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你说的叫三代半飞机。
三代机典型的雷达特征是3-11平方米,被发现距离大约是150-250公里左右。其主要反射源包括:
座舱:凹进去的座舱反射大。
发动机口:里面的发动机扇叶旋转,会造成巨大反射。
机翼,尾翼,鸭翼不在一条平行线上。
以上3个占了反射元的90%。
三代机如何改进:
1.座舱金属镀膜。就是你说加涂料。不过人家加的是金属和吸波涂料。
2.发动机口加盖或更改进气道(改成s型),遮蔽扇叶。
3.修改机翼,尾翼(这个最难,要改气动)。
这样改进的后,三代半战机雷达反射面积大约是1-3平方米(个别达到0.5平方米)。被发现距离针对三代机缩小至几十公里。阵风打败幻影2000就是这么来的。苏35、EF2000、阵风、F18ef、歼10c都是出色的三代半战机。
当然对手也不会闲着,机载相控阵雷达就是对付这些战机而生的。其最大发现距离提高不少。
综上所述:飞机光涂涂料是不行的。
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近二年多有三代机隐身的说法,比如“隐身飞豹”和“枭龙”blockIII等,如果这么容易,大约俄罗斯的苏-57也不用这么费劲了。三代改五代,世上也只有一型苏-57,改得难极了,不能说是算成功。专按五代而打造的F-35,到头来充其量不过一型准五代,这就是沈飞歼-31要弄它的原因呀,可见五代难度之高。一架不成功的五代机,大卖狂甩,有人不由直犯嘀咕,被多国已经装备,还不能证明它的成功吗?问题是五代机现在只有中美两家,多国是没有五代的,大睁两眼认不得,日本依样画葫芦,弄了一个样子,就妄称五代,因在技术上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飞了飞彻底歇菜。有意思的是,他居然率先提出了六代的概念,真是心比天高。持有这种想法者,也不只是日本,也许受到日本的鼓舞,韩国,瑞典,乃至印度,伊朗,都要打造五代,原因之一,他们自以为是造过四代的,以为五代就会近在咫尺。在欧洲两个航空强国,英国和法国都要打造六代,好像六代玩似的,遛达一圈即可实现,哪会这般容易哟,到了,最多弄个准五代,也就不错了。
●关键是隐身。或造或购,都在琢磨自个的五代,一时热闹喧嚣,纷纷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如英法日,都是世上工业强国,四代机造得好,欧洲之有双凤和鹰狮,使用了一些五代机技术,如“阵风”,抵可探测者弄到了1以下,这是他们技术自信的源头吧?然而五代与四代迥然不同,其技术的复杂程度,超过人们想像。自信可以,但低估了五代机的技术难度。若非在综合性能评定上,没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不会分定跨代标准。美国目无下尘,当歼-20出世的时候,骄傲的洛马公司,哪会放到眼里,不过,懂行人自不是门外汉,经过研判,最终断定,歼-20是过了代的,妥妥的,没毛病。而日本所谓“心神”首飞日,美国冷冷眼连看一眼的兴趣也没有,由在他折腾。断语道,不过想把F-35买得更便宜一点罢了,果然如此。
●没那么多五代。五代就三个,F-35要算一个,(准五代),准五代就没毛病。瑞典造下“鹰狮”,以最高三代来建造,得与双凤并列,联袂进入四代,因此有点小骄傲,奉为自己得意之作,其实多少技术操之在美国,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自欺,一如可怜的韩国F/A-50“金鹰”,本来一种教练机的命,偏要生生挤尽战斗的行列,居然还能卖出去一些,这生意做得,纯粹赔本赚么喝,技术没掌握多少,倒有兴致要造五代,这是不可能得到的。与他们一样的命,英国直接从二代要跨越到六代,明显有点发疯,所谓发昏当不了死,五代不是那么好造的。法国看着容易些吧,不管怎么说,从四代发展到五代,发展无代差,只是这一步之遥,也十分吃力。可见跨代之难,并非如世人想像得容易。
●三代改不可取。不是刷上涂料就成了五代,没有全新的设计,精心的构造,举步唯艰。俄罗斯没有脱胎换骨,不是苏伊霍没技术,而是罗锅上山,前(钱)紧(近),只因为世上最棒的三代战斗机构型,这才信心满满,一上手力压千钧,这才觉察到了就不是一件轻松可以完成的任务,最终得以跨入准四代的门槛,就可以以手加额相庆,所以奉劝世人,不要看不起苏-57,能得登准五代门槛,F-35暗自庆幸,苏-57弄得苦哟,除此而外,没了。不要再动三代改的呆念,完全不可取,费时费事,到头来难讲成功。所以世人自也清楚,三代就是三代的命,不是重新断代,这个所谓四代,无非就是3.5,既然这样,得以跨入四代者,少而又少。俄罗斯因为经济不佳,五代这次落了单,正在向T-60努力,希望不会再次走空。
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作为中国空军部队装备的第一款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其相关的战机产量还是非常稳定的。也据国内相关的新闻媒体称,该款国产第四机的产量已经超过20架的数量了。
显然,由成飞独立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生产的国产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其自身的隐身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甚至有一些国外的新闻媒体称,中国歼-20战机的隐身性能要好于美制F-22重型隐身战斗机,更是全面超越美制F-35系列中型隐身战斗机。
显然,中国空军目前装备的三代战斗机如果也喷刷上国产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机身上的隐身吸波涂料,并不能变成和歼-20一样的隐身战斗机。只能成为一架低可视并且降低了被敌方防空雷达波探测到的半隐身战斗机。也由于,隐身吸波材料的特殊性,喷刷后的三代战机相关的维护成本和工作量会翻倍的增长,并不利于实际的作战。
并且,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显然也不是只依赖于隐身吸波涂料这一种方式,是很多种方式构成到一起才造就了第四代战机这么强大的隐身能力。也因此,喷刷了四代机标配的隐身吸波涂料的三代战机,也只是提升了一下自身在现代空战这个战场的生存概率罢了。
不过,对准第三代战斗机来说没有多大用处的隐身吸波涂料。可对于现在还有一战之力的三代半战斗机来说,就比如歼-10C型和歼-16型这两款国产战斗机,如果能喷刷上类似于国产歼-20隐身战斗机机身上的隐身吸波涂料,对于自身的空中综合能力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的。
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美国已经给三代机涂上了隐身涂料,但隐身效果不佳。此前波音公司就在F15战机基础上,涂上了隐身涂层,同时改良了部分战机连接件,开发出了沉默鹰战机。无奈这款飞机并不沉默,雷达反射面积只是有一点点减少,根本起不到规避雷达的作用。只能降低一点在空战中被导弹击落的概率。现在空对空导弹的制导方式有好几种,还有复合制导的空空弹。涂了涂层,发动机那里完全暴露,照样躲不过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
以F22为代表的四代隐形机和三代机的最大区别并不是有没有隐身涂层,而是飞机本身的气动结构。战机要想隐身,机体就不能出现任何垂直的凸起物。三代机的垂尾,机翼挂架,机身上的光电探测装置都会暴露飞机的属性。还有机翼的削尖式后掠翼,切尖角度的平尾,都会反射大量雷达信号。
不仅是这些,四代飞机隐身主要是在前方和腹部实现隐身。机头的形状不能像F15和F16那样圆,也不能显得尖锐。必须是固定角度的棱角型,否则无法在前方实现隐身。而腹部则最好是平的,然后涂上隐形涂层,不可凹凸不平,进气道的角度也要注意。机腹细节处要圆滑处理,局部加强隐身涂层厚度。
还有一点就是要把发动机隐藏起来,不能凸显出来,至少跟尾翼要有整体感,隐藏其特征。空对空导弹里最可靠的制导模式就是红外制导,感知发动机的热量。如果藏不住热量,很容易被追尾。随着导弹智能识别技术的进步,干扰弹也不一定管用。因此美国F22战机把发动机藏了起来,这虽然影响了其矢量推力的发挥,但从隐形角度出发,是最佳选择。
如果这些地方都要改动,就相当于重新打造一款飞机,因此三代机即使涂上隐身涂层也没法隐身。况且隐身涂层很重,美国F22的隐身涂层据说有几吨重,这都要算在重量里,一开始设计图纸就要考虑其影响。贸然给三代机增加几吨重量,会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因此三代机无法直接改造成隐形机。
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可以降低3.5代战斗机的雷达信号反射面积,但是,不可能达到隐身战斗机的效果;
中国隐身战斗机涂料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为了追上未来隐身战斗机的技术脚步:中国的沈飞、成飞同步进行隐身战斗机各类项目的实验、论证、检测——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隐身涂料类似美帝的GF-117:以氧化铁基材料为主,涂料颜色发黑,主要是防范磁性特征,当电磁波照射过来,它可将电磁波的磁性特征抵消,但抵消程度有限,效率稍差,因此,这种早期隐身涂料早已被淘汰。
而第二代隐身战斗机涂料就是电损涂料,它不是氧化铁为主,而是晶体材料、纤维材料的复杂组合,试验表明这种电损效率更高一些(美国B-2用的就是电损涂料);
第三代隐身材料则是将吸波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相结合,采用纳米技术,将特殊结构高分子材料结合在一起。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其隐身效率是最好的,美国F-22用的就是它。但是,它就是比较娇贵,需要大量恒温、恒湿环境的储藏/保养,后勤保障不到位容易脱落。所以,F35采用导电聚合物喷涂成形,比F22先进,不容易掉漆——但是对后勤的要求很高;
中国最早进行中隐身涂料验证的战斗机就是“枭龙”;而歼-20验证机则采用第二代隐身涂料,后来进入量产阶段则采用复合隐身涂料:可以多模式隐身,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保养比较简单——无需恒温、恒湿。
而且,成飞解决了特种涂料机器人自动化喷涂流体稳定控制、超大区域复杂曲面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算法等工艺难题;成功攻克特种涂层厚度和均匀性的高精度控制问题,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并在歼-20战斗机上成功应用,提升了飞机整机特种涂层的喷涂质量,该项目还荣获航空工业科学进步一等奖。
俄罗斯的苏-57采用人工喷涂工艺:苏-57战斗机体积庞大,表面积在同时代战机中第一,需要喷涂多层涂料,某些涂料仅仅需要喷涂几微米厚度。该厂的喷涂车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采用了喷涂一层等待固化然后测量,一层和一层之间间隔一天时间,如此反复所以喷涂时间非常的长,按照美国F-22战斗机的经验,飞机表面最少需要5层,由于工艺复杂,该厂技术人员甚至表示,喷涂工艺文件厚度甚至达到30厘米!
因此,中国3.5代机完全可以采用歼-20的喷涂工艺自动化流程进行喷漆:但是,它的外形、任务需求等决定了隐身涂料只能达到部分隐身的效果!
随着科技和未来空战技术的进步,3.5代机、隐身涂料再也不是未来战斗机的趋势:第六代战斗机的材料本身就自带隐身功能!中国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光启技术)子公司收到下达的军品配套产品订单:新一代隐身材料集隐身、传感、结构、承载于一体,后勤无需精密维护、无需担心涂料剥落,突破传统隐身涂料装备仅能实现窄频段隐身难题,实现从高频、低频到红外实现全频段隐身。这种隐身材料能够取代隐身涂料,它自带隐身效果,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在隐身战斗机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当中,将会降低50%的使用成本。
把中国的三代机涂上歼20的隐身涂料,三代机是否能实现隐身?
隐身最主要的方法是机体设计
隐身涂料贡献有限
所以指望隐身涂料乌鸡→凤凰,太天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