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我已经在很多网站解释过“星链”大骗局了。就再解释一次。物理学上,星链绝对不是什么5G,6G!
1.频率不同。星链的卫星频率和手机使用频率不在同一个频率上。完全做不到数据直接连接。所以拿出手机直接上网,不可能!
马斯克说过,需要一个披萨大小的转接器,才能使用数据。他的意思是安在特斯拉上。可惜特斯拉至今没有安上,而且销量也不行!
最后来看看这套设备:披萨大小的转接器加手机。这不就是便携卫星接收器加手机。根本就是过去几十年的老技术!
2.带宽。
马斯克明确表示,最近发射的60颗卫星,带宽提高了400%,总和达到1Tb,换算到每颗卫星达到17Gb。有个脑残粉在网上怼我,说每颗卫星1Tb。好吧!你赢了!为了方便计算,就算20G每颗好了。3G的速度为6Mb。20000M×1.2万÷6Mb=4000万。改成4.8万颗卫星,也只能达到1.6亿。
在不考虑备份,冗余等情况下,满足3G的速度也只够1.6亿人使用。如果速度达到4G的20M,加上70%的实际使用效率,只够840万人使用。
请问这是6G吗?
所以星链计划只能是现有的卫星电话升级。就是电影中,在北极,那种砖头大小的电话升级版。从只能打电话,提升到可以传输数据。哦(´-ω-`)还必须带一个披萨大小的锅!
3.卫星高度。
星链卫星采取高低搭配。绝大部分卫星高度在300—500公里高空。这个高度比较矮,属于第二低空。
间谍卫星因为拍摄需要,距离地面100—200公里。最矮!
资源卫星就在300—500公里位置。资源卫星寿命一般3—5年。因为轨道太矮,大气摩擦力大,寿命就短!很难想象,1.2万颗星链卫星中绝大部分只能使用3—5年。但这个轨道寿命就只有这么长!
星链计划如果背后没有其他的考量,就从本身宽带服务来讲,没有任何威胁🤪。这也是中国移动等公司坐的稳稳当当吃瓜的原因!
至于有没有其他考量,是不是间谍卫星。那就是国家的事情了!星链卫星技术本身根本取代不了4G网络,更不用说5G网络。他只是给去偏远地区的人带来便利。算得上20年前摩托罗拉的“钇星”计划的升级版!而摩托罗拉为此破产了!
最近马斯克卖掉了自己两个价值4000万美元的豪宅。他说是为了移民火星。你猜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个人感觉星链计划像冷战时期星球大战计划一样,落后别人了就拿一套虚拟的东西来鼓舞士气。
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星链计划和6G实际上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星链计划背后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
理想主义下的星链计划是:全世界所有的人,只需要用手机直接搜寻星链计划的卫星WiFi就能够和世界互联网相连。由于星链的所有方式美国,那么美国就可以利用星链计划的卫星WiFi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
有一点点像冷战时期,美国利用无线电控制全球的网络舆论一样。只不过冷战时期美国的舆论战不要耗费更大的精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美国只需要获取到大家的WiFi路口。只需要在WiFi路口的首页向敌对国的民众做反政府宣传就可以了。
这种事情美国已经不是第1次干了,如果有使用过国外互联网免费服务的人应该都有经历过。
另一方面通过星链计划,把地面本来揭露普通网络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到卫星网络中去卫星中枢由于是属于美国的美国可以在其中截取大量的情报。这就和美国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棱镜门获取别国信息是一样的。
但是实际上,依靠目前的科技心愿计划,想要让用户直接通过手机连接卫星可能性微乎其微,仍然必须要通过地面的基站。
地面的基站和卫星通过无线电连接,因为无线电是最快速最直接损耗最小的一种通讯方式。然后基站再把无线电信号转化成5G,或者6G的信号供地面的人使用,这样地面上的所有的人以及物联网设备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基站连入网络。
也就是说依据目前的技术,我们中国仍然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我们中国可以建立自己的星链计划,甚至以更低的成本,将心电计划所需要的卫星送入同步轨道。
然后,在地面建立互联网无线电卫星的数据转换设备让中国公民联络本国的有效的安全的互联网。保证我国的互联网设备独立安全,同时保证我国的通信安全。
即便有朝一日心愿计划的信号强度,真的可以让全世界通过卫星直接连接WiFi。以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有效的进行屏蔽。
举一个例子,中国出口到欧洲带有GPS定位的相机在内部都有设置好一个芯片,当这些相机重新回到中国以后,GPS定位功能会失效。
这样就可以防止中国出口的带有GPS定位设备的相机被外国人利用到中国获取详细的重要建筑的地理位置,作为军事情报。
同样的道理,假设到时候新年计划的WiFi全世界都可以连接,那么中国仍然可以迫使所有的手机生产企业以及WiFi设备公司,必须要让所有的设备都屏蔽心电计划的WiFi信号,只连接中国本国的星链计划的WiFi信号,与此同时销售欧洲的设备在进入中国以后自动无法和星链WiFi进行连接。
这样就可以确保中国网络的独立安全。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美国的星链计划能够成功,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我们只需要管好基站,就能够保证自己国家的信息安全。即便星链计划进化到可以用手机直接连接的地步,我们仍然可以控制每一个设备,并且发展自己的星链计划,来保证自己国家的信息安全。
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大家先回顾一下美国用来耗死前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再看今天的星链计划,惊人相似。不要上当。
说星链计划成本低的,可以回望一下耗死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
这种计划想活下去,需要庞大的用户群支撑,这就已经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作为民用通信,4G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要,就不再去承担昂贵的资费去接受微不足道的使用提升。推广慢,资金压力就更大。而且星链不像地面基站,装一个基站就激活一片,可以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星链必须建到一定规模,发射足够数量的卫星,才能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前期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吞金兽。
更可怕的是,可能没等星链建成,技术又开始发展到7G了,更高速,更高效,成本更低,能耗更低。技术迭代让星链壮志未酬身先死也未为可知。
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总有人在为外国人吹嘘,认为外国人做的就一定是好的,我们来仔细叨叨卫星通讯的问题。
1.带宽。手机从大哥大发展到2G、3G、4G、5G,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都在缩小,这样可以降低单个基站的用户数,从而为单个用户提高更高的带宽。
2.功率和辐射。传输距离缩小的同时,自然可以在保证基站、设备辐射缩小的同时将有限的功率应用在有效的数据传输而非消耗在传输距离、穿墙越窗的代价上。不明白的人可以参考对讲机,要想距离远肯定功率就得大,辐射自然也大。
以上是移动蜂窝网络的发展路径,卫星通讯与之相比的优劣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带宽。就拿最牛逼的星链计划来说,卫星规划数量不过万颗,而仅仅中国移动一家在北京就有将近四万个4G基站。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更何况基站接入网络走的光纤,卫星接入网络走的无线信号,本身出口带宽都不可比拟,更不要说平均到单个用户的人均带宽了。
其次,能源。卫星的能源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电视通讯卫星个头大,而且只要是负责发射,勉强够用。星链卫星个头小的多,那么一点点电池板发的电够几个终端用?
再则,辐射。5G单个基站覆盖最多不过几公里,星链卫星距离地面上百公里,要想把数据从自己手持终端发射到几百公里远的卫星上,你的手持终端得多大的功率?参考目前卫星电话的块头大家就清楚了。
还有,抗干扰能力。卫星与地面通讯受到各种干扰,尤其是极端天气情况下,能正常看个图像就不错了,高清就不要指望了。
说完星链的弊端,再来说说它的价值。如同卫星电话一样,星链有它的价值所在,比如人迹罕至或者人口密度极低的地方。包括:海上(海运船舶)、天上(飞机)、山里、荒漠、等等。
另外,大家应该看到过美国某些地区连3G都没有的报道,因为人口密度太低,一家装一个基站完全不合算。
星链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
只不过,马超人不仅懂科技,更懂金融,所以惯于将科技与金融手段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赔钱的买卖找到足够的资金,至于最终这个产品能不能赚到钱,那就是各位股东需要操心的了,反正超人自己不会赔。
同样的,雷超人也深谙此道,股市赚的满满的。
在金融看来,产品、利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无限可能的故事。
卫星互联网6G比5G成本低,我国能否也直接实施“星链计划”?
别傻了,卫星互联网如果真的比5g强,金毛国怎么会花巨资回收5g频率?怎么会卸下伪装,赤裸裸的对华为下手?这个伪装是金毛国二战以来精心培育的…代价空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