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何弃用可以垂直起降的雅克-41舰载机?

说起俄罗斯舰载机,不得不从苏联解体前夕说起。

苏联在80年代为了库舰选择舰载战机时,三大公司全力以赴,苏霍伊,米高扬,雅克列夫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苏33,米格29k,雅克141。

苏-33于1987年8月首飞;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号(即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进行着舰试验;1993年4月装备俄罗斯海军;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战编制。

米格—29K是1988年6月23日首飞的舰载战斗轰炸机,换装了增大推力的PII—33k发动机。机翼外段可上折,加强了起落架和后机身的结构,加装了减速板、拦阻钩和空中加油装置,可挂4枚反舰导弹和4枚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火控雷达换成新型号的“甲虫”。1989年 l1月21日米格—29K(首次在“第比利斯”号(现改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上试飞,成功进行了斜甲板滑跳起飞和使用拦阻钩着陆。但由于苏联解体后军方经费不足,米格—29K未被采用。而在很多年以后,因为印度的需要,米格29K满血复活,成为了印度舰载机。

大名鼎鼎雅克-141战斗机(代号:Yak-141,北约代号:Freestyle,译文:自由),是苏联/俄罗斯一型单座单发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141战斗机是为苏联库舰置备的新舰载战斗机,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舰载截击机和对海(地)攻击机,同时使其能成为一种岸基防空机,曾打破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多项世界纪。 雅克-141战斗机由苏联雅科夫列夫设计局1975年开始设计,1987年首飞,1991年后由于苏联解体导致计划终止,从未量产。

从上可见,其中有一个关键节点: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时,苏33已经几乎完成了全部的项目。其性能又远远好于米格29K。所以哪怕是俄罗斯经费拮据,也咬紧牙关买了20架,装备了库舰。而作为竞争对手的米格29K,哪怕离成功只差一步。但因为性能和苏33的重复,而能力又差一节,所以被淘汰。

至于雅克141,其实是作为攻击机而存在的,和苏33并不冲突。而苏联的计划是库舰装备1—2个中队的苏33,一个中队的雅克141攻击机。达到尼米兹航母战斗力的70%。

但是苏联解体时,雅克141刚刚完成首飞,正处于高难度的攻坚阶段。苏联一解体,研究经费立刻没有着落了。于是雅克141就成了一架孤孤单单飞机。

而俄罗斯也不是没有蹦哒过,他们试图请美国帮忙,结果美国在获得雅克141技术以后,就抛弃了俄罗斯。后来美国利用雅克141部分技术完成了F35B。

而俄罗斯也向中国推荐过雅克141。但中国当时才刚刚获得苏27技术,研究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虽然中国也对雅克141有兴趣,但仅仅是有兴趣而已。有限的军费要保证苏27和J10两个项目,已经很崩溃了。

后来当中国有了足够的经费时,已经是20年后了。雅克141的技术已经完全过时。而中国凭借自己的努力,已经攻克了矢量发动机等技术。

雅克141生不逢时!教训呀!教训!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何弃用可以垂直起降的雅克-41舰载机?

核心的问题就是技不如人!俄罗斯在所有技术上都全面落后,所以根本无法搞出来真正实用的雅克-41舰载机上舰,所以就只好搬傻大个的米格-29上航母了。

库兹涅佐夫航母只是一条5万吨上下的轻型航母,和美国的美国级两栖登陆舰是一个吨位的船。这本来就不是个好平台来起降无短距起飞能力的舰载机。俄罗斯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库兹涅佐夫航母也只好载着米格-29去全球闹笑话了。至于现在把更大个子的苏-33搬上航母,就更是昏了头了。苏-33的块头比米格-29还要大!在5万吨的小航母上起降如此巨大的舰载机,简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比如,美国目前核动力下的蒸汽弹射,可以最快以损失20%蒸汽压力,航速下降8节的代价,一分钟一架地把8架满油满弹的舰载机打上天去!而滑跃起飞的苏-33却需要超过10分钟才能从滑行最远端半载起飞,再通过空中伙伴加油才能执行作战。这种“载弹起飞+空中加油”的作战,象征意义远远大过实战意义!因为需要将近一小时才能飞出去作战不就是开玩笑吗?什么稍纵即逝的战机都丧失掉了吧!

这个4万吨-6万吨的轻型航母就是应该配备短距起飞的舰载机,比如英国的两条航母,以及美国和日本的两栖攻击舰,都是选用了短距起飞的F-35B当舰载机。所谓什么俄罗斯的作战需求不需要短距起飞舰载机,什么有更好的舰载机可以选择,全是胡扯!核心就是一个原因,俄罗斯技不如人,搞不出来能上舰的垂直起降舰载机罢了!只好嘴硬了呗!其实库兹涅佐夫航母选用米格-29才是无奈之举,这飞机需要更长的跑道才能真具有威胁,否则就是个大玩具。印度人现在也发现自己掉进了米格-29的坑里面,气得要死!所以,印度也在寻思去配法国的阵风舰载型了,比不上F-35B,但肯定比米格-29要好上无数倍!

现在飞机的技术进步非常大,英国人搞出来的第一代垂直起降舰载机“鹞”式AV-88确实性能跟不上趟了。因此,如果俄罗斯只是搞出来一个与“鹞”式差不多的飞机,是根本没有前途的事情。而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俄罗斯最后连达到“鹞”式的雅克-41都没搞出来。原因只有一个,俄罗斯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做不出来能让大板砖都可以随便飞上天的超级航空发动机!美国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属于“板砖破气功”的流派,原理都一样,但一台逆天的发动机就把什么事都解决了。

因此,如果俄罗斯以后要是继续发展航母,也只能往大上搞,直接8万吨起步,甚至10万吨。只有这种超级航母才能遮盖住在飞机技术上的不足,用弹射和更长的跑道来弥补飞机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句。库兹涅佐夫航母这么小巧的航母,却不使用短距起飞舰载机,完全是暴露了俄罗斯在技术上的短板。不是俄罗斯不想用,而是俄罗斯实在没办法研发出来可用的短距起降舰载机罢了!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何弃用可以垂直起降的雅克-41舰载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1991年服役时,雅克41只是完成了试飞,并没有服役,航母怎么来搭载?

雅克-41是前苏联在雅克-38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一款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该机从1975年就开始研制,不过受制于技术太过前卫以及缺少符合要求的发动机,直到1987年才完成第一架原型机的试飞,1991年一架原型机在试飞时坠毁。苏联解体后,缺少资金来源的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曾经自行研制了一段时间,不过最终还是在1995年结束了该项目。也就是说,雅克-41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成品,只是停留在研制阶段。不过该机还是为后来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F-35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另外,当初研制雅克-41时就是把它定位为1143型航母(基辅级)舰载机,也就是说雅克-41是配合基辅级这种甲板面积较小的载机巡洋舰来使用,用以取代雅克-38。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雅克-41的最大航程(短距起飞)只有2100公里,最大载弹量只有2.6吨。而苏-33的航程达到了3000公里,最大载弹量达到了6.5吨。当然上述两款战斗机的数据都是极限数据,由于前苏联航母并没有装备弹射器,因此上述指标在实战中都要大打折扣。

所以说,雅克-41即使研制成功,除了具备短距垂直起降功能外,其他参数都要逊色于苏-33,而库兹涅佐夫号巨大的甲板面积对短距垂直起降的要求并不迫切,因此雅克-41并非库兹涅佐夫号的最佳选择。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何弃用可以垂直起降的雅克-41舰载机?

弃用雅克41战机的原因很简单,它过时了,性能不符合俄罗斯现实的需求。

与武装到牙齿的苏联时期不同,俄罗斯国力实在有限,根本无法负担苏联那样的大军。

俄罗斯根本玩不动苏联那样的海军,他们只能在维持一定水面主力战舰的同时,大力支持水下部队,依靠那些高性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维持对西方的战略平衡。

所以,他们只能留下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撑场子,以保证自己的航母舰载机能力不断代。

刚开始就连培训舰载机飞行员,他们都需要蹭乌克兰的地方,到黑海的克里米亚地区去进行。

在这种情形下,库兹涅佐夫这唯一一艘航母自然成了“精兵”,俄罗斯既要它维持航母部队存在,又要它维持一支高水准高战斗力,具备多任务能力的海军。

所以,先别说库兹涅佐夫舰一开始就准备了滑跃甲板,仅战斗机的选用上俄国人就不可能用性能有短板、多用途能力过低的雅克41,连技术完成版的雅克141都不行。

雅克41与苏33舰载机比起来性能实在差了老远,唯一优势就是垂升能力,但库舰恰恰不需要这种东西,它要的是绝对战斗力。

能用滑跃甲板起飞高性能固定翼战机,还要垂直起降做什么呢?

哪怕连经济性和性能都不错的米格29K,也没能竞争赢苏33,就因为俄海军要真正的强力战机。

反正只有这么一艘航母,宝贝孩子还能怎么疼呢?

除非俄罗斯有苏联那个能耐,装备上一大堆航母,才有雅克41的位置,它们可以配给“基辅”、“明斯克”那类直升机航母,替代雅克38那些桅杆守护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