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一共有六部,说到各个影片的成本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影片的拍摄制作成本,另一个是包含发行费用的总成本。

今天要给大家说一下拍摄与制作的成本部分。

《你好,李焕英》的成本约在8000万左右,主要由包括北京文化、瑞意影业、猫眼微视、大碗娱乐等八家主要公司投资。

《唐人街探案3》的成本约5亿左右,主要由万达影业、北京壹同传奇、中国电影这三家主要的公司投资。

《刺杀小说家》的成本约4亿元左右,主要由华策影业、自由酷鲸、阿里巴巴、聚合影联这四家主要公司投资。该片之所以制作成本高的原因是影片中呈现的特效部分。

《人潮汹涌》的成本约3亿元左右,主要有艺言堂影视、北京光线、英皇影业、一怡以艺这四家公司投资,该片成本高的原因主要为演员阵容太过于强大。

《熊出没:狂野大陆》的成本约2.5亿元左右,该片之所以成本高的原因,就是该片都是动画制作,相对周期也比较长。投资方主要为华强方特、横店影业、乐创影业、联瑞影业、猫眼微视这五家公司。

《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成本约3.5亿元左右,该片主要由追光人动画设计、阿里巴巴、博纳文化、哔哩哔哩影业这四家公司。虽然这部影片也叫“哪吒”,但和超高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一点关系,完全是蹭热度和流量的。

《侍神令》的成本约为2亿元,该片由工夫影业、北京网易、华谊兄弟、中国电影四家公司投资,改编自游戏《阴阳师》,该片之所以投资成本公司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于强大的主演阵容。

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已经双双进入40亿俱乐部,陈思成唐人街探案3先进一步,贾玲你好李焕英迅速反超,并大步甩开陈思成。

目前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是41.14亿,你好李焕英的票房是42.78亿。从昨天开始,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将近1亿的票房差距,今天你好李焕英也是超过了唐人街探案3将近3倍。

贾玲的新片已经走在了40亿票房的康庄大道上,即将奔向50亿,很有可能会冲击吴京战狼2的56.9亿的票房,只要将上映时间延长,而唐人街探案3已经没有希望了。

不过,陈思成已经凭借唐人街探案3赚翻了,按照40亿的票房来计算,陈思成个人进账至少10%,也就是4亿,再加上广告的收入和个人导演的片酬,5亿不在话下。

另外,投资方和院线万达可以分成占80%,收入将近30亿,唐人街探案根据爆料并没有13亿的投资成本,只有5亿左右,这样的来说也都已经全部都回本了。

你好李焕英确实是这个春节档最大的赢家,投资最少赚得最多。

毕竟她的投资只有五千万,但是现在已经取得42亿票房,背后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你好,李焕英背后有恒大,还有阿里影业和腾讯三巨头在进行支撑。

最惨的应该是陈坤的侍神令和杨幂的刺杀小说家,回本都难。

投资成本都在5亿以上,主要是花在了特效上面,当然演员的片酬也都是以五千万以上来记算的,但目前票房成绩不佳只有六七亿左右,加上影院的分成,要回本真的很难。

刘德华的人潮汹涌应该投资成本不会太高,毕竟是翻拍的,可能主要的花费就是在刘德华的片酬方面,但是他本人也是监制,现在票房有3亿算是勉勉强强赚了那么一点。

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春节假期档上映的电影共有七部

《侍神令》成本最高,票房收入垫底。《你好,李焕英》成本最低,票房却最高,成功从春节档七部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2020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小成本电影。

七部影片成本与收入盘点

以下排序按照影片成本由低至高排序,详细数据皆由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成本排序:《你好,李焕英》<《熊出没·狂野大陆》<《哪吒重生》<《人潮汹涌》<《刺杀小说家》<《唐人街探案3》<《侍神令》

1.《你好,李焕英》,由小品改编,贾玲亲自制作导演,场地转换不多,特效需要的方面也较少。

电影成本:制作方没有在官网上公布真实数据,从电影布景及参演人员来综合推测,该影片属于小成本电影,保守预估在3000万~1亿之间。

票房收入:截止至2月23日,上映12天,总票房高达42.92亿元,位居春节档七部电影票房之首。

2.《熊出没·狂野大陆》,熊出没系列大电影连续七年在春节档上映,由于20年疫情原因,因此这部影片推迟到了21年播出,细腻的特效和搞怪无厘头的笑点都让《熊出没》系列影片长盛不衰。

电影成本:动漫电影,无真人饰演,电脑制作加配音和后期宣传,成本在3000万~2亿之间。

票房收入:截止至2月23日,总票房突破5.2亿。

3.《哪吒重生》,导演在官博上称因为预算限制,电影制作上舍弃了很多内容,并且遗憾表示,目前3亿票房还不够回本,由此可知,哪吒重生的制作成本是大于三亿的。

电影成本:3亿~5亿。

票房收入:3.45亿元。

4.《人潮汹涌》,刘德华与肖央主演,猫眼评分9.1,豆瓣评分7.1,口碑不错,票房却很尴尬。导演饶晓志发文吐槽排片太少,希望院线多给一些机会。

电影成本:网上大数据显示,保守估计是3亿~5亿。

票房收入:截止2月23日凌晨,票房艰难突破3亿大关。

5.《刺杀小说家》,IMAX 3D版燃爆全场,人物造型精致,场面壮观,音效冲击堪称“颅内按摩”。网上好评如潮,热度一直高居不下。

电影成本:4亿~7亿。

票房收入:截止2月23日,票房达7.75亿元。

6.《唐人街探案3》,热度仅次于《李焕英》之下,大制作场景,明星阵容。口碑略有争议,大批网友批判笑点低下。

电影成本:国外拍摄,花絮爆料主演王宝强和刘昊然还亲赴韩国考国际驾照。据网络资料,电影成本保守估计为6亿~8亿。

票房收入:口碑扑街票房却屡创记录,目前为止票房高达41.2亿元,春节档排名第二。

7.《侍神令》周迅、陈坤、陈伟霆主演,制作成本颇高票房却垫底,被网友评为二流奇幻电影。

电影成本:片中大量的特效场面撑起了整部剧,制作成本4亿~10亿。

票房收入:票房惨淡,上映12天,2.43亿,春节档垫底。

总结

数据到目前来看,影片《你好,李焕英》成春节档电影最大赢家,《唐探3》紧随其后,《侍神令》惨遭垫底。

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首先《唐探3》制作成本在5个亿左右,目前票房收益41.16亿,尽管目前口碑一直下跌,我认为它是很成功的一部电影,推迟了一年才上映,观众期待和口碑的积压,使得票房大卖。

《你好,李焕英》由沈腾、贾玲、陈赫主演,制作成本在3.5亿。当时大家并不看好贾玲导演的处女作,上映后票房不断创新高,目前票房排第一位42.84亿。

《刺杀小说家》特效太重,制作成本7个亿。从目前票房来看,只赚回了成本,制片方远远想不到制作时间接近三年的特效黑马居然会亏钱。

《人潮汹涌》制作成本3.5亿,口碑平平,目前票房3.19亿,也是亏钱的。

《侍神令》是春节档亏得最多的一部电影,制作成本超6亿,票房目前2.43亿。

《你好,李焕英》才是春节档最大的赢家,制作成本低,票房一路稳居第一。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都是良心电影,情节细腻,搞笑,感人。花最少的钱,制作最好看的电影,是电影行业的标杆!

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中国的票房收入公式

首先先科普下中国的票房收入计算公式。

国内的票房组成部分有这几块。

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占 5.0%

相关税费 占 3.3%

可分账票房 占 91.7%

在可分账票房中,又可以拆分这些:

所以最后制片方实际票房收入=总票房*91.7%*33%

几个影片的票房数据分析

接下来说下春节档各个影片的票房数据了,截止2021-02-23日的数据

1.《你好,李焕英》

票房收入:42.89亿。成本大约是3000万,最多也不会超过1亿。

按1亿算的话,分账票房是13亿,投资回报率差不多是13了!这投资回报率相当高了,成为小成本高票房的典范。

李焕英作为相声转电影的成功案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相声题材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2.《唐人街探案3》

票房收入:41.19亿。由于国外拍摄的,成本应该不低,预计要8亿左右,最多也就10亿。

按10亿算的话,分账票房是12.5亿,投资回报率约1.3。

唐探宇宙现在作为一个硬核IP,越来越吃香,因此对导演陈思诚、王宝强、刘昊然来说都是大赢家。

3.《刺杀小说家》

票房收入:7.74亿。成本主要是特效制作,应该也不低,预计是4-7亿。

按7亿计算的话,分账票房是2.3亿。估计是要亏了,亏了70%。

4.《熊出没·狂野大陆》

票房收入:5.2亿。网传是0.2亿的成本,反正看着特效估摸着也就2毛钱特效。

按0.2亿的成本估算的话,分账票房是1.5亿。投资回报率达到7了!

反正孩子的钱好赚,难怪每年会出电影。不用想了,明年依旧会有。

5.《哪吒重生》

票房收入:3.44亿。导演说票房要3亿+还不够回本,猜测成本应该是1亿+。

按1亿计算的话,分账票房是1亿。投资和回报刚好持平。

哪吒IP都玩坏了,如果没啥新意,应该翻不起大浪。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都比较挑。

6.《人潮汹涌》

票房收入:3.2亿。网传成本是3亿。

按3亿算的话,分账票房是0.9亿。亏了70%。

华哥+肖央、万茜这种大流量明星票房也就这样,说明以前的“流量明星=高票房”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主导票房的是观众喜欢什么,而不是电影里有谁。

春节档影片的成本各是多少?

不得不说:烂片能卖高票房沾了疫情的光了!春节期间一些休假者受限制无处可去,还有一些民众被留在当地过年,关闭已久的影院获准开放,极大释放民众观影热情,在没有更多可供选择观看的客观现实中《你好李焕英》就成了当下市场首宠(这中间营销是否有猫腻?)一个学习很差的女儿不曾做过一件令妈妈长脸的事 (假扮盲人买电视机;花钱做假"高校录取通知书",在"升学宴"上显摆时被穿帮,令妈妈无比难堪) 尽惹麻烦的女儿想让妈妈高兴、为之骄傲,本应努力上进长出息才是正道,影片却反其道而行:编导异想天开般穿越时空回到从前,无中生有的弄出些荒唐、荒诞事(穿越后虚构出一个冷特还对胖的变形的贾晓玲情有独钟!妈妈更是变得漂亮出众被人追求,极大满足作为女人的虚荣心,实际是消费自己和母亲又无形抹黑自己的父亲:意淫着妈妈与官二代沈光林谈恋爱幸福无比:生下个女儿上名校,毕业后进外企,月薪八万美金,令街坊羡慕不已)这些桥段无不暗示:幸福就是长相再丑、人再蠢只要有人追?幸福婚姻就是嫁给官二代!除了传达上述价值观之外,通篇就是一个个蹩脚小品大杂烩,拼凑一些巧合,误会,无哩头搞笑,竭力引逗观众廉价发笑,简直俗不可耐!(凤姐如果拍一部"你好 罗玉凤"也会大火)

正如"劣币驱逐良币;外行打败内行;演小品的导演打败老牌导演"一样,娱乐圈在资本掌控下:小品演员也能当导演,那它搞出的作品注定像快餐:无须大厨烹饪,只要迎合大众口味、满足吃饱需求就会有市场,销量还很大!这令人联想到没有从政资历的素人特朗普也当总统了,这个能力极差、德不配位的家伙居然拥有大批铁杆粉丝还差一点连任!娱乐圈真的很美国,编导也很特朗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