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和装修知识分享的家居杂坛。喜欢的就点击一下关注吧!

对于家装中铺贴瓷砖,大家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我们购买的瓷砖如果按照实际铺贴面积间购买的话,可能最后也会出现不够的问题。那么对于瓷砖为什么出现不够的问题呢?其实这就牵扯到瓷砖的损耗率的问题。那么对于家装中的瓷砖的损耗率应该怎么控制呢?家居杂坛以下面的问题为例来跟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铺砖的时候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的钱吗?你怎么看?

关于铺瓷砖的师傅铺瓷砖时把瓷砖敲坏一块,需要扣钱吗?家居杂坛首先在这里给出个人的观点就是铺砖的师傅铺砖时敲坏一块瓷砖是不能够扣钱的。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给出了其中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①:家装中的瓷砖都有一定的损耗率。对于家装中所铺贴的瓷砖,无论是墙面瓷砖还是地面瓷砖,在铺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或者是排版,难免出现损耗,所以都有一定的损耗率。瓷砖损耗率一般是5%-10%之间左右。所以说铺砖的时候不小心敲坏一块瓷砖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

②:家里的铺瓷砖在铺贴的时候必须进行敲击。在铺装的过程中,一般要用橡皮锤进行敲击。如果我们的质量是合格的瓷砖,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瓷砖的破损。如果仅仅只是用橡皮锤就把瓷砖敲碎了,那么说明瓷砖是不合格的。这时个人建议大家应该是检查瓷砖的质量问题。

③:对于瓷砖的铺贴,在铺贴过程中我们还要仔细的计算其损耗,也就上面给大家介绍的损耗率。因为瓷砖在切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余的部分,要进行丢弃。另外在切割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瓷砖的破损,所以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损耗,大家在购买瓷砖的时候一定要计算在内。

家里铺瓷砖,如何降低瓷砖的损耗率?

对于瓷砖铺贴所产生的损耗,一般根据铺贴方式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设计家里瓷砖铺贴的时候应该合理的利用瓷砖来减少瓷砖的损耗率。个人认为应该按如下的方式进行选择。

①:地面或者是墙面瓷砖铺贴方案的设计,一定要根据瓷砖的尺寸以及瓷砖铺贴留缝的要求去合理的设置。这样我们可以把每一块瓷砖铺贴位置提前确认出来,这样确认好每一块瓷砖。以此来尽量减少多余的瓷砖或者是切割瓷砖的产生,这样最大程度的降低损耗。

②:对于需要加工的瓷砖,个人给出的建议大家就是在购买的时候尽量在工厂进行切割加工。也就是说瓷砖到我们家里以后不需要再另行切割,都是提前加工好的每块瓷砖直接进行铺贴,这样损耗率是最低的。

③:瓷砖的铺贴之前要提前的排版。也就是说我们计划要瓷砖湿铺,把瓷砖进行排版,这样可以把不合格的瓷砖挑出去。这样可以避免铺贴完成以后发现不合适而造成返工,避免造成大量的瓷砖的破损和损失。

④:工人在铺贴瓷砖的过程中也尽量的小心轻放。因为瓷砖虽然是属于密度很高的铺装材料,但是在磕碰角或者是坠落等情况下都可能造成瓷砖的破损。所以我们在铺瓷砖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瓷砖掉到地上或者是对瓷砖角的磕碰。

注意问题:①、对于在家庭中需要加工的瓷砖,尽量使用水刀来进行切割。不建议大家使用切割机直接切割,容易造成瓷砖的崩瓷而损坏。②、瓷砖在铺贴的过程中,对于大规格瓷砖来说,一定要小心,尽量两个人同时进行时操作。以免出现大砖脱落摔碎而造成瓷砖的破损,这样损失会更大。

结束语

关于家庭中铺贴瓷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设计好家庭装瓷砖铺贴的版式,这样提前确认出没一块瓷砖的规格尺寸。然后去加工这类瓷砖,最后在家里进行铺贴,这样人工费相对低一些,而且瓷砖的损耗率会降低很多。另外重要一点就是对于家中的出现的大专砖的铺贴,一定要特别注意,以免出现大砖掉到地上摔碎,这样损失会更大。

【个人原创,头条首发,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铺砖的时候被师傅敲坏了一块,需要扣师傅的钱吗?提出这个问题我估计让很多师傅们心里有点不高兴了,同样如果是在没开工之前预先声明的话,估计任何师傅都得考虑是不是该接这个工程。所以个人认为敲坏一块瓷砖肯定不能扣师傅的钱,连这种想法都不要有,这样说的理由有二。

1,铺砖过程中敲坏一块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何况一块也是在正常损耗之内。

过去的那种陶瓷地砖只要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破损,现在的地板砖都是全瓷了,质量跟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现在铺贴地砖很少有说被敲坏的事情出现。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做事情肯定有意外的时候,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更何况一块瓷砖而已,大不了也就是一百几十块钱,还真的没必要去追究这样的责任。

2,敲坏的瓷砖可以用来补边或者补角,基本上不会造成太大的浪费。

一般来说一套房的瓷砖贴下来,总是有一些边边角角需要补,只要不是坏的太离谱基本上还是有可用之处的,其实说起来也浪费不大,因为现在的瓷砖很少有需要拼花的造型,所以不管大小都还是可以利用的。而且说句不该说的话,自己家装修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师傅,怎么样都是我们自己吃亏的。

所以说,当自己家装修的师傅不小心敲坏一块瓷砖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想着让师傅赔钱,也不是摆脸色给师傅看,这时候需要我们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话,“没事,烂了就烂了吧,反正准备了损耗”,相信我,这样表示之后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图片来自网络)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雨哥,很高兴跟大家分享家居家装知识!

我们装修瓦工师傅在给人家铺贴瓷砖的时候,总有失手敲坏瓷砖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谁也不愿意看到,但谁也不敢保证100%不会发生这样情况?要是动不动就要扣钱的话,我们还比如回家耕田呢!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瓦工师傅都是怎么处理的呢?以下雨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多年的工作中是怎么处理类似问题的吧!

铺贴瓷砖时用量的计算

很多时候我们瓦工师傅都需要帮业主计算瓷砖的用量,而我们的计算方法则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以铺贴面积计算瓷砖的平方用量:我们计算瓷砖的用量第一种就是用铺贴面积来计算,也就是说需要铺贴多大的面积就需要多少平方的瓷砖,这样的计算方法直接干脆,简单快捷,不需要伤脑筋之需要记住以前老师教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行!

第二种以铺贴面积计算出瓷砖单个数量:这种计算方法一样需要铺贴面积计算,但还需要根据所选择的瓷砖规格来计算,因为是算单个数量而不是大体平方数量。方法也很简单,比如说铺贴面积是10个平方,而选择的瓷砖规格是600*600的地板砖砖,我们先要测量出铺贴地面的长宽尺寸,按600*600的瓷砖长宽需要多少个来计算出总数量。

我们可以将这10平方的地面看似成2米X5米的一个空间,使用600*600(毫米”的瓷砖的话,5米的长度需要8.3个瓷砖,2米的宽度需要3.3个瓷砖,拿3.3X8.3=27.39个。这也就是最精准的用量计算方法!

无论以哪种方法来计算瓷砖的用量,都必须加入“损耗”,以铺贴难度来确定损耗瓷砖的预抛量,预抛量比总数量多5%就基本合适。在此声明一点,施工过程中损坏的瓷砖也一样算在“损耗量”之内!

铺贴瓷砖时谨慎操作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瓦工师傅,在铺贴瓷砖时特别是比较昂贵的瓷砖时都会小心翼翼的操作,生怕一疏忽就会损坏瓷砖对业主造成经济损失。但人非圣贤 谁能无过?很多时候铺贴瓷砖不是说万分小心就能避免敲坏瓷砖的情况发生,因为,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往往越是小心越容易出错,特别是业主整天在旁边监督的时候,我们瓦工师傅在精神和体力损耗的双重压力下,手一抖瓷砖就会应声而碎!这种情况可以归为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瓷砖的品质太差承受不住在铺贴时敲击找平的过程,哪怕我们瓦工师傅再怎么小心翼翼,瓷砖一碰就碎的情况谁又能避免得了?

第二种可能:一个瓦工师傅不仅要具备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支持才能将损耗降到最低!遇到特别容易碎的次品瓷砖时,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那是做不来的?当然,技术再高也不敢百分百保证“零损耗”。而技术差的瓦工(学徒小工)贴砖时所造成的损耗会高很多,出现敲坏瓷砖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大!

铺贴过程中,瓷砖出现损坏该怎么处理?

在铺贴瓷砖时既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损坏瓷砖的情况,那肯定要懂得如何处理,来尽量减少业主的损失。

在铺贴时敲坏瓷砖肯定是要更换掉的,而坏掉的瓷砖如果还可以继续使用,就留下来做切割修补的用途,而不是将错就错让它“一碎到底”。

比如说敲坏的瓷砖是从中间断裂或者只是边角崩裂,把它切割了贴在需要切割修补的墙角位置,这样就能“变废为宝”从而降低了损耗!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分析。

第一,如果瓦工师傅是故意将瓷砖敲坏,而且敲坏的瓷砖又特别昂贵,这种情况经核实确定之后要扣工钱也合情合理!但问题是谁又会故意去敲坏瓷砖?而且明知道是比较昂贵的瓷砖,更不会去故意敲坏了!

第二,瓦工师傅不是故意将瓷砖敲坏,而是在铺贴过程中因某些不明原因造成瓷砖损坏。这种情况下如果业主要求瓦工师傅赔偿损失,于情于理似乎都不太合适?要是出现类似情况而每个业主都要求赔偿的话,那我们瓦工师傅是不是该“退出江湖”了呢?不是故意的要求赔偿你认为合理吗?

大家觉得合理吗?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你好,装修购买瓷砖都会预留一点损耗,完工可以退。相信师傅也是无心之失,你损失也不大,建议就不要扣师傅钱了。长期和师傅们打交道,业主尊重理解他,师傅干活越卖力。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那就看你自己咋想了,我家装修时也敲坏了,我没用工人包,你是想让包,就包呗!

铺砖的敲坏一块,需要扣师傅钱吗,你怎么看?

不用,坏一块很正常的,毕竟是人工干活,而且坏的一块可以用到别的地方,比如靠墙边的位置,最后不可能是铺一整块的,肯定要裁砖的,或者橱柜后边的墙上

坏一块两块的没事,而且你可以跟师傅说让他用上,不要怪师傅,这样师傅肯定给你用上,而且还会用心贴,换个思路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