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我们单位有个司机。平时生活上比较小气。但是特别喜欢玩核桃。遇到喜欢的核桃品种。死缠烂打的弄到手。每天除了睡觉几乎核桃不离身。那种喜欢的程度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其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满满的。他玩的核桃包浆特别快。大家也对他的爱好表示赞同。
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把玩核桃,益处多多。以个人之见,把玩核桃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一对核桃,在手上左转右转,即锻炼了手指的灵活度,又按摩了手掌穴位,对通经活络大有帮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真可谓:“一对核桃在手,胜过百步行走。”所以说,文玩核桃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容小觑。
身体健康有了保障,人的精神自然愉悦,这便是文玩核桃的第二大功效。人的精气神充足了,就会去鉴赏核桃,研究核桃,由此派生出独特的核桃文化。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喜欢核桃的大有人在。清代,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核桃的大家,据传还曾赋诗赞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由此可见,文玩核桃对于主人来说,真的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最后,把玩核桃,也是为了使核桃更加美观,更有价值。如果说前两条是以人为本,那么这条就是核桃本身。在核桃圈子里,人人希望拥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玉的核桃。那么,就得核桃不离手,日日转,年年转。如此“人物双修”,功夫越深,核桃越美观,价值也越高。
综上所述,把玩核桃,真的是人生一趣,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文玩,其实就是修炼内心,文玩无贵贱,喜欢,爱好就行。
当你把一个物件玩到10年,甚至20年时,这个物件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心灵上的慰藉。
讲个小故事吧。
我家小区旁边有一个城中村,大家都知道,城中村往往是人口最密集,小摊小贩最爱去的地方。
因为人多呀,各色人等,尤其是下班了之后,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几乎每次下班,都会看到一个老爷爷摆着一个小摊,当然,是那种卖着品相并不好的文玩核桃。
这两年文玩市场大火,很多人也想趁着这次机会大赚一笔吧。
可我下班好几次都发现,这个老爷爷的摊位基本上人看的很少,或许是因为大家对文玩太过熟悉,或许是并不感兴趣,总之,基本上我很少看到有人上他的摊位。
有次下班,我正好路过,看到老爷爷落寞的看着他隔壁生意火爆的贴膜小摊,那眼神,无比的羡慕。
我蹲下拿起摊位上的小核桃,仔细看了看,相比品相极佳的核桃手串来说,他这些手串品相确实一般,桩型也不一致,与动辄成百上千的精品手串来讲,还差的很远,难怪看的人少。
问下您,这核桃怎么卖?我抬头看了老爷爷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大概是好久没人询问价格,又大概是老爷子还在思索别的事情,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哦,小伙子,你想看这个串儿?
嗯呀,这串品相还行吧(这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使东西不好,也不能当面说,你上手把玩儿了,就要捡好的说,即使不要,也不伤面儿),我说到。
小伙子我也不瞒你,这串儿是我自己摘的果子,自己串的,我对这手串儿也不是特别懂,看到大家都在卖这个,我就去山上找了好久,都是一些野树摘下来的,也不贵,5块钱一个。老爷爷说到。
老爷子文玩这行水深,你这串儿其实打磨好也能卖上价钱,只是你打磨干净,就立马不一样了。
老爷子应该也是听出来我是真心喜欢文玩儿这东西,就说到,这个我也知道,只是这些串儿光采就很花功夫,好不容易凑齐了一串,我也不舍得打磨,生怕弄坏了,我在郊区住着,每次坐车过来都需要3个多小时,我就想卖几串儿,回去给我孙女买点好吃的。
得咧,行,我知道了,那这串我买了。
事后想想,5块钱对我们来说,连买杯咖啡都不够,而有的人,却为了这五块钱,跋山涉水,这或许就是生活吧。
你永远都无法相信,你不了解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
文玩儿无贵贱,你喜欢就行。
就跟我们如今的生活一样,只要过的开心,或许就够了。
晒晒我常把玩儿的核桃。
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哪有什么快感,年纪大了,手指常常僵硬,通过核桃在手中转动,使手指得过锻练,借此改善僵硬的症状。不想近年来竟有人借核桃炒作,使它上升到文玩层面,有些达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但由于毕竟数量不断增多,最后必然要回归正常。
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没事就玩吧!拿起核桃,放下所有的烦恼,越玩越多,越玩越亮,越玩越美,心里舒坦!
不停拿两个文玩核桃把玩的人是什么心情,能产生快感吗?
玩核桃实际是人和核桃交流的过程,长时间的把玩,磨平它的棱角,实际上是对个人心态的打磨和修炼,核桃逐渐变色,包浆,通体变得晶莹剔透,核桃蜕变的过程,更是对人生历程的一种感悟,真正体会文玩乐趣的人,都是愿意静下来的人,盘玩的过程更是一份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摒弃浮躁,傲慢。平静,谦和,才是文玩人追求的心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