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就是复课了,培训机构这个学期也不可能开门。
为什么?交叉传染!
我市在2019年曾经爆发过流感。下面讲一个真实的事情!班级,学校名称不是真的!
我们三二班有一个学生得了流感,第二节课发现,当时就叫家长接了回去。虽然很及时,但是可能过了潜伏期,三二班第二天就有5个流感。根据要求,全班放假。同一天三五班一个学生流感。疾控中心来人了!经过询问发现三五班的孩子和三二班部分孩子在同一个补习班补习。迅速找到这个补习班!这个补习班不仅有我校的还有外校的。但补习班只交出来我校学生名单,没有说外校的,事后很长时间才告诉疾控中心。当时我校隔离了三个班。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另一所学校也发现甲流感,问他们才知道也在这个补习班。补习班老师还去不同的校外补习。最后彻查了这个补习班,补习班全体学生回家两天。但一切都全晚了!同一个学生参加了不同的补习班,所以已经无法隔离了!流感爆发了!最后教育局和市委下令关闭全市所有补习班。大排查开始!即使这样,我校50个班,开始隔离放假12个班(一个班上超过三个流感就放假)!最后由于人数太多,没办法放假了,要放就是全市学生都放假,于是改成病人隔离!
这就是潜伏期短的流感。如果是潜伏期更长的冠状病毒,只会雪上加霜!所以这学期教育局绝对不会同意补习班开课!不可控因素太强!只有等下个学期了!
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培训机构很可能是最后一批恢复正常的企业,应该是在所有学校恢复正常之后才能正常上课。
春季对于培训机构本来应该是个旺季,一般春季过后培训机构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旺季,但是今年因为疫情开学延时,目前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地区发出通知会占用周末和暑假的时间,这对于培训机构的影响都不会小。2月份、3月份的损失是肯定的,4月份很大一部分可能也是损失的,5月份之后有一部分可以恢复正常上课的培训机构可能会好点,也就是说整个上半年对培训机构来说都会有影响。
损失是必然的,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做好准备,为秋期的工作做好准备。1.提升学校自身的业务能力。
从授课、到招生、以及家长维护方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2.虽说停课但是不能停学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维护好与家长间的关系。
3.一定要和配合防疫工作
有关部门没有通知正式营业前,一定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偷偷开学。
4.稳定老师和学生
因为没有开学,一些机构的老师可能只有底薪或者没有工资,这就会出现跳槽或者辞职的现象,这个时期也不好招聘,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其次就是学生方面,长时间的不开学难免会出现一部分学生要求退费的情况。
想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让老师和学生看到机构一直在努力,而不是一直在等着疫情结束。
有个朋友年前刚新装修了一个小区,这是他的第4个校区,因为扩展有点快,本来想的是年后好好干,但是没想到疫情影响这么大,现在手里没有现金流,愁的不行。
不得不说,这次培训机构受疫情的影响不小,如果是大点的机构,生源可以的话,稍微好点。如果是新校区、或者生源不太好的机构,这次的影响不会小。一定要记住,想生存下去,只能趁着这个疫情时间,提升自身的能力,等到正式开学之后就可以爆发了。
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我是四川一家培训机构的小股东,我机构在德阳,有十多个校区。当前来说属于还能坚持下去的,只是有点困难了。主要是前期我们没有拿钱疯狂开分校,校区也主要是300平的小校区(当地要求最低300平)。
从1月份的憧憬寒假,到2月份的关门,再到3月份的持续关门。终于迎来了4月的春天(可开门营业了)。
但是我才发现教培行业的寒冬还没过去,理由如下:根据最新的文件显示(我们当地的),初高中年级周末双休会改成单休,暑假两个月改成一个月。这对我们行业来说,可能2,3月份只是寒冬的开始。
但是其实我们也在积极自救,下面我分享出来,希望大家以此共勉,共同度过这段时光:
1.线下改线上(如果当地教育局没通知开业,千万别去碰红线),线上的话尽量以小班,一对一进行(如果有线上培训的经验机构可以忽略)。
首先,1v1家长容易接受,其次班上孩子可控
2.开展各个年级业务形成闭环,例如我们自己机构在做志愿填报,本身不是投入特别多精力,但是为了活下去(我们也预感到高三会复课后大规模退费),我们可以把一些退费转换成志愿填报费用,这是刚需,尤其是疫情之下,家长不想复读,更想一次选好学校专业。
3.打造当地的ip,我们机构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利用手上家长资源,建群为家长提供免费的教育视频以及教育资源,从而转化了不少学生。
这是我们当地触霉头非要开门的机构,在我们当地关系很硬。(现在收到确实消息已经关了部分校区了[捂脸])
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看到题主所说的问题,我的一位朋友民办幼儿园的主要投资者。 按照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季应该是幼儿园生源的旺季。
因为春暖花开,很多家长要去上班,把两岁半到三岁的孩子送去幼儿园。 但是今年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全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都推迟了开学时间。
前几天,朋友还跟我聊天儿,倒出了她一肚子苦水。这段时间损失不小,房租费、教师工资加上其他的费用每月损失将近10万元,这两个多月下来20多万。让他日夜难安,我只能安慰她,挺挺熬过这段时间,等疫情结束也许会有所好转。
不允许培训机构进行线下教学,并不是个别地区的政策,而是全国统一的政策。因为截止到目前,只有部分省市的高三或初三的学生,进入校园开始课堂上的教课堂教学。
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还在家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虽然绝大多数地区,近期新增确诊病例为零,有些省市已经彻底清零。但境外的疫情,每日都发生着变化,疫情的防控,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为了师生的健康考虑,各地采取了分段、分批、错峰开学的方式
关于题主所说,培训机构不开门, 自己有不小的经济损失怎么办?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转危为安。全国也有不少的品牌培训机构,也积极开展了免费的网上的教学活动。
目的是吸引学生和家长,为日后的线下教学招揽生源。题主也应该去试试这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可以免费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子女提供线上辅导,提升自己培训机构在当地的知名度,扩大品牌效应,为日后招生宣传积攒口碑。
我认为目前校外培训机构,遇到的困难不止题主一家,全国有成千上万个机构,都有同样的问题,应该想方设法共度难关。
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感谢邀请
这个是目前的全行业难题。
培训及股疫情期间的解决方案分两类:
一类是完全没转线上的(或者无法转的),这类机构基本就是干赔房租。至于人员工资,没工作,大部分都是选择不开工资,不过肯定会面临员工的劳动仲裁;
第二类是转线上的。这类分两种,一种是尝试转了,但没成功,结果是不但没行课,还面临了大量的退费,除了房租以外,还要出现金,加上转线上的动作就会带来员工的工作,就一定要发工资,所以现金流的压力会非常大(大部分机构都是在靠现金流存活,其实这点做的是完全错误的)。还有一种是转线上成功了,但即使是成功的,除非是小机构,对于中大型机构来说,转化率也都不是特别高,也会面临着小部分退费,但还好的就是正常行课了,课消结束后可以正常续费(不过续费难度确实比线下大)
有什么办法如开头所说的,行业难题,谁要是能非常完美的解决,绝对能冲进行业第一阵营。目前来看,大家都在做的事:
1.行课、续费都靠线上。逼着线下机构变成“在线”机构。
2.让大家认识到充足的现金的重要性,属于给大部分人上了一课
3.逐渐学会了在线招生,很多机构在疫情结束后,都不会放弃在线招生及通过网络授课对线下课程做补充
4.全员学习。这个时间,如果能挺住,除了坚持以外,带着团队集体学习,做好复工准备也是很多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接下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挂牌子的本土机构中,尤其几个校区的机构,会有大批机构倒闭。剩余机构绝大部分都是亏损的,就看谁亏的少、看谁能坚持了。同时后面会有全国性的大机构做一轮收购,具体行业局势会变成什么样,未知因素比较多。
以上,仅供参考有些地区迟迟不让培训机构开门,损失有点大啊,有什么办法呢?
现金流压力足可以让培训机构倒闭。
最近刚刚联系了几个即将倒闭的培训机构做了一个联合。
1.现金流压力。整个春季招生没有了,又面临没有上完的课程即便开学开课了也要补,没有钱收。现金流压力仍旧存在。开学之后,面临的是文化课压力,所以,特长培训仍旧有更大的招生压力。
2.房租压力,现金流断了,房租压力自然来了
3各种成本只会增加不会降低。招生数量会影响到企业运营成本。包括教师的输出性价比。兼职的肯定比全职的成本大,全职又必须有招生数量作为基础。
针对以上情况,我做了个教培联合,同一商圈的不同专业联合在一起,作为股东,成立一家教培公司。非常幸运的是,一些商业机构场地出租也很困难。找到了这样的场地拥有者。与之联合,利润收益30%作为场租。同时他投资100万作为运营资金。在公司运营上,按标准公司运营。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运营,各个专业的原老板成为各个专业授课部门的主管,各个专业独立核算,利润50%归本部门,其余40%给其他部门。10%作为公司储备资金。
销售部,财务部,办公室作为服务部门,统一出现统一服务全公司。
建立考个机制,根据资金占用和场地占用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了企业股东进入和退出机制。
整个管理必须提体现多劳多得和相对公平,必须协作。一切准备好,只待疫情结束。
公司进入章程起草阶段。对于这个模式也欢迎广大条友拍砖。也是意见征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