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矮板凳,都是木头。
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他二舅真能写到如此水平的话,那真的是高手了!
虽说细看尚有差距,可是起笔,收笔都颇具气象!从临摹的角度看确实是一个好字!
只是行笔之间看不出来质感,也就是看不出来是不是写出来的,当然我也不是说这篇作品是描画出来的,可是,也有慢慢写的可能性。如果用很长时间去慢写,能写到这样的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事!
所以,他二舅想证明自己确实行,需要现场写才行!
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从整体看确实有《兰亭序》的面貌,说明下了很大的功夫。确实能够临摹到如此水平,没有几十年的基本功夫拿不下来。但是如果从单字来看,不够精致,为什么不说精准呢?精准是以形准为第一品评标准的,而精致则则是以法度与学习技法方面来看问题的。
精致的意思是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 美好等。出自唐·司空图《疑经后述》:“今钟陵秀士陈用拙出其宗人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致,足以下视两汉迂儒矣。”精致在形准确的基础上还有质量问题。
从单字问题看就有很大的不足,这对于我们学习书法基本目的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每天掌握作品中的单字字形与技法,所以不够精彩。字形也有些拙,以翰墨书道的理解,就是在单字的临摹练习上功夫不够。
我们欣赏一下启功先生临摹的《兰亭序》作品。每一个字都非常精彩,如果按照惟妙惟肖形神俱似来说,未必到位,但启功先生的临摹,却在得法的基础上见神,单字有书法的法,加上大章法的贯气,作品自然到位。
我们看题主所附作品,单字明显缺少法度,感觉像是初学者对临似的,点画节奏感不强,结构也没有精神。
所以建议临摹是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的临摹学习办法,切不可在没有将每一个字都临摹好之后就开始通篇临摹。
这样的学习往往收效甚微,甚至离开字帖以后就根本背临不了一个字。
如启功先生的临摹作品,每一个字都像写楷书一样,笔笔不苟,字字见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临摹学习书法,实际上就是坚持少而精的基本原则。
一、精一点一画,精每一个字的结构。
点画是字的基本组成材料,就像盖高楼大厦的砖瓦水泥一样,必须要质量过关。虽然从写字角度来说,结构正确即可,但书法则不同,可能点画的质量要比结构的重要性更大,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结构问题。我们学习书法求精于点画的关键在于掌握点画的造型规律与表现技法,出古入今,为我所用。显然,掌握点画的技法非常重要,我们初学书法,从点画入手,也是有多重的意义的,其中就有一个精于一点,进而精于一字, 精于一篇的价值和意义。
如集启功临摹《兰亭序》字的作品看其中的单字,很明显,启功临摹学习《兰亭序》的目的就在于得法见神。所以用心精与一点一画。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学习书法一定不要贪功冒进,急于求成,要养成走好每一步的习惯。
二是在精于点画的基础上掌握单字字形和书法的结构的基本规律。
学习书法点画固然重要,但只有点画仍然不够,还有掌握按照其内在规律组字的方法,也就是结构的规律。掌握结构规律的基础,就是首先要掌握丰富的单字字形规律。实际上就是通过临摹掌握范字的书写技法,在能够背临的基础上为我所用。
如这件集字作品。
三是单字字形的基础上临摹练习大章法,掌握作品的创作技法。这样一来我们创作的作品才能够从一点一画到一个完整的字形,到通篇作品而无可挑剔构成一幅具有书法艺术性的作品。
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怎么说呢,不知道什么方法临的,第一眼很不错,但仔细看还是有点问题,我仅就第二幅点评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这张有一下问题
1,可以的模仿原作,但有点画蛇添足。一篇字写下来墨有浓淡干湿,笔锋有聚散,但这些要么顺其自然,要么对原作完全忠实模仿(冯承素的临摹就是双勾发,完全还原原作。但这个作品可以模仿笔枯的感觉,就相当不自然),建议如非复制,追求自然为第一要素。
2,这个是值得批评的,既然刻意对原作达到形似,为什么这些笔法又那么随意呢,标2的字,笔法上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
3,间架结构的问题,这个也是不应该犯的,兰亭的每个单字拿出来都很完美,但我标3的字,都出现了问题,最起码,重心给丢了,这若是初学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专业的,就不用可以留下了。
4,章法问题
“初会”两字,靠的太近,“”崇山”和“群贤毕至”,出现明显冲突。“惠风和畅,仰观……”显得过于紧,而且少了一些灵动。
综上,这副作品还仅仅处在形似的阶段,建议应仔细读贴,了解其神韵,继续努力,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
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由于图太小,看不太精,只能大概说个大概。图片临的兰亭序,一眼看去章法和字形抓的挺好,能看出花了不少功夫。
但经不住细看,有形无质,线条太弱,尤其落款几个字可以看出还很稚嫩,且与正文风格迥异,无一点“兰亭味”。
总之,《书道拍案惊奇》观点:行书刚入门,但是挺有天分,继续加油!
我二舅的字,请高手品评?
你二舅不敢晒,是你拿来晒的,说实话,临写一般,而且有些僵硬,你二舅估计不会晒。你对书法不了解,行书是讲究气势的,一幅作品,要一气呵成,兰亭序是王羲之和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微醉下写下了兰亭序,可谓千古天下第一行书,写兰亭序,可谓是一气呵成,虽有涂改,次日王羲之想重写,但怎么也达不到之前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书法作品是人感情的注入!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里颜真卿感情的流露可见一斑![祈祷][玫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