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谢邀!
题主这个问题,不能简单说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来说,回原单位是下下策,是灰溜溜,是万不得已。如果换作是我,肯定不会选择回原单位。
——被上级单位借调,有的是为了调进去;有的是为了提拔;有的是为了改变工作和生活条件(比如,从乡镇借调到县机关等)。
——“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也要分几种情况:一是当初借调你的领导是否还在?二是上级单位跟原单位是什么关系?三是无法调入是什么原因?四是除了回原单位外,还有没有其它选择?
第一,如果当初借调你的领导还在、借调是为了改变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级单位跟原单位是直接隶属关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不应该选择回原单位。原因很容易理解,不详细说了。
第二,处理好智商和情商的关系
三年半之前能被上级单位借调,多数靠的是智商,也就是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很大的可能是:当时上级单位缺人干活,正好你适合,于是你就被借调了。
三年半的时间里,没有调进去,也没有提拔,可能存在没有编制等客观原因。但是,绝对不能排除个人努力不够的原因,也就是——情商不够。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你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着急,指望别人替你着急,现实吗?!
第三,选择不是只有两个
坚持干下去,或者回原单位,选择不是只有这两个。关键看你个人如何选择、如何努力。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被借调到上级单位3年半,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要不要坚持?我想,你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1.你个人的身份性质和上级单位的性质是不是一样?我们单位是参公单位,有一个职工已经借调到上级部门去工作4年了,他们那里也缺编,但是就是调他不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公务员单位,而这个职工是参公编,不能调进去啊!他们那里肯定是缺人,不缺人怎么借调?
他在那里,干活累死累活,因为那个单位是一个权力部门,他希望能调进去,这样做人也风光。但是,就是不见动静,去找他们的领导,他们的领导也很为难,又不能跟他说实情,怕他溜了,没有人工作。
每到年底,他看着人家享受各种福利,就是没有自己的份,真是难受啊!今年,他坚决回来,即使他们给他画再大的饼,他也不愿意了。
明智。
2.是否有学习提升的机会?2005年,我借调到县委组织部电教办工作一年多时间,负责党建网站开发建设。虽然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调进组织部,但是我还是非常乐意。为什么?因为我喜欢电脑,他们那里有钱,你喜欢什么电脑就买什么电脑,不差钱!我喜欢编程,工作正好对口!他们送我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提升了我不少的水平。
2008年,我借调到宣传部思想解放办公室,我也非常喜欢。明知道那是一个临时机构,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但是我还是去了,因为我喜欢写作,喜欢摄影,我正好是负责宣传工作的,正对我胃口。为了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和摄影水平,他们也多次送我去学习,学到很多东西,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和摄影能力。
所以,对自己有提升的借调,还是可以去的。
3.是否能提升人脉?2009年,我借调到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也是一个临时机构,但是它是由县委直接领导、组织部具体负责的,我是这个临时机构的具体负责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大领导。我在这里,拓展了我的人脉,展示了我的才华,这也为我后来从政打下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办公室,我精心准备每次的汇报工作,把我的细致、沉稳、创新意识发挥到极致,得到领导的首肯。不久之后,我就从政了。
人在职场,人脉是很重要的。
所以,题主,不要简单看是否能调进上级部门,而是要综合地看待,看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没有?看是否有学习提升的机会?看是否接触都更多的人脉、是否能拓展自己的有脉网络?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我有一段曾经借调的经历,这段经历有苦楚也有幸福。
我刚在市局上班一年,试用期转正时,我已从业务小白变成科室的业务大拿,后来副局长找我说省厅想让我过去借调,编制学历都合适有机会可以通过选拔或调动留在省厅,当时也没有对象,这样的机会肯定欣然前往。
省厅业务确实繁重,到了省厅就基本撑起了一个业务口的所有工作,借调任劳任怨、不争不抢,处长们和科级对我们的评价都非常高。正好处里也有编制,大家平时把解决编制话挂在嘴边。
遴选处里遴选了一个人,知道情况后,我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但等职务表出来发现要求三年工作经验,当时我工作经历2年半,心全凉了。大家都安慰并不是要限制我,厅里其他岗位也一样有这条件,以后有的是机会。
后来遴选的女孩上班,感觉对我有一种优越感,也可能是我太敏感。我们一起负责工作,因为我比较熟悉,我教她干活,反而指挥我工作。
后来我自己反思我是继续留在省厅等机会,还是返回市局,因为当时市局有一批科级濒临退休,我的机会还不小。去找了处长,处长的意思是希望留在省厅,有机会一定调动。但一个年龄大比较好的同事告诉我:“看你眼前能抓到手了,虚无缥缈的都是空谈”。
也许是这句话给了启示,我决定回市局,省厅领导又留了我三个月,看我心意已决,送我回到原单位。借调2年左右我回到市局,工作一段时间,领导和同事们对我评价是,在省厅借调让我工作能力、思路、见解和为人处世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和省局各处室都很熟悉,在市局工作得很顺利。两年后我提拔为了市局副科长,一年后又去另一个科室主持工作,并在一年后转正,成为了市局的科长。
现在看来,我离开的几年借调省厅的处室都没有遴选,反而通过公务员招录了一个应届毕业生,如果在继续留在省厅借能够调动的概率很小。现在想想即使我借调时省厅遴选,我也符合报名条件,我又能考上吗?。
记得当时和我在省厅一起借调的一个女孩,现在快7年了她还在省厅借调,最主要原因是她对象在省城,她追求的只是在省城上班和对象团聚就行。
对于借调,每个人追求的可能不一样。正常来说大家借调的目的一般有二,一是希望调动到借调的单位,二是熟悉人员、学习业务,为以后积累资源。如果没有了调动的可能,我建议借调时间不宜过长。一年、两年左右就可以了,这样既熟悉了人员、学习了业务,又不耽误在原单位提拔。如果长时间借调没有调动过去,回到原单位只能从头开始,反而有可能成为有工作经验的“新人”。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我们处15年成立的,先后借调了近20个人,只有我一个人留了下来,其他十几个人主要有三种命运,也可以说是三种发展方向吧,供正在借调的朋友参考。
第一种:回原单位提拔这类人主要特点就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年龄偏大不符合调动条件。由于我们单位特殊,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需要年轻人进来加班,所以一般只调动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没结婚更好,可以随时叫回办公室加班。所以很多年龄偏大但是能力又很强的人被挡在了门外。
但是领导又特别爱才惜才,每次他们借调期满回去的时候都会以下基层调研、开会等各种理由亲自送回去。一方面,是体现领导关心。另一方面,是传递信号这个人不错,值得好好培养,下面的领导自然就懂了。这类人一般回去没多久就能得到提拔重用。其中有三个人是属于这种情况,一个提拔到乡镇到副镇长,一个在原来的县直单位直接提拔进了领导班子,还有一个是转任重要岗位。
第二种:推荐调到其他单位与第一类人不同,这类人的主要特点是工作能力强,年纪轻,肯学肯干,但是本单位暂时没有启动遴选计划或者由于身份限制(不是行政编制)等因素,无法调入本单位,但是他本人又很想往上调。于是,在领导的关心下就推荐调动到其他单位。
我们这里推荐出去的有两个,一个由于年龄偏大无法调进本单位,于是推荐去了其他省直单位。另外一个是由于自己是事业身份,不能调入省直机关,在征求他本人意见以后推荐去了省管国有企业,收入瞬间翻倍。
第三种:主动申请回原单位发展与上面两类人又有不同,这类人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有自己的事业规划。借调上来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无非就是结识上级领导,广交各级朋友(省市两级),摸清楚机关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回去以后能够更好利用上层资源帮助自己成长进步。
借调到我们处室的有两个人属于这种类型,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国内顶尖高校,一个人本科毕业,一个是研究生毕业。两个人都是借调期满主动申请回去,回去以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向上对接工作,得到领导赏识以后加强自身大学校友网络的优势,迅速得到提拔重用。
当然也会有工作不努力,回去以后默默无闻逐渐失去联系的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列举这三种类型的借调人员发展方向,主要是供大家参考,完全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然后再作打算。
比如题主遇到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还要多方分析,三年半了都没有调入的迹象,是这三年多来单位一个人都没调,还是其他人都调动了,只有题主和少数几个人没调。
如果是一个都没调,说明这个单位至少在人事方面是死气沉沉,就算进去了,提拔晋升的机会也是非常渺茫。要么找领导帮你推荐书其他单位,要么赶紧申请回原单位,从长计议。
如果大部分人都调动了,只有少数人没调,那就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条件不符合,还是领导不满意或者是有一定工作能力,但是和领导比较疏远。
如果综合分析下来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那就赶紧早做打算。如果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还请耐心等待日出东方之时。[作揖]
我是@体制内这些事,如果大家喜欢,可以评论、点赞、转发、收藏加关注,持续更新带您了解更多体制内职场真相!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亲身经历,借调期间,工作在上级单位,身份在下级单位,二头升职晋级都无望,3年半不调入,一个字:回。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事不过三。你已被借调三年半,何去何从,需要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了。
比如,借调你去是打杂,还是挑大梁?身边同事是高手如云,还是碌碌之辈?从事的工作是你的专业所长或个人强项,还是替人拾遗补缺,做嫁衣裳?等等。还有一点要务必打探清楚,这个单位或部门的编制是已超员、已满员还是尚有空缺?
如果你是挑大梁,那就坚持干下去,否则回原单位,宁为鸡头,不为牛股。如果你的才干情商鹤立鸡群,那就坚持干下去,否则回原单位,独树一帜,不与俗同。如果你能学以致用,发挥所长,那就坚持干下去,否则回原单位,激流勇退,才低则位卑。但是,假如这个单位或部门的编制已超员或满员,自己要考虑人际关系上的亲疏,是否有可能"前赴后继";假如这个单位或部门还有剩余编制可以进人,却迟迟不给你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就说明人家心中根本就没有你,此时你应采取不得罪人的方式全身而退,因为你是体制内的,所在又是你的上级单位。
被上级借调那么久,最想的是往高处升迁一下,最怕的是鸟尽弓藏。三年半了,既然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也有可能是自身的原因,比如你用处不大,让你回原单位又对不起你也未可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