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

大家买过房吗?很多人买房的第一天看着债务欲哭无泪。签了30年还款合同。但不到十年大部分人都还清了。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我已经还清房款了。你们来打我呀!😄

但实际上,流浪地球前半程是最危险的,做出决定,断我后路。当人口降到35亿时,已经必须飞走。这时还爆发了叛乱。但太阳爆炸以后,一切风平浪静。没有可以选择的其他方案了,人类只能向前冲。以前如同没有买房的人选择众多。这时人类如同已经买房的你我,已经没有后路,只能向前。面对剩下的2000多年,也许会感到彷徨无助。但同时,提前还款的决心应该已经下来了。

为了顺利到达启明星,人类一定不遗余力的发展科技,考虑到暂时不用发展武器。人类科技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科技一日千里。可以判断,如果没有三体人的质子干扰。人类会在200-500年取得科技大突破。

再也不会使用大力出奇迹的万台发动机,去驱逐启明星事宜生存带上的各种杂物。可能反重力系统,光速飞船都已经研发出来了。人类甚至会提前到达比邻星。

第二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物理学的极限就是今天这样。人类已经到达物理极限。(题外话:人类基础物理学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了。现在只是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有一定的进展。)那么还是大力出奇迹的,用发动机去推开其他天体或者合并出月亮2号。

我想到的结局就是这两个。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刘慈欣自己说了他是坚定的飞船派,小说的核心其实是三个派系的人在斗争。

第一派系,飞船派,大概有十几万人,绝大部分科学家和政客都是属于这个现实主义的群体。他们主张极少数精英人口带着dna种子逃离和探索。这是美国主流价值观和最可行的方案,后面分析。

第二派系,流浪地球派,大概有5000人,有圣母婊情节,要带着所有人口以及地球逃离。主要理由等会分析。

第三派系,愚昧老百姓派,几十亿人口,不相信科学家和顶层精英的分析和预测,坚信太阳好好的。他们最终把流浪地球派杀光了。

刘慈欣说过,如果他是那个地球上的一员,绝对是做飞船派,因为这样是最理性的。

我们先回答比邻星能否做泊位车位又变成房子的问题。

首先比邻星是恒心的中老年时期,红巨星,现在的太阳是五十亿岁,处于壮年时期,相当于人体40-50岁,氦爆也就是进入更年期50-60岁再坍塌为红巨星时还需要12亿年。而比邻星已经经历了这个阶段了。

到了红巨星这个阶段,比邻星的光线强度相当于太阳几十分之一,而放射物质是太阳几十到几万倍。

地球依赖的铁核心和岩石地幔层反向转动才有抵抗太阳风的磁场,怎么抵抗红巨星的强大的太阳风?从理论上上看,只能加强磁场或者离远,但是光辐射又如此弱,不能带来足够热量的红巨星还离的远远的,怎么建立零度以上的生态系统?

如果加强磁场,过强的磁力有了会不会对生态系统有害?又怎么获得?让内核高速转动?那么引发的大地震怎么办?

另外2500年的亚光速飞行在黑暗和绝对零度的外太空,人类只能全部躲在地下,地球就是一颗飞船,表面注定是没有大气层的,一定被撞的稀巴烂。就算一路无碍的到了比邻星系,大气是不可能恢复的,要知道地球大气形成用了近30亿年山崩地裂闪电雷鸣,这不是人类随意能改造的。

小说的说法就是逃出去再说,其他屁事想不过来。主导的圣母婊流浪地球派的理由是比邻星没有宜居星球,只能带着地球 看看有没有机会改造成功。

但是这样做极大的消耗了地球的资源,均摊到每一个老百姓头上,这样人均投资非常可怜,根本无法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飞船派的理论很简单,好钢用在刀刃上,全部资源给精英人类出逃,有人说没有生态系统,你们忘记了人类可以休眠,暂停新陈代谢2500年还是没问题的。

或者造超级ai,让他来完成地球移民计划。

这种电影不是没有,比如阿汤哥的《遗落战境》,邪恶的外星大三角就是这么一艘来路不明的飞船,能自我复制军人采集能源。我想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创造者的生态系统普及到地球上。

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制造飞船,而且往不同的星球尝试。

就想精子找卵子,是一大坨一股脑的往一个未知的地方钻还是分散到处钻好不言自明。

刘慈欣从来没有说过浏览地球合理,小说本身重点也不是怎么移民。写到还没有出太阳系就结束了,流浪地球派都死光了,那么其他老百姓肯定是没有任何能力去主持后面2500年的计划,可以说小说的结局就是人类从此灭亡了。

刘慈欣在这个小说,对这个计划是完全不看好的。

另外有人说2500年足够让人进化到二型文明,二型是能操控本星系恒星能量能做恒星罩或者环,2500年、也就是公元4700年左右地球就有这个能力未免是痴人说梦。刘慈欣的小说里已经达到了三型的文明经过2500年掌握了空间跳跃的能力,那是建立在人家已经可以随意采集路过的恒星能量。他们不是随意拖着地球跑而是随意制造和使用太阳,这有前提就是他们老里八早解决温饱问题,自己富得流油了,才有钱有闲发展虫洞跳跃技术。

再看看流浪地球的时期的科技能力,一型文明中期而已,大刘在其他小说写得很清楚、要发展到二型要数万年,2500年根本不够。

另外还有一个经济问题,要知道太空旅行非常花钱,花多少钱呢?阿波罗计划花了美国10%的GDP,这就是把几个精英送到月球玩两天,啥也没干又回家了。

就算飞船派夺权成功,造一艘能容纳几万人的飞船以及超级ai能太空旅行几千几万年的,要多少钱呢?大家可以去想一下,造飞船不是拍电影、一个零部件有时候都是数千万美元。

全球国家GDP都拿来造飞船我看都扛不住,不要提地球造发动机了。钱都花给造地球飞船了,拿什么吃饭?

有很多人说我们是大河文明,这种民族情绪无所谓对错,但是所谓大禹治水不造方舟,我们治的了水才去治,精卫填海是另外一回事。47000年和4700年是两码事,到了47000年再氦爆,人类可能有足够能力移民,4700年能不能顺利的殖民火星都是问题。不要把地球科技力量看的太高了,我们对能量的操控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

大刘这个小说结局是很悲惨的,他写这个文章也有点讽刺的反反智主义的意思,更多的表达政zhi隐喻,就硬科幻角度、流浪地球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飞船派是唯一的选择,其他人只能等死。

现实角度说12亿年后太阳进入氦爆时期,但是人类在此之前还有大把灭绝的机会,请看

1)小行星相撞,比如3500万年后,仙女座星系将和银河系相撞,6亿年内会融合,会发生什么?很大概率上地球太阳都完蛋;

2)硅基文明被碳基文明制造,并且超越和侵占,也就是机器人造反,黑客帝国情节出现,这是非常可能且在最近几百年内会出现的事,这实际最可能成为人类灭亡的结局。很可能一两千年内人类会被硅基文明灭亡,人类根本没有机会熬到一型文明中期。

3)蠢货治国,愚民当道,核战争风险,地球现存核武器可以灭地球60次以上,蠢货统治是普遍现象,比如特总,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选上来,希特勒第二以后上台犹未可知。

4)外星人灭人类,霍金说了好多次了,接触先进文明的结果就是死。

5)生物或者物理学方面重大技术风险,人类操控dna以及操控高规格能量是一定在几百年内会实现的,一旦掌握这些毁天灭地级的技术,很难说不会造成问题,技术越强造成问题越大,比如福岛就是污染太平洋几十年,但是dna剪切出超级人类,会不会造成灭绝,或者dna级别的生物武器使用,人造奇点造成大爆炸等等。

6)太阳异变,气候灾难、我们现在处于大冰河期的最后阶段,也就是最舒服的温度马上就要过去了,地表温度应该降低到平均零度以下,但是温室效益可能救了我们,但是大规模的气候灾难不是不可能产生。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最近有关《流浪地球》的提问很多啊,看来大家都对这个电影十分关注,不过讲实话,这个电影拍得的确不错。

电影讲述的是几十年之后太阳就要变成红巨星,然后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为了延续下去,不得不想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并最终让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也就是比邻星,在合适的位置让地球成为比邻星的一个行星,然后重获新生。

太阳是有寿命的,我们也听得比较多,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左右,只不过电影里面,这个时间被提前到了几十年之后,太阳接下来几十亿年的演变史,也被浓缩在了几十年里。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太阳急剧膨胀,成为了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红巨星,地球轨道眼看着就要被太阳吞噬了,人类就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很多个巨大的推进器,希望通过这个将地球带出太阳系。

几百年来,人类在欧亚大陆上建造了一万多个行星发动机,通过燃烧岩石的重元素聚变技术,让地球停止自转,然而这一个过程,用了将近400年的时间。地球停止自转之后,就开始进入了逃逸时代,顾名思义也就是逃离太阳系,而地球需要围绕太阳公转15圈以达到逃离太阳的逃逸速度。后来地球达到了逃逸速度,飞出了太阳系,飞向临近的比邻星,不过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大约2500年之后,地球才能飞到比邻星的合适位置,并重新拥有公转和自转。

既然想要让地球恢复到宜居状态,那么就得提前规划好地球跟比邻星的距离,让地球刚好位于比邻星的行星宜居带上才行,同时也要让地球恢复自转,看来又得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借助行星发动机的动力让地球恢复自转了。不过2500年之后,如果人类科技发展足够快速的话,那么应该可以到达二型文明,二型文明就足以利用整个恒星的能源了,到时候人类还会需要地球吗?

反正首先得找出适合地球的轨道,然后提前若干年减速,确保地球进入轨道之前将轨道上的杂物清除干净,以免到时候发生碰撞,然后就是不断对地球轨道进行微调。等轨道运行稳定之后想办法恢复地球的大气,毕竟流浪的过程中损失了不少的大气,当然了,人类既然都可以利用重核聚变了,这点问题应该不是事。另外说一句,小说其实就是小说,为了创作的需要,电影中并没有交代泊入比邻星轨道之后应该怎么做,实际上找到一个适合生存的轨道可能要比逃离太阳系难很多倍。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按理说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人类驾驶地球在宇宙中航行2500年,这段时间足以使人类的科学技术提高数个层次,达到宇宙第二文明等级应该不成问题。

按照宇宙文明等级来说,流浪地球的科技基本可以认为达到了第一文明等级(可以掌控整个地地球的能源),利用大量的行星发动机使得地球像小汽车一样,自由的在宇宙中行驶。

而文中提到了地球需要流浪2500年,最后抵达比邻星(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4.2光年距离)。在这2500年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人类会在科学技术层面更上一层楼,如果达到了第二宇宙文明等级,也就意味着人类取得了掌握找一个恒星能源的技术,改造恒星都有可能。

所以说,当地球最后抵达目的地,我们根本不必为“宜居”而担忧,甚至人类在途中会产生更先进的计划。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根据天文观测,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它因此也成为众多天文爱好者,包括科幻作家眼中的圣地。

(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群,中间蓝色字体Sol标注的是太阳)

比邻星是否可以当作地球搬家的目的地?这需要从它本身说起。

比邻星距离我们4.22光年,是α半人马座三颗恒星中的一颗,按《流浪地球》的说法,人类大约需要2500年的时候就可以把地球家园搬到比邻星,然后找个宜居轨道安顿下来。比邻星是红矮星,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8,直径只有太阳的1/7,只比我们的木星大一点。由于勉强挤进恒星队列,比邻星的总亮度只有太阳的0.17%,又由于它发出的绝大部分是红外不可见光,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比邻星亮度只有太阳的0.0056%。

(图中两颗较亮的星分别为α半人马座A,α半人马座B,中间红圈位置是比邻星)

亮度低一些无所谓,我们可以靠得离它近一些,据估算,比邻星的“宜居温度带”大约是太阳的1/20远,在这个距离内,地球的海洋不至于被冻住。

(比邻星的宜居带距离恒星很近)

离得太近将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强烈的辐射。

比邻星的质量很小,它内部的物质是完全对流的。我们知道太阳内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通过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到光球层并最终射向太空,比邻星则是通过离子体的物理运动向外传导能量,这意味着比邻星有更活跃的磁场和耀斑,它所产生的X射线比太阳要强烈许多倍。如果我们为了获得足够的热量而更靠近比邻星,那么它频繁发生的磁暴和耀斑将横扫地球,使一切生命荡然无存,同时还可能进一步摧毁地球表面残留的大气层。

(耀斑爆发将毁灭地球生命)

为了抵抗比邻星强烈电磁辐射的影响,我们需要在地球上制造比现在更强大的磁场。如果到时候我们地球内部还有幸保留下液体的金属海洋,那么就可以利用“行星发动机”定期对地球的自转进行加速或刹车,通过调整地壳与地核的角速度差来制造磁场,利用强大的磁场来阻挡比邻星的电磁辐射。

有人会说,在距离比邻星约700万公里的行星轨道上就已经有一颗Proxima Centauri b,它比地球大一点点,也处在宜居带上,为什么地球就不可以?目前关于Proxima Centauri b的信息我们还知之甚少,天文学家们只是通过位于智利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比邻星的运动轨迹,从而计算出那里有一颗行星的存在,除了通过数据推测得出的假想,还没有科学家能断定这颗辐射环境恶劣的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一段比邻星B的视频)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半人马座的“三体”运动,将给未来地球新家园轨道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为α半人马座A与α半人马座B相互运行的引力影响,会使在比邻星附近轨道上运行的行星产生轨道共振,从而脱离预定的宜居区域。

更好的家园

如果人类真的能做到将地球推出太阳系,那就不妨飞得更远一些,去到距离我们12光年的天仓五(Tau Ceti),它与我们的太阳大小相仿,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8%,光谱与太阳也类似,附近没有其它恒星干扰。更重要的是它更加稳定,目前在它的附近已经发现有5颗行星,并且其中一颗行星可能处在宜居带内。

(天仓五距离我们不到12光年)

或许天仓五(Tau Ceti)才是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就算2500年后地球能到达比邻星,到时候还需要怎样的工程和技术才能恢复到宜居状态?

“《流浪地球》计划将持续100代人,尽管不知道4.2光年外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但人类的勇气和坚毅,将永刻于星光之下”!大片结束了,人类开始长达2500年的地球流浪之旅,我们非常期待续集,但很明显这不会在短期内面世,按一般大片续集的间隔计算,2-4年的周期都有可能,但笔者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打算就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故事梗概向大家报告一下!

一、地球已经逃脱了木星洛希极限的死亡螺旋,那么前路就一番风顺了吗?未必哦,因为地球那么庞大的天体出入太阳系,对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内的天体扰动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那么面对彗星类天体对地球不断轰击,造成大量的转向行星发动机失效。当然推进发动机在前进的后方,但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仍然会对推进发动机造成致命撞击效果,但相对于南半球撞击概率会稍低,而且此时已经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行星的速度极高,撞击能量全部释放在地面!

此处的危机是转向发动机失效,地球与比邻星方向错开非常大的方向角度,距离转向临界距离越来越近,并且此时地面已经极度真空,另外表面温度已经降至零下200多摄氏度,如何救援?大家可以考虑下此处的情节!

二、原著中是在中途启动自转,但似乎并不利于进入轨道后的姿态调整,因此是否更改为泊入轨道后再启动自转会比较合适一些,减速阶段会将地球的后方发动机调转到前进方向降低速度,因为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其捕获速度比太阳要低得多,因此减速要燃烧更多的地球“岩石”!此处的危机时会经过半人马座α三星系的母星云,与柯伊伯带一样,同样会有一个非常大范围的尘埃带,各种彗星就在此处等待着地球!各位可以尽情想象地球穿过这个尘埃带时的新危机!比如减速发动机被撞击,速度过快难以被比邻星捕获等严重危机!

三、半人马座三星系对于地球的争夺,当然现实中并不会发生这样的危机,因为比邻星在半人马座α星系中编号是C星,它距离A星和B星的距离超过0.02光年,即使新的联合政府的驾驶水平再差也不至于误入AB星,但现实中可以将这个问题放大,比如三星系距离比较近,在尘埃带中损坏的发动机减速不够,非常有可能落入AB星的轨道!

A星和B星是一对双星,地球落入这两颗行星轨道并不利于地球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将地球泊入比邻星的轨道,这个危机大家可以尽情想象!

四、泊入比邻星轨道后的重启自转,由于行星发动机损坏过多,自转并没有达到足够的速度,导致地球昼夜十分漫长,地球条件非常不适合居住,各种极端恶劣气候等等爆发,这也是一个危机!

五、由于比邻星这颗红矮星的宜居带非常靠近恒星,要命的是它并不稳定,因此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后对它的扰动引发了比邻星的超级日饵,如何避免?未来如何走向?这是地球的最终命运?2500年后的地球等来的就是这样一颗太阳?

另外地球本身的信任危机并未在剧中表现,因此可以肯定原著中着墨颇多的反对者肯定会在续集大显身手,但在氦闪爆发之后也许将偃旗息鼓,不过如果掉入《妇联》的老套路就不好玩了,当然续集如何,还需各位耐心等待,以上“剧透”不保证契合程度,如有命中不收版权费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