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全世界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在用高通的处理器,咱们华为啥时候能彻底摆脱高通的束缚?

1.这个包袱甩不掉。高通毕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者。其研发能力极强,曾经的中国只有仰望的份,至于和高通这样的公司扳腕子几乎不可能。中国通过购买某欧洲公司3G专利所有权以后,再经过近十年的研发才达到可以和高通有来有往。至于完全甩开高通至少目前从技术上不可能。

2.从战略上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命运共同体吗?高大上的说法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共同努力。实际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赚钱,不过一个赚多一点,一个少一点。但绝不是你死我活。

这和昔日日本崛起是两回事。

昔日日本在达到美国70%GDP以后,为了发展经济号称每一颗螺丝钉都要日本制造,日本外交官员,出入美国时,据说还带汽车零件。当时竞争第一产品就是汽车,外交官的包裹受到法律保护,海关不能打开检查,这样可以避税。但美国很快展开对日本的贸易制裁,一制裁一个准。因为制裁对手都是百分之一百的日企,而且全在日本生产的商品的日企。

华为目前已经做到了完全中国企业,这和其他中国公司不一样(其他公司多少有美国的股份),所以美国才拿他开刀。但由于华为愿意在美国生产,有利于美国经济。而5G专利也和高通交叉授权。所以在美国反对制裁华为的声音很大,特朗普也愿意用华为换取一定的利益。这就是现实版的命运共同体。

通讯产业目前属于尖端产业,受到各方面关注。如果华为真的打败高通,高通只能出售。在高通出售自己之前,美国政府就会出手干预。不管是那个做总统,一定会和中国撕破脸。那么制裁华为就不是一个可以拿来谈判的选项。

如果中国另起炉灶,独立开发出自己的产品。那美国就会筑起一道经济壁垒,把中国和世界隔离。那么苏联的下场,就是中国未来的选项之一(当然也有可能打败美国,把美国变成苏联的下场,但可能性太小)。这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中国发展几十年,从2亿双皮鞋换一架波音客机。到今天我们高科技企业和美国的科技企业斗法。都是在世界或者说美国的经济框架下完成的。我们的大部分企业有美国的股份。甚至部分企业美国控股。但如同肯德基中国被美国本土肯德基出售一样。我们蚕食了不少美国的股份。由于是在框架内完成的,而且美国也获利不少,所以美国没有极端反对。这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就是所谓的命运共同体。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甩开高通的原因。

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高通这个“包袱”还真是不能甩掉!

我理解很多网友的想法,他们盼望着华为能够在整个信息产业链全部实现独立自主的,从螺丝钉到芯片都是中国造,然后每个领域的每一项技术都是全球顶尖的,成本还是全球最低的,然后我们大赚世界的钱。

不得不说,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现在的国际经济和科技是全球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个国际公司的利益是错综交织的。

在这种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是最得利的国家,没有之一。本来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起来的,现在却成了帮助中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最大助力。

现在中国成了全球化的领军者,而美国却成了全球化的最大阻碍,很多人感慨,中美两国的剧本拿反了。

好比是在一个菜市场里,你是最大的摊户,但还要向其他的菜摊买点你所没有的菜,这是共存互利的协调发展模式。

如果你想把别的菜摊儿全赶走,把这条街全包下来,这就会引发其他人的警惕甚至敌对。有钱大家一起赚,只要我赚的更多,这就可以了,不要总想着吃独食。

一年多前,我听华为的内部人士给我讲,华为在5G的科研上领先了老对手爱立信一年,任正非提出要等一等老朋友。

为什么要等?为什么不趁着优势赶紧把爱立信打垮?因为在全球的5G市场,如果只有华为一家,那么5G的全球化就不会实现。

全世界各地运营商只有华为一家供应商,连个备份都没有,这样的设备他们不敢买。

所以说,有高通等这样的强力竞争对手,甚至我们还要给它掏专利费,这并不是坏事。

再好比说,中国乒乓球队横扫全球,现在我们在努力培养国外的顶尖运动员,为的是使乒乓球这个运动得到全世界人的喜欢,这样才能让这个事业发展下去。

所以说,该给高通交专利费,那就痛痛快快的交,这才是正确理性的态度。

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在上个月,华为公布了2018年度核心供应商名单,该名单中一共有92家供应商。其中,美国企业33家,中国(大陆+台湾)企业32家,日本企业11家,德国企业4家,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有12家。

该名单中包括了高通,高通向华为供应手机芯片。除了高通外,华为还向联发科采购相对更低端的手机芯片。众所周知的是,华为目前确实已能自主研发手机芯片,按道理说是可以不再向高通采购手机芯片,但华为却没有这样做,因为说到底,华为识大局,看长远。

仅2017年,华为共交付了1.53亿台手机,其中有7000万台手机采用了华为海思开发的手机芯片,大概占46%。另8000多万台手机主要采用了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大部分手机芯片被华为用于入门级或中端手机。

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并没有打算把海思研发的麒麟芯片向外出售。华为不会把麒麟手机芯片定位为一项对外创造销售收入的业务,而是为了让华为的智能硬件设备在市场中体现更多的差异性。华为一直都是采取多家厂商的芯片并用这一策略,不会在自家智能硬件设备中全部采用麒麟芯片,未来还会继续采用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如此,华为除了能确保智能手机业务更健康发展外。还因为三家芯片厂商在手机芯片领域相竞争,将有利于海思持续开发出更好的芯片。

同样在今年4月,华为荣耀总裁赵明也说过:“荣耀一直坚持多芯片策略,有海思麒麟芯片,也有高通和联发科,可以解决不同的用户体验和需求问题,也能解决供应问题。”

华为本来就已经有能力持续开发芯片,特别是高端的手机芯片,但华为并没有从此开始完全自产自用,依然还要向高通采购芯片。在高通看来,华为是一家很值得尊重的企业、信赖的伙伴;与华为保持良性的合作、或者展开良性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双赢,对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华为离不开全球供应链体系,华为的一举一动,供应商们都会关注到。华为在过去、现在和今后采取多家厂商的手机芯片并用这一策略,既表明了华为非常清楚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助于提升自身在业界和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品牌形象。

最后,从华为本次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人为排除掉跟华为主业关系不大的物流、保险等供应商,就知有很多核心技术都是需要由供应商向华为提供支持的。

1,华为2B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核心供应商

英特尔:服务器芯片

赛灵思(Xilinx):FPGA芯片

美满(Marvell):数据存储和网络设备的芯片

亚德诺(Analog Devices):模拟电路芯片,用于通信、工业等行业

晶技股份(TXC):台湾第一大石英元件供应商,石英振荡器和表面声波振荡器

灏讯(HuberSuhner):射频连接器、光学连接器

中利集团:电缆、线缆

安费诺(Amphenol):连接器和线缆

立讯精密:中国最大连接器制造商。基站内大量使用;也有手机充电线等

莫仕(Molex):连接器

中航光电:连接器

耐克森:线缆

广濑(HRS):连接器

甲骨文:企业服务软件

SUSE:企业级软件服务

微软:操作系统等软件

红帽(Red Hat):开源软件服务

新思科技(Synopsys):芯片设计软件

Cadence:EDA软件

风河(Wind River):智能互联软件

富士通:硬盘

东芝存储:HDD、SSD等硬盘和NAND闪存等

希捷(Seagate):硬盘,同上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硬盘,同上

旺宏电子(Macronix International):NOR Flash

康沃(Commvault):企业数据备份

住友电工:光通信器件

光迅科技:光器件

华工科技:光模块,尤其5G光模块

高意(II-VI):光通信器件

Lumentum:光学元件

菲尼萨:垂直表面发射VCSEL

新飞通(Neo-Photonic):光器件,如光子集成PIC

Sumicem:电光调制器

罗森博格:无线射频、光纤通讯

武汉长飞:光纤光缆

亨通光电:光纤光缆

古河电工(Furukawa):日本光纤龙头

联恩电子(NTT Electronics):光纤接入产品

生益电子:PCB

深南电路:PCB,能做高频高速的5G PCB目前国内唯一

欣兴电子:台湾系,PCB、载板

沪士电子:台湾系PCB

迅达科技(TTM Technologies):PCB

华通电脑:台湾系,PCB

罗德与施瓦茨:NB-IoT测试设备,与海思合作

是德科技(Keysight):前身是安捷伦,5G测试

思博伦(Ospirent):通信验证测试

意法半导体(ST Mocroelectronics):MCU、MEMS传感器、NB-IoT开发板

三菱电机:工业电机相关

阳天电子:通信整机、结构件

Inphi:通讯高速模拟半导体解决方案

迈络思(Mellanox):网络适配器等

核达中远通:电源等组件,非消费级

英飞凌:分立IGBT等

伟创力(Flex):EMS代工厂,组装

2,华为2C业务(消费者业务)核心供应商

高通:手机芯片

联发科:低端手机芯片

恩智浦(NXP):手机NFC芯片、音频放大器;也有2B的基带芯片

博通:Wifi模块等;也有2B芯片

德州仪器(TI):DSP、模拟芯片

思佳讯(Skyworks):射频芯片

Qorvo:手机RF解决方案

台积电:手机芯片代工

中芯国际:电源管理芯片代工

日月光集团:半导体封测

瑞声科技:声学器件

歌尔股份:高端机型声学器件

索尼:手机摄像头CMOS

大立光电:台湾系,手机镜头

舜宇光电:摄像头模组

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手机提供 光学防抖、自动对焦、可调谐射频器件、摄像机和充电器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保护器件。

三星:OLED屏幕,内存存储

京东方:手机显示屏,新旗舰Mate 20上使用

天马:手机屏幕

伯恩光学:玻璃盖板,市场占比第一

蓝思科技:玻璃盖板,精度高的高端产品,2018年Mate 20使用了3D玻璃

美光(Micron):Dram存储全球第三,用于手机闪存、电脑内存等。其一般营收来自中国

SK海力士:Dram存储,同上。全球第二

南亚科技:台湾系,存储芯片

比亚迪:手机结构件

村田:滤波器

松下:电子元器件

赛普拉斯(Cypress):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容控制器

ATL:手机电池制造商,小米、OV、华为、苹果都供应

航嘉:消费级电源供应商

华勤通讯:手机ODM,国内排第二

富士康(Foxconnn):手机OEM

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高通确实是通讯领域的一个巨头,在3G时代,凭借着CDMA,高通是一骑绝尘,几乎垄断了整个3G市场。高通的CDMA遍布了全球70多个国家,150多家移动运营商。由于专利的垄断,因此,全球的绝大部分手机芯片也都来至于高通。

也因此,高通被欧盟、韩国、甚至中国等国家因为垄断的原因被罚过款,罚款的数量之高。但是中国,在2015年的时候就罚了高通9.75亿美元。

到了4G时代,虽然没有3G时代那么辉煌,但是高通依旧保持着领先的姿态,依旧是全球4G技术的龙头老大。虽然华为自研了麒麟芯片,不用采购高通的骁龙芯片了。但是,麒麟的芯片中依旧使用了非常多高通的专利。也就是说,华为的麒麟芯片每使用一个,都需要给高通支付相当额度的专利费用。

别说华为,就算是苹果,也是需要支付高通高额的专业费,也因此对高通的专利非常不满的,将高通起诉到了法庭,打起了专利站,还试图让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取消高通的四项专利。

可以说,在3G和4G时代,高通是躺在家里什么不敢都可以花花花的收钱。

现在,全球就快要步入5G时代了,华为作为中国主要的通讯企业,可以说在5G战场中已经早早开始布局,专利数量也是一直处于前列。当然,高通也一样,并不差华为多少。

只要华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势头,我相信,在5G的市场中,华为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要说摆脱高通,那基本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高通每生产一颗芯片,也需要给华为交上一定数量的专利费。

当然,华为每生产一颗芯片,也是需要给高通交上一定的专利费用的。这样,两两相抵,至少高通在华为的身上尝不到多少甜头了。

5G时代和3G/4G时代不同,5G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有中国的专利,美国有美国的专利,共生共赢的在这个市场中生存,谁也赢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

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感谢您的阅读!

俞敏洪说:华为芯片有一半专利来自美国,没有美国专利,我们芯片估计造不出来。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说出了华为麒麟处理器的尴尬。

麒麟处理器虽然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但是其中的一些专利确实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我们就拿麒麟处理器的自主基带,巴龙。因为涉及到的部分专利也需要向高通交专利费,高通就像梦魇一样,是很多手机厂商绕不开得吸血虫。

虽然现在很多厂商通过专利交叉来避开专利费,比如三星和高通就签订了全球专利交叉协议,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即使技术交叉了,因为高通的专利实在太多,很难不交专利费。

我们在高通官网上找到了一份2016年中国蜂窝网专利名单,足足39页,可见高通专利之多,关键高通的专利每年都在增长。

所以,华为想要摆脱高通,可能会很久,因为在华为不断提升的时候,高通依然在不断的增长。这个包袱,需要华为人一直的努力。

华为什么时候才能甩掉高通这个“包袱”?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你的提问其实方向出来,现在华为之所以不能摆脱高通的原因和高通的芯片"骁龙"的关系其实一点儿也不大,主要是高通掌握了大量的通信业的专利,包括4G专利和5G专利,这才是华为无法摆脱高通的原因。

高通成立于1985年,以CDMA起家,在3G时代基本垄断了全部的核心专利技术,3G时代可以被称为高通的时代。

CDMA之母-海蒂拉玛发明了调频技术,并且将这项技术无偿捐赠给了美国政府。1985年,从美国军方手中拿到了cdma技术的高通,悄然成立。当时的cdma技术并不被人看好,高通通过各种手段基本上集齐了cdma的全部专利。

在3G的时代3GPP的三种3G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都是以cdma为核心的,核心专利完全被高通垄断,当时的高通可以好不留情的向全世界的通信业征收巨额的"高通税"。

4G的核心是"去高通化",3GPP在LTE研发中抛弃了全部高通专利,在高通的UMB失败之后,收购了一些公司的专利,才挤入了4G的阵营,但是其掌握的专利权并不多,至少比3G时代要少的很多。

4G时代其实高通是通过捆绑3G专利才进入收取专利费的,不过到了现在,3G专利已经过期了多年,这也是苹果不愿意给高通专利费的原因。3G时代是没有华为什么事儿的,不过4G中已经有部分华为的核心专利权了,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崛起是从4G时代开始的。

在将要来到的5G时代,目前标准还没有制定完毕,不过前期的投票大家也都清楚的知道了,在5G部分高通还是有着大量的专利。不过现在5G还没有彻底的尘埃落定,还不知道具体的份额最后如何。

从4G的时代开始追赶,到目前华为已经可以和高通在5G标准中正面对抗,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就凭借高通手中的4G和5G专利,华为至少在10几年的时间内无法真正的摆脱高通,因为国际上一般的专利权有效期为20年。3G的专利权大概在2016年左右全部失效,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4G的专利有效期是2026年,5G将是2036年左右。

不过随着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专利的不断积累,如果可以在未来的6G时代专利占比大于高通,也就可以提前摆脱高通的包袱了。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