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以前总是说逃离北上广深,什么意思?

就是说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太高了,普通人买不起,只能回老家里边去。

确实有一段时间,包括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说,真的待不下去了,活不下去了,要走开,要离开了,这个城市不适合我,你们自己好好干吧,我要走了。

确实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但是为什么这几年这些人离开北上广深,又慢慢地又回来了呢?

为什么过去很多人也要逃离北上广深?

逃离北上广深无非就是房价太高了,普通人没有办法常住,深圳最高房价的地段已经是10万块钱,甚至更高,例如在南山的深圳湾那边,没有过亿,或者几千万,你买不到一套房子。

而深圳湾那边的房子,一般来说只有马化腾、马云这些级别的富豪才买得起,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南山的深圳湾那里跟富豪做邻居,已经非常不错啦,人生的赢家 。

现在深圳最便宜的地段,例如光明,松岗、沙井等这些地方也要四五百万才能买到一套房子,但是你的工作允许你拿出400-500万左右的存款吗?

就算深圳的平均工资是1万块钱左右,但是很多人也就是拿着3000-5000块左右的工资,猴年马月才能挣得够一套房子的首付,也许你工作50年都买不起一套房子,或者这辈子与买房无关了。

于是很多人说,不干了,回家吧,反正在这里也没什么希望了,而且在北上广深工作,压力也是蛮大的,996、007的工作模式全都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

如果回到老家,那就不用受这些罪了,不用受苦,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起码来说没有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如果你回到老家那边,也可以经常见到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比较轻松。

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为何又回来了呢

第一,虽然深圳的房价很高,但是大城市里面的生活配套设施,是三四线城市没有办法比的,比如地铁,高铁,你在老家那边见过地铁吗?没有吧,只有公交车吧。

还有医疗,教育等,老家三四线城市的配套设施是比不上北上广深的。

当你回家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在老家那边小县城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你发现你出门干事,都不是很方便,要跑很远才能到达公交车站,非常不方便。

但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不一样,出门就是公交站,现在深圳所有区域都覆盖了地铁,出门比较方便。

第二,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永远比小县城的工作机会较多,例如北上广深就有华为、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百度这些都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都在哪里?在北上广深,不是在你老家的三四线城市。

根据腾讯公布的第二季度工资,可以看出,腾讯员工的平均工资8.5万左右,年薪都上百万了,在老家却很少听说谁年薪可以上百万的。

除此以外,一些人工智能、互联网、it等岗位全部都往大城市里集中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

你回到老家,要是没有找到工作,你不能够每天都吃老本。

首先,找到工作是一方面的。

第二,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能不能找到一份高工资的工作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老家那边的工作就是3000-5000元左右一个月,但是你在大城市里边,很多人都拿着1-2万块钱左右。

第三,大城市的办事效率低

回到三四线城市之后,你发现,办事效率跟大城市没有得比的,例如,深圳速度,你可以感受一下。

几年前,有个朋友,然后他回家办户口业务,花费了2个月才办理成功,这个过程叫煎熬。这个关系、那个关系,复杂死了,流程一点也不灵活。

一个人在北上广深习惯了,突然回老家,老是这种关系、那种关系,原来发现还是大城市里面的办事效率更加快,更开明,不用搞什么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复杂的流程,所以你愿意待在哪里?

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北上广深作为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他们在经济,金融,科技,就业,医疗,教育(深圳的医疗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差)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强大。

过去十几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不断的向四大一线城市涌入,这让四大一线城市人口不断庞大,目前四大一线城市实际管理的人口基本上都达到2000万以上。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四大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成本的不断飙升,很多年轻人根本承受不起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所以有不少年轻人开始逃离北上广深,纷纷转移到其他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

比如下图是2019年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二手房的房价排名情况。

目前北京的房子均价大概是6万块钱,深圳的房子均价大概是5.6万,上海的房子均价大概是5.3万,广州的房子均价大概是3.2万(抛开从化、曾诚、花都等区域外,市区的均价也接近5万了)。对于一些普通工薪族来说,想要在北上广深买一套房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便这些城市的工薪族工资比较高,但相对于房价来说,他们的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大的,很多年轻人即便奋斗了很多年,也未必能够在北上广深买下一套房。

除了房价高之外,对于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来说,高房租也是迫使他们离开北上广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随便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月租金就有可能达到8000块钱到1万块钱之间,光租房就占据了一个人一大半的月收入,所以即便工资再高,也顶不住这种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力。

而最近几年随着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他们的工资跟一线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相对于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来说,目前大部分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的城市房价都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都是在3万以内。

更关键的是目前很多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都在积极引进人才,纷纷推出各种人才优惠政策,除了放宽落户条件之外,还会给购房补贴以及租房补贴等其他费用,所以现在一些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年轻人开始倾向于选择生活成本压力更低的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所以导致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在减弱甚至是负增长。

比如在2018年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排名情况,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49.8万;广州:40.6万;西安:38.7万;杭州:33.8万;成都:28.5万;重庆:26.6万;郑州:25.5万;长沙:23.6万;宁波:19.7万;武汉:18.8万。

在这些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0个城市当中,除了深圳跟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仍然保持较多的人口净流入之外,其他都是新一线城市。

相对于这些新一线城市强大的人口流入,目前北京跟上海的人口净流入是非常少的。比如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考虑到北京常住人口出生率8.24‰,死亡率5.58‰,自然增长率2.66‰,常住人口自然增加数约为5.75万,由此也可以测算出,常住人口净流出约22.25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9.7万,逼近30万。

再比如201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比上年增加5.45万人,这个增速是非常慢的。

当然在4个一线城市当中,人口的净流入之所以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是因为这4个城市的户籍政策不一样,目前深圳跟广州的落户条件是非常宽松的,基本上只要大专毕业就可以入户。而上海跟北京最近两年已经收紧了落户条件,即便是一些本科生毕业,也未必能在上海跟北京落户,所以这两个城市人口增速相对来说比较慢。

不过未来随着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崛起,我相信一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毕竟最近几年新一线城市以及一些二线城市的发展都非常迅猛,而且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比一线城市差,而生活成本却比一线城市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

比如下图是某招聘网站所统计的,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名情况。

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几个城市分别是杭州,宁波,长沙,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位则相对比较靠后,其中北京是唯一未进入前20的一线城市,其人才净流入率为-0.31%。

由此这可以看出目前逃离北上广深的趋势仍然在继续,而且未来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其实像北上广这样发达的大城市,有逃离的,也会有无数人赶往北上广,这都是正常的,但总的来说,往北上广集中的人比逃离的人要多的多,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根本不愁没人。

为什么大家要逃离北上广?因为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无休止的加班,地铁高峰拥挤、几乎让人绝望的高房价,为了生活,很多人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结婚,不敢生小孩,忍受着各种委屈与鄙夷,因此这让无数人产生逃离“北上广”的念头。

但是,每年却有更多的人往北上广深集中,甚至那些已经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会重返北上广,因为这些一线城市,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就业和创业环境都是全国一流的,北上广深不缺机会,就算是一个快递小哥、外卖员都可以月薪过万,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坚定的信念,为梦想而拼搏,不怕苦不怕累,也有很多人能够走向人生巅峰。

当然,也不是说北上广深就是全国最好的,适不适合自己立足发展,还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

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大概在2014 和2015年,逃离北上广被媒体炒的火热。逃离北上广的原因,被当时的媒体解释为由于生活成本压力巨大,导致年轻人越来越难以立足,所以他们离开了北上广,选择了二三线城市。

但是后来的统计数据发现,逃离北上广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现象。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人口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少,有的甚至还在增加。

以北京为例,2013年末的常住人口是2115万,5年之后的2018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不降反升,增加到了2154万。5年的时间大约增加了40万人,年均增加8万。这个数字就强有力的说明,不但没有逃离北京,反而更多人集中北京。(北京)

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长,更能反应这座城市的吸引力。2013年末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是1063万人,2018年迅猛的增加到了1302万人。5年的时间增加了约240万,年均增长近50万。这5年间深圳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居然达到了40‰。要知道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过是在6‰左右。(深圳)

通过常住人口的变化,可以反映逃离北上广根本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事。不但没有逃离北上广,反而是这些一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口还是在增长,只是这个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快罢了。

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酬回报。我认识不少同学朋友之前是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工作过,也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年拿个20万,不存在多大问题。但是回到二三线城市,这个收入有可能会砍掉一半。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找得到你特别喜欢的工作。

北上广深这些地区生活成本都能是非常高的。但在这里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每一个人在做出决策之前,都会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在对待工作这样的大事。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到北上广深集中?当然是他们认为在这里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逃离北上广”的口号才喊了两三年而已,这是从北上广深房价高基数大涨开始的。

当年三万左右的单价的对于北漂、深漂们已经是高压,然后之后动辄几千上万的上涨,让绝大多数漂族彻底打消了安家一线城市的念头,所以才有了所谓“逃离”之说。

现在房价虽然有所回落,但比起2016年也翻倍不止,逃离者们这么快就恢复信心了吗?显然没有。

根据2019年夏季本科毕业生意向流入城市来看,前十名除了深圳以外清一色都是来自于新一线。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重庆、青岛、郑州、西安跻身十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均为应届研究生流入地前四。

不过北上广深虽然流入率降低,但人口增速依然最快的,毕竟常住人口基数本身很大。根据目前趋势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次级城市以及中西部几个热点独大型省会将成为下一批次漂族首要目的地。

以前是逃离北上广,现在是不是又开始往北上广集中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北上广一线城市,从来不缺人去。中国的城市化让大多数人向一线城市群聚集。相比较其他城市,一线城市还是很有优势的

1、汇聚各种优质资源。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汇聚了最顶尖的城市资源:医院、教育、人文、工作机会等等。

这些都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

2、汇聚了大量各行各业顶尖的人才。

国内外的大公司、领事馆齐聚,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都在这些一线城市扎根。

有人的地方,有资源的地方就有市场,就有赚钱的机会。灯红酒绿的一线大城市,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有钱的地方,人就多,聚集也很正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