、口腔等部位。大黄鱼的耐寒能力不强,很容易被它感染,虫卵是圆形的,感染时会寄生在鱼的体表及鳃部,呈现白色的颗粒,所以也叫做白点病。成虫的体内有一个蹄形的内核,体表外面还长着纤毛,和纤毛虫有点相似。

大黄鱼感染小瓜虫的症状和危害

大黄鱼一般是在海水里用网箱养殖,流动的水体也加大了感染小瓜虫的机率。在初期感染时,肉眼很难看到体表的虫卵,大黄鱼也不会表现出不适的反应。如果继续发展,到了中后期感染严重时,抓起大黄鱼就可以看到体表及鳃部布满了白色的小点,长大的虫体也会钻入到皮肤里面的组织,引起感染部位的溃烂。

鱼的鳃部被小瓜虫寄生,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鳃丝也会变为暗红色,附着海水里的脏污,导致大黄鱼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也会下降,常常会浮出水面。若是发病后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以达到70%以上。

大黄鱼预防小瓜虫的措施
  1. 小瓜虫是海水里的寄生虫,特别是在网箱养殖的水域会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密度网箱养殖造成水体交换困难,流能不畅,水里的有机物增多,就会爆发小瓜虫。它的传染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协助,虫卵和幼体就可以直接传播。最直接的预防措施就是改善网箱的养殖环境,定期清理网箱的污垢,不要造成网箱的网孔堵塞,影响网箱内的水体交换。
  2. 在投放大黄鱼鱼苗时,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小瓜虫的爆发与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按一亩的面积来算,养殖600条就比较适宜。合适的养殖密度便于后期的管理,水体环境的压力也没那么大,可以有效减少小瓜虫发生的机率。
  3. 养殖大黄鱼时,除了投喂商品饲料外,还要补充一些动物性的饵料,比如蚯蚓、黄粉虫、鱼肉等,增加大黄鱼的蛋白质补充,转化成更多的能量,应对温度比较低的气候,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预防小瓜虫的危害。

  4. 在平时配制饵料时,可以在饵料中渗入专门针对防治寄生虫感染的药物,前提是正规,安全无毒的药物,这样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预防寄生虫感染也有一定的效果。

大黄鱼感染小瓜虫后的防治方法

生态的防治方法

  • 采取生态防治,安全无污染,也不会引起大黄鱼的过激反应。如果是在封闭的池塘养殖,在小瓜虫发病的初期,可以将池塘里的水全部换掉,用两周的时间完成,每天的换水量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在换水的时候,要选择没有污染的水源,采取静放过滤的方法,将水中的杂质和小杂鱼去除。
  • 在开放式的海水网箱养殖时,可以将发生小瓜病的网箱进行拆分,清除里面的沉积物,进行消毒以后,再到其它没有污染的水体组装网箱暂养,可以缓解小瓜虫病害进一步发展。在规划网箱养殖时,网箱的密度要适宜,不能过密,只要保证鱼苗不能逃脱就可以。网箱的排列要科学规划,保证海水流动畅通。
  • 小瓜虫对高 温很敏感,当水温超过30度时,成虫也就会停止发育,温度再升高一些,就可以达到控制小瓜虫的目的。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采取高温或是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的方式,来杀灭小瓜虫。

药物防治方法

  • 在发病严重的季节,可以用福尔马林或适量的硫酸铜浸泡喂养工具及网箱,可以杀灭隐形的虫卵及幼虫,阻断小瓜虫传播的途径。到了晚上网箱的四周可以用挂瓶装药物来杀虫,避免虫体进入网箱。
  • 在小瓜虫爆发的时候,每立方米可以用亚甲蓝化水2~3克,进行泼洒,也可以用同样用量的大蒜素代替。

小结

养殖大黄鱼,发生小瓜虫的机率达到了80%以上,是很顽固的一种寄生虫,它的传播速度快,不管是网箱养殖还是池塘养殖,感染后期很难彻底清除。这么高的发病率,平时就要注意预防,避免发生虫害。在小瓜虫爆发期间,尽量使用生态的防治方法,这样对鱼的刺激也小一些,不得已要用药物,要做好解毒措施,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谢谢邀请!

尤爱吃大黄鱼,本人南京人,不太了解大黄鱼劲敌小瓜虫的有效预防措施。此刻借悟空问答搜索了一下,前面答者说的是对的。了解了大黄鱼的养殖及病虫害和预防过程,借此谢谢回答者。

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谢邀。此乃本人短板,没能力回答。

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其实感染小瓜虫的病鱼,其体表、鳍、鳃部有很多小白点,因而小瓜虫病一般也称为“白点病”。小瓜虫是大黄鱼等海水鱼中常见的寄生虫,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海水鱼类。当海水网箱水流不畅、高密度养殖、有机物过多时,大黄鱼最容易感染小瓜虫而致病。

由于小瓜虫的虫体不需要中间寄主,靠包囊及其幼虫就可以直接传播,因而一旦有大黄鱼被小瓜虫感染,其传播速度非常快,苗种、成鱼甚至整个渔排均会很快被感染。而且小瓜虫的致死率非常高,短期内可导致毁灭性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黄鱼的小瓜虫不好防控,因为大黄鱼的养殖很多都是海水网箱养殖,网箱养殖属于流动的水体,会大大增加大黄鱼患小瓜虫等寄生虫的概率。流水环境也导致外用杀虫药的效果普遍不理想。也有些人会尝试内服的杀虫药,且不说这些药物的毒性给大黄鱼本身带来的损伤,对于小瓜虫来说,用杀虫药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小瓜虫在药物的刺激下会在体表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层,药物是很难穿透这个保护层而杀死小瓜虫的,而且在药物的刺激下,小瓜虫会繁殖得更快更多。

因此,对于大黄鱼的小瓜虫病,要尽量避免使用杀虫药。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

我的建议是用乐畅多苞桉精油来防控大黄鱼小瓜虫,养殖全程周期性拌料内服乐畅可以使大黄鱼少得或者不得小瓜虫病。对于感染了小瓜虫的大黄鱼,100克乐畅拌200斤饲料连续内服5-7天,期间可以泼洒2次以加强效果,可以在5-7天内将寄生在鱼体的小瓜虫驱除,让小瓜虫的数量慢慢减下来,控制住死亡,恢复鱼体健康和正常摄食。

乐畅取材于天然具有抗虫驱虫作用的澳洲多苞桉精油,其中的1,8-桉树脑、单萜烯、倍半萜烯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一线证明对于水产养殖中的孢子虫、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多种寄生虫具有强有效的驱除和抑制作用,是一款防控水产寄生虫效果非常好的驱虫剂。

且桉树精油已被欧盟饲料添加剂目录收录,是绿色、安全的产品。在水产养殖中定期拌料内服桉树精油,高效驱虫的同时,无毒无害无刺激,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也不污染水质,绿色安全更放心。

当下水产养殖行业提倡安全、绿色、无抗的养殖模式,对鱼、对水体环境、对食物安全、对人类都会是非常安全的必经之路,是水产养殖业最终的养殖归宿。所以在大黄鱼养殖中,要以安全为核心,预防为主,定期防控,安全驱虫,减少发病率才能提高养殖效益。用乐畅驱虫,在不破坏水质、不影响鱼摄食的情况下,以驱代杀、以防代治,有效解决大黄鱼的心头大患小瓜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有不正确的还希望小伙伴们评论指证!

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不了解

大黄鱼的劲敌小瓜虫,发病率高达80%,怎样预防才能有效?

这方面还不太了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