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军用无人机需要非常强大的电子技术,气动等反而要求比较低。苏联的电子技术其实也不是太差,但解体后,俄罗斯只在已经有的技术上修修改改。没有资金创新。

不是吹牛,目前电子技术最强的只有中美两个国家。所以中美的无人机最强,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实力不是很强,最新被俄国防部印上日历的"猎户座"无人机,整体设计比中美落后10年左右】

以亚阿战争为标志,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认可,研发或者采购无人机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俄罗斯。但是很明显,在无人机研发方面,俄罗斯落后很多。就拿俄罗斯最新研发的、被寄予厚望还被俄罗斯国防部印上2021年日历的"猎户座"无人机为例,综合分析,该机的整体设计,也就达到中国翼龙1和美国已经退役的MQ1的水平。和中美最新的同类无人机相比,"猎户座"落后10年左右。该机携带的一款KAB20制导炸弹也被发现,和土耳其TB2无人机使用的MAM-L微型智能弹药很相似。

这就很奇怪了,俄罗斯是公认的军事工业强国,航空工业能力也全球领先,为何会在无人机研发领域落后呢?

【"猎户座"无人机整体设计只达到中国翼龙1的水平】

实际上,俄罗斯在无人军事装备研发应用方面并非全盘落后,俄罗斯的无人地面作战装备研发就很突出。

在叙利亚内战中,俄罗斯就相继推出了多款高性能无人地面作战装备,在实战中,这些装备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这些无人地面作战装备涵盖扫雷、战斗等多种类型,美国就曾通过亲西方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缴获和分析了一些俄罗斯的无人地面作战装备,对其性能和思路也比较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个人判断,俄罗斯唯独在无人机技术方面落后,恐怕和两个原因有关。

【中国最新的彩虹5、以及翼龙2,也包括翼龙1D,都超过俄罗斯"猎户座"】

第一个原因是子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信息集成技术。

无人机是高度信息化的装备,其信息技术集成度一直都很高,而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一直都不是俄罗斯的强项。还有就是高性能的发动机,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技术实力确实很强,至少目前还领先中国,但是在无人机动力方面,俄罗斯的能力似乎还有待提高。

以"猎户座"无人机为例,该机研发开始于2011年,2016年首飞,2019年就发生一架原型机坠毁事故,据推测,很可能和发动机有关。俄罗斯最初为该机配备了奥地利技术标准俄罗斯改进发动机,后来又改用俄罗斯完全国产的发动机,但是可靠性,并未因此好到哪去。

所以,俄罗斯无人机技术落后,子系统研发能力不足恐怕是原因之一。

【和美国无人机相比,"猎户座"只达到退役的MQ1的水平,和最新的捕食者B相比,差距明显】

第二个原因,很可能是资金。

和中国无人机研发既有民用市场支撑,还不缺资金;美国无人机发展有政府资金支持,完全不缺钱不同,俄罗斯无人机发展既没有民用市场的支持和帮助,也因为俄罗斯经济的问题,无法从政府那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而这个根本性问题,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中国无人机技术崛起,民用市场的创新起到很大作用,美国无人机技术突出,大规模的军事应用是主要创新推动力。而这两个有利条件,俄罗斯都没有。

【俄罗斯无人机发展,主要是受子系统研发制造能力和资金的困扰,比如发动机】

因此来说,俄罗斯无人机技术落后,原因有很多,但这些问题,俄罗斯在短期内都难以完全解决。而这个现实就决定了,俄罗斯无人机技术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崛起,其实很难。

但是,也应该看到,俄罗斯世界级的航空工业能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俄罗斯无人机的发展。在无人机研发方面,俄罗斯的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

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临近年底,俄罗斯航空无人机领域频频传来好消息,先是12月27号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猎人”重型无人攻击机将在明年进行武器试验,验证攻击空中目标的能力。12月28号,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又报道称,“猎户座”无人机成功发射导弹,成功命中地面目标,标志着该机真正获得了察打一体能力。

首批3架"猎户座"无人机和2套地面指挥控制系统目前在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这是俄罗斯军队接收的首批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也是俄罗斯第一种察打一体无人机。迈入新世纪以来,在无人机领域沉寂多年的俄罗斯,突然在2020年底频频发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苏联时代在无人机领域造诣颇深,但到了俄罗斯手中,却是一言难尽,令人不堪回首。

1957年,苏联无人机计划正式启动,在苏联航空工业部的主导下,由图波列夫设计负责具体研制工作,苏联无人机先驱者安德烈.图波烈夫担任设计总师。经过两年多的奋战,他们于1959年底研制出了第一款名为“BAZIJILI—S”的无人机,该机机体呈圆柱形,三角形机翼设计,在1960年的首次试飞中,飞行了大约1000公里。尽管前景一片乐观,但在赫鲁晓夫“导弹致胜论”的影响下,无人机研制工作停滞不前。

为了挽救无人机项目,图波列夫设计局只好将研制方向转入战略侦察层面。1960年,一款名为“图-123”的无人战略侦察机正式列装苏军,作为图波列夫设计局的首款无人机产品,“图-123”无人机飞行速度每小时2700公里,飞行高度2万米左右,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采用发射车起飞,通过伞降方式回收。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任何北约国家内的防空导弹都无法将其击落,成就了它的一世英名。

进入7,80年代以后,苏联在欧洲方面为了保持战略优势,部署了大量武器装备,而其代价就是军费的严重超支。为了减少开支,苏联人在侦察方式,将目光投向了无人机,相较于有人侦察机而言,无人侦察机具有着成本低,机动灵活,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图波列夫设计局相继推出了“图-141”海燕无人侦察机,“图-143”航程无人侦察机等机型。

由此,苏联无人机完成整体转变。在遂行军事任务需求来看,由最初的高空战略侦察转为低空战役战术侦察,而操纵方式上,也由原来的程序飞行,向着无线电遥控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升级换代。

尽管苏联在光电领域,信息处理等方面,落后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但还是研制出了多款性能出色的无人机,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反观作为继承者的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青出于蓝胜于蓝”,反而是沉寂多年。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接手了大量的苏联航空工业遗产,在其基础上,仅仅只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了“小蚊子”无人机系统,以及在新世纪初推出了“鳐鱼”无人机计划,除此以外,就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都将中长航时,察打一体化无人机作为发展重点,争先恐后的开始了研发,并列装部队投入实战,而俄罗斯依旧选择按兵不动。

但是随着叙利亚内战的爆发,突然令沉寂多年的俄罗斯醒悟过来,但国内无人机领域竟然没有拿的出手的产品,无奈之下,俄罗斯只好选择外购的方式,向奥地利,以色列等国购买无人机,满足部队的作战需求,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外购解一时之急,俄罗斯内心可以接受,拥有独立自主的无人机产品,才是俄罗斯真正的目地。于是在2010年以后,有关中长航时,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的研制工作,在俄罗斯军工企业内紧锣密鼓的展开。

S-70“猎人”重型无人攻击机,于2012年开始研制,2019年进行首次试飞,据公开数据显示,“猎人”无人机机身长14米,翼展长19米,起飞重量20吨,有效载荷8吨,最高时速达1000公里,作战半仅4000公里。如此出色的性能,的确不容小觑,而俄罗斯方面也计划,将“猎人”无人机与“苏-57”重型制空战斗机搭配使用,将载荷庞大的“猎人”无人机打造成一款“炸弹卡车”,以此用来弥补“苏-57”载弹量不足的缺陷。

而就目前情况而言,“猎人”无人机只是完成了飞行稳定性的测试,至于隐身性能,武器系统,航电系统等子系统的的相关工作还在紧张测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验证,还处于早期阶段。另外,与“苏-57”隐身战机搭配使用,联合作战也只是计划而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2019年亮相于世人眼前的“猎户座”无人机,是俄罗斯首款中低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研制工作于2011年开始启动。“猎户座”无人机按照原先设计规划,是用来执行中低空侦察任务的,但随着叙利亚内战爆发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国防部要求该型无人机还得具备有察打一体化能力,于是在研制途中,增加了打击模块。

该型机最大起飞重量1100公斤,最大有效载荷250公斤,滞空时间长达24小时左右,可携带多枚空地导弹和高精度滑翔制导炸弹,自2020年4月起,交付俄军进行实验性应用。随着空地导弹的成功试射并命中目标,“猎户座”无人机的列装,正式标志着俄罗斯拥有了第一款具备察打一体化能力的无人机。

不论是身负重任的“猎人”,而是创下第一的“猎户座”,它们的出现,只是解决了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有无问题。至于后续的完善无人机作战体系,以及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等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更要命的是,相较于中美同时期无人机发展而言,俄罗斯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出口海外几百架的2020年,俄罗斯才突破相关技术。早在2008年,成都611所就成功地进行了"翼龙-1"无人机的导弹挂载打靶试验,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中国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领先了俄罗斯十二年。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中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已使用多年,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目前中国的第二代翼龙-2和彩虹-5也已经非常成熟并大批生产。

俄罗斯军工在诸多传统领域仍然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但是在无人机这样的新兴领域,就远远落后美国和中国,所以,俄罗斯的功课还要慢慢补,还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俄罗斯将有限军费用在核武系统和高超音速导弹上面了,由于电子工业落后,一直没有重视无人机研发,最后导致无人机技术远远不如伊朗。

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谢邀,问题在于苏联时代把无人机研究中心放在爱沙尼亚

苏联时期无人机技术是仅次于美国的,而且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军级单位的军用无人机研究和应用中心。只不过他是放在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城市里加。因为苏联时代是把波罗的海地区作为电子工业基地,那里也自然是作为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符合苏联一贯的就近原则。

但是坑就坑在这里,波罗的海地区一直是最反俄的,苏联吞地不光彩,波罗的海三国也最先宣布独立。这个无人机中心拉脱维亚不想养也养不起,最后历尽艰辛搬回俄罗斯国内。前苏联事情最成功的图-143军用无人机

但那时候,整个俄罗斯军工业一片萧条,经济形势严峻,政府也没几个铜板养你,更别提帮你继续发展了。各大研究机构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很多研究机构。所以这个研究中心日子过的非常惨,爹不疼娘不爱,17年时间里变更了14次隶属关系,包括苏霍伊公司都接手过包袱。这段时间人才严重流失,别说发展,那怕继续保有原技术都算不错了。

一直到普京和绍伊古在2012年开始,在俄罗斯推行军事改革,才重新对这方面重视起来。这个无人机中心重新获得独立地位,并给予经费保障,作为俄罗斯军用无人机的研发领导机构,俄罗斯军用无人机技术才重新开始较快速度发展。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了,这20年时间浪费的太可惜了,所以这事情怪不里前苏联,是俄罗斯自己在原地踏步了20年造成的后果。目前俄罗斯最新的“天狼星“长航时无人机,可以说是终于距离察打一体无人机仅剩一步之遥。

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什么这么落后,苏联时代难道没发展吗?

毛子的传统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当年苏联刚刚解体,亲西方的叶利钦去韩国访问时感叹:看到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