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老生前带过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这个问题如果系统统计起来还是非常庞大的,睿和君从自己的了解以及网络上的知识,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先说袁老有多少学生

这要从袁老毕业之后说起,1953年,袁老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被分配到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又有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在这里袁老担任教员,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18年,袁老带过的学生非常多,假若按一年50人计算,他带过的学生也有近千人。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从这时候开始,袁老结束了边教学、边研究的工作模式,一心扑在水稻的研究上。

虽然是专心研究,但这时候他仍要带助手,以及刚分配过来的人员,虽然从师从关系上来说是上下级,但有些人也是他一手带出来,而且他还要带研究生,以及博士生。

所以,袁老这些年带过的学生数不胜数,没有一个具体的准确数字。

袁老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老有成就的学生主要是他在安江农校工作期间培养出来的,有的毕业之后继续跟着他,担任他的助手,也有毕业之后有所成就的。具体人员情况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李必湖

说到袁老的学生,首先要说的一个人就是李必湖,1966年从安江农校毕业之后,留校担任袁老的助手。而他的成就是1970年在海南岛发现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这为选育水稻雄系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做了重要贡献。

1973年的时候,李必湖和袁老等一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并在1981年和袁隆平一起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第1个特等发明奖。

此后,李必湖在主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研制的威优402、威优49、威优48、威优438、金优402等一系列高产优质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亿亩,增产稻谷的3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200多亿元。

尹华奇

和李必湖一样,尹华奇也是毕业于安江农校,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袁老的助手,他与李必湖是袁老早期最得力的助手。

尹华奇的成就得到了多个国家的认可,曾在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得州聘为杂交水稻顾问,并想把他留在美国。但爱财心切的袁老,借访问期间的机会,把他重新招致麾下。

此前袁老曾风趣地说自己是鱼,助手是水。于是他就和尹华奇说:“鱼儿离不开水,要是肥水流向外人田,我这条鱼就快变成泥鳅了。”

再次回到袁老身边的尹华奇也不负众望,成就非常大。而袁老也深知弟子的想法,在上世纪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为尹华奇申请立项,专攻改良稻米质量,不牺牲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现在的尹华奇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特约顾问,其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罗孝和

相比李必湖和尹华奇两人,罗孝和并不能算是袁老的学生,因为他毕业于湖南农学院,上学时袁老未曾带过,毕业之后的罗孝和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时候开始跟着袁老一起参加研究,在这期间,袁老之于罗孝和是老师和伯乐的双重身份。

在袁老的言传身教下,他主要负责的“培矮64S”品种研制成功,先后在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推广,收获颇丰。

并且在袁老的推荐下,罗孝和申报并获得了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国家专利。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首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基金奖,1999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

罗孝和传承了袁老的衣钵,但毕竟他与袁老相差仅有7岁,年事已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杂交水稻领域的建树能被他的学生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邓华凤

邓华凤也是不袁老从学生时期就带出来的,只不过他也毕业于安江农校,他毕业的时间是1984年,而此时的袁老正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毕业之后,邓华凤在湖南农学院继续深造,此后回到安江农校任教,先后担任农艺师和高级农艺师。

1998年11月调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跟随袁老一起继续研究杂交水稻。

邓华凤现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杂交水稻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启云

出生于1962年的邓启云是袁老的学生,只不过他是袁老1997年带的博士生,毕业之后一直在袁老身边工作。现在他的成就也是袁老年轻一代学生中成就最高的人之一。

现在的邓启云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目前也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段美娟

段美娟是袁隆平所有女学生当中最出名的一位,原因是她有双重身份,第一层先是袁老的学生,第二层是袁老三儿袁定阳的妻子。

1997年从中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段美娟,被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研究,成为了袁隆平院士的学生之一。

当时袁老还不想收这个人,因为袁老认为下地干活、搞研究这件事是男人干的,一个女孩子整天蹲在田间地头,把皮肤都晒黑了,怕她坚持不下去。当时倔强的段美娟就要干出点成绩给袁老看,于是整日跟在袁老身边,风里来雨里去,得到了袁老的认可。

当时袁老的三儿子袁定阳也在这里工作,因为段美娟得到了袁老的认可,两个年轻人也都是单身,就有意撮合他们二人,而且二人也因为志趣相投,就走到了一起。

现在段美娟是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是我国水稻研究专家,她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关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提到这几个比较知名的学生之外,实际上袁隆平还有不少学生,他曾经带出了二十几个博士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骨干,比如他的博士学生之一吴朝晖,目前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管理处处长。

由此可见看出,袁隆平院士的学生还是比较给力的,虽然谈不上后继有人,但是这些学生对于我国水稻研究的发展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隆平院士最得意的学生应该是罗孝和,一直是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的“二把手”。考虑到袁老的年纪,罗孝和应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真正主导袁隆平研究团队的人。

罗孝和,1937年生,金石桥镇人。196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罗孝和应该可以说是袁隆平院士最得意的一个弟子。

而且2005年以后,罗孝和为主导的研究团队培育出了“两优0293”杂交水稻,某种意义上给袁老很长脸,因为之前国家种植面积最多的杂交水稻都不是袁老团队培育出来的。

说起来颇为尴尬,进入21世纪后,袁老研究团队里一款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都没有,一直到“两优0293”出现。

不过,罗孝和为主要研究力量培育的“两优0293”在2014年又让袁老面上无关了一次。

但是2014年,在安徽实验性种植的“两优0293” 出现了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除了蚌埠,根据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都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甚至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2014年12月30日出具了《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常秀亮举报湖南省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调查汇报》,变相是给“两优0293”下了逐客令。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罗孝和了。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隆平学生有很多,衣钵传人有几个?水稻助手李必湖?水稻之子袁定阳?

袁老一生学生数不胜数,在袁老离去以后有谁能接过袁老杂交水稻的大旗?

李必湖

袁隆平的左膀右臂,杂交水稻研究的专业助手,在生前,袁老就被问起接班人的问题。在镜头前面,袁老哈哈大笑,他心中早已有了人选,此人便是李必湖教授。

一个出生在湖南沅陵大山深处的土家族孩子,因忘不了“野菜野果当杂粮,红薯要当半年粮”的艰难岁月,立志把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在杂交水稻王国里勤耕不辍的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李必湖。

袁定阳

“水稻之子”袁定阳

袁隆平的三个儿子,各自都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唯有小儿子袁定阳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袁定阳出生于1970年,不同于两个哥哥,袁定阳从小就对父亲的“水稻事业”很感兴趣,甚至于在还没有上学的时候,袁定阳就成为了父亲的“小跟班”,天天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水稻田里,观察水稻的性状、寻找不同的样本

在农学界,如今的袁定阳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的研究成果让很多年轻人受益匪浅。在研究水稻的同时,袁定阳也在高校担任教育工作,如今的农学专业比几十年前热门了很多,袁定阳也带出来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袁老离去是遗憾的,但是后继有人是令我们高兴的,我国的农业会在未来越来越好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隆平在挑选学生的时候也是非常严格的,那就是必须下田,他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亲自为学生张罗对象。

所谓名师出高徒,对袁老先生来说也是一样,他一生当中带的学生不是很多,但这些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里面不乏一些学生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里面我们说其中的几个。

  1、李必湖。

  提到袁隆平的学生,相信很多人最熟悉的就是李必湖。

  李碧湖是湖南沅陵人,他也是一位农业科技从业者,同时他也是袁隆平院士的助手,1966年毕业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李碧湖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1970年的时候,在海南岛发现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这为选育水稻雄系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做了重要贡献。

  就在1973年的时候,李必湖和袁隆平等一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并在1981年和袁隆平一起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第1个特等发明奖。

  1980年以来,他主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所工作,和助手们一道相继育成威优402、威优49、威优48、威优438、金优402等一系列高产优质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亿亩,增产稻谷的3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200多亿元。

  1980年,根据袁隆平老师“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他指导助手育成国内第一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树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新的里程碑。

  1995年,转育出籼型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安农810S”,用它与父本“D1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八两优100”,于1998年2月通过省级审定,填补了长江流域杂交中熟早稻组合的空白,现已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1999年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

  2、尹华奇。

  尹华奇1943年8月出生,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特约顾问,是袁隆平院士最早的两名助手之一,在1966年的时候,他跟袁隆平、李碧湖一起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

  关于尹华奇,他的个人荣誉并不是很多,但他在杂交水稻上的贡献同样很突出,而且个人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尹华奇因为个人能力突出,曾经被美国德州并用,最后还是袁老把他引回了国内。

  3、段美娟。

  这美娟跟袁隆平的关系比较特殊,她既是袁隆平的得意弟子,同时又是袁隆平三儿媳。

  

  段美娟毕业于中南农业大学,1997年毕业之后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研究,成为了袁隆平院士的学生之一,她目前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是我国水稻研究专家,她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关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4、邓启云。

  邓启云1997年,考上袁隆平的博士生,之后一直在袁隆平身边工作,他是900公斤种子“Y两优2号”的发明者,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目前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提到这几个比较知名的学生之外,实际上袁隆平还有不少学生,他曾经带出了二十几个博士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骨干,比如他的博士学生之一吴朝晖,目前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管理处处长。

  只不过袁隆平先生在80岁以后基本上不带学生了,虽然有很多学校想让袁隆平当名义导师,但袁隆平却认为自己不带学生,光挂着一个名义不适合,所以他就婉拒了。

  由此可见看出,袁隆平院士的学生还是比较给力的,虽然谈不上后继有人,但是这些学生对于我国水稻研究的发展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1960年,袁隆平的学生邓则一个猛子扎到河里,头顶被河底的鹅卵石撞了个大包。袁隆平为了帮她压惊,带她去下了馆子。四年后,袁隆平在篮球场对邓则说:我怕你掉河里没人救,还是嫁给我吧。

1956年,26岁的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校当代课老师。因为他学识渊博,性格温和,而且又多才多艺,于是成功吸引了一名女化学老师的目光。

袁隆平和这名女化学老师谈了三年恋爱,可最终女友结婚了,新郎却不是袁隆平。理由很简单, 他太穷了。

恋爱失败,袁隆平备受打击。他开始身体消瘦,郁郁寡欢。有一天,心情沉闷的袁隆平跑到学校的樟树林,拉着一首忧伤的小提琴曲。

学校的老师曹延科怕他出事,就偷偷跟在他后面。一曲终了,袁隆平竟悄悄拭起泪来,曹延科赶紧过去细心安慰。

没想到当袁隆平得知对方以为他因失恋而颓废时,哈哈大笑。袁隆平说:我一个吞过钉子,顶着日军飞机投弹去嘉陵江游泳的人,会被这么点小事打倒吗?

原来,袁隆平之所以拉这样一首忧伤哀婉的曲子,又一个人偷偷拭泪,是因为他在沅水岸边看到了一具饿殍。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他是在痛苦自己的科研成果迟迟没有进展,因无法帮助那些饥饿的同胞而感到自责和难过。

不过,来自同事兼好友的关心,还是让袁隆平心情大好。当天晚上,他就做了一个美梦。他梦到自己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了。

稻田里,水稻长得像高粱那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跟花生米一样大。仿佛世界上再没有饥饿,人人都顶着一张笑脸。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对于研制杂交水稻,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

也就是说,当时在国际上一直认为杂交水稻不可能成功。但袁隆平没有放弃,恋情结束了,反而让他更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当中。

虽然他本人对找对象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身边的朋友却很着急。大家觉得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大好人,怎么可以没个人在身边照顾。

于是,热心的同事开始为他张罗起相亲。可一心铺在杂交水稻上的袁隆平,不是推这个,就是婉拒那个。

到最后,曹延科的爱人实在看不下去,硬是把黔阳针织厂一名姓史的姑娘介绍给了袁隆平。

三天后,曹延科在实验田找到袁隆平,兴高采烈地对他说:袁老师,史姑娘给你约上了,就在我家等你呢!

袁隆平被连拉带扯到了曹延科家,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纺织厂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好单位,这位史姑娘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长得非常漂亮。她从介绍人口中听说袁隆平是个很有前途的专家,便心生了很多幻想。

没想到眼前这个男人不止皮肤黝黑,还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和心目当中的白马王子形象实在差的太远,不免大失所望。

不用想,袁隆平这一次相亲自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却满不在乎,同时也不再接受任何媒人的介绍,一心铺在育种事业上。

有一天,曹延科的两个学生来看望他,闲聊间,曹延科说起了这件事。这两名同学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说:我们认识一个姑娘,特别适合袁老师。

曹延科一听来了兴致,马上追问道:你们说的姑娘是谁?什么时候能安排见面?

两位同学口中的姑娘叫邓则,那年25岁,不仅才貌出众,而且还是安江农校当年的篮球队队长。

邓则从安江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黔阳县西路口的农技站,同样也是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至今仍单身。

邓则也是曹延科的学生,知道她是个好姑娘。于是赶紧派两名同学前去打探口风。没想到邓则一听给她介绍的是袁隆平,当即就笑了。

她的这个笑是发自肺腑的。因为在她心里,一直对袁老师非常尊敬,并且为他的学识渊博,绝好的琴技以及幽默的谈吐所着迷。

并且他们之间,还有一件令邓则记忆深刻的事,就是袁隆平曾是她的游泳教练。

有一次,邓则一个猛子扎到河里,结果头顶就被河底的鹅卵石给撞了个大包。袁隆平为了给她压惊,还带她去下了馆子,足见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就这样,在1963年的这个冬天,爱情撞了一下袁隆平的腰。

对于白马王子,一百个姑娘就有一百种不同的需求。有的姑娘想要潘安之貌,有的想要有石崇之富,有的想要霸王之势。

而邓则这位睿智又善良的姑娘,她想要的,就恰是一个袁隆平。

所以二人结婚后,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跃上巅峰,袁隆平与邓则的感情数十年如一日。听说那个曾经抛弃了袁隆平的化学老师,曾经非常感慨地说:我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袁隆平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别人都不肯嫁给我的时候,邓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求婚。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她始终和我在一起。

要知道,为了更好的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科研,邓则30岁到50岁的20年间,一直饱受两地分居之苦。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更是由邓则一力承担。

多年后,回想起当年在篮球场求婚,袁隆平的那句“我怕你掉水里没人救”,现实的版本则是邓则一直挽救他于一次次水深火热之中。

最好的爱情,最伟大的水稻之父,袁老一路走好!天堂还会再见。[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请网友简单点一下就行,科学家是国家的宝贝,需要一定的保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