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阶级分层!
这点现在终于开始被人提出了,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
中国历史上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也就是当你读书以后,一旦成功就会成为上品人生。而失败也可以教孩子,让孩子努力。否则就是下等人。
有人说:要不要这么功利呀!这么说太过了!
恰恰相反,如果这个世界不用教育分层,才是灾难。不用教育分层,那就只有金钱分层,血统分层……这些分层才会让阶级彻底固化。
那么教育如果是阶级分层的工具。那么学习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中小学生的减负也就注定是空中楼阁画中身。不可能实现!
那么如何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我认为有近中远三策!
近策:减少课程或者科目难度?这个效果最明显,最快。例如今年把美术,音乐纳入中考,就是瞎搞!此外可以考虑降低初中政治,物理,化学的难度。高中把英语改为选修科目等。
这个策略最快。但只能短时间治标不治本。因为减少了某一科目,其他科目将会挤占相同的时间。
中策:扩招高中和职高,增加大学和职业大学。这招好处在于增加了数量。现在高中录取率大约占同龄人50%,大学占23%。如果扩招,可以短时间降低学习强度。减轻家长的焦虑。
但是这也是治标不治本。一个HR说过:我知道非985有厉害的毕业生,但我哪有时间去筛选出这些人呢?不如一开始就把标准定位985。
扩招的结果就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成了新的入职标准。如同当年教师从师范标准提高到专科,再提高到本科学历一样。
国家也可以要求本科或者什么学历作为标准。但是最多也只能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提出相应的要求。私企的HR会想办法绕过去。
远策:加大底层人物的基本保障,给予底层人物基本尊重。
保障所有人的根本生活,让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距不要太大。这句话真的不容易做到。如果做到了,让人感觉读书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当工人。那么也许对读书的渴望可能下降一点。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要想真正做到减负,1.取缔一切社会办学结构。2发现.在职教师有偿课外补课一律辞退。3.学生教辅用书主要学科每科只准订阅一套,非主科免订,取缔扯皮的地方教材。4.关于考试: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学生学会点什么就考什么,少出偏题怪题,少在出题方式上做文章,显摆出题人的能耐。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我是一位有四十二年中小学教学经历的退休教师,我认为只有进行以下改革,才会真正给中小学生减负。
1、小学统一实行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让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二年。
2、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普及高中教肓。
3、取缔私立中小学和社会上的所有培训机构。
4、发现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律开除。
5、中小学生的教辅资料每科只许订购一套。
6、每学期只许搞一次期末考试,小学只考语文和数学。
7、小学生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一节书法课,每周开设三节音乐课、三节美术课,让学生在学校就学好体音美。
8、小学不开设英语课,学生从初中开始学外语即可。
9、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只许布置语文和数学家庭作业,且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内。
10、每天给学生1至2小时阅读时间,不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心得,老师陪着让学生静静阅读就行。时间长了,学生一定有收获。
如果做到以上十点,学生的补课风会自行消亡,学生的学业负担会大大减轻,给中小学生减负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本人老师,个人认为孩子们确实需要减负。现行的教育制度再不改革,教育真的没有希望了。
下面是我对未来小学的一个畅想,可能永远也实现不了,但我认为,那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为孩子们好。
小学可以只学语数即可,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和阅读。
每个学校要有一个规模相当的图书馆,每个学生要保证在校有1--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不限篇幅,不要要求读书笔记和课后心得啥的(有这些东西,学生就没心情看书了),就安静的看书,老师们陪着。
学校图书馆星期和假期也要对学生开放,供孩子们免费阅读。要做声公益性的。坚持六年,等小学毕业,每个孩子的精神面貌必然会大不一样。
中小学校每天至少上一节体育课(认真的上)。小学毕业,各种球类运动都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学生个人体质也会大幅度提高。
其他科,音乐,美术也要重视,小学毕业最基本识谱吧,美术基本的素描和简笔画要会吧。学校这些课上的好了,家长还用花钱去外面上辅导班吗?
还要注重书法,人人都要学,从一年就开始,当成和语数一样的主课去抓。
至于英语,小学不学也可,初中再开始也不迟。科学品社可合并成一门,学生了解就行,不需要考试。
本人小学老师,有时真的是看着孩子们可怜。从一年级开始,背着沉重的书包,每晚写作业写到近10点,没时间看书,没时间运动,更不可能有时间玩。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好多真的是在浪费时间,比如体音美。六年下来,孩子们学会什么了,体育连正步走都不会,音乐一点谱不识,美术画朵花也画不出来。学校的美术画展都是孩子们在外面辅导班的杰作。乒乓球比赛成员也是在外面上辅导班的那些学生。开这些课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这些所谓的副科能认认真真的教,学生六年必然会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还用花大笔钱去外面上吗?
小学真的不需要考试那么多科,只要语数就够了。让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体音美书法上,放在阅读上。如果各学能真正重视,很好的执行下去,我们的教育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58岁了,该退休了,我说几句吧。
中国的学生累,真累。
但是学生累的根源在哪?怪老师?怪家长?都不对。怪又怪中国的高考制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沒有高考,国家怎么选拔人才?如果没有高考,像我们没有背景的家庭,孩子的出路在哪儿?因为,中国的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
现在提倡的所谓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吗?没有压力,沒有作业,不公布学生成绩,学生真的能优秀吗?我看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中国有句名“丑婆娘早晚见公婆”,难道能掩盖一辈子?
没有压力就沒有动力。这应该是一句名言吧,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认为学校,家庭应该让学生从小就有危机意识,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我记得小时候,整天介绍中国的情况。: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等。
在日本的教育就和我们大相径庭。国土面积小,资源短缺,国民生存压力大,国家没有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向外扩张,争取更多的资源。所以日本的学生从小就有压力感,学习就更加努力。至于苦不苦,累不累,大家心知肚明。
最后,我再说一句: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对小学生来说:要减负,首先得将现行教材内容至少砍掉三分之一!否则,减负永远是空想。
知道小学生要学多少门课吗?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小学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经典诵读、书法、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等;还要参加各种网上学习活动、网上比赛活动、征文活动,以及运动会和各种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 !更有无知无畏者还在建言将这啊那啊纳入教学内容。—— 这可是小学生啊,他们是小学生啊!真以为学生和老师的精力与时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他们一天的时间难道不是二十四小时而是三十八小时吗?!
不仅如此,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教材内容在不断向偏深偏难偏多偏怪方面发展。在学生的主科学习时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学习内容和难度广度却在增加,请问,学生能有多少时间来消化吸收?!还要匆匆忙忙赶进度,搞不好教材内容就可能上不完。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一天之内记住一本百科全书,因为他还需要过程与时间啊!在缺乏时间来巩固消化吸收和记忆的情况下,只有拼命去向课外要时间、挤时间、压时间,拼命在课外不停地做作业!
我不敢说制定课程与编写教材的都懂教育,都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但是我知道,我们现行课程内容的制定与编写,基本上仍旧是使用的“填鸭式”方法,就是拼命往里面塞东西,拼命往里面装东西。似乎教材内容塞得越多装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多掌握得越好,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我们应该大大削减教材内容,最低砍掉三分之一!并且将小科目能合并的就合并,只需要上一两个周的小科目,不必非得上二十个星期。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做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技能,这才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内容啊!这才是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对孩子们的一辈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内容啊!而不是那些僵死的知识和教条啊!
学习其实是个加速度的过程,先慢后快。当基本能力和习惯培养好之后,后面的进步速度才会越来越快。并且,有了充足的时间作保障,又何须向课外要时间?压时间?挤时间?!
以前有个同仁到国外教汉语,1到20几个简单的数字,他们学了一个月。但是他们学了之后个个都会用,是真正地学会了。而我们的小学生呢,教英语学数字恐怕就两节课到五节课!因为课程编排上只有这么点时间。然后,又有更多的内容要学!请问,他们不向课外要时间还向哪里要时间?!请问,课业负担不重还有天理吗?!请问,按照就这个样子,课业负担能减下来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