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董艳是个远近闻名的富婆,可是她的钱一夜之间打了水漂,被骗得一分不剩。
她的钱赚得多么不容易啊,都是起早贪黑、汗珠子摔八瓣辛辛苦苦换来的。
她不甘心,痛不欲生。
她是个农村孩子,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上学时,每次要钱交学费都要遭父母的白眼和呵斥,一气之下,初中毕业她去县城闯荡了。
先是在理发店当学徒,每天扫地做饭洗毛巾,脚不点地忙到晩上10点,一分钱工钱也没有。
忍气吞声学了3个月,她出徒了。
她个性要强,不愿在别人手下看脸色,回老家租了一间临街的房子,开了个理发店,开始自己做老板。她年轻好学悟性高,善于学习流行的发型,会赶时髦,小店人气很高,无论年轻人还是年纪大的,都愿意去她店里理发、烫发、剪个新潮发型,生意很红火。
本村的小伙王超经常来她店里理发,每次来了待的时间越来越长,陪她说话,替她干活,给她买饭。
董艳心气高傲,一心想去城里创业,本不想在老家找对象,无奈王超从不介意她的冷淡和漠视,围在她身边,殷勤备至。
董艳坚硬的外表下,一颗心慢慢融化。她默认了王超对她的好。
莫说两人没感情,温水泡茶慢慢溶。
在村里干了三年,她积攒了一部分钱,去城里租了一个二层店铺,在二楼居住,一楼开了个发型屋。23岁那年,他俩结婚了。
25岁,儿子出生,董艳把婆婆接来帮忙看孩子。
董艳买了房子,在县城安家落户,儿子上了幼儿园。
王超外出打工的时间越来越少,窝在家里吃、睡、玩。
董艳的店里生意很火,雇了三、四个人。王超来店里帮不上忙,却喜欢指手划脚的,董艳很反感,就告诉他:我的事情你少插嘴!
王超自尊心受伤,窝了一肚子火。董艳回家两个人就吵架,婆婆看媳妇强势,怕儿子吃亏,就给儿子帮腔。这样一来,反而激化了矛盾,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积怨越来越深。
董艳看见王超,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经常在店里住着,经常不回家。
晩上回到住处,一下子清静下来。董艳一人无聊,就玩手机。
有一天深夜,手机屏幕上蹦出一条请求添加好友的信息。她神差鬼使地点了同意。他们互相打了招呼,不咸不淡地聊了几句。董艳也没放在心上。
翌日凌晨,那个叫"清风"的好友发来一条问候短信:早上好,燕子。希望今天的开心是我带给你的。
董艳没回复。这种小儿科,丝毫骗不了她。
清风每天一条问候,从未间断过。除了问好,从来不打扰她。
有一天,出于好奇,她点开了他的朋友圈。
清风在一个公司上班,是个白领,业余时间搞点投资理财产品,经常晒晒收益什么的。
半年过去了,董艳慢慢习惯了他的问候,他的存在,也放下了对他的戒备心理。有一天晩上,他们聊天。
董艳问道:你的投资真的挣钱吗?
清风不说话,发过几张截图,利润惊人。
童艳一直盘算着再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跟婆婆分开住。现在手上只有50万,首付还差一些。看到这些数据,有点动心。
清风轻描淡写地说:因为是朋友,他才推荐的,有钱大家一起赚。
他看董艳犹豫,就说: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投一点试试,挣了算她的,赔了他担着。
董艳按清风说的操作,试着投了2千元,到了明天一看,果然挣了不少。
她又投进2万,挣了5000元。
她按捺不住了,把50万全投了进去。
这次兴冲冲地想提的时候,却提不出来了,要求她交保证金。
董艳一下子脑子清醒了:她被骗了。一般来说,女人到了这个时候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认栽;二是报an。
这两个办法都追不回损失的钱了。
董艳两天不吃不睡,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不动声色,重新申请了一个号,加清风为好友。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钱的女人,婚姻不幸,从网上寻找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
她人美、钱多、性格温柔,又善解人意,朋友圈里她住豪宅,品美酒,各种奢侈品刷屏,只等一个如意郎君与她共度美好时光。
清风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掉进了她的温柔乡中,两人陷入了热恋。
董艳说:我不缺钱,但是我想知道你对我是否是真心,是不是图我的钱。你如果真心实意想跟我在一起,就给我转50万,我马上跟你见面,商议结婚的事。
清风信以为真,当即给她转了50万。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清风如约而至,等待他的不是他日思夜想的心上人,而是他最怕见到的人。
原来,董艳收到钱以后,立即报an了。经历了这次痛苦的历练,她知道了被骗的痛苦和无奈,她不想让这个骗子再危害社会,欺骗别人。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
人无完人,比如贪财,比如好Se,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些人性的弱点进行招摇撞骗,危害社会安定,毁掉他人平静的生活,而且屡屡得逞。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生活中我们一定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贪为宝,本份即安,让骗子无以立身。
写在最后: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极为反转的事情,我很佩服董艳,被骗以后,没有崩溃,没有自怨自弃,没有以泪洗面,而是沉着冷静,考虑对策,对骗子以牙还牙,不但弥补了自己的损失,而且为社会除害,立了一大功。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父亲生前的欠债,哥哥不愿承担,弟弟坚持要还,没想到,还款时竟得到一笔巨款!
大虎和二虎的母亲早逝,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把他俩拉扯大。父亲今年80出头,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
临终前,父亲把儿子叫到病床前,向两个儿子交代了后事:“孩子,我对不起你们俩,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钱,而且还有一笔欠款需要你们帮助还。以前为了你们俩成家,我总共向你叔叔借了25万元,最近几年我省吃俭用,还了16万元,现在还剩9万元没还。我死后,你们一定要替我把钱还上。你叔叔家也不宽裕,你堂弟也快要成家了,你们一定要把钱还上啊,否则我死不瞑目!”
父亲去世,办完丧事后,二虎立即找哥哥商量还债的事。他说:“我们一定完成父亲的遗愿,不能让亲戚朋友耻笑我们家没有诚信!”
大虎说:“父亲已经去世了,他的欠债我不管,反正不是我欠的!叔叔想要钱,让他找父亲去要吧。”
“父债子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二虎知道哥哥家庭还算宽裕,就坚持让他承担一部分,“我可以多承担一些,但你作为长子一定要承担一部分,我的经济能力无法单独承担!”
大虎:“父亲欠叔叔的钱,没有欠条吧?退一步说,即使上法院打官司,我们也不会输吧!”
“哎呀,哥哥,爸爸亲口说的,还能有假?叔叔出于亲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没有让爸爸打欠条,我们以此为借口不还钱,太没良心了吧?”
大虎:“你想还我不拦着,那你自己去还吧,与我无关,以后再不要来找我商量此事,我很忙,没时间!”
二虎看到哥哥这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十分生气,愤愤地离开了。“这钱我一定要还上,决不让全家丢人,决不让父死而有憾!”
二虎与媳妇开了个小饭馆,挣的不多但十分辛苦,孩子正在上学,需要不少钱。为了筹集钱还款,二虎与媳妇开始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拼命干活。
这期间,哥哥怕二虎再为还钱的事找他的麻烦,都不敢和二虎联系,躲得远远的。
经过三年的努力,二虎终于凑够了9万元。
二虎带着9万元的卡来到叔叔家里,不安地说:“几年前您好心帮助我们家,我们现在才来还您钱,有些迟,真对不起您,没有耽误堂弟结婚吧?”
叔叔看到二虎来了十分高兴:“你真是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讲诚信的好人,你爸没有看错人啊!”。
叔叔接着说:“你先把卡收起来,我还有东西要给你!”
叔叔拿出一个存折,交给二虎,说:“这钱在我这里保存了三年多了,今天总算物归原主了,我也完成了你爸委托我办的事,了了他的心愿!”
二虎打开一看,上面有30万元的存款,他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叔叔说:“你先不要着急,听我细细说来!”
原来,父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兄弟两人虽然为一母所生,但差别特别大。大虎为人奸猾,非常自私,爱占便宜,二虎为人忠厚实在。最让老人在意的是:大虎不孝顺,净想着从老人这里索取,不让老人去他家里住;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后一直住在二虎家,主要靠二虎照顾,端屎端尿,从无怨言。
老人找来自己的弟弟与他悄悄地商量。老人表达了想把30万存款都给二虎的想法,弟弟不太同意,怕引起争议,惹怒大虎和媳妇。最后,弟弟给老人出了个主意,再次对两个儿子进行考验再决定存款的分配。
两个老人最后商量的办法是:老人告诉两个儿子过去欠他们叔叔9万元,死后请两个儿子务必帮助还上。如果两个儿子都帮助还款,就把老人的存款分给他俩,还款多的多给;如果一个还款另一个不还,那么老人的存款全部给还款的儿子。
总结:老实人未必一定吃亏,为人一定要忠厚实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好人必有好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我们单位的组长,性格开朗,阳光。是个特敢拼敢闯,特上进的人。
我刚到单位上班时,第一个月,拿到本组业绩第二名,组长请我们前三名吃饭。
那天晚上组长高兴,喝的有点多,又说又笑的。我们想打车,他不让,“打啥车打车,不会过日子,钱挣的多不容易?挺好的夜色,不溜达溜达。走,都跟我大步往前走!”
走到半路,遇见一个人,躺在地上,手里攥着一个塑料袋,袋里有两盒吃的和一瓶白酒。
组长说:“喝多了,过去看看。”然后拉着我们走过去。
那人没睡着,正躺在那看星星。他见几个黑影围过去,头都没回。但是从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过来,“别打我,大哥,都给你们,别费劲了,这玩意我留着没用!”
组长站在他跟前说:“别扯犊子了,我堂堂大组长,某某公司业绩尖子,差你那俩臭钱儿!”
那人回过头,迷离的瞅瞅他,犹豫了一阵儿,才把钱胡乱揣在衣袋里。然后转过身掏出一盒烟,递给组长一支,“那你抽烟!”
组长说:“我不抽,我有华子,今儿个刚买的。”然后给那人一支烟,又顺手点上。
那人抽着烟,继续躺在那看星星,做出那种特诗意的沉思状!
组长转身走了几步,又回来,叫那人,“起来,回家吧,看你手里那些吃的都洒了!”
那人受了刺激似的,突然坐起来,冲我们吼着,“我不回家,我没家了。我媳妇不要我了,我喝死得了……”他一边说,一边拿起那瓶白酒,一边又哭起来。
组长看着他,恨恨的样子。扔掉手里刚抽了两口的烟,走上前,抢过那人手里的白酒,一下子撇挺远,酒瓶子哗的一声摔碎了。然后又抢过吃的东西,一股脑给扔了。
那人眼巴巴的瞅着,组长还不解恨,又可劲踢了人家两脚,吼着说:“你个废物点心,没有媳妇不会再找!就怕你小子没能耐,有能耐媳妇有的是!”
那人大约被踢疼了,站起来去打电话报警。“我喝多了,有人把我媳妇抢走了,把我酒也扔了,他们欺负我……”他一边说一边哭。
我们拉着组长走,组长不肯,“我偏不走,看他能咋地?个废物玩意,真给老爷们丢脸!”
警察来了,那人哭哭咧咧的说不明白。“我媳妇和我离婚了,我没家了,吃的也没了,酒也没了……”警察也听不明白。
组长凑上前,特规矩的掏出身份证,然后一字一板的对警察说:“他喝多了,我啥也没干,还给他抽了一支华子!”……警察把那人带走了。
回到酒店(单位的临时宿舍)以后,组长突然要开会,打电话叫本组业绩最差的三个人,着正装到他寝室开会。
半夜三更,两个年轻的男孩子,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穿上工作服跑到组长的寝室去集合。
组长吵吵巴火的给人讲了四十分钟,连训话再讲专业知识。而后又立规矩说:“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嫡传弟子,直系亲属。你们必需要服从我的领导,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以后每天咱们一起吃一起睡,晚上一起跑步,我非得把你们这懒劲改过来不可。记住没?今晚上收拾收拾,明晚上搬过来,看我怎么管你们。不挣钱?我的兵都得能挣钱,不挣钱能行吗……”
第二天早上,在楼下的餐厅吃饭。三十多岁的大姐走到组长身边说,“组长,你昨晚上说的话算数吗?”
组长早都不记得了,但是不肯承认自己喝断片的事,就理直气壮的说:“算话啊,肯定算话。吐唾沫都是个钉儿,能不算话吗?”
那大姐突然大声说:“好了,大家都听见了。组长昨晚上说从今天开始和他一起吃一起住,晚上一起跑步,还让我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会儿我就去搬行李,和组长一起吃一起住!”
组长一听,脸就红了,急忙磕头作揖的向大姐求饶。“我错了,大姐我错了,我喝多了……”组长因此请那大姐吃了一个月的早点!
后来,喝多那人特意跑到单位来感谢组长,说他那天想自杀,在一瓶白酒里放了XX药,多亏组长把酒给扔了……然后就成了组长的哥们!
再后来,那人就撮合了组长和那三十多岁的大姐成了夫妻,因为他是大姐的亲弟弟……那一年,组长三十岁,大姐三十三岁。俩人终于像组长说的那样:一起吃,一起住,晚上一起跑步了!
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一位大哥气势汹汹过来,一口咬定服务大厅没有给他车牌,非要窗口赔他,要不就要打热线电话投诉,没想到一番操作下来,大哥秒怂,还赔笑脸说好话,才讪讪地离去。
大概是上个月,我们的友邻单位——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小孙急匆匆给我打电话,说窗口遇到一个大哥,说在窗口办理的补车牌业务,但是过了一个月了,还没拿到车牌,要么退钱,要么赔车牌。
平时我这个窗口和小孙,素来有工作上业务往来,便与她一同梳理思路。
服务大厅受理业务,但做车牌业务外包给机构,窗口业务完成后,会告知车主领牌时间,同时将制牌业务发送给机构,机构做完牌再给集中送过来,车主按照之前通知日期,过来取车牌即可,实在过不来,可以选择邮寄。
而在服务大厅取牌时,需要审核个人信息,并做登记,防止取错或者冒领,整个流程无懈可击,轻易不会出错。
而按照大哥的思路,服务大厅没有给车牌,而检查登记台账,也没有发生车牌冒领情况,查询进库台账,也没有发现车牌进库信息,无语了,大哥的车牌凭空消失了不成?
而那边,大哥异常恼火,说交了钱,这都过了一个月了,过来领牌时却没有,要么退钱,要么给重新赔一副车牌,解决不了,就热线电话投诉。
退钱的可能性近乎于无,制牌的钱早就上交财政了,要退钱,只能经手工作人员,自己掏腰包补上,重新制一份车牌,也没有这个先例,窗口左右为难。
这个制牌机构,恰好原本是我们单位的,后来因为改制被外单位收购,而原来的员工还在,还能说得上话。
我致电制牌机构,报上大哥的车牌号,那边说,之前大哥自己开车过来拿的,原本是需要邮寄的车牌,大哥说车牌损坏,无法上路,便心急火燎地自己取,因此集中送牌时,没有入库记录,而机构那边留了底。
这下就说通了,原本是机构制造,发往便民大厅,大哥自己中途截胡,然后再去服务大厅要一份车牌,或者退钱。
若是退钱,大哥相当于补牌没花钱,要是再做一份牌,大哥两份车牌,可以套一份车牌上路,里外里都不亏。
知道情况了,窗口小孙就知道应对措施了,直接告知大哥,套牌车的处罚措施,同时给出机构那边的取牌记录,具体哪一天,什么时间,谁领走的车牌,问问大哥想怎么处理?
大哥当场石化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没成想取车牌时,机构那边还有记录,抵赖不掉,气势也弱下来。
大哥赶忙解释,自己不是要套牌,可能是自己记性不好,取了车牌忘记了,也不知道随手把车牌放哪里了,因此觉得是没有领车牌,一过来领车牌,发现没有,心里急就产生误会了,请窗口不要生气💢。
既然大哥自己找台阶下,小孙就顺势而为,回复不是套牌就好,都有记性不好的时候。
于是乎,大哥就面带微笑地讪讪离去,整个过程,大哥前后态度反转巨大,多亏机构当初留了底,不然说不清楚了。
在窗口工作,难免会遇到纠纷,安抚好对方情绪,再切实解决问题就好,真要遇到不怀好意之人,尽量点破不说破,怼人一时爽,形象却一落千丈,得不偿失。
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一个被公司裁掉的优秀干部,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带着劣迹斑斑的履历回来,竟然一跃成为公司的副总,这绝对是我见过最精彩的反转。
200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公司遭受到了致命打击,公司很多订单都被竞争对手给抢了过去,特别是公司那几个长期合作的大客户,也慢慢的与我们公司渐行渐远。尽管公司领导及时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还是阻挡不了业绩下滑的事实,如果再不做出重大改变,公司的前景岌岌可危。
由于订单量少的可怜,员工工作饱和度严重不足,很多时间都是无所事事,但公司还是会发放全额工资,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这种压力是致命的。后来经过公司高层领导多次会议讨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公司按照部门比例裁员20% 。
这个消息瞬间在公司炸了锅,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节骨眼上,能有一份工作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被裁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很多人面临房贷,车贷的经济压力,基本都是月光族,一旦失去这份工作,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满足,一时间人心惶惶。
可是公司的政策一旦执行,绝无更改的可能,裁员势在必行,这也是很多公司惯用的手段,因为员工的工资往往都占据着很大一部分,裁员是减轻负担最有效的方法。不过我们公司还算是不错的,除了正常的违约金作为赔偿之外,还做出承诺,一旦公司运营恢复正常,所有人员均可原职原级返回公司,而且薪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全部上调15% ,这个消息总算让人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裁员一般都是优先考虑那些表现比较差,对公司贡献不大的员工,留下的都是部门的精锐之师。可是这次裁员却让我们大惑不解,因为我们技术工程部的部长是第一个被裁掉的。
我们部长虽然职位不高,但在公司却是很重要的人物,因为他负责的这个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他们的一系列验证,确保一切无误后才会展开产品的组装、测试和出货。而且我们部长年轻有为,兢兢业业,一切以公司发展和利益为前提,处处为公司着想,深得上级领导的喜欢,也是公司重点培养的精英干部,这次忽然被裁,着实让人想不通。
裁员名单很快就全部确定下来了,很庆幸,我没有成为他们的一员,饭碗临时算是保住了,那些不幸中招的人也很快就办理了手续,匆匆离开了公司,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终究只是一个过客,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一旦你失去了价值,就注定要继续漂泊。
裁员风波过后,公司就慢慢的恢复了平静,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唯有脚踏实地,勤劳付出,才能在危难关头给自己留下后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过了没多久我们就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原部长去了竞争对手公司,负责技术部开发工作,不仅职位不变,薪资还翻了一倍。
这个消息让我们羡慕嫉妒不已,不得不说,我们部长真是因祸得福,我们公司给他关上一扇窗,他却又在别处找到了一扇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不过想想也是,凭我们部长的实力,无论到这个行业的哪家公司,肯定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知道我们公司领导抽了什么筋,竟然会把我们部长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给裁掉,简直就是公司的重大损失。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本来就岌岌可危了,客户都把重心放在了我们这家竞争对手公司,现在再加上我们部长,这不是如虎添翼吗?我们公司这简直就是在自取灭亡。
可这已经不是我们能担心的了,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工作,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说来也怪,自从裁员过后,我们公司的业绩订单竟然有起死回生的迹象,很多之前的订单都加了量,一时间竟然变得忙碌起来。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公司很多的业务都已经步入正轨,订单也突飞猛进,公司人员加班加点,比起之前公司的巅峰期也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原来我们公司的那几个客户也从竞争对手公司退出了,重新又选择和我们公司合作。据客户讲,是那家竞争对手公司的技术不行,他们设计的很多方案和流程都不够严谨,做出的产品远远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慢慢的失去了耐心,才选择继续和我们公司合作。
这个消息让我们既兴奋又有些疑问,作为竞争对手,那家公司的基本信息我们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儿的,他们的实力一直都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即使第一次和这些客户合作,也不能做的如此之差吧?而且客户质疑的是那家公司的技术部门,那可是我之前的部长在负责啊,我们部长的实力我还是知道的,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简直匪夷所思。
尽管我们疑心重重,但还是不得不接受现实,因为那几个客户的回归让我们公司再次起死回生,而且经过这次的事情,客户已经对他们彻底死心了,全身心投入到我们公司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配合客户,我们的这种精神让客户特别满意,订单也日益剧增。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听到一个劲爆的消息,原来我们那个部长因为业绩不佳,导致客户流失严重,被公司开除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震惊不已,因为我们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竟然会在他身上重复出现。每当提起我们原来的那个部长,我们都唏嘘不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人尽管再优秀,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发挥,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以为从此与这个部长再无任何交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始料未及,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事情竟然会有如此精彩的反转,因为这个部长又回到了我们公司,而且是以副总的身份出现在董事会上。
一个被公司裁掉的优秀干部,去了竞争对手公司,带着劣迹斑斑的履历回来,竟然一跃成为公司的副总,这不是离间计又是什么?
原来,当时公司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很多重要客户又选择与竞争对手公司合作,这更是让公司雪上加霜,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公司甚至有可能就此走上破产的道路。
董事会经过深度讨论,就决定出此下策,因为一旦计划成功,就可以强力扭转当前局面,用一棵树换回一片森林,这种事情绝对值得一试!
思来想去,董事会成员一致觉得我们部长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就详细制定了一套方案,并对我们部长许以副总的待遇,薪资,权利,车,房子,股票,应有尽有,绝对是下了重本。
面对这样的诱惑,没有人能够拒绝,而且即使没有达到目的,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才有我们部长被裁一事,加入竞争对手公司,离间公司和客户的关系,让客户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我们公司又加大对客户的攻关力度,在详细周密的安排下,一切都水到渠成!
当然,这一切都是保密进行的,其中详细的点点滴滴,或许只有董事会成员才会知晓,但如果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梳理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所有的事情就像是一张网,一个局,每一步都顺其自然却又恰到好处!
商场如战场,每走一步都需要紧罗密布,谁能想到,被公司裁掉的优秀干部,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带着劣迹斑斑的履历回来后,竟然一跃成为公司的副总?这绝对是我见过最精彩的反转。
你遇见过哪些很反转的事情?
我们村里的老刘家四个儿子,三个光棍,这唯一能娶上媳妇的老大,媳妇还是精神不正常的!
所以说,就他家这种情况,在村里成为了大部分人的茶余饭后,嚼舌根子,戳人家脊梁骨的比比皆是!以至于在村里的大街上平时很少看见他们哥几个,要么出外打工,要么闭门不出!
但是也有避不开的时候,碰见村里认识的人,他们也是很热情地打招呼,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人家哥几个都会去主动帮忙,随礼,越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哥几个就会成为被嘲笑的焦点!
“老二,听说你在外面碰了不少娘们,咋没见你带回来一个?”
“老三,你挣的钱是给你嫂子,还是自己留着啊,不如自己拿着的好,你嫂子只是你哥的女人,又不是你的!”
“老四,听说你托媒人给你介绍对象了,还给人家了介绍费,结果又吹了!”
像这样类似的调侃有太多,太多了,哥几个大多都不去理睬,有时也气得青筋暴起,骂上几句,他家辈份本来就高,所以那些人,也是没完没了,就是被骂了,也是得寸进尺!
在大家眼里,他们家就是个笑话,不过这让他们很是抬不起头来,虽然他们也在村里也极力地表现,想融入别人的圈子,但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付出,却感觉怎么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不过他们家并不是一无所是,这不,老大她媳妇,为他们老刘家生下了两个丫头,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真的好的没法再好了!
可是在外人眼里,都认为,完了,完了,本来,刘家就一个媳妇,还生了两个女娃娃,看来这是要绝后了,于是对他们家的讽刺与挖苦比以前更甚!
“生两个丫头片子有个啥用,女大不中留,早晚是别人家的人!”
“三个光棍汉,看样子是娶不上媳妇了,老大媳妇也就那样了,再生也是女娃!看来老刘家真是要绝后!”
“儿子那么多,还能绝后,真是蠢得没法再蠢得一家人!”
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几年出不了一个大学生,即使好不容易谁家考个大专生,全村人都会对他家刮目相看!
十几年过去了,老刘家的三个光棍还是光棍着,家里虽说有些变化,但让人感觉还是那么的一贫如洗,不过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村里被一个消息震惊的目蹬口袋!
“你们听说了,刘家老大的那两个丫头片子,这次高考都考了600多分,总分是750!”
不过让他们感觉啪啪打脸的还在后头,
“哎吆,妈呀厉害了,这几天我们村里,又是乡干部,又是县里领导的,一趟又一趟地来家访,据说还带了奖金,慰问品!”
“真是可气,我那混账儿子天天上学车接车送的,我好吃好吃的供着,结果就考了二百多分,唉,要是他能挣口气,现在风光的就是我了!”
“哎呀,不得了了,听说老刘家那三个光棍子,都有人上门提亲了!”
于是,后来村里再有婚丧嫁娶时,出现了另外一种光景!
“大哥,二哥来了啊,快抽烟,我这就给您倒水去!”
“三哥今天好帅啊,这点活我来干,您先歇着吧”
“四哥,来了啊,里面坐,里面请!”
就这样好多人争先恐后地,把马屁拍的一个比一个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