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先告诉你一个故事:在马斯克载人航天发射成功以后,有人问为啥中国没有私人航天?为啥没有可回收技术研发?
答案是:有!
2019年 8月10日10时35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翎客航天在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的火箭基地进行公里级可回收火箭RLV-T5第3次发射及回收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除翎客航天外,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开展可回收火箭的相关研制。
而国家队在2019年7月26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这个看似常态的发射任务,却承担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试验任务——火箭一子级的精准回收。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很不错的道路:公私竞争,共同发展!这条路上成功的有中国邮政快递体系。
公立保证了前沿,高精尖的开发。私立保证了成本的降低!
这就是中国模式!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必须是国家的产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形式,但是绝对不能把它私有化。它同能源,交通运输,等大型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保证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
这个问题的提出有点带偏节奏。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外国势力很想搞垮我们的航天工业![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你真有意思。
中国航天现在取得的令NASA浑身不自在、让美国那帮神经病右翼寝食不安的成就是在公有制下取得的,干嘛要换?为了让他们高枕无忧?
航天这事,是国之重器,那么一不可能完全交予某个人,二不可能让它自行其事,完全以企业自身利益为基础行事。所以就只能是国企定位。
对了,NASA是私企机制还是华为机制?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若什么都私企化,还有中国的立足之地?东欧就是样版。到时不仅更多高顶尖科技人才留不住,中等的大事估计也不容易办!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中国航天等高科技公司是私有化好,还是采用华为那样的股份制好?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只能从外部融资,注定了不能采用华为式股权结构
民营航天是特别烧钱的,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干不起来的!
即使强如SpaceX,也是先后得到了NASA的数亿美元贷款,还有数十亿美元订单,才撑到了今时今日的辉煌,否则早就倒闭了!
美国民营航天公司,除了马斯克的SpaceX,还有蓝色起源、波音等!
蓝色起源的创始人是全球首富杰夫·贝佐斯,也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蓝色起源能差钱吗?
波音是全球的航空航天巨头,一直都是大赚,更是不差钱!
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身价达到了367亿美元(全球25名),已经不像SpaceX刚创办时那么差钱了!
相对于SpaceX、蓝色起源、波音,咱们国家的民营航天公司大都是“小玩家”…
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等,都不富裕啊!
每一次发射实验,都要烧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
没有外部资本支撑,估计都坚持不下去!
……
华为是100%员工持股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只有两名股东,一个是任正非,另一个是工会委员会(持股99.06%);
华为可以采取这样的股权结构,是因为华为不差钱!
当年,任正非想要提速华为,可又缺钱,他没有向外部融资,而是对内融资!
让员工尽量把部分工资奖金换成股权,员工也可以拿钱购买一定数量的股权,华为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就不需要外部资本了!
最主要的是,自1987年创立以来,华为都是挺赚钱的;
不像咱们的民营航天,前几年大都不赚钱,没办法自给自足,只能向外部融资!
也许有人会说,民营航天也可以对内融资啊;
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民营航天的员工数量太少了,能够融到的钱,也远远解决不了资金缺口啊!
更何况,民营航天风险很大,很多员工未必愿意拿钱换股!
所以,民营航天注定了不能采取华为式股权结构!
当然,如果马云、马化腾等大佬干民营航空,就可以尝试华为式股权结构!
不过,如果是由马云做民营航天,大概率是先投资/收购几家民营航天公司,然后再牵线找来更多外部资金、人才、资源…争取越做越大!
……
以上仅为浩子哥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喜欢的可以关注浩子哥,谢谢!
认同浩子哥看法的,请您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