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不论是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电影《长津湖》的问题还是很多。

听说长津湖要拍摄续集,那么首先我强烈建议电影交给纯粹的爱国新导演拍摄,最好是吴京。因为长津湖还是出现了拉胯的问题。

本来10月1号就看了电影长津湖,10月2号出去玩了一天,今天10月3号在考虑是否写一写时。我发现了在头条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捧杀长津湖。也许是电影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太想让一部电影重启激活电影市场,也许只是朴素的爱国情怀。但是已经有不少文案出现:批评长津湖,打低分长津湖就是不爱国这种论调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这些爱国者从来都是愿意进行具体的辩论,把对手辩的哑口无言。而不是用高帽子打击对手。用高帽子打造的爱国气氛,只会让人厌恶。

下面是我的电影点评,严重剧透。建议没有看过的人,看完电影再往下读。

首先8.0分是我对电影打分,个人对比打分如下:复联大结局7.5,拯救大兵瑞恩9.0,战狼2 8.8。票房应该是50—55元人均票价和8000万观影人次,合计票房40—45亿人民币。(如果票价变化另算)

先说三个优点:

1.绝大部分情节拍摄的非常好。不论是出征,入朝,送电台之战还是决战长津湖都是非常好的。很多细节让人泪目。

这是40亿票房的保证,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优势。

2.人物刻画突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icon,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都演出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韩东君,我差点就没有认出他。可见为了效果,脸都不要了。

3.没有爱情戏。多了它的谢!最近被爱情系搞的头皮发麻。而电影终于没有搞一个女人爱上男人的故事了。虽然一个救护女兵爱上一个男兵的戏,我不介意有。但我怕喧宾夺主。

除了上述三个优点以后,还有优点吗?没了。下面是缺点:

1.陈凯歌监制,导演的彻底拉胯。

徐克和林超贤icon应该是负责战争场面的。文戏和最终的合成应该是陈凯歌负责。接近3小时的电影主次不分,文戏过长。

首先拍摄长津湖就长津湖好了。为啥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讲之前出兵前的故事。要知道长津湖是二次战役。中国出兵以后,打了一次战役,才打二次战役的呀。这中间衔接就明显出了问题。

其次前面那么多文戏为啥?可能是想把中央的决策拍摄出来。结果拍摄了无关内容太多,又太想表达,导致主次不分。现在有些导演自己说故事本身越来越差,导致不得不增加文戏内容,文戏越来越长,导致时间失控。个人认为开头文戏只保留回部队,火车出发的镜头即可。其他的画蛇添足。

最后武戏两场重点不突出:入朝送电台和决战长津湖竟然出现了并重的毛病。

小时候看董存瑞电影。董存瑞经历了:毛头小伙,主动出击,以身炸碉堡三场戏。其中重点牢牢放在了以身炸碉堡。前面都是渐进加强。

个人猜测送电台时的攻击通讯塔应该是徐克拍摄的,决战长津湖是林超贤拍摄的。结果都不敢删太多,导致彼此并重。看完攻击通讯塔以后,感觉电影可以结束了,观影者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了。再加上后面的决战长津湖,让人看的很累。如果把攻击通讯塔稍微弱化一下,例如根本没有死人,再在后一次战争中死亡一些士兵,效果会更好。

小结:整体时间设置的不合理,重点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拉胯非常严重。其水平感觉是“三年级小学生”作文水平:记流水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2.细节让人汗颜。

在确定了大框架以后,特别是由有关部门保驾护航以后。终于没有出现明着夹带私货的现象。

要知道当我知道是陈凯歌导演以后,我就感觉要完犊子。因为陈凯歌非常喜欢夹带私货。这次有夹带私货吗?我只能说细节让人汗颜。

首先.这不是一只当时的军队。中国军队的特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当时中国军队最大的优势是传帮带。新兵入伍,老兵把战术,战法,理念都交给新兵。而不是欺负新兵。好吧!我假设火车环节是开玩笑好了。

易烊千玺的原型是一个才入伍三个月的士兵。这位同志勤学苦练,最后竟然获得个人一等功。但电影中让他没有开枪就上战场(幸好没有像黑苏联,一样不给他发枪),这和送他去死没有区别。实际上入伍三个月的传帮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在情节上设置成:老雷教他如何射击。不是比扣子弹让观众发笑好的多呢?

其次估计是上级有要求,武林高手指导员终于出现了,但是也就是一个武林高手。

过去电影因为资本的控制和外国的洗脑,完全弱化,甚至恶心指导员这个角色。具体哪一部电影我就不说了。实际上中国的连队指导员个个身经百战,比连长还厉害。因为最突出的共产党员战士才能成为指导员。

指导员是一个部队的核心,也是中国军队区别于其他国民党军队的核心。他们要负责队伍的思想工作,学习工作,甚至最后抉择。但是电影中,朱亚文扮演的指导员和吴京扮演的连长,李晨扮演的排长能力同化。就是三个武林高手,配合打的好。

实际上:易烊千玺在写检讨时,不会写字。如果朱亚文这时候教他写字,会更加深化主题,也会更加符合现实。而且更加符合我军是文明之师的形象。

最后,杀团长情节完全是个误导。我以前其他文章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侵略者才有资格反思战争,被侵略者反思战争叫投降。

我们可不可以优待俘虏,可以!可不可以有人性,可以!可不可以把枪抬高一寸,可以!

但是那是战争结束以后,至少是确定对方没有反抗力量以后。

在战场上很多时候,有人凭借最后一口气也要拿一个垫背的。当时在没有确定团长是否无反抗能力的情况下,都是先开枪再说。“只有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给对方一口气,对方丢出一个手雷咋办。

在战场结束以后,俘虏了对方,确认对方没有反抗能力。这才会考虑人性问题。

中国军人恰恰是最重视人性的。在俘虏营地,有一个外国士兵猛推门,一下撞在我士兵身上,导致士兵走火打死自己。即使这样,我军认为是误操作,而不是有意为之。从而原谅了那个外国士兵。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小结:这样细节上的问题着实太多。例如:这辈子把仗打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武戏很好,文戏太差,强行深化,细节拿捏不准,着实不敢恭维。

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谁说的差强人意,这部片子拍的太好了,可能与史实有些出入,毕竟这是电影,有些场景是无法还原的,毕竟战争太残酷了。我感觉从演员到制作都非常棒,近些年来最好的战争题材电影。

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因为敌特正在打击它

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来回击你的差强人意。

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口碑差强人意?就因为豆瓣,还是网上那些鸡蛋挑骨头的评论?我周边看过的都说好看!好看,就两个字

票房一骑绝尘,口碑差强人意,《长津湖》能否“救市”?

票房,口碑双赢!这是真正良心巨制!中国人民的眼睛可不是好糊弄的!说口碑差强人意的人都是心怀鬼胎!故意抹黑!与民意背道而弛!爱国主义旋律就应该真实实表现出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