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睿和君作为从事管理咨询行业的老兵,我的回答应该能解开很多人的疑惑。
最近睿和君就深刻地经历了此事。我岳母过来我家住,平日无需做饭、接送孩子,于是就经常出去闲逛,又联系到了老家在这边的朋友,被带着去了那些专门为老年人开的买按摩仪器、保健品的店。
一开始去的时候,那些服务人员不会让你买这买那,而是先让你免费体验,并把他们的仪器和保健品说得神乎其神,当然并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在你上瘾的时候会给你抽奖,然后让你中的大奖,比如原价10000万的东西,因为中了大奖只需要7000块就可以买;或者告诉你现在正在搞活动,现在只需要7折就可以买,而且他们还可以向经理申请优惠价格,让老人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而且还是那种“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那种。
我岳母就花了8000多买了仪器和保健品,一开始我的态度也不好,让她直接退,她不答应,最后我拿着他们的东西去了质监局去化验,化验结果当然是没有他们说的那些功效。
于是去找店里,让他们拿出质检报告,并把我的质检报告给了他们,他们一看遇到了茬子,非常配合地给全部退了款。
为什么老人会相信那些买保健品的人说的那些话呢?这个就是心理攻势和营销技巧了。首先是营销技巧上面说了,当你体验上瘾之后,针对你的营销技巧就展开了,而且这些优惠政策还是单独为你申请的,还不让你告诉其他人,老人感觉自己占了便宜,于是就上套了。
其次是命最值钱那些服务人员最长说的就是人老了就要保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强,而且还会说命是自己的等等这些话。本来人老了最怕的就是生病,最怕的就是自己活不长,他们这么一说,老人在心理上就占据了下风,就会顺着他们所说的意思去想。
再次是现身说法不管他们推销的仪器,还是保健品,都会给你找出几个典型的案例,会告诉你哪个人以前脚酸腿疼,用了他们的仪器,现在都好了;还会告诉你哪个人以前得了大病,自从吃了他们的保健品,身体现在都好起来了。
在这样的生动案例下,老人都禁不住诱惑,而且回到家还会经常和你说,那谁谁谁买了啥,现在都好了之类的事情。这时候如果你反对,你不给买,就是那种大逆不道的感觉。
第四是陪伴是最好的沟通因为儿女与父母是两代人,因为生活经历与接触面不同,平时很少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而那些推销人员明白自己的目的,于是天天电话、微信不断,不仅是嘘寒问暖,而且还带着老人一起外出,陪伴在老人身边。
而我们年轻人却很少能有时间陪伴老人一起外出和说话,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媒体报道上说的老人将家产留给了推销人员的新闻,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以上的原因,就是为什么老人会听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的话,而不听儿女的话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家中也有这样的老人,切记要多点耐心沟通,多点时间陪伴。
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退休老人相信保健品,是所有老人都相信,退休老人相信并付诸行动是因为有退休金和养老金,而其他老人没有这个优势,但只要可能也照样执行,你说,谁不想长寿?秦始皇不是派徐福寻仙?哪朝皇帝不追慕常生?所有年轻人到了岁数也定有此想法。
再说吃穿不愁,这是作为人的最低标准,其所以中国人满足此说法,是因为中国百姓自1840年以来忍饥挨饿,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太长太长时间了,这有传承作用,可谓刻骨铭心,犹言在耳,切肤之痛。故将不愁吃穿当成奢侈,如今已没人这样认为了。
再说儿女孝顺,这内涵可是仁见仁智见智,千差万别,内心的真诚的又能几何?不要将父母在不远游作准,更不要将孝的成份像书本那样复杂化,这权且作为一层说话,况且人员构成不像古时那样的内涵,单娶进一媳妇就有大大变数,这大家都能明白变数在哪?又因人而异!
再说孝顺不足不够不能,完全不具备其孝顺条件的,何其多?这就是写一本书划分都不能阐述明白。因种种种种不同,有各式各样的困难而无能为力。这样一来,生活成份中孝顺二字在天下子女中各有各的认法。于天下父母言,那是有难言之隐,问天问地只能问自已,而自已唯一能做的养生,健康,长寿!免去了万千倾诉万千言语。
推销保健品者正是深得精邃,瞄准了对像,中国这一庞大人群,真真有挖之不尽取之有余的富矿。我想建议社会和政府要研究处置这一大块所表现出种种欺蒙坑骗的社会问题,进行有序良性操作,真能这样,老者幸甚,儿子们幸甚,家庭幸甚!社会幸甚!
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有卖有买嘛!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嘛!有什么不妥吗?
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我认为,退休老人偏信卖保健品人的话原因有三:一是想健康长寿;二是卖保健品的人口才厉害;三是退休老人缺乏养生科学知识。
退休老人,手上有的钱,日子过得安逸,想健康长寿,想把幸福日子留住。想保住自己的身体健康!寻找好的保健品来维持。因此,健康保健品成了退休老人关注的东西。有人推销保健品就相信了。推销保健品的人,知道退休老人手上有钱,迎合其心理,抓住老人心理,口吐莲花,把草根说成金条,把一些平常的食物说成神奇养生之物,骗老人口袋里的钱。一些老人因老了,免疫功能下降,有些小毛病却不去咨询医生,反而听卖保健品人的话,不相信医学,缺乏医学养生知识,轻信卖保健品人的伪科学,上当受骗的老人不少。讲白一句是退休老人太闲惹的祸。
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说来说去还是老人家没有安全感,孩子在孝顺也是有家庭的,现在的经济压力那么大,孩子给父母多少钱呢,肯定不多,大部分都没有给都有可能,没有给生活费有时候还会说自己压力大,工作不顺利钱不好找,老人家怎么办呢,他那点退休金也就够老两口生活的
有时候一听卖保健品的人说,这个可以预防疾病,就想给孩子减轻负担,就会买回来,想着我身体好了,你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了,照顾好你们那个小家,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其实现在的老人家他们都是吃过苦的,多多少少身体都有一些毛病,吃药的花费很大的,手上也没有多少钱,在加上身体也没有那么好,又不能在去工作,就那点退休金,他们是非常满意安全感的,孩子也不可能陪在身边,所以就买保健品来试试,看能不能帮助改善身体的不适,来减轻这种不安全感
吃穿不愁,儿女孝顺,退休老人为什么偏偏相信保健品销售的话?
听着舒服呗,想听儿女一句好话太难了,想让儿女围自己转更难,儿女关心老人的身体,要的是老人的钱,卖保健品的关心老人,也是想要老人的钱。儿女平时见不到面,一个月也打不了一个电话,卖保健品的至少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儿女时常惹你生气,卖保健品的从来都让你高兴,病了儿女把你交给保姆,也许是花的都是父母自己的钱,这些卖保健品的都能做,要不要儿女有何区别?儿女说人老了进养老院,让儿女养老是道德绑架,那么老人的财产干嘛非留给儿女?所以不要光要求老人尽义务,养大儿女了,义务就完成了,既然儿女都爱学西方文明,不尽养老义务,那么老人也可以吸收西方文明,把遗产随心赠人,既然儿女会自私,老人为何不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