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后备航天员众多的航天员大队,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如果不是叶光富,是不是又会变成为什么会选中“某某某”了?
首先从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结构来看这次乘组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最典型的两老带一新,因为翟志刚和王亚平都曾执行过飞行任务,而叶光富首次执行,算是新人。
这样的安排为今后的飞行任务做好了铺垫,毕竟中国空间站的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今后还会有更多航天员进入天河核心舱。
其次是叶光富的业务能力突出神州十三号乘组的选择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但当时确定的不只是他们三人,还有多位航天员进入到这个大名单。
而最终确定由他们三人执行任务,是在10月14日正式公布的。他们能进入大名单,也是通过多次考核,综合评优之后进入到大名单的。
所以,谁能入选乘组,是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考核之后,才最终确定的。而叶光富的入选,也是他个人业务能力突出的表现。
所以,为什么是叶光富,是因为他的各方面表现,整个候选乘组名单中最为突出的原因。
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简单说三点,一;需要以老带新,这是传统哦,新人也需要上位。
二、据说叶光富英语水平不错,为未来国际合作打基础吧,过几年,就剩咱们的空间站了
三,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家能力没问题,自己行最重要!
期待三位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归来!
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没有那个金刚钻,揽不起神舟十三号这个瓷器活,我们看到的叶光富只是一个新人,但是人家的履历超乎你的想象,从读书时代开始就是学霸,后面的人生更像是开挂一样!
现在叶光富已经是大校军衔,曾经担任某师某团司令部的射击主任,飞行时间超过1100小时,曾代表中国去国外和多国运动员一起参加训练,参加欧洲航天员组织的洞穴训练,在洞穴中生存了六天六夜等等
就上面随便一项拉出来都够普通人炫耀的了,被选中我想也不会太意外,硬实力摆在那里,被不被抽中或许只是运气问题,年纪小不代表实力弱,新人就一定很差吗?
总要有优秀的新人顶上去,只有这样国家优秀的航天员才会越来越多,而不是每次都是老航天员上,他们固然有经验,但是也会影响国家新一代优秀航天员的培养,他们只是欠缺经验罢了。
叶光富不缺背景,不缺实力,更是从小的学霸,欠缺的只有一些经验,只要补足这些经验,叶光富就是下一个杨利伟,聂海胜这些人,将来就是他带新人了。
国家航天事业的繁荣不是靠一个人的伟大,而是一群人的优秀,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将来的航天事业将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叶光富是“新人”,是说他第一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实际上他在2010年5月,就入选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这样算起来也有11年的航天员训练生涯了。
我看董卿采访过我国第一批航天员邓清明的节目,邓清明说,并不是每个航天员轮流执行载入航天任务的,执行任务之前的各项考核打分,每个航天员的分数都是微弱的零点几分之差,谁优秀谁参加实际的航天任务。邓清明就曾经是神九、神十、神十一的备份,但是,每次都是微弱的分数之差,与执行任务擦肩而过。
这次选中叶光富执行载入航天任务,一定是他的训练成绩非常突出,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也是他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的结果。
在看了邓清明的采访节目后,我知道了每个航天员都是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有的人有执行任务的机会,有的人可能没有这么幸运,永远是幕后默默奉献的人。
有媒体报道说,叶光富外语水平很高。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在中国航天员中是不常见的。叶光富曾在2016年的时候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参加过国外洞穴训练,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在洞穴中生存了6天6夜。
有媒体说,叶光富的英语水平高,以后我们的空间站如果有外国科研人员入住的话,他可以和他们无语言障碍的沟通了。这也是他的优势之一吧。
总之,叶光富能选上神十三的航天员,并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是光荣的、幸运的,祝福他!
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航天员都是万里挑一的优秀飞行员,之所以选叶光富执行这次飞行任务应该是有一下两点考虑:
- 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都是在这个阶段所有航天员里面身体、能力、心理状态最好的航天员。
2. 需要老队员“传、帮、带”新队员,以保持航天员队伍里始终有“老、中、青”三代航天员。
那么多的后备航天员,为什么会选中叶光富这个“新人”?
相较于翟志刚和王亚平,叶光富属于实打实的“新人”,此次能在众多后备航天员中顺利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既与他扎实的业务水平有关系,也与我国空间站未来全面运行时有人能担起“特殊使命”密切相关。
大器晚成的“新人”叶光富10月16日0时23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直奔中国空间站。
3名航天员中,“新人”叶光富备受关注,之所以说他是“新人”,不是因为他年龄小,而是因为这是他首次执行航天任务。
3人飞行组中,翟志刚是资历最老的一位,出生于1966年的翟志刚同杨利伟一样,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在执飞神舟十三号之前,他曾在2008年执行过神舟七号的飞行任务,此次是他第二次进入太空。
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登上中国空间站的女性,作为第二批航天员,她曾在2012年执飞过神舟十号。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翟志刚还是王亚平,都不是第一次“出差太空”了,而“新人”叶光富则是第一次:
对于叶光富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与王亚平、刘洋、汤洪波等是同一批的;陌生的是在此之前,他从未踏入过太空,是最晚踏入太空的第二批航天员。
从执飞经验来看,虽然叶光富从2010年就入选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但历经11年多的时间才执飞,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新人”一枚。
为什么叶光富这个“新人”能入选呢?相较于之前的载人飞行,此次3人飞行组将在中国空间站“出差”6个月,是时长最长的一次,对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要求都高于以往。
既然要求这么高,为什么“新人”叶光富能从众多后备航天员中脱颖而出呢?要知道我国第一批航天员有14人,第二批有5人,除了个别航天员已经停航停训以外,大部分都有执飞的经验,而从未上过太空的叶光富为何能在众多后备力量中被选中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叶光富的业务能力并不差:
我国在航天员的选拔上是极为严苛的,但凡能入选航天员,除了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高深的学识水平之外,对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环境耐力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入选前的飞行时间至少都有800小时以上,多的达到2000小时。可以这么说,他们都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任何一个人的业务能力都不差。
单说叶光富,虽然在此之前他没有过执飞经验,但是他曾多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比如2019年的神舟十三号、2021年6月份的神舟十二号,他都是“备份航天员”。
可以这么说,能“备份”就是对他业务能力的最大认可,之所以之前没有执飞经验,少的只是一点点“运气”罢了。
其二,“以老带新”是传统,选中叶光富是培养后备力量的需要:
各个行业都有“以老带新”的传统,航天人也不例外。
虽然我国先后招录了2批14人航天员,但其中一部分人已经停飞停训或退役了了,比如潘占春、赵传东、陈全等人,也有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退居二线,比如费俊龙已经56岁了、翟志刚55岁了、聂海胜57岁了,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会逐步退居二线,而培养新生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41岁的叶光富既稳中,业务水平也可圈可点,正值一个航天员最好的年龄,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可以保证我国航天员的薪火相传。
其三,叶光富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未来有“特殊使命”:
可能大家不知道,叶光富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在中国航天员中是不常见的,比如叶光富曾在2016年的时候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参加过国外洞穴训练,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在洞穴中生存了6天6夜。
在视频记录中,叶光富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解说,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未来,当我国空间站全面运行时,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很有可能有“特殊使命”,比如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接待外国同行,与国外同行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互动,正如洞穴训练结束后叶光富所说的那样:“希望像这样的握手,下次能够在太空中完成”。
综上所说,“新人”叶光富业务能力强、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和他一口流利的英语都是他能入选神舟十三号的“法宝”,但以上只是客观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和备战,时刻听从航天事业的召唤,俗话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因为他的不松懈、不懈怠,才为他争取来了这份光荣的执飞任务。
叶光富充分诠释了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