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水霉病是热带鱼最爱发生的疾病。最爱发病的季节一般在深秋或初春。在南方冬季比较冷,也容易发生水霉病。预防水霉病最重要的是及时调整水温。水温低于十八度就容易发生水霉病。所以水温应该定在十八度以上,最好是二十二度或更高(要根据所养的热带鱼品种设定)。平时注意喂活饵。一是增强热带鱼的抗病能力,二是减少饲料的发霉。一旦发病就要及时换水消毒,彻底清理渔具,过滤器等等。消毒应该用高锰酸钾彻底清洗,至少要泡十分钟以上。然后擦拭干净,凉干后放入新水。调好温度才可以重新投入热带鱼。鱼的密度不能太大,气泵不能停。这样鱼就不容易得病了。平时半个月加一次食盐,可以预防鱼病的发生。每次加的量为一米的缸加二两,以此类推。噢对了还要买一些对症的鱼药及时治疗。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这位楼主你好,首先,恕我直言请今后发问题时请把问题捋顺以后在发贴,(如本题应该是观赏鱼“水霉病”而不是“水霉药”)以便我们介绍,这个小悟空也有责任。那么水霉病是观赏鱼的常见病之一,又称白毛病,该病是由真菌寄生观赏鱼体表引起,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在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接下来我和大家做个详细介绍供参考。

发病原因:

1、观赏鱼因碰撞或者打架,导致外伤感染。

2、温差骤变的情况也会导致观赏鱼体质下降,原有的外伤容易感染。

3、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

4、残饵导致水质变坏,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和爆发条件。

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饶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发病也很快,能够在短时间造成瘦弱、鳞底出血、鳞片锈蚀、直到死亡。病情状况:

早期水霉。收鳍,收尾,上鳍,下鳍,尾巴末端有白雾状的东西,并开始溃烂。

严重水霉。鱼全身会被棉絮一样的东西包裹,身体溃烂。

如何防治:

1、在100kg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亚甲基蓝,每天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不久即恢复原有的色泽。用0.02ppm浓度孔雀石绿溶液泼洒鱼缸中,对防治鱼卵发霉有一定疗效。

2、买专治水霉病的特效药,按照剂量使用,效果显著。同时,提高水温和加强光照加速对水霉菌生长的抑制。

观赏鱼感染任何一种鱼病,都和水质、鱼缸环境脱不了干系,所以不管是饲养还是治疗观赏鱼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观赏鱼日常的护理。

好了,以上介绍希望楼主能够满意,也欢迎你提出意见评论。话不多说,敬请广大网友分享一下您的看法。农夫老岳/2019.10.31.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观赏鱼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因为护理不当,而导致感染一系列的疾病,今天我们说到的就是观赏鱼的水霉病,如果你家中的观赏鱼初犯水霉病,养殖者是肉眼辨别不了的,一般只有到病情有所严重时,才会看到水霉病的症状,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该病初发即病菌刚寄生鱼体(卵)不久时,肉眼一般难以看出病鱼(卵)异样,而当肉眼能看到时,病菌丝已侵入鱼机体内或卵膜内,大量繁殖向内外生长,成为灰白色的旧棉絮状物覆于病鱼(卵)体表,并分泌酵素分解鱼组织,使鱼卵胚胎发育中止;使病鱼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一、水霉病病原体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二、水霉病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三、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55厘米×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3、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观赏鱼水霉病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早春、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类、春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水霉病的暴发。

  防治水霉病以消毒为主。可以选择一些较温和的消毒剂给水体消毒,投放一些沉水性的颗粒底改剂,再使用些杀水霉菌的药物。具体方法是: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鱼种8~10分钟。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若发现鱼类已感染水霉病,可把食盐和小苏打按照3:1的比例混合,以1毫克/升的浓度全池泼洒;情况较严重的适当增加用量。受伤亲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

  水霉病是观赏鱼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多发于春天,所以在这个季节我们要特别的注意,观赏鱼不管感染任何疾病,和水质、卫生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我们在治疗观赏鱼水霉病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观赏鱼日常的护理。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对于养殖观赏鱼的朋友来说,水霉病这一鱼类疾病应不会陌生,这在养鱼的过程中是很易见到的,特别是温水性鱼类中更加常见。这种病虽然不会让鱼立即死掉,但是一但传染开想要彻底治好有时也不好办,特别是室外水体大的鱼池更加难。那么在养殖观赏的时候,在什么季节里中或是什么条件下会出现水霉病呢?

以踏火个人人的经验来,水霉病在一年四季都会出现,但是以水温低于20度以下时最易出现,如果是室内养殖的话只要水温低于25度有时也会有鱼出现水霉病,只不过这种情况下会比低温季节中出现的水霉病治疗起来方便很多。

水霉病的发病条件除了水温之外,还有几个因素少不了,其中一个就是鱼的体表出现外伤。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只有当鱼的体表出现了外伤在没有及时处理时鱼才会长出水霉来,这个外伤可以是操作过程中的擦伤,例如拉网时刮伤的、捞鱼时的擦伤等,也有可能是鱼的体表寄生虫咬伤。而寄生虫咬伤之后出现水霉则是养鱼过程中出现水霉最常见的一个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应当是水质不良,鱼有伤只要水质好即使是在低温季节也能快速恢复不会出现水霉之类的问题,但是当水质不好时,水中的病原多,鱼的体质差时,鱼才易长水霉,因此说,鱼出现水霉病也是多个不良因素在一起出现时才会长水霉。

对于水霉病如果水体小,病的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直接将水温加热到30度,维持一段时间并结合用一些抗菌类药物一般都可以好起来,如果是室外的鱼出现水霉则最好是将鱼转至室内治疗。水霉严重的鱼,在加温治疗时可以在水中加入0.5%的盐或0.05%的小苏打,效果会更好。同时建议在加温治疗前,将鱼身上已长出来的水霉(白色的霉状物或丝状物)用碘之类的消毒药水清洗干净,这样治疗起来会好的更快。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诚谢邀请,很高应回答君提出问题,但因本人水平有限,不对之外敬请谅解!

观赏鱼水霉病高发初春和深秋季节,由于温差过大,鱼体虚弱,或外伤感染,水质恶化等因素造成细菌性感染而发病。

如何发现鱼儿得了水霉病,鱼儿活动下降迟炖,明显特点身上长出白毛。如果发现鱼儿得了水霉病,首先应彻㡳换水,然后用口服青霉素泡水,溶解后倒入鱼缸内,大约三至四天后可治愈。

请问观赏鱼在什么季节会出现水霉药?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首先谢邀!在下不作赘言,直接入题。

说句实在话,本人平时只喜欢读书,欣赏音乐

以及搞些诗词创作,对那些花鸟鱼虫之类的闲暇嗜好壹概不感兴趣,也从未研究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無可奉告,令樓主失望了哟!不过觉得你的问题太专业了,建议您还是专业人士解答吧。不过我觉得鱼得病应该和水质温度,季节以及自身免疫力

有重大关系,常记得勤换水,控制鱼缸水温,播撒

有效药物应该可以得到改观的。我就知道这么多了,说的周到不周到的望楼主鉴谅啊……【全文完】

小注:河北辛集诗词爱好者箫声吹彻天涯海寒原创问答文章。留言给《今日头条》栏目组【悟空问答】之小编君,望予雅鉴。公历2019年10月31日下午发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