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小米会被骂上热搜?原因是他的做法太让人反感了。
为什么说小米的做法让人反感,这事要从小米的捐款说起。7月21日上午9点10分,包括小米雷军在内的多位高管发布了通过小米公益基金会捐款5000万元的消息。
如此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确实值得称赞,更值得尊敬。
然而,就在7月22日凌晨,捐款接受单位河南慈善总会公布的明细,让人们看到了小米的真实信息。
数据显示,小米当日捐款实际到账仅有500万元,也就是说这个数据和雷军公布的信息相差10倍。
再看这个款项的到账时间,显示是上午的10点51分。也就是说雷军发布的消息存在错误。
小米和雷军错在了哪里雷军在公布捐款5000万时,应该是他们开会确定之后的结果,并将捐赠的实施方案工作进行了安排。而他错就错在了提前发布这个消息,本是想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但这种事情在没有做出之前,还是不要声张,毕竟有些人会关注此事。
结果这事还真被人们给翻了出来,这种提前公布和后续实施的行为,被人们所不耻。
其实在雷军公布的当日,小米公益基金会捐款为1000万,之所以显示只有500万的原因是他们进行分开汇款的,造成另外500万没有在当日到账。
另外,小米剩余的4000万后来也公布的信息,是一张在7月25日的电子票据。
再看其他捐款的个人和企业,基本都是等全部完成捐赠之后再进行公布。如王思聪在捐赠完毕之后,将图片发到了自己的微博动态上,如在同一个表格中的OPPO、VIVO等企业,都是完成捐款之后再进行公布的。
为什么要定向捐款其实我们看到很多捐款人在捐款时,特别是大额捐款时,会有定向捐款这个特别的信息。
所谓定向捐款,是捐款方指定该款项的具体使用方向或者单位,这种情况一般是捐款方与接收捐款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某个捐款方的负责人是某个受灾地的,这时候捐款方可以指定该款项的具体使用方向。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出于亲情之外,还有因为合作关系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文/小伊评科技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小米捐款本来是一个好事,为什么最终却会被骂。
在7月21日上午,包括小米雷总,卢总等多位小米高管在媒体渠道高调宣布小米向河南灾区捐款5000万元的新闻,雷总最早在上午9:10分发布该消息,其他KOL纷纷跟进转载。“小米向河南捐款5000万”瞬间成为舆论热门话题。
然而根据7月22日凌晨,河南慈善总会公布的捐款明细来看,小米捐赠的实际到账额度仅为500万元,实际到账是21号的10:51分(后续事件证明,当天小米共计捐款到账1000万元,其余款项并未全部到账)也就是说,小米是在善款未到账之前一个半小时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预热宣传,且到账金额和宣传有所出入。
再来看其他两个手机企业OPPO和VIVO,这两家企业同样宣布捐款5000万元,根据河南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来看,OPPO和VIVO所捐赠的5000万元的善款全部都在中午左右到账(VIVO是13:11分到账,OPPO是11:53分到账)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家企业公开宣传的时间——VIVO是在7月21日 13:49分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也就是在善款实际到账的30分钟后才对外公布该消息。
OPPO同样如此,他是在款项到账之后的11:58分在社交媒体公布该消息,比实际到账时间晚了五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相较于小米的先宣传后到账,OPPO和VIVO这两个企业不仅是足额现金到账,而且还是在实际到账之后才对外进行了公布。一个是先宣布,再到账且未足额(剩下4000万在21号确实没有实际捐赠),另外一个是先足额捐款,到账之后才宣布,大家感受一下这种差距。
所以,在这两相比较之下,小米的5000万元捐款就从之前的正向舆论导向,变成了有些负面的舆论导向,因为大家都在认为小米是在利用捐款进行一种营销。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不了解原委的情况下,确实很容易产生误解。另外,小米对于捐款这件事表现得确实太过于高调,也有悖于我们国家传统的——“做好事不留名”的文化理念,从而引发了一些舆论的反弹。
不过,这里也需要解释一下,对于任何一个上市企业来说,诈捐是一定不可能的,只要自己宣布过的捐款数额一般都能够兑现,否则的话,一旦被人发现,立马就会对品牌造成不可逆的重大损坏,在国难当头哪个企业能够承受这样的舆论重压,尤其是对于小米这种上市企业来说,这种问题肯定不会出现的。
随后小米也对网上的质疑进行了回复,在7月21日也就是小米官方宣布向河南捐款5000万的当天,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分别向河南慈善总会以及郑州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合计捐款1000万元。
随后在7月23日,又向河南慈善总会定向捐款4000万元,共计捐款额度为5000万元整,和其之前公布的5000万捐款额度是一致的。至于定向捐款,其实就是一种捐赠的一种形式,相比于普通的捐赠,定向捐赠一般会明确需要捐赠的主体或者对象,譬如小米的4000万定向捐赠就是专门用于灾后重建的,红十字会或者慈善总会只是作为受赠方,而且捐赠人对于捐款的用途是有监督权的。
另外,根据不同地区定向捐赠管理的规定来看,定向捐赠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和批准的,因为它需要确定捐赠者和被捐赠单位或个人不构成利益回报等条件,相比于普通捐赠来说确实要更加浪费时间,这可能也是小米这笔捐赠延迟到账的原因之一。
总之,目前小米捐款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小米的5000万元善款也已经全部到账,作为河南灾区的民众再一次对包括小米在内所有的捐款单位表示由衷的敬意,谢谢你们帮助河南灾区度过难关!!!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所谓的定向捐赠是指根据捐赠人的捐赠意愿,为特定的对象进行捐赠和资助而实施的慈善活动,是慈善捐赠的一种形式。
在实施定向捐赠的过程中,市慈善总会以受赠人的身份按照捐赠者的意愿,直接将捐赠款物转交给捐赠者指定的单位或个人,并负责监督落实捐赠款物的实际使用。
接受定向捐赠应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受赠人应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定向捐赠的款物,按捐赠者意愿发放给指定的单位或个人后要记录在案,接受捐赠人的监督。
慈善事业是一项扶贫济困、造福社会的美好事业。
市慈善总会作为受赠人随时接收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的定向捐赠和非定向捐赠。
定向慈善捐赠模式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由捐赠者指定捐赠对象,并可随时查询捐赠款项的去处。同时,捐赠款项由县慈善总会开具捐赠收据并有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每笔捐赠款项使用结束后,县慈善总会都会及时将使用情况反馈给捐赠者。
“定向捐赠有着透明化、社会化等诸多好处,而且,只要是有条件的个人或企业都可以参与做善事。”
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为河南灾区捐款,无论是单位或者人,都是一件受人尊敬的事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当大力推崇和宣扬。
然而,小米却因捐款事件被网友骂上热搜。其实在前几天的报道中,就有个人捐款时弄虚作假,也有夸大数目的;还有现场光耍嘴皮被人质疑后,又恼羞成怒而耍流氓的。总之,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类小丑也层出不穷。但这种现象总归是另类,正能量的主流始终贯穿大局。
小米的操作行为,拿老百姓的话来说,这就是个骗子。钱还未捐出,就对外声称已捐款5000万,而当天却只捐了500万;加上小米的其它捐款,也只有1000万到账。
伎俩被识破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在网友的声讨之下,几天后才又向河南灾区定向捐款4000万。
这也总算是兑现了原来的承诺,假如没有网友的质疑和铁证(捐款收据表),是不是也就这1000万了事。
一般的捐款,都是受捐单位或个人自行支配。定向捐款是指捐助单位或个人,在捐款的同时,注明了此类款项的用途,也明确指出了受助的单位或个人。
定向捐款的好处是,捐出单位(或个人)和受捐方都能互相了解双方的信息;也便于查寻到所捐款项,在后来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况,是否达到了专款专用的效果,这也是捐出方的主要用途和总旨。
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当下网络互怼好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不对怼几下好像浑身难受,你怼我,我怼你,特别是遇到公众人物或知名点的公知系列更是如此,能挖坑的挖坑,能埋雷的埋雷,能侦探的侦探,物尽其用人尽其所能,就等你踩坑触雷,一触即发。人多力量大,一人吐泡垂涎也足以成为汪洋大海,不淹死你才怪!
捐款也骂不捐也骂,捐慢了同样骂。小米捐款被骂不是不捐,而是先说后捐,捐款分批到账而被骂。
小心触雷!
定向捐款,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捐赠人的捐赠意愿,为特定的对象进行捐赠和资助而实施的慈善活动,是慈善捐赠的一种形式。
定向捐款的好处多多。但总体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捐赠方通过定向捐赠,可以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知名度,捐赠部分可以减免税收,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健康发展,并对捐赠款的流向与使用状况便于监督审查。二是定向捐赠最大的好处在于透明与公平公正,增添了社会的监督力,不仅提高了捐赠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而且有效的防范了资金截留、挪作它用或贪污腐败造成的资金断裂等等问题。
驰援河南小米捐款被骂上热搜,什么是定向捐款?定向有什么好处?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捐款容易被骂,捐了款还容易被骂。这次小米捐了5000万被骂,是不是因为他的捐款方式引起了有些人的不适,也就是这个定向捐款的问题。
定向捐款的这个方式非常的好。如果要捐款,选择定向捐款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第一透明,第二清楚,第三便于角度。也就是说我的钱我做主。
从目前的环境来看,各个地方接受的捐款能够全部用到需要的人身上基本是不可能的。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不便于说,说多了审核不通过,白扯了半天不说,浪费心情,也没那个必要。
换一个方面来说,现在一遇到灾情,这个捐款的问题就是很多的捐款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逼的。捐多了,有人骂,捐少了,也有人骂,不捐,有人骂,捐了,还有人骂,总之是挑刺的多于理性的。
总之捐不捐款是单位和个人的事。他捐了没必要过于的表扬,他不捐你也没有理由去说他。就是说不要随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着那些你认为不道德的人。是非黑白,要是那么容易分得清,他就不叫是非黑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