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从郎平的那番话中,有人悟到的是为朱婷减压,也有人悟到的是让朱婷压力更大。具体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呢?
朱婷目前最为当今国际排球界最优秀的球员之一,她毫无疑问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对象,不仅有那些和中国队将要进行比赛的队伍,还有那些想上进学习的队伍。这一点也是非常现实的,而且这个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体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所以,郎平的真实意思不是给朱婷减压,也不是给她加压,而是包含以下两个意思。第一:告知各队已经看透他们的策略
毕竟朱婷作为世界排坛顶级球员,其他队有针对性地制定进攻策略也是最常见的方式,告诉他们自己已经看透了他的策略。
第二:中国队也会改变策略
毕竟目前中国排球队也是人才济济,既然各队有针对性的研究朱婷,那么一定会在战术上改变,特别是郎指导说到朱婷在里约奥运会时的奇兵,这次东京奥运会也一定会出现另一个“朱婷”。
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近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谈到东京奥运备战时,主动提到了朱婷。称朱婷在里约时更像一个奇兵,随着这几年比赛大家对她的熟悉,朱婷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有球队发球都找她、想尽一切办法去消耗她。郎平这样说是符合事实的,但她也坦言球队包括其他球员都会来最大限度缓解她的压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确实起到了“一锤定音”作用,5年过去没有明显下滑迹象。我们来回顾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打得特别差,那为什么中国队最后还能获得冠军呢?这里面朱婷起的决定性作用很大,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朱婷几乎是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除了徐云丽扮演了队内第二得分手的角色,其他中国队大部分的进攻得分都是朱婷一个人砍下来的。
整个里约奥运会朱婷个人总得分是134分,而塞尔维亚的博斯+米哈两人一共得到130分;美国拉尔森+希尔联手才拿到118分,荷兰椰斯+布依吉斯是136分。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朱婷的确是“一个顶俩”的。
1.里约朱婷也曾被重点拦防,但她的强大超过常人想像。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不是夺冠热门,就连打半决赛时,荷兰女排在走进球场时还笑道:“我们半决赛的对手竟然是中国队,那拿下胜利的一方肯定是我们。”荷兰队没有吸取巴西主场被中国逆转的教训,依然是趾高气扬。但中国队的顽强,朱婷这一点的强势,让荷兰队倒在了半决赛。决赛中的对手塞尔维亚,米哈伊洛维奇曾被郎平称之为女排“新三大主攻之一”,强力接应博斯科维奇更是风头正盛。然而米哈被徐云丽拦到替补席之后,博斯的大力跳发和强力扣球,对轰朱婷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优势。
杨方旭里约再次受伤之后,难以起跳的她背平进攻完全消失;惠若琪受心脏、体能等约束,进攻火力并不能完全撑起朱婷对角,刘晓彤打身高偏矮的巴西还能起到奇兵作用,打高大的塞尔维亚她没有这个强攻实力,实际上就是朱婷的强攻带动了全队。
然而我们只知道中国队实现了逆袭,但这个逆袭是怎么来的却没有深入思考。郎平是一个高明的教练,她让其他点来全力保障朱婷,有徐云丽、袁心玥、龚翔宇几个点的牵扯,朱婷的强攻势如破竹!直到里约中国队登顶夺冠,所有球队、教练才认识了中国队的这位超级“秘密武器”朱婷。
2.2018世锦赛朱婷遭遇重大挑战,体能和技术几乎全部耗尽。2016里约夺冠、2017年拿到大冠军杯,朱婷的状态一直是朝上走的,谁也不知道她的巅峰在哪里。然而,很快2018年世锦赛朱婷就遭遇到了出道以来最难打、最难扛的比赛。世锦赛是中国队三大赛中拿到冠军后间隔时间最长的一项赛事,2014年我们也只冲到了亚军。
在张常宁受伤、李盈莹尚不能接一传,大姐徐云丽退役的局面下,中国队又剩下了“朱婷一点攻”。面对攻防兼备的意大利,朱婷既要接一传又要负责前、后的进攻和防守,第二个进攻点只有老将颜妮在强撑。2次负于意大利之后,郎平也意识到必须要缓解朱婷的压力,靠一个点我们真的拿不下意大利。令人更加费解的是,在三大赛上扣球成功率都接近50%的朱婷,在去年国内排超决赛中,面对江苏女排竟然打出了历史最低扣球成功率36%。朱婷真的下滑了?
一场比赛数据难以说明问题,中国队已在全力破解“朱婷一点攻”。国内排超决赛一场比赛的数据不能足以证明朱婷下滑,这里边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姚迪的传不让朱婷完全办法发力,甚至是多次推攻过网;江苏女排的张常宁、龚翔宇、倪非凡都是朱婷的国家队队友,对她的习惯性线路拦防也更加熟悉等等。缓解朱婷攻防两端的压力中国队一直在做,而且是卓有成效。
1.2019世界杯真正打出多点开花,朱婷依赖症得到缓解。要想给朱婷减压,其他球员在攻防两端都要提升个人技术实力,袁心玥在2019年世界杯对阵巴西一战砍下26分,其扣球的力量、速度与2018年世锦赛时有了明显提升;张常宁也成为除朱婷外的队内第二得分点;龚翔宇、王梦洁组成的稳固后排防线,让颜妮、袁心玥的快球反击非常犀利。
应该说,郎平的等待是卓有成效的,朱婷之前高出其他队友一个档次,直到等来了袁心玥等人的提升,中国队才有了更强的火力支援。东京奥运会,李盈莹的加盟也是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有益补充。一旦张常宁进攻受阻,那已经具备一传能力的李盈莹,在进攻端也会给朱婷最大的支持。
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是主打朱婷的一点攻,朱婷也不被更多的球队所熟悉。然而随着朱婷成长为世界第一主攻,特别是加盟土耳其联赛与世界级的强攻手们对轰,欧美球员在拦防朱婷上有一定的心得。郎平在东京奥运备战前点名朱婷,并不是给朱婷增加压力,而是阐明中国队要有其他的点打出来,其他的球员站出来,为朱婷最大限度的减压。大家觉得27岁的朱婷下滑了吗?与里约时只负责打高点强攻的朱婷,她是否更全面、更强大了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最近郎平接受采访采访时提到了朱婷,郎平说里约奥运会时朱婷逐渐成熟,承担了奇兵与进攻核心的双重角色。四年过去了,东京奥运会朱婷依然是进攻核心,但是随着各国对朱婷的研究,不再是“奇兵”,比赛中朱婷会遇到来自对手限制,这对朱婷的技术、球商、体能是严重的考验。
中国女排虽然离不开朱婷,但是朱婷不是万能的。朱婷的进攻不但需要一传防守的保障,进攻上也需要左膀右臂。郎平指导特别强调朱婷的进攻,需要其他各个点的牵扯,减轻朱婷的进攻压力。
2018年世界女排联赛,朱婷从土尔其回国需要休息,直到第三站才参加比赛,中国女排输给意大利,第四站输巴西、输美国、勉强赢了俄罗斯,朱婷每一场都用尽全力,赛后躺在场边不想动。
2018世界女排锦标赛,张常宁回归赛场,“朱袁璋”最强组合也没有把中国女排带进决赛。
世界杯中国女排看似一路随风,但是没有强敌意大利,塞尔维亚只派了青年队,让中国女排减少了很大压力。
为朱婷的进攻减轻压力,就必须在朱婷对角的选择上改变策略,单纯的保姆型主攻就不再是首选,朱婷的对角必须要有超强的进攻能力。
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要卫冕,必然要突破世界列强的围攻。中国女排除了抓好朱婷的训练外,其他边攻手的训练更要跟上。只有多点开花,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郎导的这一番话,包含多层意思。不光是给朱婷减压,也是在警示其他队员,要多承担责任,分担朱婷的压力!当朱婷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人站出来,缓解场上的被动局面。朱婷吸引对手,也给本队其他点带来进攻的机会。再有就是,朱婷身为一个强进攻点,不光具备以前的实力,而且,可能还有其他技能,只不过,郎导不会轻易说出来。朱婷目前在国家队,不光是主攻和队长,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领袖的作用,就是带领大家共同努力,激发队友的斗志,整合全队的力量,才能应变场上不可预测的乱局,化解困难和压力,全队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加上拼搏,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近日,时隔数月,郎导再次上了电视,同时还接受了采访,采访的内容无非就是关于东京奥运的备战,除此之外还谈到里约奥运和东京奥运,还特意提到了朱婷,她说朱婷在里约奥运更像一个奇兵,里约奥运之后,朱婷开始走向国际化,几乎所有的球队都在研究朱婷,自然而然,朱婷遇到的困难会期之前增加,所有对手都会不惜一切想尽各种办法来遏制住朱婷,毕竟一旦朱婷被遏制,中国女排的实力必然会减少一半。郎导阐述的确实是一个事实,毕竟她已经到了那个高度,谁也不敢忽视她的存在。对此有网友表示郎导话里有话,到底是为朱婷减压还是担心朱婷实力下滑?
朱婷里约奥运更像“奇兵”吗?说实话,朱婷参加里约奥运时,她才22岁,这个年龄在奥运会一般都算是一名小将,但是在里约奥运,朱婷却独挑大梁,成了中国女排的第一得分手,整个奥运比赛下来,朱婷的个人得分拿到179分,高居榜首!那么朱婷是“奇兵”吗?从年龄上来说,可以算是,毕竟刚说了她才22岁,但是从作战经验来看,朱婷并不算真正的“奇兵”,毕竟在参加里约奥运会之前,朱婷已经参加过14年的世锦赛和15年的世界杯,而且两次大赛,朱婷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所以用“奇兵”这个称呼来形容朱婷在里约奥运的表现,确实有点不符合实际。
要说奥运奇兵,04年雅典奥运的张萍才算,由于主力队员赵蕊蕊在训练中受伤,陈忠和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张萍,短短的几个月,张萍就快速融入到黄金一代的战术体系中,在雅典奥运会上,张萍可以说将战术运用到极致,短平、背飞、背溜、时间差等,还有一手好的跳发,最终中国女排夺冠,张萍成了队伍里面的第二大得分点,仅次于杨昊。
郎平是在为朱婷减压吗?郎平的话确实有点意思,向来不会把话说得太满,给球迷留下遐想的空间,不过郎导说这话确实是在为朱婷减压,毕竟朱婷从里约奥运到东京奥运,有几点已经在发生变化!
1、身份的变化,朱婷从队员转换为队长。
在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的12名队员中,只有惠若琪、魏秋月和徐云丽三人参加过奥运,而其余9名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对于当时的朱婷来说,她肩上的重任更多的是在帮助球队拿分,哪怕是面对如日中天的巴西,还是快如闪电的美国,又或者是杀出来的大黑马荷兰,朱婷每场比赛都是队里的第一得分,尽管仍被重点盯着,但她还是展示出强大的实力,面对荷兰四局砍下33分,对阵巴西砍下28分,迎战塞尔维亚砍下25分。但是里约奥运之后,惠若琪退役,朱婷担任中国女排的队长之位,这对朱婷而言,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比赛中不单单只是负责进攻那一下,更多的是带领球队在碰到困难时怎样迎刃而解,提升团队的积极性,调节比赛的气氛等。
2、对角的变化,铁打的朱婷,流水的对角!
整个里约奥运会,朱婷的对角可以说是一直在变化,从最先开始的张常宁,到后面的惠若琪,再到充当奇兵的刘晓彤,但是朱婷仍是中国女排的绝对核心力量!这也给郎导警示,里约奥运是12人轮流作战,没有绝对的主力阵容,于是在进入东京奥运周期,郎导开始打造一套强有力的主力阵容,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七仙女”。朱婷的对角也有变化,张常宁目前是她的黄金搭档,两人已经搭档了整个奥运周期,一攻一守,配合非常默契。李盈莹的迅速成长,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朱婷的压力,还记得在里约奥运,朱婷从头到尾都没有休息一场,从头打到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朱婷的体力会有极大地消耗,如今李盈莹的崛起,再加上张常宁的全面提升,朱婷的压力会逐渐被她们分担。
朱婷的实力下滑了吗?这是目前所有球迷都担忧的事,毕竟朱婷一直以来手腕都有伤在身,而且本赛季朱婷在天津女排的数据确实并不亮眼,但是一场比赛并不能代表全部,我们来看看之前的数据。
2018年世锦赛,朱婷中规中矩,但仍是队内第一。
18年的世锦赛,中国女排可以说比较坎坷,朱婷也累到极致,张常宁受伤导致比赛后程发不上力,李盈莹首进国家队,一传不稳,还稍显稚嫩,袁心玥遭遇瓶颈,拦网更是引发球迷吐槽,龚翔宇一直以来充当保姆作用,关键时刻只有老将颜妮成了朱婷的左膀右臂,得分仅次于朱婷,可见当时的中国女排是有多么的艰难,但就是这样,朱婷还是把中国女排带进四强,夺得铜牌,赛后的数据统计,朱婷总得分227分,排名第三,扣球444扣202中45.6%(成功率第六)。
2019年世界杯,“朱袁张”齐头并进,朱婷再次高光!
11连胜的战绩,中国女排最终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赛后的数据统计,朱婷一共拿到178分,其中进攻拿到153分,但是成功率却高达54.64%,在边攻手里,唯一一位成功率超过50%。当然在个人得分帮上,朱婷只排名第四,原因有两点,第一,11场比赛朱婷只打了9场,9场比赛能够拿到178分,长不多场均20分,其次,张常宁和袁心玥两人站了出来,张常宁拿到117分,袁心玥拿到116分,三人齐头并进。
尽管2020年朱婷只打了女排联赛,数据也不及国家队的高光,但是这不代表朱婷的实力有所下滑,毕竟在天津女排,朱婷更多的是想让李盈莹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大部分的进攻都交给了李盈莹,其次,姚迪与李盈莹的配合明显强于朱婷,这跟二传也有很大的关系,姚迪状态时好时坏,很多球朱婷压根就没法扣只能无攻过网,导致数据直线下滑,还有就是对手对朱婷摸得比较清楚,特别是张常宁、龚翔宇和倪非凡,她们三本身都是中国女排的队员,长时间与朱婷接触,再一个她们三的后排防守都很厉害,张常宁在国家队就一直负责六轮一传及后排的保障,龚翔宇更是相当于第二个自由人,倪非凡就更不用说了。
郎平在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说的话,是为朱婷解压还是担心她实力下降?
郎导不过是说了大实话。与里约相比,东京奥运,朱婷的责任更重了。
近日,郎导接受媒体采访是,谈了奥运话题,在谈到朱婷时,说她不再是秘密,对手会更加“照顾”她,消耗她,而这一现象,在里约奥运时,则没有这种现象。
那是的朱婷,用郎导话说,更像是奇兵。代表国家队打比赛不多,又是年轻选手,别的队伍对她自然没那么的重视。当朱婷真正成长起来后,已经成为对手研究对象。
郎导的意思是什么呢?小言觉得,大致或是这样的。
一是朱婷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作为队长,又是一张明牌,备战奥运,一定要自我严格要求,打磨技术,之前朱婷自己也说了,技术上精益求精,要有工匠精神,去多磨炼技术。
作为队长与场上核心,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她所承担的比队员多一些,责任要更重。
二是朱婷一旦受阻,别的队员需要出来分担。
在里约奥运时,女排队员可谓是多点开花,“朱袁张”之外,徐云丽、杨方旭、刘晓彤等队员,关键时刻,能顶得住,让对手不会把火力点,集中打哪一人,朱婷有了更多“开火权”。
现在呢?大家都知道,限制住朱婷,就有机会与中国女排扳手腕。 巴西女排主教练吉马良斯谈到中国女排时,说中国队成绩,取决于朱婷能否保持50%的成功率。
到了东京奥运,当朱婷被重点关照时,需要像张常宁、李盈莹、丁霞、袁心玥等选手,站出来,分担力量。
担心朱婷实力下滑?想多了。相对于里约时期,现在朱婷经验、技术细腻程度、场上阅读能力等,都处在巅峰时期,没什么可担心的。
有担心就是这么一个王牌,一旦被对手给限制住,谁能站出来?还记得2018年世锦赛吗?当时张常宁状态不佳,朱婷即便累瘫倒在地,也无法带领球队进入决赛,那时的状态,朱婷缺少一个帮手。
郎导还提到了竞争对手塞尔维亚、意大利等五六支队伍,人家队伍各个位置实力都挺强,且替补席实力不弱,而咱们的队伍呢?坐在替补席的,与“七仙女”实力相比,差距还是很有的,特别是副攻,颜妮一旦因伤病受阻,咱们的“网上长城”,仅靠袁心玥一个,是很难顶起来的。
郎导的近期采访,谈的都是女排队伍的客观存在的现实。为数不多的备战时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与进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