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因为米格25,图22M,因为高空高速。

在60—70年代,我们和美国的几次交流中,先后敲下了F104,F4。但在和苏联交恶以后面对苏联的米格25,图22M,我们毫无办法。红旗2只有不到5分钟的射击空间,歼7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歼6没有射击机会。对面的苏联空军也知道这一点,有几次苏联远东空军建议,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出勤效率,在对中国轰炸时,不派战斗机护航图22M。这就是现实!

这时候美国空军和中国空军都面对高空高速的苏联。但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们选择是发展自己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这就是激进的J9和歼8。歼9极端时竟然要求3马赫。歼8也从2.8马赫起步,不断退步2.5马赫,2.2马赫是最低值。这个速度,在当时只有高速性好的涡喷发动机勉强可以实现。至于斯贝涡扇发动机,耗油量呈几何倍数降低,但高空高速极差。如果安装估计1.8马赫就是极限,这不符合中国空军要求。

所以最后斯贝发动机被不在乎高空高速,在乎航程的海军采用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中国空军不会用斯贝发动机,就是这个原因。

顺便说一说美国的做法。美国也采用了两手:一个是自己的高空高速飞机(女武神),但发现机动性极差,不符合实际使用,也与美国采用大量钛合金有关,被pass。一个是F14加不死鸟空对空导弹,高速的F14为什么不用后来发明的AIM—120导弹。就是因为不死鸟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不需要从大气中吸收氧气,而且燃料多,整体达到1000磅。高空高速性能好!而中国至今没有这款导弹。美国空军也没有!

美国空军也多次被米格25调戏,不是没有理由。

但随着后来涡扇发动机和导弹的发展,证明了美国道路基本正确。除非发动机取得更大的突破,2.5马赫就是目前战斗机的极限。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歼-8原型机1965开始研发,并于1969年首飞。而最早一批4台“斯贝”发动机于1979年从英国引进,相差十年呢?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上世纪六十七年代,还是二代机当道的年代,二代机追求的是高空高速性能。不要以为涡喷发动机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东西,涡喷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包括效率与推力都比涡扇发动机优越。装备了涡喷-7甲的歼-8战机,能飞到2万米高空,以2.2马赫的速度疾驰。作为第一代的涡扇发动机“斯贝”是不能符合其性能要求的。

即使到了后来的歼-8Ⅱ型战机,也是采用涡喷-13发动机,而不是已经国产化了的“斯贝”发动机。沈飞刚开始就想设计一款相比歼-7载量更大、航程更远的高空截击机,他们采取了歼-7战机1+1=2的简单方法。从1980年装备部队以来,歼8系列战机已经服役的将近30年。光从这一点来说,歼-8战机是非常成功的。除了国土防空作战以外,歼-8充分发挥其高空高速性能,还承担了唯一高空侦察机的重任。

“斯贝”发动机比涡喷-13发动机更粗壮,如果歼-8使用“斯贝”势必对机体机构进行重新设计,更加粗壮的歼-8加上推力不济的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也就不能实现了,这就远离了设计的初衷。为“斯贝”发动机量身定做的歼轰-7战机,除了航程远以外,机动性与高空高速性能都非常一般。歼-8与歼轰-7是两款设计理念完全不同的战机,执行的任务也各不相同,所以歼-8没有必要使用“斯贝”发动机,歼轰-7才是它应有的归宿。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没准这真是一个好思路,只是生不逢时,歼-8已失去改造价值。现有的涡喷-14“昆仑”与涡喷-13有很大的通用性,外形不用大的改进,况且的涡喷-14III型推比超过了8,要换还是“昆仑”,不会去更换推比5的斯贝。斯贝最大军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时,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时,“昆仑”Ⅱ这两个数值分别为0.2和0.098,何优何劣,一清二楚。我国涡喷发动机的进步,来得虽晚,但完全可以满足使用,不能用于歼-8,用在其它飞行器,也蛮好啊。

歼-8的使命。犹未终结,可以担当二线主力使用,其性能并不算低。说到歼-8的诞生,那还是在高空高速的时代,产生的一型战斗机,是我国完全自主技术完成的截击机。2万米高空,2个马赫,有称双2。项目开始于1965年,1969年首飞,快就是王道,符合了当时领土防空的要求,因此改进型号不断,大的改型有I、II和F型,现在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过后期改进型号机体寿命还早,退居二线,还可使用多年,只要有作战需求,我们不会将它弃置一旁的。

换装还会是“昆仑”。如果有需要,需要歼-8上阵,换装的当然是“昆仑”III型,换装简单,不需要大的气动外形调整,“昆仑”III经济性好,推力大,可以大为增加飞机航程和作战半径,技术寿命到达了1500多小时,即以“昆仑”II而言,可使推力提高了14%,成为一款优秀的中等推力涡喷发动机,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完全不输于斯贝。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战斗机的发动机是无法任意更换的,这个就相当于奔驰的汽车的某一成熟型号无法使用宝马的发动机一样。在战斗机的研制之初就会选择好发动机,或者规定好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推力个尺寸以及重量等。

我国的歼-8系列战斗机的研制时间是比斯贝发动机的引进要早了许多年,在歼-8系列战斗机整个机身框架定型的条件下是无法使用后来购买斯贝发动机。

歼-8系列战斗机是采用涡喷发动机,我国航空工业在发动机领域一直是一个短板,从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就看得出,至今最新的歼-8F战斗机还在使用涡喷发动机,这就说明在拥有涡扇发动机研制能力之后仍然无法进行这款战斗机的发动机的更换工作。

斯贝发动机后来被运用到了我国自己研制的歼/轰-7这款机型上,后来就有了在这款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涡扇9秦岭发动机,涡扇9被装备在歼/轰-7A上。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斯贝发动机引进于70年代,历经30年,直到21世纪初仿制斯贝的WS9才能够完全投产,在引进时先进的斯贝发动机,到我国完全仿制成功时,斯贝发动机已经成为了淘汰货,可以说当初花费真金白银引进的斯贝发动机,成为了中国航空史上最大的浪费。

斯贝最大推力54.5千牛,加力推力91.1千牛,推重比5.05,最大军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时,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时,涵道比0.62,斯贝推力大、耗油低、可维护性好、使用寿命长,在当时世界上绝对是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当然斯贝发动机也有缺点,它的加速性能不佳,英军的F4K战斗机在加速性和爬升率上不如使用原装J79涡喷发动机的F4战斗机,不过斯贝作为战斗机的发动机还是可以的,斯贝部分性能甚至超过了三代机幻影2000上的M53发动机。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斯贝有军用和民用发动机,其斯贝军用发动机是第一代涡扇发动机的顶尖。寿命长,省油,推力大,但推比只有5。涵道比较大,也就是说,亚音速,低空性能优秀。

但歼八是二代战机,技术特色就是高空高速。歼八被称为人操火箭,在歼七M2.05的基础上发展到了M2.2,这个国产的高速度纪录在多年之后,才被歼十的M2.3取代。由此可知,斯贝并不适合歼八。当年购买斯贝时,曾想用于强六,但强六下马也就没有后续了。

歼轰七使用斯贝及国产型涡扇9秦岭,从没有因为发动机固障而坠机,几次事故都是空军违章,突破飞行包线,飞豹适合中高空防区外攻击,而不是前线低空攻击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