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经常看到猪肉大跌的报道。可是市场价依然雷打不动。甚至还在上升。那只有一个后果。吃猪肉的人越来越少,买猪肉的人越来越少。当市场价高于二十块钱时猪肉销量大幅下降。因为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肥猪价格下跌应该猪肉销售价格也同时下降,但是实际肥猪价格下跌后需要一段时间猪肉销售价格才能下降,这是生猪生产销售端的潜规律。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农贸市场猪肉价格的确定是根据市场猪肉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今天农贸市场猪肉零售商批发的白条猪多了,购买者寥寥无几,那么零售商就会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下降猪肉的销售价格。如果进货少了,购买者很多,猪肉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猪肉零售商就会调整销售价格涨价。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如果市场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政府只能通过投放低价的中央储备猪肉好进口低价的猪肉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主要是政府第七批储备肉的投放后,市场增加了大量的低价猪肉。许多养猪人产生了恐惧心理,担心猪价会持续下降,一蹶不振,就会造成煮熟的鸭子飞了,因此匆忙大量出栏肥猪,停止了二次育肥,造成市场短时间大量肥猪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猪价大跌。另一方面是年底出栏的肥猪量大幅度增加,国内是不缺乏肥猪的,现在肥猪积累过多都是由养猪人自己造成的,在9—10月份,许多养猪人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导致上市的肥猪大量减少,出现了上市肥猪的断档期,造成市场肥在养殖缺乏,猪价只有上涨的,没有下跌的,也就是说在近两个月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内,国内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等待出栏。同时每年的冬至节前后是西南地区制作腊肉的最佳季节,这些地区现在制作腊肉基本都是提前制作,不一定集中在冬至前后制作,一般在9月份后气温降低、猪肉便宜的季节制作,真正到了冬至前后猪肉价格涨价时腊肉制作的人家已经非常少了,并且过去制作腊肉是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对猪肉的需求,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猪肉销售,因此制作腊肉的人家越来越少了。今年与去年一样,西南地区许多人家户已经完成了腊肉的制作,另外今年人们购买力普遍降低,能够制作腊肉的人家不多而且制作腊肉数量大幅度减少。市场肥猪价格已经下跌了近十天,但是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销售的猪肉除了中央储备冻猪肉便宜外,新鲜猪肉价格仍然高就销售,没有降价的迹象,我们这里超市销售的黑毛猪五花肉十天前每斤25.80元,今天仍然是这个价,市场肥猪价下跌,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应该同时下降才对,但是实际上是不协调的,这是为什么呢?

自古以来,农贸市场销售商品的商人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跟涨不跟跌,也就是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已经对价格进行垄断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肥猪价格下跌,猪肉价仍然继续上涨,并且是涨价容易下跌难。如上一次猪价格周期的初期国,内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2019年6月份国内猪肉价格暴涨,每斤猪肉销售价格从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价格翻了6番.猪肉的后续产业(早餐店、餐饮业)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而暴涨,到现在猪肉价格早已经从每斤超过45元下降到20元左右了,但是这些后续产业仍然维持原来的价格,价不跌,量不增,价格长期维持原来的高价,价格下跌的非常少。这主要是销售端被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垄断了,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般都是在肥猪涨价时,屠宰场销售的白条猪立即涨价,猪肉零售商也是立竿见影立即涨价,因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他们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他们仍然以肥猪购进时的高价进行销售,一般需要3—5天的过渡期才能逐渐降下来与市场肥猪价格相匹配。因此中央投放第七批储备猪肉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很难立即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地就会降下来的,这是潜规律。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对不起了,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格原价不动,因此价格不变的根本原因就在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进行了价格垄断,在生猪生产销售这个链条上唯一只有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没有太大的风险,低进低出,高进高出。而风险最大的是养殖企业,这些养殖企业面临饲料涨价、疫病感染、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说明养殖端的风险是很大的,养猪是一年赚钱,三年亏本,上一次猪价格周期,养猪人从2021年年初就一直亏本,出栏一头肥猪亏本300元以上,直到政府启动肥猪收储启动后到6月底才开始进入盈利期,深度亏损长达一年半,谁看见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亏本呢?没有,他们是这个产业链条中最赚钱的行业,只赚不赔。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该跌一点了,涨得太快了,涨得让人受不了,生猪下跌肉价也必须下跌,这是个规律性的东西,只是说为了消化库存跌价反映迟缓。还有的是生猪下跌,市场上商贩的价格并没有下跌,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比如说,去年我地的鱼价每公斤上涨十块钱,原本十八元一公斤的鱼,一下猛涨了十元钱。我跟养鱼的朋友说,你们今年太赚钱了,养一年当几年,他回答我说赚个鬼,我们卖给鱼贩子只涨了两块钱,这钱是倒卖鱼的商贩赚,哦!原来是如此,不问不知道,全怪养殖的。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猪价大幅下跌?有这回事吗?跌到今年7月份的六七元钱一斤了吗?

水涨船高,水落船低。这是铁的定律。猪价下跌,市场上猪肉价格也会下跌。猪价上长,市场上猪肉价格也会上长。只不过是,猪价上长时,市场上猪肉价格上长的快点,(生意人谁不想多赚点钱?)猪价下跌时,市场上猪肉价格下跌的慢点。(人家总得把高价买的毛猪宰了肉卖了再落价吧!)

我们这里这几天猪价是有一点下跌,虽然有点下跌,但是现在的猪价还是今年7月份猪价的两倍。猪价能算大幅下跌吗?

我们这里猪肉也由前几天的25元左右一斤降到24元一斤左右斤,离今年7月份的10元钱左右一斤还差得远着哩。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出栏生猪的价格在11月份前半个月里面,均价从每公斤28.25元跌到了每公斤24.15元,跌幅在15%左右。

生猪的价格的下跌,引发了生猪养殖户普遍的恐慌心理。有的养殖户担心在生猪价格进一步下跌,为了及时止损,他们就恐慌抛售,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下,生猪的价格就进一步下跌了。

那么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我们市场上消费者所能买到的猪肉的价格是不是会跟着下跌呢?

下跌的几率肯定是有的,但是可能跌幅不会很大,应该是属于小范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市场规律。

市场经济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有其规律走向,涨涨跌跌、跌跌涨涨,本身就是市场的规律,没有永恒不变的价格。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下跌,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生猪的价格如果下跌,那么或多或少会带动最终的商品价格下跌。

第二是流通成本。

生猪从出栏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需要一整套的流程,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前提下,这些流程中都很大部分都需要用到任工,目前的人工成本相对于之前是比较昂贵的,这也是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空间比较狭小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庞大的消费市场。

大米、面食、猪肉。这三大食品构成了我国主要的饮食要素,面对几个亿的人口,猪肉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换句话说就是需求是一直很旺盛的。这也是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空间不大的原因之一。

第四是储备肉政策。

如果供给太过于小于需求,那么猪肉的价格会不断飙升,这时候储备储备肉政策就会出手干预,抑制价格上涨。反之也会抑制价格下跌。储备肉的政策就是保证国家的大部分人都吃得起肉,特别是猪肉。

猪价大幅下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问:猪价大幅大跌,市场猪肉价格是不是也要降了?

下降了,猪肉确实下降了。

中秋节时猪肉卖到每斤十块,过了中秋节就开始上涨,今天涨一块明天涨一块的,一个多月就涨到了二十五。在二十五块钱上停了些日子,开始下降了,降来降去,前十天降到了每斤二十块。

前天,超市五花肉十九了,排骨二十,肉馅十八。

今天,超市里的五花肉降到十八,前段肉卖十六块五,肉馅也十六块五!这不就是降了吗?如果再降一些,我们不挣钱的人也吃得起了。

猪涨价,就是养猪户惜售导致的,都不卖,市场上肉少,肉就涨了,肉一涨人们一恐慌,就更涨了。国家的储备肉一投放市场,肉价就平抑了。

现在落价是明智的,如果惜售再二次增肥,那增肥是有极限的,猪二三百斤还可以增长,涨到五六百斤也就是极限了,你再喂人参它也是五六百斤了,到那时你不宰也得宰,继续养不增长那要耗费多少粮食?那时你卖我也卖,猪价还不大跌吗?过年的时候就等着吃五块钱一斤的猪肉吧!去年过年我就买了一百斤七块钱的猪肉分解开冻在了冰柜里,今年还会便宜的。

现在猪肉降价确实是明智的选择,不然的话,今年过年的时候还会有人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